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自頂嚮下方法(原書第6版) 計算機與互聯網 書籍|3770589

計算機網絡:自頂嚮下方法(原書第6版) 計算機與互聯網 書籍|377058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James F Kurose,Ke 著,陳鳴 譯
圖書標籤:
  • 計算機網絡
  • 自頂嚮下
  • 網絡原理
  • 計算機
  • 互聯網
  • 數據通信
  • TCP/IP
  • 網絡協議
  • 書籍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互動齣版網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53789
商品編碼:11780854896
叢書名: 計算機科學叢書
齣版時間:2014-10-01
頁數:548

具體描述

> 書[0名0]: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3770589
> 圖書定價: 79元
> 圖書作者: (美)James F.Kurose;Keith W.Ross
>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 齣版日期:  2014/10/1 0:00:00
> ISBN號: 9787111453789
> 開本: 16開
> 頁數: 548
> 版次: 1-1
 作者簡介
James F.Kurose是美[0國0]馬薩諸塞[0大0][0學0]阿默斯特分校傑齣的計算科[0學0]係教授。 Kurose博士在教育[0領0]域的活動獲得瞭許多贊譽,其中包括[0國0]立技術[0大0][0學0](8次)、馬薩諸塞[0大0][0學0]和研究生院東北聯閤[0會0]傑齣教師奬。他獲得瞭IEEE Taylor Booth 教育奬章,從而確立瞭他在馬薩諸塞共同體信息技術促進[0會0]的[0領0]導地位。他還獲得瞭通用電氣公司研究員(Fellowship)、IBM教職員發展奬和Lilly教[0學0]研究員等榮譽。 Kurose博士是《IEEE通信[0會0]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和《IEEE/ACM網絡[0會0]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的前任總編輯。多年來,他一直參與IEEE Infocom、ACM SIGCOMM、ACM因特網測量[0會0]議和ACM SIGMETRICS程序委員[0會0]的工作,並擔任這些[0會0]議技術程序的共同主席。他是IEEE和ACM的[0會0]士(Fellow)。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網絡協議和體係結構、網絡測量、傳感器網絡、多媒體通信以及建模和性能[0評0]價。他擁有哥倫比亞[0大0][0學0]計算機科[0學0]的博士[0學0]位。 Keith W.Ross是美[0國0]紐約[0大0][0學0](NYU)理工[0學0]院的Leonard J.Shustek[0首0]席教授和計算機科[0學0]係主任。在2003年進入NYU理工[0學0]院前,他是賓夕[0法0]尼亞[0大0][0學0]的教授(13年)和Eurecom[0學0]院的教授(5年)。他從Tufts[0大0][0學0]獲得工程理[0學0]士[0學0]位,從哥倫比亞[0大0][0學0]獲得工程碩士[0學0]位,從密歇根[0大0][0學0]獲得瞭計算機和控製工程的博士[0學0]位。Keith Ross也是Wimba公司奠基人和[0首0]任CEO,該公司為電子[0學0]習研發瞭在綫多媒體應用並於2010年被Blackboard收購。 Ross教授的研究興趣在於安全與隱私、社交網絡、對等(P2P)網絡、因特網測量、視頻流、內容分發網和隨機建模。他是IEEE的[0會0]士,獲得瞭Infocom 2009年[0優0]秀論文奬,並且獲得《多媒體通信》2011年和2008年[0優0]秀論文奬(由IEEE通信[0學0][0會0]授予)。他擔任多個雜誌編委和[0會0]議程序委員[0會0]委員,包括《IEEE/ACM網絡[0會0]刊》、ACM SIGCOMM、ACM CoNext和ACM因特網測量[0會0]議。他還擔任聯邦貿易委員[0會0]P2P文件共享方麵的顧問。 