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精彩解析: 論語 大學 中庸

辜鴻銘精彩解析: 論語 大學 中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春鞦] 孔子 著,徐昌強,歐陽瑾 譯,辜鴻銘 注
圖書標籤:
  • 辜鴻銘
  • 論語
  • 大學
  • 中庸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思想
  • 哲學
  • 解讀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ISBN:978755630203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080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44
字數:3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譯自清光緒年間英文原版
  林語堂抄錄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百年來流行於歐美的《論語大學中庸》譯本
  讀誦經典,德化心靈,開慧啓智,培賢育聖。
  《論語》《大學》《中庸》是我國傳統儒傢經典,韆百年來一直是儒傢倡導的人們進行自身修養的規範性典籍。20世紀初,辜鴻銘認為歐美的傳教士和漢學傢歪麯瞭儒傢經典的原義,糟蹋瞭中國文化,並導緻西方人對中國人和中國文明産生種種偏見,因此決定親自為歐美人講解《論語》《大學》《中庸》,這就是本書的由來。
  辜鴻銘翻譯的《論語》《大學》《中庸》,不但語言精練,詞意精達,而且在講解的過程當中縱貫中西,援引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作傢和思想傢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在注釋裏麵將書中齣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曆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做橫嚮比較,幫助那些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傢經典的內容。
  較之以前西方傳教士和漢學傢的儒經譯本,辜鴻銘的翻譯有質的飛躍,可以說是近代講解《論語》《大學》《中庸》的一個裏程碑。這個版本也成為風靡歐美、通行世界的《論語》《大學》《中庸》讀本。

內容簡介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具有開啓智慧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通過聽誦、讀誦和誦行等方式,及時的從經典中吸取豐富的五德能量,培養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道德的能量開啓、保持心腦之間的慧性通道,成就具有道德心靈和智慧頭腦的棟梁之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鞦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麯阜市南辛鎮)人,祖籍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儒傢學派的創始人,*國古代的哲學傢、教育傢、思想傢,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錶、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傢思想對*國、儒傢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精彩書評

  他是具備纔智的人,而且重要的是他有見識和深度,不是這時代中的人能有的。

  ——林語堂

  辜氏久居外國,深痛中國國弱民貧,見侮於外人,又鑒於東鄰日本維新富強之壯跡,於是國傢之觀念深,愛中國之心熾,而闡明國粹,錶彰中國道德禮教之責任心,乃愈牢固不拔,行之終身,無縮無倦。

  ——吳宓

  我想,如果說這位怪人還有些貢獻,他的貢獻就在於,在舉世都奔嚮力和利的時候,他肯站在旁邊喊:危險!危險!

  ——張中行

  這裏還住著一位哲學傢——辜鴻銘;拜會這位哲學傢,是我這次艱苦跋涉的旅途目的之一。他是中國儒學代錶。他研究西方哲學的目的,就是為瞭佐證他一以貫之的觀點,即儒傢學說已經囊括瞭所有的智慧。這使得所有的西方學問變得毫無價值。

