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T 350-2015):保溫防火復閤闆應用技術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T 350-2015):保溫防火復閤闆應用技術規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編
圖書標籤:
  • 保溫材料
  • 防火材料
  • 復閤闆
  • 建築標準
  • 行業標準
  • JGJ/T 350-2015
  • 建築工程
  • 技術規程
  • 建築材料
  • 施工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ISBN:1511226505
版次:1
商品編碼:1184559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為規範保溫防火復閤闆在建築外牆外保溫工程中的應用,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確保質量,製定本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T 350-2015):保溫防火復閤闆應用技術規程》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築中采用保溫防火復閤闆的外牆外保溫工程的設計、施工及質量驗收。

內頁插圖

目錄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材料
4.1 復閤闆
4.2 外牆外保溫係統配套材料及配件
4.3 外牆外保溫係統
5 設計與構造
5.1 一般規定
5.2 無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5.3 有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6 施工
6.1 一般規定
6.2 無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6.3 有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7 質量驗收
7.1 一般規定
7.2 無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7.3 有飾麵復閤闆外牆外保溫工程
本規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前言/序言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2年工程建設標準製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12]5號)的要求,規程編製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編製本規程。
  本規程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材料;5.設計與構造;6.施工;7.質量驗收。
  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郵政編碼:100013)。
精選建築材料與結構設計規範匯編:現代工程實踐參考指南 本書匯集瞭多部在建築工程領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標準和規程,旨在為設計、施工、驗收及質量控製等各環節提供全麵、權威的技術依據。 本書側重於對結構材料的性能要求、結構體係的計算分析方法、施工工藝的質量控製要點,以及相關工程項目的驗收標準進行係統性的梳理與闡述。它並非某一特定材料的專論,而是覆蓋瞭現代建築工程中多個關鍵技術領域的集成性參考資料。 --- 第一部分:結構安全與性能設計基礎 本部分內容聚焦於確保建築結構安全與長期性能的基礎性標準。它詳細闡述瞭結構構件在不同荷載組閤下的內力分析方法,以及對材料強度、剛度、穩定性的校核要求。 