陳鳴,江蘇無锡人,解放軍理工[0大0][0學0]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網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軍用網絡技術實驗室(軍隊重點實驗室)主任,實驗教[0學0]示範中心主任;分彆於1982年、1988年在解放軍信息工程[0學0]院獲得[0學0]士、碩士[0學0]位,於1991年在解放軍通信工程[0學0]院獲得博士[0學0]位,1999~2000年為美[0國0]哥倫比亞[0大0][0學0]訪問科[0學0]傢,任中[0國0]計算機[0學0][0會0]網絡與數據通信專委[0會0]副主任,是中[0國0]通信[0學0][0會0]等多個[0學0]術團體委員和IEEE[0會0]員;長期從事網絡測量、分布式係統、網絡體係結構、網絡管理等[0領0]域研究和教[0學0]工作;承擔瞭[0國0]傢自然科[0學0]基金、[0國0]傢863、[0國0]傢973子課題等項目;開發的多個網絡管理係統和應用係統得到廣泛應用;撰寫網絡著作近10本,發錶SCI/EI論文幾十篇,有[0國0]傢發明專利8項;獲得[0國0]傢教[0學0]成果二等奬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奬十幾項。
 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0第0]1版於12年前齣版,[0首0]創采用自[0頂0]嚮下的方[0法0]講解計算機網絡的原理和協議,齣版以來已被幾百所[0大0][0學0]和[0學0]院選用,是業界經典的計算機網絡教材之一。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0第0]6版繼續保持瞭以前版本的特色,為計算機網絡教[0學0]提供瞭一種新穎和與時俱進的方[0法0],同時也進行瞭相[0當0]多的修訂和更新:[0第0]1章更多地關注時下,更新瞭接入網的論述;[0第0]2章用Python替代瞭Java來介紹套接字編程;[0第0]3章補充瞭用於[0優0]化雲服務性能的TCP分岔[0知0]識;[0第0]4章有關路由器體係結構的內容做瞭[0大0]量更新;[0第0]5章重新組織並新增瞭數據中心網絡的內容;[0第0]6章更新瞭無綫網絡的內容以反映其新進展;[0第0]7章進行瞭較[0大0]修訂,深入討論瞭流式視頻,包括瞭適應性流和CDN的討論;[0第0]8章進一步討論瞭端點鑒彆;等等。另外,書後習題也做瞭[0大0]量更新。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適閤作為本科生或研究生“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材,同時也適閤網絡技術人員、專業研究人員閱讀。
 目錄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
齣版者的話
作譯者簡介
譯者序
前言
[0第0]1章計算機網絡和因特網1
1.1什麼是因特網1
1.1.1具體構成描述1
1.1.2服務描述4
1.1.3什麼是協議5
1.2網絡邊緣6
1.2.1接入網7
1.2.2物理媒體13
1.3網絡核心15
1.3.1分組交換16
1.3.2電路交換19
1.3.3網絡的網絡22
1.4分組交換網中的時延、丟包和吞吐量25
1.4.1分組交換網中的時延概述25
1.4.2排隊時延和丟包27
1.4.3端到端時延29
1.4.4計算機網絡中的吞吐量30
1.5協議層次及其服務模型33
1.5.1分層的體係結構33
1.5.2封裝37
1.6麵對攻擊的網絡38
1.7計算機網絡和因特網的曆[0史0]41
1.7.1分組交換的發展:1961~197241
1.7.2專用網絡和網絡互聯:1972~198043
1.7.3網絡的激增:1980~199043
1.7.4因特網爆炸:20世紀90年代44
1.7.5新發展45
1.8小結45
課後習題和問題47
復習題47
習題48
Wireshark實驗52
人物專訪53
[0第0]2章應用層55
2.1應用層協議原理55
2.1.1網絡應用程序體係結構56
2.1.2進程通信58
2.1.3可供應用程序使用的運輸服務60
2.1.4因特網提供的運輸服務62
2.1.5應用層協議64
2.1.6本書涉及的網絡應用65
2.2Web和HTTP65
2.2.1HTTP概況65
2.2.2非持續連接和持續連接67
2.2.3HTTP報文格式69
2.2.4用戶與服務器的交互:cookie72
2.2.5Web緩存74
2.2.6條件GET方[0法0]76
2.3文件傳輸協議:FTP77
2.4因特網中的電子郵件79
2.4.1SMTP81
2.4.2與HTTP的對比83
2.4.3郵件報文格式和MIME83
2.4.4郵件訪問協議84
2.5DNS:因特網的目錄服務87
2.5.1DNS提供的服務88
2.5.2DNS工作機理概述89
2.5.3DNS記錄和報文93
2.6P2P應用97
2.6.1P2P文件分發98
2.6.2分布式散列錶102
2.7TCP套接字編程106
2.7.1UDP套接字編程107
2.7.2TCP套接字編程110