  ——毛姆

目錄

英譯《論語》序 / 辜鴻銘…………………………………………………… 1

論 語

學而第一… ………………………………………………………………… 4

為政第二… ………………………………………………………………… 12

八佾第三… ………………………………………………………………… 22

裏仁第四… ………………………………………………………………… 35

公冶長第五… ……………………………………………………………… 43

雍也第六… ………………………………………………………………… 57

述而第七… ………………………………………………………………… 70

泰伯第八… ………………………………………………………………… 84

子罕第九… ………………………………………………………………… 94

鄉黨第十… ………………………………………………………………… 106

先進第十一… ……………………………………………………………… 114

顔淵第十二… ……………………………………………………………… 126

子路第十三… ……………………………………………………………… 138

憲問第十四… ……………………………………………………………… 150

衛靈公第十五… …………………………………………………………… 169

季氏第十六… ……………………………………………………………… 182

陽貨第十七… ……………………………………………………………… 190

微子第十八… ……………………………………………………………… 201

子張第十九… ……………………………………………………………… 208

堯曰第二十… ……………………………………………………………… 218

大 學

大學章句序… ……………………………………………………………… 222

前 言… …………………………………………………………………… 226

經一章 大學之道…………………………………………………………… 227

傳十章………………………………………………………………………… 229

第一章… …………………………………………………………………… 229

第二章… …………………………………………………………………… 230

第三章… …………………………………………………………………… 231

第四章… …………………………………………………………………… 233

第五章… …………………………………………………………………… 233

第六章… …………………………………………………………………… 234

第七章… …………………………………………………………………… 235

第八章… …………………………………………………………………… 236

第九章… …………………………………………………………………… 238

中 庸

第一章 緻中和… ………………………………………………………… 246

第二章 時中… …………………………………………………………… 247

第三章 民鮮能… ………………………………………………………… 247

第四章 知味… …………………………………………………………… 248

第五章 行道… …………………………………………………………… 249

第六章 大知… …………………………………………………………… 249

第七章 守中… …………………………………………………………… 251

第八章 得一善… ………………………………………………………… 253

第九章 中庸難為… ……………………………………………………… 254

第十章 子路問強… ……………………………………………………… 256

第十一章 不悔… ………………………………………………………… 256

第十二章 上下察… ……………………………………………………… 258

第十三章 忠恕… ………………………………………………………… 260

第十四章 居易… ………………………………………………………… 262

第十五章 行遠必自邇… ………………………………………………… 262

第十六章 哀公問政… …………………………………………………… 263

第十七章 大孝… ………………………………………………………… 269

第十八章 無憂者… ……………………………………………………… 271

第十九章 孝之至… ……………………………………………………… 272

第二十章 鬼神之為德… ………………………………………………… 273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 …………………………………………………… 274

第二十二章 盡其性… …………………………………………………… 274

第二十三章 緻麯… ……………………………………………………… 275

4第二十四章 前知… ……………………………………………………… 275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 ………………………………………………… 276

第二十六章 至誠無息… ………………………………………………… 276

第二十七章 保身… ……………………………………………………… 278

第二十八章 王天下… …………………………………………………… 280

第二十九章 憲章… ……………………………………………………… 281

第三十章 配天… ………………………………………………………… 282

第三十一章 達天德者… ………………………………………………… 283

第三十二章 君子之道… ………………………………………………… 283

附錄一 《論語》《大學》《中庸》原文… …………………………… 286

附錄二 辜鴻銘小傳… …………………………………………………… 334


精彩書摘

  學而第一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辜譯】

  孔子說:“不斷地學習知識,並時常溫習,把這些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實在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誌同道閤的朋友因為仰慕你,而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望你,則是件更快樂的事。但是,一個人即使不能被人稱道也能夠淡然處之,確實是真正睿智高尚的人啊!”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有子1)說:“一個人作為孝子和良民,絕不會以下犯上;不會以下犯上的人,也絕不會破壞國傢的和平與社會秩序。君子會把精力放在生命之根本的事務上,根本建立瞭,就有瞭治國做人的原則智慧。那麼,做一個孝子和良民——這些難道不是構成道德高尚生活的基礎嗎?”

  ■注釋

  1.有子(前518-前458),姓有名若,字子有,魯國人(今山東肥城市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曾提齣“禮之用,和為貴”等學說。因其氣質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後,深受孔門弟子敬重,被尊稱為“有子”。

  ……

前言/序言

  英譯《論語》序[1]

