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陽明心學的大門,走進陽明先生的光明世界,找迴自己內心的幸福與安寜。
本書以幾年來先行者們對陽明心學的修習體悟為基礎,從“心之本體”、“緻良知功夫”、“良知妙用”三個維度呈現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是學習緻良知的重要讀本。
“四十餘年睡夢中,而今醒眼始朦朧。不知日已過亭午,起嚮高樓撞曉鍾。起嚮高樓撞曉鍾,尚多昏睡正懵懵。縱令日暮醒猶得,不信人間耳盡聾”,陽明先生的這首《睡起偶成》,是作者的心之所嚮。
張立平,“緻良知四閤院學習法”創作者,2013年開始潛心學習緻良知。五年來的深悟篤行,讓她的生命若乾次煥然一新。她聽懂瞭陽明先生“呼號匍匐,裸跣顛頓,扳懸崖壁而下拯之”的召喚。緻良知不是書齋之學,而是改變生命的力量。緻良知可以開啓澎湃的心之動力,可以修身、齊傢、治國、利天下。人人共緻良知,天下可得而治。
序 “心”為何物
前言 何為第.等事
上篇 心之本體 // 1
一、心之本體的特徵 // 4
二、良知的光輝 // 11
三、內聖外王 // 18
小結:心即理 // 22
中篇 緻良知功夫 // 25
一、“教條”路徑 // 32
二、誠意之功 // 42
三、明心功夫 // 48
四、事上磨煉 // 55
五、素其位而學 // 61
六、精一之功 // 65
七、功夫之偏 // 68
小結:緻良知 // 79
下篇 良知妙用 // 83
一、至誠無息 // 85
二、明辨是非 // 103
小結:知行閤一 // 115
後跋 走嚮光明 // 119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的衝擊,來自於它對傳統思維定式的顛覆性。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很多問題的角度都發生瞭微妙而根本的轉變。它不是簡單地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鼓勵你去質疑既有的框架,去探索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忽略的可能性。作者在論證過程中,似乎非常善於挖掘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驅動力,他引導我們進行深層次的內省,去審視自身認知體係中的盲區和偏見。這種閱讀體驗是充滿挑戰的,甚至有時會讓人感到不安,因為它迫使你走齣舒適區,去直麵一些長期以來逃避思考的難題。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是什麼”,而在於它教會瞭你“如何去思考”,這種思維工具的授予,纔是它最寶貴的財富,遠超乎任何具體的知識點。
評分從結構布局上看,這本書的邏輯架構設計得極其精妙。它不是那種簡單的綫性敘事,而是采取瞭一種螺鏇上升的結構,每一個章節似乎都在前一個章節的基礎上進行瞭深化和拓展,但又相互獨立,可以單獨拎齣來品讀。章節之間的過渡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作者似乎深諳讀者的思維習慣,總能在你感到疑惑的那個臨界點,適時地引入新的論據或視角,成功地將你帶入下一個更深層次的思考維度。這種層層遞進的編排方式,使得全書的知識體係顯得非常穩固和完整,讓人感覺作者對所探討的主題已經進行瞭全方位的、立體式的構建。我特彆欣賞那種在關鍵節點設置的“小結”或“反思提示”,它們像路標一樣,及時地幫你校準閱讀的方嚮,確保你在龐大的信息流中不會迷失自我。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這本書的敘事節奏裏,發現作者的文字功底真是爐火純青。他的語言風格變化多端,時而如同潺潺溪流,細膩而溫柔地引導你進入情境;時而又像是驚濤駭浪,用強勁有力的詞句猛烈地衝擊讀者的認知邊界。特彆是他對一些復雜概念的闡釋,簡直達到瞭化繁為簡的境界。他沒有使用大量晦澀難懂的術語來故作高深,而是巧妙地運用日常生活的例子,將那些抽象的哲理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場景中,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卻又能感受到思想的深度。這種高超的敘事技巧,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非負擔,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忍不住停下來,迴味那種文字帶來的迴響。這本書的語言張力十足,極富畫麵感,仿佛作者就在你耳邊娓娓道來,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纔能罷休。
評分這部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質感非凡。封麵選用的材質,那種略帶磨砂的觸感,配閤上燙金的字體,在燈光下泛著低調而又不失格調的光澤。尤其是封麵的排版布局,那種留白的處理簡直是藝術品,既突齣瞭主題,又不會顯得擁擠。內頁的紙張也很有講究,厚實,不反光,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裝訂方麵,平裝的工藝處理得非常紮實,翻閱起來很順暢,感覺能經受住反復閱讀的考驗。光是看著它擺在書架上,就覺得賞心悅目,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體現瞭齣版方在細節上的極緻追求。這種對物質載體的重視,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也充滿瞭美好的期待,仿佛作者和編輯團隊都希望以最高規格來呈現他們的思想結晶。翻開扉頁的那一刻,那種儀式感,是很多快餐式齣版物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我必須提及這本書在引發深度討論方麵的強大能力。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耐嚼”,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書,而是像一塊陳年的好茶,需要時間去慢慢品味,並且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書中的某些論斷,犀利而深刻,極易激發讀者將其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對照和反思。我甚至發現,和持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們就書中的某些觀點進行交流時,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瞭顯著提升。它仿佛提供瞭一個高質量的平颱,讓不同背景的人能夠圍繞一個核心議題進行有效對話,促進瞭思想的碰撞與火花的産生。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開放性”,它提齣瞭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讓你在閤上書本之後,依然能在腦海中嗡嗡作響,久久不能平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