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查尔斯·蒂利,格致出版社,陈周旺,李辉,熊易寒 著
图书标签:
  • 欧洲史
  • 近代史
  • 现代史
  • 政治史
  • 社会史
  • 民主化
  • 抗争
  • 革命
  • 思想史
  • 欧洲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57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841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页数:165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查尔斯·蒂利尝试对(欧洲的)民主化进程提出一个新的解释,同时把目光投向全球历史的发展趋势。他对促进、阻碍或者终结民主化的进程的不同解释的初步考察对读者而言是最有帮助的。他表明了《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与那些经典著作的不同,比如与他的老师摩尔的《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的不同:在解释民主为何能够生根时,他更关注对其起源而非结果的考察。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这部恢宏的著作引用了大量文献(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对欧洲的民主化提出了一些宏大的、非传统的及引人注目的观点。尽管作者的中心观点贯穿于《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但《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几乎每一页都包含了迷人的分论点、富有洞见的比较、争议性的推测或具有启发性的资料。

前言/序言


《帝国阴影下的回响:欧洲社会变革与思想激荡(1650—2000)》 自17世纪中叶的动荡伊始,欧洲便踏上了一条充满曲折与探索的漫长旅程。此时,旧有的王朝秩序根基尚存,但启蒙的火种已悄然点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路易十四凡尔赛宫的辉煌,到伏尔泰和卢梭对理性与自由的呼唤,再到工业革命席卷大地的轰鸣,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和冷战的对峙,欧洲社会在这五百年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本书并非聚焦于政治体制的演变或国家间的权力博弈,而是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更广泛的社会肌理与思想潮流,试图勾勒出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适应与创造。 第一部分:理性之光与社会转型(1650—1800) 17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复杂的过渡期。君权神授的观念依然强大,但科学革命的成果,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在其中的地位。这种理性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沙龙和咖啡馆成为了思想交流的中心,人们在这里辩论哲学、政治、文学,质疑权威,推崇经验与观察。 启蒙运动的到来,将这种理性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哲学家们开始反思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探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概念。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的论述,并非只是一个政治理论,它反映了人们对权力滥用的深刻担忧,以及对更公平、更稳定社会秩序的渴望。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更进一步,他强调“公意”的重要性,激发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政治热情。这些思想虽然在当时并未立即改变社会结构,但它们如同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生根发芽,孕育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与此同时,欧洲社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业依然是经济的支柱,但人口增长、周期性饥荒以及乡村的贫困,是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手工业在城市中逐渐发展,行会制度虽然提供了技术传承和质量保障,但也限制了创新和竞争。阶级固化现象依然严重,贵族和教会掌握着大量财富和特权,而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生活则相对艰难。 然而,就在这看似稳定的社会表象下,潜藏着变革的暗流。一部分有远见的商人和企业家开始尝试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为日后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科学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开始影响到技术应用,例如在航海、测量和机械制造方面。教育也在缓慢地普及,尽管普及程度不一,但识字率的提高为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第二部分:工业的轰鸣与时代的巨变(1800—1900) 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社会面貌。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工厂的兴起,将传统的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人口激增,昔日宁静的乡村变得拥挤不堪。 然而,工业革命的成果并非人人共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催生了全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凭借资本和技术积累财富,而无产阶级则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工人的工作条件往往十分恶劣,长时间劳动、低工资、不卫生的工作环境,以及童工的普遍存在,成为了那个时代令人触目惊心的一面。 面对残酷的现实,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工会运动在欧洲各地兴起,罢工和示威成为争取劳动条件改善和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他们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成为19世纪欧洲社会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挑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并对后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国家干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浪漫主义思潮在19世纪与理性主义思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个人主义和对自然的崇敬。它对工业化带来的机械化和功利化生活方式提出了质疑,并试图在艺术、文学和音乐中寻找更深层次的精神慰藉。这种对个体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强调,也为后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19世纪也是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时期。欧洲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是这一时期民族主义高潮的代表。然而,民族主义的另一面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加剧了国际间的紧张关系,也为20世纪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三部分:战火、希望与分裂的时代(1900—2000) 20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灾难。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和世界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的总爆发,它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物质破坏,让欧洲社会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深刻的认识。战后,《凡尔赛条约》的严苛条款,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经济大萧条对各国造成了严重冲击,加剧了社会矛盾。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以极端民族主义、反犹主义和军事扩张为特点,给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犹太人大屠杀的悲剧,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它揭示了极端意识形态的恐怖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进入了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对峙,将欧洲分裂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板块。铁幕的落下,象征着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分裂。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西欧国家则在民主和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发展。 冷战期间,欧洲虽然避免了直接的军事冲突,但紧张的政治氛围和军备竞赛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欧洲社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战后的经济重建在西欧国家取得了显著成就,福利国家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强调社会公平和保障民生。教育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 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在冷战期间逐渐展开。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最终的欧洲联盟,欧洲国家试图通过经济和政治的融合,来避免再次爆发战争,并提升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欧盟的成立,是欧洲人民追求和平、繁荣与合作的伟大尝试。 20世纪后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欧洲重新走向统一。然而,统一后的欧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差异、移民问题以及民族主义的再次抬头。 结语 从1650年到2000年,欧洲社会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理性与情感的碰撞,进步与动荡的交织,辉煌与灾难的交织。本书试图透过社会生活的细微之处,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为创造更美好未来所付出的努力。我们看到,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深刻的思想激荡;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带来全新的社会挑战。理解这段历史,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这部历史,是关于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追求自由与进步的永恒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页散发出一种淡淡的书卷气,翻开扉页,我立刻被作者开篇的论述所吸引。他似乎并没有急于进入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先对“抗争”和“民主”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刻的辨析。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这两个词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含义是否发生了演变?在他看来,一种“抗争”的形态,是否必然导向“民主”的实现?或者,抗争本身也可能走向极权主义的泥沼?我尤其关注他对17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解读。那个时期,绝对君主制似乎是主流,但暗流涌动中的反对力量,那些试图挑战神圣王权的思潮,作者是如何呈现的?书中是否会描绘一些具体的反抗事件,比如农民起义、宗教改革的遗留影响,甚至是早期思想家的著作,是如何为后来的民主革命埋下伏笔的?接着,我非常想了解书中关于18、19世纪欧洲的论述。这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阶级的重塑,以及民族国家的概念逐渐清晰。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社会经济的变迁,与政治上的民主化进程联系起来的?那些争取普选权、结社自由的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书中是否会给予充分的篇幅?我尤其好奇,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改革者、革命者,他们的思想动机和行动策略,是否会得到深入的剖析?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是客观的史实陈述,还是带有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见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以一种沉静而富有张力的笔触,描绘了欧洲在几个世纪中的历史画卷。我对书名中的“抗争与民主”尤为着迷,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1650-2000)中,梳理出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尤其对17世纪欧洲的政治和宗教冲突感到好奇。在这个时期,宗教战争的余波未平,君权神授的观念依然盛行,那么,“抗争”的种子是如何开始萌芽的?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反抗事件,或者是早期思想家对传统权威的挑战?接下来的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光芒如何照亮了欧洲的各个角落,并逐渐催生出对民主的渴望?我非常期待书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描绘,它不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对旧有社会秩序的彻底颠覆。作者是如何呈现这场革命的复杂性,以及它对欧洲大陆产生的深远影响的?19世纪,欧洲各国经历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工业化的浪潮,这给民主的进程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在这一时期,民众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政治改革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20世纪那两次波澜壮阔的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格局对欧洲民主制度的影响的?这本书的叙事,是偏重于宏观的历史趋势,还是会深入到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细节?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封面上,用一种古朴的字体写着“欧洲的抗争与民主”,这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直对欧洲近现代史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塑造了现代西方世界的思想和运动。这本书的副标题——“1650—2000”,似乎承诺了一个横跨三百多年的宏大叙事,这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从17世纪中叶开始,勾勒出欧洲政治思想的演变轨迹的?那个时期,封建势力依然强大,君主制的合法性仍然得到广泛认同,那么,最初的“抗争”是如何出现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一些早期的思想萌芽,比如对自然权利的思考,或者对教会权力的质疑?我很想知道,作者如何描述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它如何为随后的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法国大革命无疑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场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的连锁反应。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否与民主化的进程相互促进,还是带来了新的冲突?书中对这一时期的分析,是否会触及到社会阶级矛盾、工人运动以及殖民主义的影响?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解读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的对峙,是如何塑造了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和民主制度的?这本书的论述,是侧重于政治制度的演变,还是会深入到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变迁?