1. 鋼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範要點解析: 本書收錄瞭關於鋼結構設計中疲勞驗算、連接節點詳圖構造控製、高強度螺栓預拉力檢測標準等內容。重點解析瞭如何根據使用環境(如抗震設防烈度、溫度變化)對鋼結構進行閤理的截麵選擇和整體穩定性設計。其中,對焊接質量的無損檢測(NDT)方法及其閤格標準進行瞭詳細的圖文說明,確保結構連接的可靠性。 2. 混凝土結構優化與耐久性提升: 涵蓋瞭高性能混凝土配閤比設計、配閤比的施工級配閤控製,以及混凝土澆築與養護過程中的溫升控製技術。著重介紹瞭後張預應力結構體係中的預應力筋張拉記錄、錨固係統檢測試驗方法,以及混凝土結構抵抗侵蝕性介質(如氯離子滲透、碳化)的防護措施與設計參數。此外,還包括瞭對既有混凝土結構進行安全性評估和加固修復的通用技術指南。 3. 砌體結構與地基基礎設計原則: 闡述瞭磚石結構在多層和高層建築中的應用限製與抗震設計措施。詳細說明瞭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包括原位測試與室內土工試驗數據的相互印證。對於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樁基礎設計,本書提供瞭關於試樁數據分析、樁身完整性檢測(如低應變法)的技術流程和判定標準。 --- 第二部分:建築功能性與圍護係統技術集成 本部分轉嚮關注建築物的整體功能實現,特彆是對居住舒適性、能源效率和外圍護結構可靠性的要求。 4. 建築節能與熱工性能評估標準: 本書係統介紹瞭不同氣候區下建築外圍護結構的熱工設計參數,如傳熱係數(U值)的計算方法,以及對保溫材料熱工性能的現場抽檢要求。詳細闡述瞭建築熱橋的識彆、量化評估及消除技術,並提供瞭關於氣密性和水密性測試的施工控製點與驗收標準,旨在確保設計節能目標的有效落地。 5. 門窗幕牆係統的安裝與抗風設計: 收錄瞭關於單元式幕牆與點支式幕牆的結構設計規範。重點在於鋁閤金型材的性能等級劃分、玻璃的選擇(如夾層、中空、低輻射鍍膜)與安裝工藝。對於高層建築的幕牆係統,書中詳細列齣瞭風荷載計算模型、型鋼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的抗剪與抗拉驗算方法,以及排水係統的構造要求。 6. 建築防水工程的構造設計與施工驗收: 詳細劃分瞭屋麵、地下室、外牆等不同部位的防水等級與設防要求。針對防水捲材(如TPO、PVC、SBS改性瀝青)的鋪設工藝、搭接要求、塗膜防水層的厚度控製及塗層塗刷均勻性檢測方法進行瞭細緻說明。尤其強調瞭穿牆管綫、伸縮縫和沉降縫等薄弱環節的附加層處理技術。 --- 第三部分:工程質量控製與施工技術規範 本部分旨在為工程現場的質量管理人員提供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技術驗收工具。 7. 施工現場安全與文明施工管理規範: 本書對施工起重設備的安裝、使用與拆卸的安全規範進行瞭重申,特彆是對塔吊和施工電梯的附著力計算和力矩監控提齣瞭明確要求。同時,涵蓋瞭對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基坑支護結構監測的頻次與預警值設定。 8. 建築機電係統(MEP)的安裝質量標準: 闡述瞭暖通、給排水和電氣管綫係統的敷設要求,包括管道的坡度控製、支吊架的間距與防腐處理標準。重點論述瞭防排煙係統的風管製作與安裝精度,以及消防水係統水壓測試的技術規程,確保係統在投入使用後的功能完備性。 9. 工程測量與竣工資料歸檔要求: 明確瞭建築工程中各階段(基坑放綫、主體結構定位、設備安裝)的控製點測量精度標準。最後,本書提供瞭關於竣工驗收文件、關鍵部位隱蔽工程記錄、材料閤格證匯總等資料的整理與歸檔規範,為工程的移交和後續維護提供可靠依據。 --- 總結: 本書是一部麵嚮專業人士的綜閤性技術手冊,它通過整閤多領域的核心規範,構建瞭一套完整的現代建築工程技術框架。它適用於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人員、工程項目經理、施工技術人員以及質量監督機構的專業人員,是確保工程質量、優化設計方案、規避技術風險的必備參考工具書。

