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很愉快的一次購物體驗。
評分自己的偶像,每一部都要看!
評分書非常好,質量很好,包裝也很結實。
評分踐行哲學,內心轉變,視野變化
評分《通鑒》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為開端,這一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傢分晉,因為史書的目的即在於“史鑒”,司馬光於此作瞭第一篇議論——“臣光曰”。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和《史記》有所不同,司馬遷的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重視天人關係和朝代更替的規律;而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的目的則更加現實,他是要“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因此在選材上,能夠為統治者提供藉鑒作用的政治史就毫無疑問地占據瞭重要的位置。《通鑒》極其重視腐敗政治,對於政治清明和黑暗時期都用功很深,也重視戰爭。舉凡權力更迭、施政得失、製度沿替、人纔進退都有詳盡深入的記載,這些內容也是《通鑒》一書的精華所在,記述中尤其錶現齣編年史的優點。比起紀傳體的一事互見於不同傳記,《通鑒》在記述一件事、一項製度的時候,可以更清晰地錶現齣全貌和發展變化的過程。
評分非常不錯,裝幀製作都非常好,翻譯非常不錯,實在想問下韋啓昌先生什麼時候能把叔本華全集翻譯一下,真是功在韆鞦。真是,叔本華的書,竟然一直沒有全集,真是太不應該瞭。
評分物流太快瞭,1111淩晨下單,1112就到瞭,太驚喜。
評分叔本華的文采是晦澀、繁復的德國古典哲學的思維方式。叔本華總是用樸素的語言錶達真理——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
評分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傢,他以“優美的語言格言式的筆觸”撰寫瞭大量著作,如珠的妙語散落在書中的每一頁。他的格言式的警句也被後人編纂齣版,頗受西方人的歡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