2.8小結114
課後習題和問題114
復習題114
習題116
套接字編程作業120
Wireshark實驗:HTTP121
Wireshark實驗:DNS121
人物專訪122
[0第0]3章運輸層123
3.1概述和運輸層服務123
3.1.1運輸層和網絡層的關係124
3.1.2因特網運輸層概述125
3.2多路復用與多路分解127
3.3無連接運輸:UDP132
3.3.1UDP報文段結構135
3.3.2UDP檢驗和135
3.4可靠數據傳輸原理136
3.4.1構造可靠數據傳輸協議137
3.4.2流水綫可靠數據傳輸協議144
3.4.3迴退N步147
3.4.4選擇重傳151
3.5麵嚮連接的運輸:TCP155
3.5.1TCP連接155
3.5.2TCP報文段結構157
3.5.3往返時間的估計與[0超0]時160
3.5.4可靠數據傳輸163
3.5.5流量控製168
3.5.6TCP連接管理169
3.6擁塞控製原理174
3.6.1擁塞原因與代價174
3.6.2擁塞控製方[0法0]178
3.6.3網絡輔助的擁塞控製例子:ATM ABR擁塞控製179
3.7TCP擁塞控製181
3.8小結190
課後習題和問題192
復習題192
習題193
編程作業200
Wireshark實驗:探究TCP200
Wireshark實驗:探究UDP201
人物專訪201
[0第0]4章網絡層202
4.1概述202
4.1.1轉發和路由選擇203
4.1.2網絡服務模型205
4.2虛電路和數據報網絡207
4.2.1虛電路網絡207
4.2.2數據報網絡209
4.2.3虛電路和數據報網絡的由來211
4.3路由器工作原理211
4.3.1輸入端口214
4.3.2交換結構215
4.3.3輸齣端口217
4.3.4何處齣現排隊217
4.3.5路由選擇控製平麵220
4.4網際協議:因特網中的轉發和編址220
4.4.1數據報格式221
4.4.2IPv4編址225
4.4.3因特網控製報文協議236
4.4.4IPv6238
4.4.5涉足IP安全性242
4.5路由選擇算[0法0]243
4.5.1鏈路狀態路由選擇算[0法0]245
4.5.2距離嚮量路由選擇算[0法0]248
4.5.3層次路由選擇254
4.6因特網中的路由選擇257
4.6.1因特網中自治係統內部的路由選擇:RIP257
4.6.2因特網中自治係統內部的路由選擇:OSPF260
4.6.3自治係統間的路由選擇:BGP262
4.7廣播和多播路由選擇268
4.7.1廣播路由選擇算[0法0]269
4.7.2多播273
4.8小結277
課後習題和問題278
復習題278
習題280
套接字編程作業287
編程作業287
Wireshark實驗288
人物專訪288
[0第0]5章鏈路層:鏈路、接入網和局域網289
5.1鏈路層概述289
5.1.1鏈路層提供的服務291
5.1.2鏈路層在何處實現291
5.2差錯檢測和糾正技術292
5.2.1奇偶校驗293
5.2.2檢驗和方[0法0]294
5.2.3循環冗餘檢測295
5.3多路訪問鏈路和協議296
5.3.1信道劃分協議298
5.3.2隨機接入協議299
5.3.3輪流協議305
5.3.4DOCSIS:用於電纜因特網接入的鏈路層協議305
5.4交換局域網306
5.4.1鏈路層尋址和ARP307
5.4.2以太網312
5.4.3鏈路層交換機317
5.4.4虛擬局域網321
5.5鏈路虛擬化:網絡作為鏈路層323
5.6數據中心網絡326
5.6.1負載均衡327
5.6.2等級體係結構327
5.6.3數據中心網絡的發展趨勢328
5.7迴顧:Web頁麵請求的曆程329
5.7.1準備:DHCP、UDP、IP和以太網330
5.7.2仍在準備:DNS和ARP331
5.7.3仍在準備:域內路由選擇到DNS服務器332
5.7.4Web客戶-服務器交互:TCP和HTTP332
5.8小結333
課後習題和問題335
復習題335
習題335
Wireshark實驗339
人物專訪339
[0第0]6章無綫網絡和移動網絡341
6.1概述342
6.2無綫鏈路和網絡特徵345
6.3WiFi:802.11無綫LAN349
6.3.1802.11體係結構350
6.3.2802.11 MAC協議353
6.3.3IEEE 802.11幀356
6.3.4在相同的IP子網中的移動性358
6.3.5802.11中的高級特色359
6.3.6802.11以外的標準:藍牙和ZigBee360
6.4蜂窩因特網接入361
6.4.1蜂窩網體係結構概述362
6.4.23G蜂窩數據網:將因特網擴展到蜂窩用戶363
6.4.3走嚮4G:LTE365
6.5移動管理:原理366
6.5.1尋址369
6.5.2路由選擇到移動結點369
6.6移動IP373
6.7蜂窩網中的移動性管理376
6.7.1對移動用戶呼叫的路由選擇377
6.7.2GSM中的切換378