  自從理雅各博士開始發錶關於“中國經典”翻譯的最初部分[2],迄今已40年瞭。現在,任何人,哪怕是對中國語言一竅不通的人,隻要反復耐心地翻閱理雅各博士的譯文,都將禁不住感到它多麼令人不滿意。因為理雅各博士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的時候,他的文學訓練還很不足,完全缺乏評判能力和文學感知力。他自始至終都錶明他隻不過是個大漢學傢,也就是說,隻是一個對中國經書具有死知識的博學的權威而已。我們遺憾地得知這位大漢學傢最近剛剛去世,但為瞭公正地紀念他,必須指齣,盡管他的工作盡瞭力所能及的努力,是完全嚴謹的,但他卻沒能剋服其極其僵硬和狹隘的頭腦之限製,這是他的性情氣質造成的結果。

  對於一個能夠以哲學和文學的敏銳去研究像理雅各博士所譯的“中國經典”這樣的巨帙的篤實學生來說,無疑會對那種道德文化,或者稱之為中國人文明的東西有所洞察,透見其真相。但對於絕大多數英國讀者而言,我們卻不能不認為,理雅各博士在其譯著中所展示的中國人之智識和道德的裝備,正如同在普通英國人眼中中國人的穿著和外錶一樣,必定會使其産生稀奇古怪的感覺。

  有鑒於此,我們決定翻譯這本小書。我們相信,在所有用中文寫成的著作中,正是這本書給瞭中國人一般英國人可以理解的智識和道德的裝備。因此,我們努力按照一個受過教育的英國人錶達同樣思想的方式,來翻譯孔子和他弟子的談話。此外,為瞭盡可能地消除英國讀者的陌生和古怪感,隻要

  [1] 轉引自《辜鴻銘文集》,黃興濤譯,海南齣版社,1996年。

  [2] 指先在英文刊物上發錶的部分,不是指成書齣版的“Chinese Classics”。可行,我們都盡量去掉所有那些中國的專有名稱。最後,為瞭使讀者能徹底到傢地理解文本內容,我們還加瞭一些注釋,引用瞭非常著名的歐洲作傢的話。通過徵召這些歐洲讀者熟悉的思想係列,對於他們或許會有所幫助。藉此機會,我們還想錶達對一個英國人阿查立爵士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他在不同時期曾發錶過關於本書許多部分的老練的譯文。十年以前在廣東的時候,我們曾慫恿他去認真從事中國經書的翻譯工作。因為我們都不滿意於理雅各博士的譯著。但是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說他對於中國經書和文學的知識太為有限,此外也不是一個“文人”。因此,他挨個地勸我們去從事這項事業。現在,十年過去瞭,正當我們聽從他的勸告完成這第一步的時候,卻傳來瞭令人感傷的消息,他,這個對我們的小書會有些興趣的人,已經離開瞭人世。

  我們認為,正是這本蘊涵著孔子及其弟子一貫之道的言論集——阿諾德將稱之為“生活評論”的一個非常小的圈子之內的饋贈——是一本給予瞭中國人智識和道德裝備的書。在此,我們並不打算對這一裝備的性質和價值發錶評論,我們隻是想藉此錶達這樣一個願望:即受過教育的有頭腦的英國人,但願在耐心地讀過我們這本譯書後,能引起對中國人現有成見的反思,不僅修正謬見,而且改變對於中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際交往的態度。

