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书 名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三版 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 ||
主 编 |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4年2月 | 版 次 | 第3版 |
印刷时间 | 2014年2月 | 印 次 | 第1次 |
字 数 | 238千字 | 页 数 | 200页 |
I S B N | 9787516709733 | 开 本 | 16开 |
装 帧 | 平装 | 重 量 | 330克 |
定 价 | 24.00元 | 折后价 |
|
目录 | |||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1)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5)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4)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18) 第二章 劳动法(28)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28)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39)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45)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45) 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62) 第三节 市场营销(74)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97) 第一节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97) 第二节 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113) 第三节 领导行为及其理论(121)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131)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37)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137)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163) 第三节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79) |
从排版和印刷质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细节。比如,很多图表和流程图的设计显得非常陈旧,很多线条和方框的组合看起来像是上世纪末的设计风格,完全没有利用现代的视觉化工具来优化信息的传达效率。很多表格中的数据字体小得令人费解,在需要快速查找信息时,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更别提书中时不时出现的错别字和打印的模糊区域,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出现在专业教材中,着实让人对出版方的严谨度产生怀疑。阅读体验不仅关乎文字内容,还关乎阅读的舒适度和对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引导读者的视线,清晰地突出重点,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努力显然是不足的,使得我不得不反复对照,才能确保自己没有因为排版问题而忽略了某个重要的概念或连接点。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本快速汇编的资料集,而非经过精心打磨的专业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书,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挺大的期望去翻开的,毕竟名字里带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基础知识”这些字眼,总觉得应该能帮我快速建立起一个扎实、系统的知识框架。然而,实际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仓库里找一颗特定的螺丝钉,虽然东西是有的,但组织方式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在讲到招聘流程的环节,它会突然跳到员工绩效考核的某个具体指标上去解释,然后又绕回到劳动合同法的某条细则,这种跳跃性思维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我特别希望能够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从宏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到微观的薪酬设计和员工关系处理,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但这本书更像是把所有积木都混在一起,等着你自己去琢磨该先放哪一块。尤其是对于不同级别的要求(一级到四级),书中的内容似乎只是简单地堆砌了不同深度的知识点,缺乏一个明确的过渡和区分说明,让人分不清哪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哪个是可以作为拓展了解的进阶内容。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构建内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专注于吸收知识本身,这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读完后反而有一种知识点零散、不成体系的挫败感。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亮点,那就是它试图涵盖“基础知识”的广度,但代价是牺牲了深度的细致讲解。书本的后半部分,涉及到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和数字化转型的内容,简直就是走马观花。它提到了几个热门的系统名称,并简单描述了它们能做什么,但对于如何评估一个HRIS系统的可行性、如何进行系统选型时的关键指标对比,或者如何进行数据迁移和员工培训,几乎是一笔带过。在当前这个技术驱动管理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这本书却对此避重就轻。我期待看到的是关于数据合规性(如GDPR或国内的数据安全法规对HR数据的特殊要求)、利用数据分析进行人员流失预测的模型介绍,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下“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用云系统”。这种对前沿和关键工具的浅尝辄止,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很快就会过时,并且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复合型HR人才的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实在称得上是“乏善可陈”。在一个需要生动实践来印证理论的领域,比如处理一起复杂的劳资纠纷或者设计一套激励人心的股权分配方案,这本书提供的“案例”更像是教科书式的、高度理想化的情景描述,缺乏现实世界中那种错综复杂的人性、法律的灰色地带以及企业文化的掣肘。我尝试用书中的理论去套用一些我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结果发现理论模型总是完美适配,而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模型不适用”的那一类。比如,书中讲到“构建公平的薪酬体系”,给出的公式和标准清晰明了,但完全没有提及如何去平衡高绩效员工的“期望值”与中低绩效员工的“团队稳定感”之间的微妙关系,更别提在不同经济周期下,企业财务状况变化对薪酬调整的实际影响。如果能增加一些失败的案例分析,或者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个理论在A公司有效,但在B公司却引起了反弹”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本书的价值会立刻提升一个档次。现在看来,这些案例更像是为了填补章节末尾的篇幅而存在的“装饰品”,对提升实战能力帮助甚微。
评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性要求极强的领域,教材的语言风格和专业术语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随意,有时候用词非常口语化,让人感觉像在读一本普及读物,而不是一本准备考级或深入学习的专业教材。更令人头疼的是,专业术语的定义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人才盘点”这个词,在不同的章节中,似乎被赋予了略微不同的侧重点,甚至有时候和“继任者计划”的概念混用,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致命的。我不得不频繁地跳到附录或者网络上去核实标准的定义,这无疑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一个严谨的教材,应该在首次出现专业术语时,就给出权威、清晰的界定,并且在全书中保持这种一致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不够专业和细致,使得我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时,不得不自行承担起“校对”和“规范化”的工作,这完全超出了一个学习者的本职范围。
评分好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可以
评分书的质量很差,物流有点慢,收到后还是烂的!看起来很不方便!耽误时间并且不赔偿!!!!
评分好
评分不太实用
评分好
评分不太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