6.8無綫和移動性:對高層協議的影響380
6.9小結382
課後習題和問題382
復習題382
習題383
Wireshark實驗385
人物專訪385
[0第0]7章多媒體網絡387
7.1多媒體網絡應用387
7.1.1視頻的性質387
7.1.2音頻的性質388
7.1.3多媒體網絡應用的類型389
7.2流式存儲視頻391
7.2.1UDP流392
7.2.2HTTP流392
7.2.3適應性流和DASH395
7.2.4內容分發網396
7.2.5[0學0]習案例:Netflix、YouTube和“看看”401
7.3IP語音404
7.3.1盡力而為服務的限製404
7.3.2在接收方消除音頻的時延抖動405
7.3.3從丟包中恢復408
7.3.4[0學0]習案例:使用Skype的VoIP410
7.4實時[0會0]話式應用的協議412
7.4.1RTP412
7.4.2SIP414
7.5支持多媒體的網絡418
7.5.1定製盡力而為網絡419
7.5.2提供多種類型的服務420
7.5.3區分服務427
7.5.4每連接服務質量保證:資源預約和呼叫準入430
7.6小結432
課後習題和問題433
復習題433
習題434
編程作業439
人物專訪439
[0第0]8章計算機網絡中的安全441
8.1什麼是網絡安全441
8.2密碼[0學0]的原則443
8.2.1對稱密鑰密碼體製444
8.2.2公開密鑰加密449
8.3報文完整性和數字簽[0名0]453
8.3.1密碼散列函數453
8.3.2報文鑒彆碼454
8.3.3數字簽[0名0]456
8.4端點鑒彆460
8.4.1鑒彆協議ap1.0461
8.4.2鑒彆協議ap2.0461
8.4.3鑒彆協議ap3.0462
8.4.4鑒彆協議ap3.1462
8.4.5鑒彆協議ap4.0463
8.5安全電子郵件463
8.5.1安全電子郵件464
8.5.2PGP467
8.6使TCP連接安全:SSL468
8.6.1宏觀描述469
8.6.2更完整的描述471
8.7網絡層安全性:IPsec和虛擬專用網472
8.7.1IPsec和虛擬專用網473
8.7.2AH協議和ESP協議474
8.7.3安全關聯474
8.7.4IPsec數據報475
8.7.5IKE:IPsec中的密鑰管理477
8.8使無綫LAN安全478
8.8.1有綫等效保密479
8.8.2IEEE 802.11i480
8.9運行安全性:防火牆和入侵檢測係統482
8.9.1防火牆482
8.9.2入侵檢測係統487
8.10小結490
課後習題和問題490
復習題490
習題492
Wireshark實驗496
IPsec實驗496
人物專訪496
[0第0]9章網絡管理498
9.1什麼是網絡管理498
9.2網絡管理的基礎設施501
9.3因特網標準管理框架504
9.3.1管理信息結構:SMI505
9.3.2管理信息庫:MIB507
9.3.3SNMP協議運行和傳輸映射510
9.3.4安全性和管理511
9.4ASN.1513
9.5小結516
課後習題和問題517
復習題517
習題517
人物專訪518
參考文獻520
 編輯推薦
《計算機網絡:自[0頂0]嚮下方[0法0](原書[0第0]6版)》由機械工業齣版社齣版。

《網絡協議:原理與實踐》 探索數字世界的基石,理解信息流動的奧秘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已成為連接世界、驅動社會運轉的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從日常的郵件收發、網頁瀏覽,到復雜的金融交易、遠程醫療,再到支撐龐大雲計算服務的背後,都離不開一個精密而強大的協作體係——網絡協議。然而,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這個體係如同一個神秘的黑盒子,其內部的運作機製鮮為人知。 《網絡協議:原理與實踐》正是為渴望揭開這層神秘麵紗的讀者而精心打造。本書並非淺嘗輒止地介紹網絡應用,而是深入剖析支撐這一切的底層邏輯,即網絡協議。它將引導你一步步理解數據如何在地球的兩端之間、在無數個設備之間順暢高效地傳遞,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協議是如何協同工作,共同構建起我們賴以生存的數字世界。 內容深度與廣度: 本書的編寫遵循嚴謹的學術標準,同時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刻的視角來理解網絡協議。 基礎概念的奠基: 我們將從最基礎的網絡通信概念入手,清晰解釋比特、字節、數據幀、分組等基本單位的含義,以及它們在網絡傳輸中的作用。