  辜鴻銘

  於武昌湖廣總督衙門

  1898年8月1日


《東方智慧的璀璨星辰:辜鴻銘解讀經典》 本書並非對辜鴻銘先生本人生平的詳盡編年史,亦非其思想體係的全方位梳理。相反,它將焦點置於辜鴻銘先生如何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厚的學養以及非凡的洞察力,重新審視並闡釋中國傳統儒傢思想的基石——《論語》、《大學》與《中庸》。通過深入剖析辜鴻銘先生對這三部經典所作的解讀,本書旨在為讀者揭示隱藏在古老文字背後的深刻智慧,以及這些智慧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的生命力。 一、 重新發現《論語》的現代迴響 《論語》作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其影響深遠,貫穿中國曆史的韆年。然而,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論語》的理解往往帶有各自的時代烙印。辜鴻銘先生對《論語》的解讀,超越瞭簡單的道德說教和政治訓誡,他從中發掘齣一種更具普遍意義的人性關懷和生活哲學。 辜鴻銘先生的解讀,並非僅僅關注“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而是深入探討瞭孔子思想中關於個體精神修養、情感世界以及文化根基的重要性。他強調,《論語》所倡導的“君子”人格,並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追求完善,在睏頓中保持從容,在復雜世界裏找到內心安寜的普通人。這種對“君子”的解讀,極大地拓展瞭《論語》的適用範圍,使其不再是士大夫階層的專利,而是每一個渴望提升自我、安頓心靈的現代人的參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辜鴻銘先生在解讀《論語》時,常常將之置於更廣闊的中國文化背景之下,甚至將其與西方哲學和宗教進行對比。他認為,《論語》中所蘊含的“禮”與“樂”的和諧統一,恰恰是西方文明在某種程度上所缺失的。這種跨文化的對話,不僅展示瞭辜鴻銘先生卓越的學識,更凸顯瞭中國傳統文化獨特的價值和魅力。他並非盲目排外,而是通過比較,讓讀者更清晰地認識到《論語》所提供的關於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獨特路徑。 書中,我們將看到辜鴻銘先生如何引導讀者去理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並非簡單的二分法,而是強調瞭學習與思考的辯證統一;如何去體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背後所蘊含的誠實與謙遜的治學精神;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揭示的開放包容的學習態度。辜鴻銘先生的解讀,讓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煥發齣新的光彩,它們不再是僵化的格言,而是鮮活的生命體驗,是應對人生挑戰的智慧源泉。 二、 《大學》:格物緻知的內聖外王之道 《大學》作為儒傢“四書”之一,其核心在於“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辜鴻銘先生對《大學》的解讀,尤其側重於其“內聖外王”的邏輯鏈條,以及“格物緻知”在其中所扮演的奠基性角色。 他認為,“格物緻知”並非簡單的知識積纍,而是一種深刻的認識世界、認識自身的過程。辜鴻銘先生的解讀,將“格物”理解為對事物根本原理的探求,是對真相的追求,是對真理的辨析。這種探求,始於對身邊事物的細緻觀察,止於對宇宙人生終極奧秘的洞察。而“緻知”,則是通過格物所獲得的認知,是知曉事物的本來麵目,是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規律。 在此基礎上,辜鴻銘先生深入闡釋瞭“誠意”與“正心”的重要性。他指齣,沒有真誠的意願和純正的心靈,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也難以實現真正的“修身”。“誠意”是內心的真實無妄,是言行一緻的根本;“正心”則是排除雜念,使內心迴歸中正平和的狀態。這二者構成瞭“內聖”的基礎,是成為一個真正有德行之人,進而實現“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前提。 辜鴻銘先生的解讀,為我們呈現瞭一個完整而富有實踐性的個人成長和社會治理藍圖。《大學》所描繪的,並非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境界,而是一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過程。從個人的內心修煉,到傢庭的和諧有序,再到國傢的安定繁榮,最終實現天下太平。他強調,任何宏大的社會變革,都必須從個體內在的覺醒和完善開始。辜鴻銘先生對“平天下”的理解,也超越瞭簡單的政治權力,而是一種基於道德感召和文化影響的普遍福祉。 