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是清代著名的自传体散文小说。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以细腻雅致的笔调文字,娓娓构述柴米夫妇的日常,可谓是千古写情之奇书。
★本版《浮生六记》是精装典藏本,不仅收录传世的四卷,也将另两卷佚文一并收录,文体斐然、字句卓绝,供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收藏。
推荐阅读:《每天读一点中国文化史》《每天读一点世界艺术史》《别让他醒来》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今唯有残稿四卷。“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该书以沈氏夫妇生活为主线,盈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时光,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沈氏夫妇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沈复 (1763年—1825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有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沈复本人工诗画、散文,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曾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沈复前往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卷一 闺房记乐 001
卷二 闲情记趣 051
卷三 坎坷记愁 075
卷四 浪游记快 113
卷五 中山记历 181
卷六 养生记道 247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①,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②。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③,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注释】
①衣冠之家:衣、冠在古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士大夫及以上的阶层才会注重,所以衣冠之家在这里是指官宦人家。
②天之……至矣:上天厚待我,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了。
③事如……无痕:苏轼的七言律诗《女王城和诗》,意思是往事就像春梦一样没有留下痕迹。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
【译文】
我出生在乾隆癸未年(1763)冬天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好赶上了太平盛世,自幼生活在官宦人家,家住苏州沧浪亭旁边,上天于我已是厚待之极。苏东坡说:“往事就像春梦一样没有留下痕迹”,如果我不把我的事迹用笔墨记录下来,未免有些辜负上天的厚待了。
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①,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② ,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③矣。
【注释】
①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所以本书把闺房之乐放在第一卷。
②稍识之无:据说白居易在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认识了“之”字和“无”字,所以用“稍识之无”来表示识字不多。
③责明于垢鉴:想要从满是污垢的镜子上找到明净之处。鉴,镜子。
【译文】
因为想着《关雎》在《诗三百》中名列第一,所以我想把记录夫妻生活的故事也放在第一卷,剩下的就按照顺序写了。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曾经辍学,认识的字不多,所写的不过是记录真实的事情罢了。如果要从我这里考订文法,那就好比想要从满是污垢的镜子里寻出一点明净之处一样可笑(镜子污了就无法把人映照得清楚,喻义白废力气,徒劳无功)。
余幼聘①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②,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③。芸既长,娴④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注释】
①聘:对……下聘,在这里是指定亲。
②怙:依靠,在这里指的是父亲。
③家徒壁立:家徒四壁,家里穷得只有四面墙壁了,形容十分贫穷困苦。
④娴:娴熟,精通。
【译文】
我小的时候跟金沙的于氏定了亲,但是她八岁时就夭折了,所以我后来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的女儿,生得十分聪慧。小时候家里人教她学说话,她听人念了一遍《琵琶行》就会背诵了。芸四岁的时候,舅舅去世了,家中亲人只剩下舅母金氏、弟弟陈克昌两个至亲,家中一贫如洗。等到芸长大了,她十分擅长女红,家里的三口人都靠着她做针线活赚的钱过日子。克昌上学以后,学费从来没有短过。有一天,芸从书中看到《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就这样开始学习认文。在刺绣闲暇的时候,她开始学习写诗,还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① ,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②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③,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注释】
①归宁:古代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②窃:私底下,暗地里。
③释:释怀,放下。
【译文】
我十三岁时跟着母亲一起回外婆家,见到了芸,我们之间没有秘密,所以我得以拜读她写的诗篇,虽然感叹其文思优美,私底下却担心她福气太浅。我对芸的思念无法释怀,就对母亲说:“如果您要为我选媳妇的话,我非淑姊(即芸)不娶。”幸而母亲也喜爱她温柔和善,随即摘下金戒指作为我俩定亲的信物。这一天是乾隆乙未年(1775)七月十六日。
是年①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龄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②。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③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④ ,此已伏矣。
【注释】
①是年:这一年。
②消:通“销”。
③敲:指“推敲”,古人写诗的常用手段。
④夭寿之机:这里是指寿命不长的征兆。
【译文】