用戶評價

評分

僅僅從這本書的標題和封麵散發齣的那種官方氣息,就能預感到其內容的權威性和條文的強製性。對於任何希望在這個特定領域內進行規範化施工和設計的專業人員來說,它都是繞不過去的參考資料。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是,對於復閤闆的防火等級劃分和不同耐火極限要求的具體應用場景界定。由於防火要求在不同使用性質的建築中差異巨大,規範需要提供一張清晰的“對照錶”或“決策樹”,指導使用者根據建築類型、高度和疏散要求,選擇適用的復閤闆係統和構造方式。如果這部分內容闡述得模棱兩可,那麼在報審階段就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此外,標準是否也對現場的防火安全措施提齣瞭具體要求?比如,在施工過程中,切割、焊接等作業對保溫材料可能造成的暫時性火災隱患,規範是否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建議?一本閤格的技術規程,應當是覆蓋從材料進場到最終驗收,乃至未來維護的“保姆式”指導手冊,確保每一個操作節點都處於可控的安全範圍內。

評分

翻閱這本厚厚的技術規程,能明顯感受到它背後凝聚瞭大量行業專傢的心血和經驗的結晶。它承載的是對建築安全責任的嚴肅承諾。雖然還沒有深究具體的技術條款,但從其編號“JGJ/T 350-2015”來看,它代錶瞭當時行業內關於這類新型建築材料應用的權威共識和最佳實踐。在如今追求綠色建築和高性能圍護結構的時代,保溫防火復閤闆作為一種重要的外牆外保溫係統替代方案,其應用規範的標準化至關重要。我關注的焦點在於,標準是如何平衡材料的“高性能”與施工的“可操作性”的。有時候,過於理想化的技術參數在現實的工地上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我期待規範中能提供一些基於工程實踐的“變通”或“例外處理”的指導原則,當然,前提是不以犧牲核心安全指標為代價。另外,對於復閤闆的進場驗收標準、存儲條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控製要求,這些“軟性”卻又決定成敗的環節,是否也有足夠的篇幅進行詳盡的闡述,這一點我非常感興趣。

評分

初次接觸這本標準,最大的感受是其嚴謹的體係化構建。它似乎不僅僅關注於材料本身的性能指標,更著重於“應用”這個過程中的全流程控製。我特彆留意到標題中強調的“復閤闆”,這暗示瞭規範需要處理的復雜性——它不是單一材料的標準,而是將保溫和防火兩種功能集成在一起的係統解決方案。這意味著,在實際應用中,材料之間的界麵處理、連接方式以及長期耐久性將是考驗規範有效性的關鍵點。我設想,書中必然有大量關於構造節點詳圖和允許偏差的量化指標。這對於我們做結構校核或者審核設計圖紙的人來說,是決定性的參考依據。如果這些細節描述得不夠精確,那麼在實際施工中,很容易齣現由於理解偏差導緻的質量隱患。例如,一個看似微小的密封處理,在火災發生時,可能就是決定煙氣能否有效阻隔的關鍵。因此,我希望這本規範在涉及復雜構造節點時,能提供盡可能多的圖示和文字說明相互印證的案例,以降低實際操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帶來的風險,確保安全性能的穩定發揮。

評分

這部規範的書籍裝幀雖然樸實,但其內在的價值不言而喻。它更像是一份技術交底文件,而非輕鬆的讀物。作為一名關注建築材料前沿發展的業內人士,我尤其看重這類標準對新技術推廣的引導作用。復閤闆的應用必然涉及到與現有結構體係的兼容性問題,比如如何處理熱橋效應、如何確保錨固係統的可靠性以及材料老化後的性能衰減預測。我希望該規程不僅是教你“怎麼做”,更能解釋“為什麼這麼做”,即提供足夠的科學依據支撐。如果規範中能包含一些關於材料熱工性能衰減的長期監測數據分析或理論模型,那無疑會大大增強其說服力。現在的建築設計越來越強調全生命周期的性能評估,如果這份規程能前瞻性地涵蓋到初期應用指導和後期維護建議,那麼它的實用價值將得到質的提升。它必須足夠“硬核”,纔能在紛繁復雜的建築市場中樹立起一座標杆。

評分

這部規範的封麵設計倒是挺中規中矩的,一眼就能看齣它的官方背景和專業性質。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翻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排排嚴謹的文字,讓人立刻感受到這份技術文件的分量感。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內文,但從目錄結構和章節標題的排布來看,它顯然是下足瞭功夫來構建一個邏輯清晰、覆蓋全麵的技術框架。那種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施工現場的“聖經”,每一個環節的把控點似乎都已經被預設好瞭。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在“應用技術規程”這個大框架下,它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適應性是如何界定的?比如,高層建築和一般民用建築在材料選擇和安裝工藝上,會不會有顯著的區彆和詳細的指導?畢竟,防火和保溫是建築安全的兩大生命綫,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我期待它在細則方麵能提供足夠詳盡的操作指引,而不是泛泛而談的理論陳述。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擺設,而是真正能指導一綫工程師和施工人員正確操作的實用手冊。這本書的字體和版式設計也值得稱贊,字號適中,行距閤理,長時間閱讀應該不會太吃力,這對於查閱大量技術參數和規範條文來說至關重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