本書將展現辜鴻銘先生如何引導讀者理解“今日之學,旨在明日之事”,如何將“修身”與“治國”的聯係梳理得清晰可見,以及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大學》的邏輯鏈條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通過辜鴻銘先生的視角,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大學》為何被視為儒傢思想中具有高度係統性和實踐性的經典。 三、《中庸》:君子之道與天地之德 《中庸》作為儒傢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於“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處事原則。辜鴻銘先生對《中庸》的解讀,發掘齣其中蘊含的深刻哲學智慧,以及其作為一種人生境界和宇宙觀的意義。 辜鴻銘先生認為,《中庸》所說的“中庸”,並非簡單的摺衷主義或無原則的調和,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在變化中保持穩定,在極端中尋求適度的藝術。它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時,既要看到其多麵性,又要抓住其本質;在處理問題時,既要顧及各方,又要堅持原則。這種“中庸”之道,是處理復雜人際關係、應對社會變遷的寶貴智慧。 他特彆強調,《中庸》中所述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是理解《中庸》的關鍵。辜鴻銘先生認為,“天命之謂性”揭示瞭人類與生俱來的本然屬性,是天賦的德性;“率性之謂道”則強調遵循人性的自然規律,順應天道而行,是通嚮“道”的途徑;而“修道之謂教”則說明瞭教育和修養的重要性,是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完善和實踐“道”。 辜鴻銘先生的解讀,使《中庸》的“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與人類的生命活動、社會實踐緊密相連。他認為,實現“中庸”之道,需要達到一種“顯諸仁,藏諸用,二者嘗而弗能測”的境界。這意味著,仁德應該體現在日常的點滴行動中,但其深刻的內涵又難以完全言說和度量。這種不動聲色的存在,恰恰是“中庸”的精髓。 此外,辜鴻銘先生還對《中庸》中“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五個字進行瞭深入的闡釋。他認為,這五個字構成瞭學習和實踐的完整過程,是實現“中庸”之道的必由之路。從廣泛的學習,到深入的提問,再到審慎的思考,明確的辨析,最終付諸實踐,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本書將呈現辜鴻銘先生如何引導讀者理解“君子之道,譬如平地,雨後必有韌草”,如何體會“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深刻含義,以及為何“至誠”是《中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通過辜鴻銘先生的視角,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庸》如何提供瞭一種既符閤人性規律,又符閤社會發展規律的處世哲學。 結語:照亮現代心靈的東方之光 《東方智慧的璀璨星辰:辜鴻銘解讀經典》一書,正是通過辜鴻銘先生獨具慧眼的解讀,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塵埃,重新發現《論語》、《大學》、《中庸》這三部儒傢經典的現代價值。它不是一本簡單注解經典的書,而是藉由辜鴻銘先生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理解自身、理解世界的新維度。閱讀此書,如同與一位學識淵博、洞察人心的智者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獲得啓迪,獲得力量,獲得安頓心靈的智慧。這本書將成為每一位渴望瞭解東方智慧,尋求人生真諦的讀者的良師益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指導我們如何生活的智慧。《辜鴻銘精彩解析:論語 大學 中庸》這本書,單單從書名上,就足以吸引我。辜鴻銘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理解和獨特視角。 《論語》作為孔子言行的記錄,其內容包羅萬象,從個人品德的修養到社會倫理的規範,都蘊含著深刻的洞見。而《大學》則提齣瞭一套係統性的學習和修養方法,從“格物”到“平天下”,層層遞進,邏輯清晰。《中庸》則強調瞭“中”的智慧,在為人處世和治國理政中都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特彆期待辜鴻銘先生能夠如何解讀這些經典,他是否能夠以一種更貼近現代人理解的方式,去闡釋這些古老的思想,讓我們不僅能夠“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解讀經典的工具書,更是一次深入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旅程,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啓迪,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評分

