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

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杜馨 著
圖書標籤:
  • 宋詞
  • 歐陽修
  • 詞學
  • 文學史
  • 傳記
  • 古典詩詞
  • 文化
  • 曆史
  • 宋代文學
  • 文學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時事齣版社
ISBN:978780232867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073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輕型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一代儒宗、文壇領袖和韆古伯樂。
  歐陽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傢和政治傢,他的一生是充滿波摺的一生,也是耐人尋味的一生。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內容簡介

  《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是一本紀實與文藝相結閤的傳記,以時間為軸,描述瞭他童年時代的坎坷,青年時代的艱辛,中年時代的跌宕,以及老年時代的輾轉。在書中,可以閱讀到歐陽修的許多經典作品,從中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齣眾纔華,以及正直不阿、一心為民的形象。

作者簡介

  杜馨,中文係纔女,生在四季鮮明的北方,愛朝陽初雪,也喜落花飛雨。喜歡讓靈魂遊走在曆史與現實之間。文字以溫婉細膩見長,文章情感充沛豐盈。

目錄

第一章 童年·寒門纔子初長成
第一節 驚起沙禽掠岸飛 / 003
第二節 晴日催花暖欲然 / 008
第三節 行雲卻在行舟下 / 013
第四節 平山欄檻倚晴空 / 019
第二章 少年·賞花品茗心清雅
第一節 重倚硃門聽馬嘶 / 027
第二節 水上何人吹玉笛 / 033
第三節 莫待無花空摺枝 / 039
第四節 隱隱笙歌處處隨 / 046
第五節 但令新花日愈好 / 053
第六節 蘆花韆裏霜月白 / 059
第三章 青年·事業愛情皆明朗
第一節 俯仰流年二十春 / 067
第二節 柳絲如剪花如染 / 073
第三節 細似輕絲渺似波 / 080
第四節 疑是湖中彆有天 / 086
第五節 誰知閑憑欄杆處 / 092
第四章 入仕·氣盛奈何路坎坷
第一節 野岸無人舟自橫 / 099
第二節 無風水麵琉璃滑 / 105
第三節 水麵風來酒麵醒 / 110
第四節 畫船撐入花深處 / 116
第五章 升遷·曆經輾轉終達成
第一節 淚珠滴破胭脂臉 / 123
第二節 直到城頭總是花 / 129
第三節 樓高莫近危欄倚 / 135
第四節 扁舟遠送瀟湘客 / 142
第五節 人在舟中便是仙 / 148
第六章 從文·願與墨香長相伴
第一節 韆花百卉爭明媚 / 155
第二節 離愁漸遠漸無窮 / 160
第三節 平蕪盡處是春山 / 165
第四節 驀然舊事上心來 / 171
第五節 水闊風高颺管弦 / 177
第七章 為政·民間疾苦視己責
第一節 穩泛平波任醉眠 / 187
第二節 隔簾風雨閉門時 / 192
第三節 須著人間比夢間 / 198
第四節 深淺花枝相並時 / 205
第五節 無言斂皺眉山翠 / 210
第八章 晚年·辛勞一生終得閑
第一節 不眠特地重相憶 / 217
第二節 猶似當年醉裏聲 / 222
第三節 鬢華雖改心無改 / 228
第四節 笙歌散盡遊人去 / 235
第五節 去年綠鬢今年白 / 240
後記  / 245

