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約阿西姆·施杜裏希所著的《世界哲學史(**7版)》是為這樣一些人寫的:不管他們是否接受過正規的學院式教育,當麵對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煩惱,以及我們時代的巨大曆史變遷和社會災難時,他們從不氣餒,總是試圖通過獨立思考來揭示世界之謎,努力去尋找永恒的人生問題的答案。他們從不否認這樣一種觀點,即所有時代的偉大思想傢及其作品都會對我們有所裨益。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裏希所著的《世界哲學史 (**7版)》講述瞭公元前兩韆多年至今的哲學思想 史,既有婆羅門教、佛教、儒傢、道傢等東方思想, 也涵括瞭從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一直到當下 的存在主義等西方流派。當然,它不可能窮盡所有的 思想,*沒法解答一切疑問,但通過把其中那些*傑 齣的成果,那些關於人生*根本問題的迴答,以簡潔 有力的方式傳達齣來,讓我們得以穿透漫長的時空, 從這些偉大心靈中汲取養分和勇氣,去追尋自己的答 案。我們將會發現,四韆年來,從古印度的無名作者 到哲學巨擘康德,從中國到歐洲,對何以為人、何為 良好生活的追問從來沒有停止過。
呂叔君,畢業於上海外圍語大學德語係,現為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係主任,譯有文學、哲學、語言學等著作多部,主要有《世界哲學史》《世界語言簡史》等。 漢斯·約阿西姆·施杜裏希,齣生於德國奎恩施戴特,曾就學於弗萊堡大學、科隆大學、哥尼斯堡大學、巴塞爾大學、漢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哲學、曆史、社會學和法學,獲哲學博士和法學博士學位。1963年至1983年,他曾經擔任慕尼黑辭典編纂學研究所所長,1983-1991年,他任教於慕尼黑大學。1991年起,他是慕尼黑大學的榮休教授。 主要著作有《世界哲學史》、《世界科學史》、《語言的曆險》、《科諾斯現代天文學》、《世界的語言——曆史、事實、秘密》和《記憶的碎片》等,此外他還主編瞭《多瑙蘭大百科辭典》和擁有65000詞條的《科諾爾德語大辭典》等。
中文版序
修訂版前言
**部分 東方的智慧
**章 古代印度哲學
一、吠陀時期
二、印度哲學的非正統體係
三、印度哲學的正統體係
四、印度哲學後來的發展一評價
第二章 古代中國哲學
一、孔子
二、老子
三、墨傢和其他幾個學派
四、孔子的偉大弟子
五、中國哲學後來的發展——評價
第二部分 古希臘哲學概述主要時期
**章 前蘇格拉底哲學到智者派的齣現
一、米利都的自然哲學傢
二、畢達哥拉斯與畢達哥拉斯哲學信徒
三、埃利亞學派
四、赫拉剋利特與公元前五世紀的自然哲學傢
第二章 希臘哲學的鼎盛時期
一、智者派
二、蘇格拉底
三、柏拉圖
四、亞裏士多德
五、蘇格拉底學派、柏拉圖學派和亞裏士多德學派
第三章 亞裏士多德以後的希臘羅馬哲學概述希臘化文明
一、斯多葛派
二、伊壁鳩魯派
三、懷疑派
四、摺中主義
五、新柏拉圖主義
第三部分 中世紀哲學概述基督教的繁榮——時代劃分
**章 教父哲學時期
一、古典思想與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二、在早期教父哲學那裏基督教與古典哲學的**接觸
三、基督教的內部危機
四、教會統一性的鞏固
五、奧古斯丁
六、奧古斯丁之外的教父哲學傢
第二章 經院哲學時期曆史背景——經院哲學方法
一、早期經院哲學(共相之爭)
二、中世紀的阿拉伯哲學和猶太哲學
三、中期經院哲學
四、後期經院哲學
五、德國的神秘主義:埃剋哈特大師
第四部分 文藝復興和巴洛剋時期的哲學
**章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的哲學
一、從中世紀到近代的精神轉摺
二、過渡時期*重要的思想傢
第二章 巴洛剋時期的三個偉大思想體係
一、笛卡爾
二、斯賓諾莎
三、菜布尼茨
第五部分 啓濛運動時期的哲學和康德哲學
**章 啓濛運動
一、英國
二、法國
三、德國
四、對啓濛運動的評價
第二章 伊曼努爾·康德
一、生平、個性、著作
二、前批判時期
三、純粹理性批判
四、道德與宗教
五、判斷力批判
四、後批判時期
七、對康德的批判和評價
第六部分 十九世紀哲學
導論
**章 浪漫主義與德國唯心主義
一、康德哲學的*初接受與發展和宗教哲學傢
二、費希特
三、謝林
四、黑格爾
第二章 實證主義、唯物主義、馬剋思主義
一、法國的實證主義:孔德
二、英國的實證哲學
三、黑格爾學派的分裂和德國唯物主義的齣現
四、馬剋思
第三章 叔本華、剋爾凱郭爾、尼采
一、阿圖爾·叔本華
二、索倫·剋爾凱郭爾
三、弗裏德裏希-尼采
第四章 新康德主義
一、對康德的批判性思考
二、相近的思潮-俄國哲學一瞥
第七部分 二十世紀哲學思想主流一個嶄新的時代
**章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思想傢和流派
一、生命哲學和曆史主義
二、實用主義
三、新本體論和新形而上學
四、現象學
五、存在主義哲學
六、存在問題的展開:馬丁·海德格爾
七、馬剋思主義的輝煌和發展
第二章 當今哲學思考的主題和問題範圍
一、人的概念(哲學人類學)
二、語言
三、認識與知識
四、我們應該做什麼?
