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0月23日召开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中强调: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用好制度利器,把巡视监督做深做细做实,并明确指出巡视工作的有力武器。根据会议精神,我社将会议提及的党规党纪汇集成册,方便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党员学习。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强调“四个必须”,提出“八条规范”,确立高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划出党员的行为底线,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选对人、用好人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对党章确定的巡视规则的遵循和具体化,是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的制度化。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第二章 违纪与纪律处分
第六条 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第七条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
第八条 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一)改组;
(二)解散。
第九条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第十条 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某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两个以上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对于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依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其中,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
作为一名对国家发展和政治体制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公民,我一直试图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往的认知可能更多来自于新闻报道和一些宏观的解读,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这套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近距离地审视党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和规范。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它没有晦涩的法律术语,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上的倡导,比如“廉洁奉公,忠于职守”这样的表述,让人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它仿佛在告诉每一位党员,你的行为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党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更加具体,像是一本“操作手册”,详细列举了各种违纪行为及其对应的处分。读起来会让人感到一种“敬畏感”,明白党的纪律是严肃的,不是可以随意挑战的。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则是我特别关注的一部。因为“人”是政治运作的核心,了解如何选拔和任用干部,就能窥探到权力如何分配和运转。条例中关于考察、公示、任用的流程,让我对干部队伍的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为何有些干部能够得到重用。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则像是党内的一道“防火墙”,通过巡视,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这种自我监督机制,对于维护党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这几本书籍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共产党内部运作的“窗口”,让我看到了其在建设廉洁政治、优化干部队伍、加强自身监督等方面的系统性努力。
评分这些书籍,与其说是一堆冰冷的条文,不如说是一部生动的“政治教科书”,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国共产党的行为逻辑和发展脉络。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十分深远。它为每一位党员描绘了一幅道德画卷,强调了“公私分明”、“清白做人”等基本要求。这让我意识到,廉洁不仅仅是政治要求,更是对个人品德的终极考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是一部“规矩之书”。它详细规定了“红线”在哪里,一旦越过将承担何种责任。我感觉,这是一种对权力的制约,也是对党内秩序的维护。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我个人对此最为感兴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人才。阅读这部条例,我才明白,干部选拔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察和程序。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组织的运作,离不开科学的人才观和完善的选拔机制。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它为我揭示了党内监督的“利剑”。巡视的意义,在于它的“常态化”和“全覆盖”,这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被滥用,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总而言之,这几部条例共同构建了一个中国共产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框架。我从中看到了党在追求政治清明、提升执政能力方面的持续努力,也对中国政治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我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方方面面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对于执政党内部的运作机制和行为规范,更是渴望深入了解。这次接触到这几本关键性的党内法规,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它更多地是在构建一种“理想人格”的画像。读完之后,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位位正直、勤勉、以身作则的党员形象。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自觉,一种对自己品德的严苛要求。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像是党内的“司法体系”的缩影。它细致地界定了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以及触犯这些行为会面临怎样的后果。这种明确的界限,对于党员来说是一种警示,也确保了党内秩序的稳定。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权力分配和使用的“游戏规则”。理解了这套规则,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某些人能够走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被设计和执行的。它揭示了选贤任能背后的一系列程序和标准。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这对于我来说,是关于“监督”的深刻解读。巡视制度,我理解为是一种主动的“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隐患,保证党的肌体健康。 总的来说,这几本书籍共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己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它们不是简单的纸面文件,而是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成果,为我理解中国政治的复杂性和深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刚拿到这几本书,我首先被书名吸引了。政治类的书籍,特别是关于执政党的内部条例,总是带着一种严肃而又神秘的色彩。我一直认为,一个政党的生命力在于其是否能够自我革新和保持清廉。这几本书恰恰触及了这些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本放在一起看,感觉就像是“软硬兼施”。前者是“高标准”的指引,告诉党员应该做到什么,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激励;后者则是“硬约束”,明确了不能做什么,违背了会有什么后果。这种结合,让党纪国法既有人文关怀,又不失铁腕。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则让我明白了“用人”这件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它不是简单的“论资排辈”或者“关系网”,而是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评价和选拔机制。这让我看到了权力是如何被约束和规范地授予的,也让我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某些层面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则让我看到了党自我监督的力度。巡视就像是对党内“有问题”的部门或干部进行的一次“体检”,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总而言之,这几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强大的执政党,其背后必然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它们共同塑造了一个相对有序、有力的政治运作模式。我从中看到了党对自身的要求之高,也看到了其维护自身肌体健康所付出的努力。
评分这套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党内规矩和运作机制的全新视角。我一直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充满好奇,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内部的规范和要求更是关键。阅读这几部条例,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党员树立了清晰的道德标杆,让我明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哪些是值得追求的高尚品德。它不仅仅是条文,更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强调了“清正廉洁”的重要性,这对于建设一个健康、公正的社会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则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违规违纪的危害,也明确了相应的惩戒措施。它让我了解到,党的纪律不仅仅是约束,更是为了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障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更是揭示了人才选拔的“幕后”。理解了这一条例,我才明白为何有些干部能够脱颖而出,为何有些岗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它强调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这对于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深远意义。 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则让我看到了党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决心和机制。巡视制度就像是党内的一道“体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 总的来说,这几本书籍共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党内法规体系,让我对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一个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生态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
评分速度很快,价格也公道,支持一下
评分正品 5顆星
评分质量不错,爱国爱党
评分速度很快,价格也公道,支持一下
评分向组织靠拢,哈哈哈哈。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向组织靠拢,哈哈哈哈。
评分学习了,书籍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