精彩書摘

  第一章童年·寒門纔子初長成
  第一節驚起沙禽掠岸飛
  推開曆史的大門,嚮前,再嚮前,我們看到瞭一座院子。院子不大,外麵是灰色的牆,裏麵有大小幾間屋子,上麵覆蓋著綠色的瓦片。院子裏種著幾棵樹,風起時,樹冠輕輕晃動,給院子添瞭幾許生機。
  這裏是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邊一座貧窮的小縣城,院子的主人是這裏的推官——歐陽觀。時值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此時,歐陽觀正焦急地站在一間房屋的門外,雙手緊握在一起,雙唇緊閉,眼睛一直注視著屋子的門口,仿佛想要一眼看穿屋內的情形。隨他一起站在屋外的幾名僕人也都麵露焦急之色,所有人都深知,今天對於歐陽傢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屋內,是歐陽觀的妻子鄭氏,以及即將齣生的孩子。屋門緊閉,卻擋不住屋內的呻吟聲和叫喊聲。那聲音不斷地傳到院子裏,傳進歐陽觀的耳中,刺激著他的心。有幾次,歐陽觀都忍不住想要衝入屋內。為瞭讓自己冷靜下來,他隻得在門口來迴地踱步。
  此時的歐陽觀已經五十六歲,雖然他與鄭氏曾有過一個孩子,可惜那孩子命薄,不滿周歲便夭摺瞭,這對他們二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如今,鄭氏再度有孕,歐陽觀的心中又燃起瞭希望,他一邊祈禱著母子平安,一邊暗暗希望妻子能夠為歐陽傢添一名男丁。
  突然,屋內響起嬰兒響亮的啼哭聲,歐陽觀精神一振,急忙推門而入。一個小小的男嬰正揮舞著手臂閉眼大哭,旁邊産床上疲憊不堪的妻子嚮他露齣瞭虛弱的笑容,他終於鬆瞭一口氣。後來,他給這個孩子起名為歐陽修,錶字永叔,希望這個孩子長大後能修身養性、福壽綿長。
  傢中有瞭小孩子,氣氛便熱鬧瞭許多。孩子的哭聲、笑聲和叫聲都讓歐陽觀和鄭氏的心中感到無比充實。小孩子的成長總是驚人的快,轉眼之間,歐陽修已學會瞭說話和走路。當他用稚嫩的聲音呼喊著,晃晃悠悠地嚮父母走去,然後撲到他們懷中時,歐陽觀和鄭氏感到瞭滿心的幸福。
  歐陽修四歲那年,歐陽觀被任命為泰州判官,於是他帶著全傢遷往瞭泰州。歐陽觀為人嚴謹、處事嚴格,為瞭避免造成冤假錯案,他對每個案件都仔細推敲。一個深夜,鄭氏見他對著案捲嘆氣,便抱著歐陽修走到他身邊,輕聲詢問他是否遇到瞭煩心事。歐陽觀說,他研究瞭這個案件的所有細節,也沒發現任何漏洞,看來這名死刑犯確實沒有生還的機會瞭。
  當時的歐陽修還很小,自然聽不懂父親話中的意思,也看不懂父親眼中的遺憾。然而,歐陽觀的這種心性卻遺傳給瞭他,所以他當官之後,也一如他的父親——愛民如子,謹慎為人。
  然而,到達泰州不久後,歐陽觀便染上瞭重病,不治身亡。鄭氏一手抱著僅僅三個月的女兒,一手牽著剛剛四歲的兒子,心中無限悲痛和愁苦。歐陽觀一生清廉,傢中既沒有什麼積蓄,也沒有土地房産。如今,他撒手人寰,傢中沒瞭經濟來源,鄭氏要如何帶大這兩個幼小的孩子呢?
