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汇集了1952年至1955年中国与苏联之间的解密文献共127篇。包括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比如:《毛泽东与斯大林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两周年互致的贺电》《中国驻苏联使馆就暂时撤销中国驻赤塔总领事馆事致苏联外交部的照会》《关于“中苏石油公司”及“中苏金属公司”两中苏股份公司增加股金的议定书》《尤金就移交满洲里车站等事致张闻天的照会》《关于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签订议定书的报道》等。这些文献对于外交和学术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文献汇编制作精良,也可作为收藏佳品。
毛泽东与斯大林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两周年互致的贺电
(1952年2月)
一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同志:
值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二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谨向伟大的苏联人民、苏联政府和您表示深切的感谢与热烈的祝贺。
我们感谢两年来苏联政府和人民依照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有关各协定的精神,给予中国政府和人民热诚的、慷慨的援助,这些援助大大帮助了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的巩固。
我们祝贺中苏两国人民伟大友谊的日臻亲密。中苏两国强大的同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维护远东和平及安全的坚强保证,也是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胜利的保证。
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好团结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一日?北京
中国《人民日报》1952年2月14日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同志:
值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二周年之际,主席同志,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并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为着全世界和平事业利益的同盟及合作获得更进一步的巩固。
约·斯大林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二日于莫斯科
中国《人民日报》1952年2月14日
……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那些热衷于追溯新中国外交史轨迹的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1952年至1955年,这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时期,新生的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站稳脚跟,而与庞大的社会主义邻邦苏联的关系,更是影响了其方方面面。想象一下,翻开这部厚重的汇编,就如同打开了一扇尘封的档案库,那些曾经的电报、照会、协议,甚至是领导人之间的私人信件,都仿佛穿越时空,呈现在眼前。对于研究者而言,这无疑是第一手资料的富矿;而对于普通读者,它则是一种直观感受那个时代复杂政治格局的绝佳途径。我想,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中国领导人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以及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方面的具体互动细节。是怎样的考量促成了某些重要决策?两国合作的真实图景又是怎样的?这些文献将一一揭示。
评分阅读《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的过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历史剧场,而我扮演的角色,是那个试图还原时代真相的侦探。书中的每一份文件,都可能是一个线索,串联起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脉络。1950年代初,正是冷战格局初步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剧烈变动的时期。中国作为新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与苏联的关系,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双边事务,更是牵动着整个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走向,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一环。这份文献汇编,无疑将那些模糊的历史画面,通过官方的、非官方的、公开的、私密的记录,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我相信,通过对这些原始文献的细致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跳出后世的解读和预设,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原貌,理解那个时代决策者们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外部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制定并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的。
评分对于《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够还原出那个时代中苏关系最真实的面貌,而非经过后人解读或意识形态过滤的版本。1952年至1955年,是两国关系既紧密合作又暗流涌动的特殊时期。我想,通过阅读这些原始文献,我们能够看到两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交往细节,理解那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两国决策者的真实想法和考量。例如,关于经济援助的协议是如何达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两国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否存在差异?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两国的立场是否总是一致?这些问题,都可能在这份汇编中找到答案。我相信,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对那个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以及中苏两国在其中的角色,有一个更为深刻和 nuanced 的理解。
评分我对于《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充满了好奇。这段时期,新中国刚刚站稳脚跟,而与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全方位合作,是当时最显著的国际特征之一。然而,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我想,在这份文献汇编中,一定能找到两国在发展道路、利益诉求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细微分歧,以及这些分歧是如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被处理的。阅读这些原始文献,不只是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当时的情绪,理解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经济援助问题上,苏联提供了哪些具体的支持?中国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意识形态领域,两国在理论阐述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将是极为吸引我的研究方向,而这本书,无疑是探索这些深层问题的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中国与苏联关系文献汇编(1952年—1955年)》就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得以窥探那个时代中国与苏联之间真实而复杂的关系。1950年代初,正是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关键时期。苏联作为当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援助和影响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我相信,这份汇编所收录的文献,将不再是简单概括的史书描述,而是提供了更为具体、更为细致的一手材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两国高层是如何就各项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的,具体的合作项目有哪些,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想象一下,阅读一份份泛黄的文件,就像是在触摸历史的脉搏,去理解那个时代中国领导人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国家争取最大利益的。
评分接电话电话电话电话
评分值得拥有 要是便宜点就好了
评分参考文献方便。物流很快。
评分还没怎么看
评分留作备用资料,以后研究用
评分牛逼闪电,裤裆开线!
评分留作备用资料,以后研究用
评分留作备用资料,以后研究用
评分卖给老头子看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