五、大腦、意識和精神
人物譯名對照錶
術語譯名對照錶
從實用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索引部分做得極為齣色,檢索效率極高,這對於需要快速定位特定概念或哲學傢觀點的研究者來說,簡直是救星。我嘗試查找瞭幾個比較冷門的術語,如“實體”、“目的因”等,索引頁碼的指嚮性非常精準,沒有絲毫的模糊地帶。此外,書後附帶的延伸閱讀推薦書目也極其權威和前沿,它清晰地區分瞭基礎文獻和深入研究的論著,並簡要說明瞭每本推薦書目的特點。這錶明編纂者不僅對既有知識體係瞭如指掌,更對當前學術研究的前沿動態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總而言之,這本書在“工具書”的屬性上達到瞭一個極高的標準,它不僅提供瞭知識,還為後續的學習和研究搭建瞭高效、可靠的階梯。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個高質量的哲學研究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藝術品,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讓人一上手就覺得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教科書。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哲學流派的視覺呈現,比如古希臘哲學的章節,那種古樸的綫條和莊嚴的字體選擇,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雅典的街頭,親耳聆聽蘇格拉底的教誨。再看中世紀的哲學部分,那種繁復的花紋和深沉的色調,完美地捕捉瞭那個時代神學與理性的交織與衝突。裝幀的質感也極佳,紙張的選擇厚實而細膩,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會有損壞的擔憂。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顯示齣齣版方對內容本身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書籍藝術品。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與智力的雙重盛宴,讓人在閱讀的旅途開始之前,就充滿瞭敬畏與期待。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麵對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閱讀任務,而是一場與人類思想史的深刻對話。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已經為其承載的宏大敘事奠定瞭堅實的基調。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纔勉強讀完開篇關於前蘇格拉底哲學的這部分,深感震撼。作者敘述的流暢性令人驚嘆,他沒有將那些晦澀難懂的“本原”概念堆砌成令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名詞,而是用極其生動的比喻和清晰的邏輯鏈條,將米利都學派的“水”、“氣”、“無定形”等概念娓娓道來。尤其精彩的是他對赫拉剋利特“變動不居”的哲學思想的闡釋,那種將宇宙視為永恒流變之火的意象,被作者描繪得如詩如歌,讓人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幅動態的、充滿活力的宇宙圖景。與我之前讀過的其他哲學導論相比,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非常好,它懂得何時該放慢腳步,深入剖析一個核心論斷的內涵,又能在適當的時候加快速度,引導讀者進入下一個思想傢的領域。這種張弛有度的敘述,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入門難度,讓復雜的思辨過程變得可以被追溯、可被理解。它不是在“告知”你這些思想是什麼,而是在“引導”你去體驗這些思想是如何誕生的。
評分這本書的注釋係統簡直是學者的福音,嚴謹到令人發指的程度。我注意到,每當引用到一個關鍵性的古代文本片段時,腳注裏不僅標注瞭原著的齣處,甚至細化到瞭捲、章、節的具體位置。更令人稱道的是,對於那些在哲學史上存在爭議的翻譯或解釋,作者總會附帶提及不同的學術觀點,並給齣自己相對傾嚮的立場。這種透明度和對學術良知的堅守,使得這本書的可靠性大大提升。我曾對照著幾個特定的柏拉圖對話錄中的段落進行查閱,發現這本書的引文不僅準確,而且在關鍵術語的翻譯上,也體現瞭對曆史語境的深刻理解。這讓我意識到,這絕非是某人快速拼湊的綜述,而是浸潤瞭多年研究心血的結晶。對於那些希望深入探究原始文本的讀者而言,這些詳實的注釋就像是一張細密可靠的導航圖,指引我們避開那些錯誤的引申和錶麵的理解,直抵思想的核心地帶。
評分我個人最欣賞的一點是,這本書在處理不同哲學傳統之間的“對話”和“張力”時所展現齣的高超技巧。它沒有簡單地將西方和東方哲學割裂開來,而是巧妙地在關鍵的轉摺點引入跨文化的比較視角。比如,當探討到中世紀唯名論與實在論的爭論時,作者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筆鋒一轉,簡要提及瞭同時期伊斯蘭哲學中關於“共相”的討論,並點齣瞭兩者在處理普遍性問題上的路徑差異。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不再將哲學史視為一條單嚮延伸的直綫,而是一個相互交織、彼此影響的巨大網絡。這種宏大的格局感,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和新的聯結,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忍不住停下來思考:如果那個時代的東方哲人讀到這些論證,他們會作何迴應?這本書成功地打破瞭學科壁壘,營造瞭一種真正的“世界哲學”的氛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