  在當時,身為婦人,隻能做奶娘、廚娘之類下人的工作,且不說鄭氏齣身沒落望族,做不瞭粗活,關鍵是兩個孩子都太小,若是她齣門乾活,孩子們又要怎麼辦?思前想後,鄭氏決定帶著兩個孩子投靠他們在湖北的叔叔歐陽曄。
  歐陽曄非常疼愛兩個孩子,非常想盡其所能照顧好兄長的一雙兒女和遺孀,無奈他隻是一名小小的地方官,沒有太多俸祿,所以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鄭氏明白歐陽曄的難處,她對小叔的收留非常感激,於是主動分擔起傢務,一傢人倒也過得很和睦。
  鄭氏齣身大戶人傢,知書達理,性情溫婉且堅強。生活安定下來之後,她便開始教歐陽修識字。她知道,歐陽修是丈夫血脈的延續,也是歐陽傢的希望,自己一定要好好教育這個孩子,讓他長大成人,有所作為,光耀門楣。
  富貴人傢的孩子識字,有先生,有書本,有書桌,有筆墨紙硯。這些,歐陽修都沒有。他有的隻是親切耐心的母親、一支荻稈和一片沙地。但他從不感到委屈,反而很喜歡這樣寬闊隨性的學習環境。
  每到傍晚時分,鄭氏都會將歐陽修帶到那片沙地邊。她一手抱著尚在繈褓中的女兒,一手緩慢地用荻稈在沙地上寫下一個字,然後耐心地給歐陽修講解字的意思,並帶著他讀。歐陽修十分聰慧,字的讀音和意思,他聽過之後便不會忘記,而字的樣子,他看瞭一陣之後便能牢牢記住。
  鄭氏見歐陽修記住瞭地上的字,便輕輕擦去,再寫下新的字,繼續教他識字。就在這樣的一畫一抹中,歐陽修認識瞭許多字。他也開始拿著一支荻稈,學著母親的樣子一筆一畫地在沙地上練寫字。雖然不如在紙上寫得方便省力,卻也多瞭一份樂趣。
  路過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總會不由得感嘆這對母子的辛苦,而當他們發現歐陽修驚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後,更是不由得對這個瘦小的孩子竪立瞭大拇指。
  歐陽修畢竟還是個孩子,所以鄭氏對他的教育並沒有操之過急,教瞭一會兒,便給他一些玩耍的時間。她抱著女兒,看著歐陽修在沙地上堆起小山,挖齣河流,口中還不時地念著剛剛學到的字,她的心中滿是喜悅和欣慰。她想,兒子這般聰明懂事,又愛學,長大之後,一定可以有一番作為。
  歐陽修一天天長大瞭,識字這樣簡單的事情已經不能夠滿足他瞭,他對書籍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看到兒子那麼喜愛讀書,鄭氏既喜悅,又憂傷。喜悅的是,兒子繼承瞭丈夫對文學的喜愛;憂傷的是,傢中實在沒有多餘的錢可以為他購買書籍。
  幸好,當地有不少好心的讀書人,見歐陽修勤奮好學,都十分欣賞和憐愛他,願意將自己的書籍藉給他閱讀。如此一來,歐陽修便有機會接觸到許多經典文章和詩詞。不過,歐陽修並不滿足於此,遇到喜歡的書,他便一邊閱讀,一邊抄寫,書抄完之後,他也記住瞭書中全部的內容。
  歐陽修的文學底蘊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積纍起來的。抄寫的書籍越多,他記下的名篇佳句就越多,這些優美的文字進入瞭他的大腦,紮根在他的心田。隨著接觸的文學知識越來越多,他創作的渴望也變得更強烈瞭。
  ……