《辜鴻銘精彩解析:論語 大學 中庸》這本書,光是聽名字就讓人感到一種厚重感和學術的嚴謹。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去鑽研那些曆經韆年而不衰的經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靜修。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的文化根基,很大程度上就蘊藏在這些古老的典籍之中。 《論語》中的孔子,宛如一位溫潤的智者,他的話語看似平淡,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從如何為人處世到如何學習成長,幾乎涵蓋瞭人生方方麵麵。而《大學》所描繪的“八條目”,則是一幅宏偉的治國安民的藍圖,其中蘊含的係統性思維,至今仍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至於《中庸》,它所追求的“和而不同”,以及那種不動聲色卻又影響深遠的“中道”,更是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平靜與智慧的燈塔。我迫切想知道,辜鴻銘先生將如何抽絲剝繭,去揭示這些經典背後隱藏的智慧,以及他對這些思想的現代闡釋,會不會讓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刻、更立體的認識。

評分

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感興趣,尤其是在現當代社會,如何理解和傳承這些古老的智慧,一直是讓我思考的問題。這次偶然翻開這本《辜鴻銘精彩解析:論語 大學 中庸》,盡管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書名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辜鴻銘這個名字,在許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討論中都會被提及,他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見,為我們解讀瞭許多我們可能早已耳熟能詳,卻又未必真正理解的經典。 《論語》作為儒傢思想的基石,其內涵博大精深,曆代都有無數解讀。而《大學》和《中庸》則進一步闡釋瞭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路徑。這些篇章,在許多人眼中,或許隻是教科書中的文字,甚至被認為是迂腐陳舊的教條。然而,我始終相信,真正的智慧是跨越時空的,它們蘊含著我們應對人生睏境、追求內心寜靜的鑰匙。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固有的思維模式,以一種全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帶領我重新審視這些經典。我尤其好奇,在辜鴻銘的解讀下,這些古老的道德準則,如何能夠煥發齣新的生命力,並在當代社會引發共鳴,甚至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深入瞭解一位偉大的文化學者是如何與中國古代智慧對話的,並從中汲取養分,滋養我的思想。

評分

這本《辜鴻銘精彩解析:論語 大學 中庸》猶如一座陳年的佳釀,僅僅是聽聞其名,便能嗅到一股濃鬱的文化芬芳。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品味那些曆久彌新的思想,實屬不易。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深刻,往往體現在最樸素的文字背後。而《論語》、《大學》、《中庸》,正是承載瞭中國數韆年文明的瑰寶,它們不僅僅是道德訓誡,更是關於人生智慧的宏大敘事。 我對辜鴻銘本人就抱有極大的敬意。他是一位真正懂得中國文化的西方學者,他的解讀,必定是站在一個獨特的、跨文化的立場上,能夠幫助我們看到那些被本土化解讀所忽視的視角。我尤其期待他對於“仁”、“禮”、“忠”、“恕”等核心概念的闡釋,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抽象而遙遠,但在辜鴻銘的筆下,我期望它們能變得鮮活,能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産生真實的連接。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引發我對於自我、對於社會、對於人生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它應該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思想的啓迪,讓我能夠以一種更成熟、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評分

剛看到《辜鴻銘精彩解析:論語 大學 中庸》這個書名,就感到一股撲麵而來的古典氣息。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能夠擁有一本專注於儒傢經典解讀的書籍,實屬難得。我一直對《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頗有感觸,這句話不僅是對學習方法的論述,更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不斷迴溯過往,從中汲取智慧,纔能在未來有所建樹。 而《大學》所倡導的“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更是勾勒齣瞭一條從個人修養到天下大治的完整路徑,其邏輯嚴謹,層層遞進,令人迴味無窮。《中庸》則強調“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追求的是一種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和諧狀態,這在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尤其顯得彌足珍貴。我非常好奇,辜鴻銘先生將如何串聯起這三部經典,又將如何以他獨到的見解,為這些古老的智慧賦予新的生命,讓我們在閱讀中,不僅能理解古人的思想,更能將其融會貫通,應用到當下的生活中。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解讀經典的工具書,更可能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殿堂的門,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想得更深。

評分

經典作品

評分

重讀經典,好好學習學習!

評分

質量相當棒,很好,以後還會繼續購買,還有京東物流很快,支持!

評分

包裝質量不錯!

評分

辜鴻銘解讀,此等名著如果不打滿分那就是自取其辱瞭。

評分

最近著瞭魔,正品好書

評分

還不錯,感覺還是挺精美的。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民國國學大師的著作,學習英語的途徑之一,中國人掌握英語最好的人物之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