網絡拓撲結構、通信介質、網絡設備等基本組成部分也將得到詳細介紹,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分層模型: 本書將以經典的OSI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為框架,係統地講解每一層的功能、職責以及所使用的關鍵協議。我們會詳細闡述: 物理層: 信號的編碼、傳輸介質的特性、物理連接的標準等。 數據鏈路層: 幀的封裝、MAC地址、衝突檢測與避免(如CSMA/CD)、流量控製、差錯控製等,重點解析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網絡層: IP地址的概念與分配、路由選擇算法(如RIP、OSPF)、ICMP協議(用於差錯報告和控製)、ARP協議(IP地址與MAC地址的映射)等。 傳輸層: TCP協議的可靠傳輸機製(三次握握手、四次揮手、擁塞控製、流量控製)、UDP協議的無連接特性,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 應用層: 介紹HTTP(Web瀏覽)、FTP(文件傳輸)、SMTP/POP3/IMAP(電子郵件)、DNS(域名解析)、DHCP(IP地址動態分配)等一係列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應用層協議,並分析它們如何利用下層協議實現特定功能。 核心協議的深入解析: 每一個重要的網絡協議都將被拆解開來,進行細緻的分析。例如: TCP: 我們將深入探究TCP的滑動窗口機製、確認應答、序列號、校驗和等如何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擁塞控製算法(如慢啓動、擁塞避免、快重傳、快恢復)的原理和演進將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讀者理解網絡是如何應對流量擁堵的。 IP: IPv4的報文格式、分片機製、不穩定性以及IPv6的齣現及其改進,都將得到詳盡的闡述。我們還將探討IP協議在路由選擇中的關鍵作用,以及路由器是如何根據IP地址轉發數據包的。 HTTP: 從HTTP/1.0到HTTP/2,再到HTTP/3,本書將追蹤HTTP協議的演進,分析其請求/響應模式、狀態碼、頭部信息,以及HTTPS如何通過TLS/SSL加密提供安全通信。 網絡安全視角: 在當前網絡安全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本書也將融入網絡安全的概念。我們將討論: 加密與認證: TLS/SSL協議如何在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 防火牆與入侵檢測: 它們在網絡邊界和內部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與協議協同過濾惡意流量。 常見的網絡攻擊: 如DDoS攻擊、DNS欺騙、ARP欺騙等,以及它們利用瞭哪些協議的脆弱性。 現代網絡技術的融閤: 除瞭經典協議,本書還將觸及一些現代網絡技術,例如: 無綫網絡: Wi-Fi標準(如802.11係列)的工作原理,以及它與有綫網絡的區彆。 移動網絡: 4G/5G通信中的關鍵技術和協議。 雲計算與內容分發網絡(CDN): 它們如何優化網絡性能,提高用戶訪問速度。 軟件定義網絡(SDN): 探討其如何改變網絡的管理和控製方式。 學習方法與實踐指導: 《網絡協議:原理與實踐》深知理論學習的枯燥,因此特彆注重引導讀者將知識付諸實踐。 豐富的案例分析: 書中將穿插大量真實的網絡場景分析,例如如何通過抓包工具(如Wireshark)來觀察和分析不同協議的通信過程,從而直觀地理解協議的工作機製。 模擬實驗指導: 對於希望動手實踐的讀者,本書將提供一些模擬實驗的建議,例如使用GNS3、EVE-NG等網絡模擬器構建小型網絡環境,配置路由器、交換機,並部署各種服務,親身體驗協議的配置與運行。 問題導嚮的學習: 本書的敘述邏輯將圍繞“為什麼需要這個協議?”、“這個協議解決瞭什麼問題?”、“這個協議是如何工作的?”等核心問題展開,幫助讀者建立起對網絡協議的深刻認知,而不是死記硬背。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以下人群閱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學生: 為您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軟件開發人員: 幫助您理解應用程序與網絡之間的交互,優化網絡性能,解決網絡相關的技術難題。 係統管理員與網絡工程師: 提升您對網絡故障的診斷能力,優化網絡配置,確保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對互聯網運作原理充滿好奇的任何人士: 幫助您從根本上理解我們日常使用的互聯網是如何工作的。 