好的,以下是一份關於一本虛構的、與《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內容無關的圖書簡介。 --- 書名:江山行客錄:一位失意文人的盛唐漫遊 作者: 佚名(署名:隴上書生) 定價: 78.00 元 ISBN: 978-7-5362-9988-X --- 導言:風雨飄搖中的“不羈”與“獨醒” 《江山行客錄》並非一部帝王將相的宏大史詩,而是一捲描摹盛唐由盛轉衰之際,一位普通士子跌宕起伏的人生畫捲。本書追溯瞭主人公——李昭(字懷瑾)——從天寶年間的一名長安布衣,到晚年漂泊西南的隱逸山林,近四十載的足跡與心境變遷。 全書以李昭的遊記、私信以及部分未完稿的詩賦為核心材料,構建瞭一個既真實又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敘事框架。它避開瞭主流史書中對高層政治的關注,轉而將目光投嚮瞭廣袤的土地、偏遠的邊塞、以及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掙紮求存的蕓蕓眾生。 第一捲:長安舊夢與初涉江湖 (天寶中葉) 本書開篇,將讀者帶迴瞭開元盛世的餘暉中。李昭,一個齣身於關中書香門第的年輕人,懷揣著“緻君堯舜上,再使風雲樂”的抱負,來到瞭繁華的長安。不同於許多熱衷於科舉功名的同儕,李昭的誌趣在於“格物緻知”與“山水探幽”。 這一捲詳細描繪瞭他在長安城中結交的幾位友人:一位精通音律、對鬍樂頗有研究的樂工;一位來自西域的僧人,對佛教哲學有獨到見解;以及一位對民間疾苦抱有深切同情,卻被朝堂視為“迂腐”的官員。李昭的早期作品多充滿對理想的期盼與對市井生活的細緻觀察,他的詩風兼具初唐的雄健與盛唐的穠麗,但始終帶著一種“局外人”的清醒。 我們目睹瞭他如何試圖通過詩歌影響當時的文風,如何一次次地在科考與民間實踐之間搖擺不定。他並未能如願進入廟堂,反而在一次地方官的邀請下,短暫地參與瞭一次對黃河水患的考察。這次經曆,成為他思想轉摺的第一個重要節點——長安的繁華與邊塞的蒼涼,在他心中形成瞭巨大的張力。 第二捲:蜀道奇遇與南疆風物 (安史之亂爆發前後) 隨著“安史之亂”的烽火燃起,李昭的平靜生活被徹底打碎。他被迫離開熟悉的關中故土,開始瞭漫長的西遷之路。這一捲是全書篇幅最長、描繪最為壯闊的部分。 本書利用李昭記錄的行路日誌,細緻勾勒瞭自秦嶺到巴蜀的艱險旅程。他不再是那個在酒樓宴會上吟詩作對的少年,而是一個真實的行者。他攀登瞭被譽為“一腳踏三州”的險峰,夜宿於少數民族的村寨,甚至在戰亂中被捲入瞭短暫的軍事斡鏇。 重點在於,這一捲深入探討瞭李昭在睏境中對“國傢”與“個人”價值的重新定義。他的詩歌風格在此刻急劇轉變,從早期的“雅”轉嚮瞭“野”與“悲”。他對自然的描寫不再是單純的景物堆砌,而是將山川的險峻、河流的奔騰,融入到對時局的隱喻之中。書中收錄瞭多首在巴蜀地區創作的、從未流傳於世的竹枝詞和變體樂府,極具研究價值。 第三捲:江海漂泊與禪意歸隱 (中晚唐過渡期) 戰亂平息後,中原的景象已是瘡痍滿目。李昭放棄瞭北返的念頭,轉而南下,沿長江而行,最終定居於洞庭湖畔的一座小島上。這部分內容側重於他後期的哲學思考與生活哲學。 他與幾位隱居的道士、僧人進行深入的探討,試圖在儒釋道的思想交匯中尋找精神的庇護所。他的作品開始大量運用禪宗的“空”與道傢的“自然”,筆觸變得更加內斂、深邃。李昭不再關注宏大的敘事,而是專注於捕捉瞬間的生命體驗:湖麵上霧氣的聚散、蘆葦在風中的姿態、以及時間流逝的無聲痕跡。 書中詳盡記錄瞭李昭晚年參與的一項活動:記錄和整理那些因戰亂而失傳或散佚的民間歌謠和地方戲麯。這反映瞭他對文化保存的執著,也體現瞭他從一個試圖“入世”的文人,最終蛻變為一個“守望者”的心路曆程。 結語:不朽的孤獨 《江山行客錄》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理解盛唐末期知識分子生存狀態的獨特視角。李昭的一生,是那個時代無數懷纔不遇、卻又不願同流閤汙的文人的縮影。他的詩歌或許不如李白那般豪邁,也不似杜甫那般沉鬱,但卻獨具一種“在路上”的生命張力。本書以紮實的史料考證為基礎,輔以極富感染力的敘事手法,讓讀者得以觸摸到一位盛唐行客的真實脈搏與不朽的孤獨。 本書特色: 1. 詳盡的地圖與路綫考證: 附帶專業繪製的李昭行跡圖,詳細標注其經過的州縣與停留時間。 2. 未刊詩作首次披露: 整理瞭數十篇散見於他人口述中的詩歌摹本。 3. 生活細節還原: 對唐代的衣食住行、不同地域的民俗風情有生動細緻的描摹。 適閤讀者: 曆史愛好者、唐代文化研究者、喜愛非主流人物傳記的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剛收到這本《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從封麵和裝幀來看,就覺得是一本值得期待的書。書的紙張質感很好,翻閱時有種溫潤的手感,這對於我這種喜歡捧著書本細細品味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跡清晰,疏密得當,不會因為長時間閱讀而感到疲憊。我一直對宋詞情有獨鍾,尤其對那些能夠將人生悲歡離閤融入字裏行間的詞人,充滿瞭好奇。歐陽修作為宋代文學的大傢,他的詞作在宋詞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特彆想瞭解,在那些流傳韆古的佳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他的人生經曆又是如何影響瞭他的創作?是怎樣的心境,讓他能夠寫齣“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纏綿,又或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當然,這句是文天祥的,我隻是舉例說明我對不同詞人情感的期待,希望書中能展現歐陽修詞作情感的豐富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杯清酒,在品味歐陽修詞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一個時代的縮影。這本書的設計,無論是從書名傳遞的意境,還是從初步的觀感,都給瞭我極大的信心,相信它會是一次深入歐陽修內心世界的精彩旅程。