这一年的冬天,适逢芸的堂姐出嫁,我又跟着母亲前往。芸跟我同龄,只不过年长我十个月,自幼我们就以姐弟相称,所以我仍旧称她作芸姐。当时我看到满屋子的人都穿得十分光鲜,唯独芸身着素淡,只搭配了一双新鞋。鞋上的刺绣十分精美巧妙,我问了之后才知道是她自己做的,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她的聪慧不仅限于文思。她肩膀很窄,长长的颈子,身子瘦削却并非瘦骨嶙嶙之态,弯弯的眉毛,眼眸秀美,姿态万千,神采飞扬,只有两颗门牙微微露出,是唯一的缺点。芸的美自有一种缠绵之态,让人销魂。我要来她的诗稿翻阅,有的只有一联,有的有三四句,很多都是没有写完的。问她原因,她笑着回答:“这都是没有老师指导的作品,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可以作为老师,最终为我定稿。”我玩笑似的在她的作品上写下“锦囊佳句”,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她早夭的征兆。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①,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 ,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②老仆先归。
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③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④,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⑤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谓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注释】
①漏三下:形容夜很深的样子。漏,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
②挈:通“携”,带着。
③贻:被。
④花烛之夕:作者与陈芸成亲的晚上。
⑤合卺(jǐn):卺,古代结婚时用来饮酒的瓢,所以结婚在古代也称为“合卺”。
我是一个对书籍的“体感”非常在意的人,拿到《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的那一刻,就觉得它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宝贝”。它的重量,拿在手里刚刚好,不会过轻而显得廉价,也不会过重而让人觉得笨拙。封面的材质,摸上去有着一种温润的质感,仿佛与古老的工艺有着某种联系。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页的边缘,不是那种生硬的切割感,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过渡,触感非常柔和。这种对于细节的打磨,恰恰体现了“典藏”二字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可以长久珍藏,并且在每一次翻阅时,都能带来美好体验的物品。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和触觉的享受。
评分阅读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本身的呈现方式。《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的装帧,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阅读的舒适。书脊的设计,让它能够平摊在桌面上,我曾经尝试过很多精装书,有些因为书脊过硬,阅读起来非常费力,需要用力压才能翻页,但这一本却非常柔顺,仿佛天生就为你而准备。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即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纸张的厚度也刚刚好,既不会太薄透漏出背面的字迹,也不会厚重得令人难以翻动。我个人比较偏爱这种细节之处都做到位的书籍,因为它们真正体现了对读者的关怀。每一次翻动书页,都能感受到纸张带来的细腻摩擦,这种触感,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比拟的。
评分翻开这本《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瞬间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散发出的古韵所吸引。书页泛着淡淡的米黄色,摸上去有种细腻的羊皮纸般的触感,边缘做工精致,连裁切的痕迹都仿佛带着匠人的心意。我尤其喜欢它封面设计的巧思,那一抹淡雅的青色,配合着素净的字体,没有丝毫的张扬,却自有风骨。拿到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仿佛捧着一段穿越时空的珍宝。精装的设计,让它摆在书架上也格外显眼,成为家中一道雅致的风景。我平时喜欢收藏一些有质感的书籍,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典藏”二字的所有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触摸的艺术品,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一种对文字和内容的尊重。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翻阅,这种期待感,对于一个爱书之人来说,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拿到《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这本书,值得好好珍藏。它的装帧,完全符合我对“典藏”的理解。封面上的图案,色彩搭配和谐,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既不落俗套,又充满了故事感。我仔细看了看锁线装订,非常牢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制作的,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书中的插图,如果是有的话,我想也一定会是别具匠心的。即使没有,仅仅是这种纸张的触感、油墨的香气,就已经足够让人心生喜爱。我喜欢把这类书籍摆在显眼的位置,让它们成为家里的一个焦点,时不时拿出来翻翻,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喜悦。这种与书的“相遇”,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寄托。
评分对于一本承载着经典的作品,选择一本好的版本尤为重要。《浮生六记》(精装典藏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厚重感”和“精致感”。从拿到手中开始,就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封面设计,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美,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它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散发着淡淡的智慧光芒。我特别留意了书页的边缘处理,非常平整,且带有自然的弧度,这一点看似不起眼,却大大提升了翻阅的顺滑度。这种细节的处理,足以见出品方在制作上的用心。我常常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其内容,还在于它的“形”,好的“形”能让阅读的过程本身,也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包装很好,书也精致,物美价廉!
评分活动太多了,买了很多的书,没来得及看
评分还没拆封,但感觉非常不错(*?´╰╯`?)?
评分图文并茂哦,适合各位假期阅读消遣
评分对国学感兴趣,最近这个也很火!
评分很不错,信赖京东,活动力度很大!
评分非常精致的一本书,而且还是硬皮的,内容很不错。推荐购买
评分京东图书活动买的,超级便宜超级划算~
评分正版,印刷质量特别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