為何選擇《網絡協議:原理與實踐》?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對網絡協議的深入理解,已經不再是少數技術專傢的專屬技能,而是每一位與數字世界緊密相連的個體所應具備的。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 體係化與邏輯性: 摒棄碎片化的知識點,以嚴謹的體係結構,將復雜抽象的網絡協議概念,抽絲剝繭,層層遞進。 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閤: 既有深入的原理剖析,又有貼閤實際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導,確保學習效果最大化。 前瞻性與時效性: 在經典協議講解的基礎上,融入瞭對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的關注,幫助讀者掌握前沿知識。 易讀性與啓發性: 語言通俗易懂,避免過多晦澀的術語,並通過大量的圖示和比喻,讓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 《網絡協議:原理與實踐》將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數字世界核心的大門。通過閱讀本書,您將不再是被動的使用者,而是能夠洞悉網絡奧秘的探索者,能夠自信地駕馭這個由無數協議編織而成的龐大信息網絡,在數字化浪潮中乘風破浪。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像我這樣,已經對計算機網絡有一些基礎瞭解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和鞏固已有的知識。作者在內容編排上的“自頂嚮下”策略,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麵去理解各個網絡協議和組件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停留在孤立的知識點上。書中的一些細節分析,例如對TCP擁塞控製算法的深入剖析,以及對網絡安全問題的探討,都讓我受益匪淺,這些內容是在一些入門級的書籍中很難找到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提齣的“協議棧”的概念,它幫助我清晰地認識到,每一個網絡層都有其特定的職責,並且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網絡通信的任務。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做得很好,既有基礎概念的紮實講解,又不乏對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的展望,讓我感覺在掌握瞭基本原理的同時,也能夠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有所預判。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係統性和深度。作者以一種近乎嚴謹的邏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網絡知識體係。從應用層到物理層,每一個層次的協議、機製和原理都被講解得淋灕盡緻。書中對於TCP/IP協議棧的講解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特彆是關於TCP的可靠傳輸、擁塞控製等方麵的論述,既有理論上的嚴謹推導,又有實際應用中的案例分析,讓我深刻理解瞭為什麼TCP能夠成為互聯網最核心的傳輸協議。同時,書中還涉及到一些高級話題,比如網絡安全、無綫網絡等,雖然篇幅不算特彆長,但卻能夠引發我更深入的思考。我尤其贊賞作者在闡述復雜算法或協議時,所采用的數學模型和公式推導,這為想要深入研究的讀者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雖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復閱讀和思考,但每一次的理解都讓我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又上瞭一個颱階。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讓我學會如何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有點像一部偵探小說,隻不過主角是網絡協議和數據包。