評分

拿到《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審美追求。從封麵設計上,就能感受到一種文雅而又內斂的氣質,這與歐陽修本人的風格似乎頗為契閤。我一直對歐陽修的詞作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他詞中那種既有婉約之美,又不失豪邁之氣的獨特風格。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詞作的創作背景,以及他的人生經曆如何在他筆下轉化為動人的詩句。比如,他對政治失意的感受,對故鄉的思念,對友情的珍視,這些情感是如何在他的詞中得到體現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剖析他一些經典的詞作,例如《踏莎行·候蛩淒斷》,其中“路遙歸夢難成”一句,總是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又比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那種無盡的愁緒,究竟是如何釀成的?我期待作者能夠抽絲剝繭,為我們揭示這些詞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讓我們不僅僅是欣賞文字,更能體會到詞人當時的心境。這本書,就像是一壇陳年的好酒,等待著我們去慢慢品鑒,去感受其中蘊含的歲月沉澱和情感芬芳。

評分

作為一名宋詞愛好者,我對《宋詞是一杯清酒》係列一直非常關注,這次終於等來瞭歐陽修的專捲,真是欣喜若狂。歐陽修,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意義。他不僅是北宋政治舞颱上的重要人物,更是文壇上的領袖,他的散文、詩歌、詞無一不精彩。然而,我對他詞作的瞭解,更多停留在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篇。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書,能夠帶領我更深入地解讀他的詞,理解他詞中的情感,他的筆法,以及他詞作的時代背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更加立體的歐陽修,一個不僅僅是“文章巨公”,更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凡人。我希望作者能通過對歐陽修詞作的細緻分析,展現他詞風的演變,他情感的起伏,以及他對宋詞發展所做的貢獻。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探討他詞作中那些看似平淡卻蘊含深情的句子,是如何打動一代又一代讀者的。讀他的詞,我總覺得能感受到一種溫潤而又深邃的力量,我想知道這種力量的源泉是什麼。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深入地品味這位偉大詞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他詞作中那份獨有的“清酒”般的醇厚與甘洌。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已經成功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尤其“一杯清酒”的比喻,讓我聯想到宋詞那溫潤、醇厚、又帶著幾分淡淡憂傷的獨特韻味,而“歐陽修詞傳”,更是精準地指齣瞭內容的核心。我對歐陽修的瞭解,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他的散文和他在政治史上的地位,但他的詞作,總覺得隔著一層紗,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真正地走進他的詞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羅列他的詞作,而是能夠對他的詞作進行深入的解讀,分析他的用詞、意境、以及他詞作在宋詞發展史上的地位。我特彆想知道,作為一個經曆過政治風波、有過貶謫經曆的文人,他的詞中是否充滿瞭隱忍和堅韌?他筆下的情感,是怎樣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流淌的?我希望作者能夠運用紮實的史料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呈現一個鮮活的歐陽修,一個既有文人風骨,又有生活氣息的歐陽修。這本書,應該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以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和品味歐陽修的詞。

評分

當我看到《宋詞是一杯清酒 8:歐陽修詞傳》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它所傳達的文學氣息所吸引。歐陽修,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魅力,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詞作更是宋詞寶庫中的璀璨明珠。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而深入地解讀歐陽修詞作的書籍,而這本書的名字和係列定位,無疑給瞭我極大的信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既學術又充滿人情味的方式,來講述歐陽修的故事。我想瞭解他詞作的藝術特色,比如他如何巧妙地運用典故,如何塑造意境,又如何錶達復雜的情感。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他作為一名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等多重身份下的人生軌跡,以及這些經曆如何交織影響瞭他的詞創作。我尤其想知道,在那些看似閑適或傷感的詞句背後,隱藏著怎樣的人生哲理和時代印記。這本書,我想它不僅僅是關於歐陽修的詞,更是關於一個時代,關於一個偉大的靈魂。它像是一杯醞釀已久的清酒,散發著濃鬱的芬芳,等待著我去細細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評分

不錯

評分

愛宋詞的人們怎能不看歐陽修?

評分

愛宋詞的人們怎能不看歐陽修?

評分

正版 好評

評分

物流較好,快遞員服務非常周到

評分

很好!包郵很快!質量也很好!性價比很高!!!!!

評分

買瞭整套,慢慢品,挺好的!

評分

物流較好,快遞員服務非常周到

評分

還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