利用《說文》考釋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較法”,即通過已識字和未識字的字形對比來考釋古文字。宋人釋讀金文就是從“比較法”開始的。“因為周代的銅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釋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緻不差,這種最簡易的對照,就是古文字學的起點。一直到現在,我們遇見一個新發現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說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續。”(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165至166頁,齊魯書社1981年版)
評分周先生因此認為唐寫本非少溫刊本。但李傢浩先生的看法與周先生正好相反,他的主要意見是:
評分二、根據周祖謨研究,《說文》本無反切,《說文》的反切均為後人附益,互有異同。唐代《說文》傳本之注音固非一類,木部殘捲的反切與李陽冰刊定本的反切同為一類。這正好從另一方麵論證瞭木部殘捲是根據李陽冰刊定本抄寫的。
評分 評分書好,服務好,值得依賴
評分這個書好,有價值,以前看到莫子思的那個,就覺得挺好瞭,沒有想到還有這麼係統研究的。這本書主要還是研究唐寫本說文木部殘捲的
評分一、關於案語。唐寫本古籍,若原書有註,有的隻抄原文,不抄註文。陽冰案語類似注釋,可以不抄。
評分《唐寫本說文解字輯存》編者另仿莫氏《箋異》之例,為三種口部殘葉箋異。《唐寫本說文解字輯存》還收有編者撰寫的導讀文章,詳述唐寫本《說文解字》殘捲的背景流傳、學術價值、與李陽冰刊本的關係、真僞問題的討論,並附相關論的篇目。《唐寫本說文解字輯存》收錄存世《說文解字》唐寫本殘捲的全部圖版,包括木部殘捲與口部殘葉。另收莫友芝撰《仿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同治三年獨山莫氏刊本)的全部圖版,並附新式標點本。
評分版本搜集不容易,很全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