作者善於設置懸念,一步步引導讀者去探索網絡通信的奧秘。從一個簡單的網頁請求齣發,讀者會跟著作者的筆觸,去探究DNS是如何找到服務器的,HTTP是如何傳輸網頁內容的,TCP是如何保證數據不丟失的,IP是如何進行路由選擇的,等等。這種“抽絲剝繭”式的講解,讓我全程保持高度的專注和好奇心。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破解一個謎題,而最終的答案就是整個網絡通信的完整圖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的講解,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這個看似復雜的通信過程描繪得生動有趣,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其中的邏輯。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玩一個大型的解謎遊戲,每一次的“通關”都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實用”。雖然它是一本偏學術的書籍,但其內容卻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會聯係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講解HTTP時,就必然會涉及到Web瀏覽;講解DNS時,就必然會涉及到域名解析。這種“學以緻用”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學習計算機網絡不再是枯燥的理論灌輸,而是能夠直接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的知識。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網絡性能的章節,其中講解的各種性能指標以及影響因素,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有些網絡訪問速度快,有些則慢。而且,書中還提供瞭一些實用的工具和命令,比如ping、traceroute等,讓我能夠親自動手去檢測網絡狀態,驗證書中的理論。這本書就像一本“操作手冊”,不僅告訴我們“是什麼”,還告訴我們“怎麼做”,對於想要深入瞭解網絡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實際工作中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眼前一亮的書,雖然我並非計算機網絡領域的科班齣身,但在閱讀過程中,卻絲毫沒有感到枯燥或難以理解。作者獨特的“自頂嚮下”視角,將復雜的網絡概念層層剝開,從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應用程序入手,一步步深入到網絡協議的底層細節。這種方式非常符閤我的學習習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每一個網絡組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及它們存在的意義。例如,當談到HTTP協議時,作者並沒有直接枯燥地講解報文格式,而是從瀏覽器如何請求網頁、服務器如何響應的角度齣發,生動地描繪瞭Web瀏覽的整個過程。這種貼近實際應用的講解,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書中大量的圖示和類比,也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很多時候一個簡單的圖就能幫助我理解一大段文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DNS的講解,它巧妙地將域名解析的過程與現實生活中查找電話號碼類比,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思想。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探索計算機網絡的奇妙世界,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網絡一知半解的普通用戶,而是能夠開始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探索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