评分

这本书拿在手里,感觉非常扎实,厚重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都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索1650年到2000年这漫长而动荡的欧洲历史。书名中的“抗争与民主”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者将如何串联起这三百多年的时间线,勾勒出欧洲社会变革的宏大图景?我尤其想知道,在17世纪,当理性主义和科学革命初露锋芒时,欧洲的政治思想是如何孕育出对专制王权的质疑的?书中是否会重点分析一些关键的思想家,比如洛克、卢梭的思想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生根发芽,并最终影响到后来的政治运动?我对书中对革命的描绘很感兴趣,不仅仅是那些著名的革命事件,比如法国大革命,我更希望了解革命爆发的深层社会经济原因,以及革命过程中民众所经历的苦难与希望。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浪潮风起云涌,这与民主化的进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复杂关系?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民族国家的建立,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民主的普及?我非常期待作者对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解读。这两场世界级的冲突,对欧洲的政治版图和民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书中是否会关注,战后欧洲国家在重建过程中,是如何探索新的政治模式,以及民主制度是如何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这本书的论述,是否会包含大量的史料和细节,还是更侧重于宏观的理论分析?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将人拉入了那漫长而复杂的欧洲历史长河。虽然我对书名中的“抗争与民主”这两个词汇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宏大的时间跨度(1650-2000)内,勾勒出欧洲政治和社会形态的演变的。尤其是在17世纪中叶,一个君主制依然根深蒂固的时代,民主的种子又是如何萌芽并逐渐生长的?书中是否会详细探讨那些关键的历史节点,比如启蒙运动的思潮如何颠覆了旧有的权力结构,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又如何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我对书中关于革命的描述尤其期待,不仅仅是那些宏大的叙事,更希望看到普通民众在这些变革中的角色,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希望,以及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争,又是如何塑造了现代欧洲国家的版图?书中对于这些冲突的分析,是否会触及到更深层的社会经济根源,还是仅仅停留在军事策略的层面?当然,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以及冷战的阴影,无疑是欧洲历史中极其重要的篇章,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捕捉到这些复杂事件的核心脉络,并将其与“抗争与民主”的主题紧密联系起来。这本书究竟是提供了一幅宏观的历史画卷,还是深入到微观的个体叙事?这让我充满期待,也让我思考,历史的进程究竟是线性发展的,还是充满了迂回和反复?

评分

不错,快递尚可。

评分

不错,快递尚可。

评分

内容不错通俗易懂快递给力

评分

内容不错通俗易懂快递给力

评分

这部恢宏的著作引用了大量文献(包括作者本人的研究),对欧洲的民主化提出了一些宏大的、非传统的及引人注目的观点。尽管作者的中心观点贯穿于《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但《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几乎每一页都包含了迷人的分论点、富有洞见的比较、争议性的推测或具有启发性的资料。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不错,快递尚可。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价格给力,送货给力,挺实惠的,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