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鹏,闫丽红 著
图书标签:
  • 元曲
  • 元杂剧
  • 宋元戏曲
  • 古典文学
  • 文学鉴赏
  • 文化
  • 中国文学
  • 三百首
  • 戏曲史
  • 文学辞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396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170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诗文鉴赏典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鸥教授作序推荐。

  2.作者专业,来自高校专业教师,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

  3.体例科学。作品、作者简介、注释、鉴赏、插图。

  4.融工具书和文学赏析读物为一体,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以著名词曲理论家任中敏先生编选的《元曲三百首》为底本,卷帙选目一仍其旧。共收元代曲作家102家(含无名氏35家),元曲共计330首,其中小令310首,套数20套。《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之元曲作品遵照任中敏《元曲三百首》的选目编排次序,包括曲作家小传、曲作原文以及鉴赏文字等。每首曲作的鉴赏文字在1000字左右,篇幅较长的篇目则控制在2000字以内,务求行文简练,达意为主。鉴赏大致包括如下内容:作品背景、内容讲析、艺术特色、后世影响等。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赏析文章中略作解释,亦可单独标出,视情况而定。注释主要包括难懂字词、名物、典故等,注释务求明白晓畅,简洁易懂。每位元曲作家附一二百字的小传,主要介绍生卒年、籍贯、生平事迹、主要作品等,注重吸收近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收有与所收曲内容相关的插图,冀图从另一侧面反映元代社会的风土人情与时代风貌。《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附录部分介绍了曲律的基本知识,谨供读者参考使用。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

作者简介

  乐云,男,1973年生,湖北黄陂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人文教研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九届青联委员,韩国翰林大学访问教授(2009-2010),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及专栏作家。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小说与近代文学、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已出版《西游记:彻悟人生》《唐宋诗鉴赏全典》等学术专著3部。曾获广东首届“金博奖”(2011)、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三等奖(2013)、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0)等。其事迹曾被广东电视台、《科技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目录

伯颜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裥扣)
张弘范
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
元好问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王恽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倪瓒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折桂令(草茫茫秦汉陵阙)
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
虞集
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
张鸣善
水仙子(铺眉苫眼早三公)
孟昉
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关汉卿
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
碧玉箫(盼断归期)
大德歌(风飘飘)
四块玉(旧酒投)
四块玉(自送别)
白朴
庆东原(忘忧草)
驻马听(凤髻蟠空)
寄生草(长醉后方何碍)
沉醉东风(黄芦岸白蘋渡口)
醉中天(疑是杨妃在)
一半儿(云鬟雾鬓胜堆鸦)
马致远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拨不断(叹寒儒)
拨不断(菊花开)
拨不断(酒杯深)
落梅风(夕阳下)
落梅风(心间事)
落梅风(人初静)
落梅风(实心儿待)
落梅风(蔷薇露)
落梅风(因他害)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折桂令(咸阳百二山河)
拨不断(布衣中)
拨不断(莫独狂)
庆东原(明月闲旌旆)
清江引(樵夫觉来山月底)
清江引(林泉隐居谁到此)
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四块玉(酒旋沽)
四块玉(采药童)
四块玉(睡海棠)
四块玉(画不成)
四块玉(美貌娘)
四块玉(带野花)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拨不断(立峰峦)
王伯成
喜春来(多情去后香留枕)
王实甫
山坡羊(云松螺髻)
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
杨果
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刘秉忠
干荷叶(干荷叶,色苍苍)
干荷叶(干荷叶,色无多)
干荷叶(南高峰)
王和卿
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一半儿(别来宽褪缕金衣)
盍西村
小桃红(玉簪金菊露凝秋)
小桃红(万家灯火闹春桥)
小桃红(绿云冉冉锁清湾)
小桃红(杏花开后不曾晴)
陈草庵
山坡羊(晨鸡初叫)
刘敏中
黑漆弩(长巾阔领深村住)
黑漆弩(吾庐却近江鸥住)
滕斌
普天乐(叹光阴)
李乘
喜春来(茶烟一缕轻轻飏)
喜春来(金尊满劝羊羔酒)
胡祗通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
卢挚
节节高(雨晴云散)
金字经(梦中邯郸道)
殿前欢(酒杯浓)
寿阳曲(才欢悦)
黑漆弩(湘南长忆嵩南住)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沉醉东风(题红叶清流御沟)
珠帘秀
寿阳曲(山无数)
姚燧
凭阑人(欲寄君衣君不还)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冯子振
鹦鹉曲(嵯峨峰顶移家住)
鹦鹉曲(江湖难比山林住)
鹦鹉曲(春归不恋风尖住)
贯云石
寿阳曲(新秋至)
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殿前欢(畅幽哉)
殿前欢(怕西风)
塞鸿秋(战西风遥天几点宾鸿至)
……
刘致
乔吉
周文质
赵善庆
张可久
徐再思
曹德
高克礼
钟嗣成
张养浩
刘庭信
汪元亨
周德清
任昱
李致远
薛昂夫
邓玉宾
查德卿
吴西逸
孙周卿
王元鼎
阿鲁威
卫立中
李伯瞻
赵显宏
景元启
赵禹圭
吕止庵
吴弘道
钱霖
顾德润
曾瑞
杨朝英
刘燕歌
奥敦周卿
阿里西瑛
鲜于必仁
张子坚
马谦斋
严忠济
无名氏三十五首
新增套数二十首
范居中
施惠
孛罗御史
睢景臣
苏彦文
李洞
亢文苑
杨维桢
附录

精彩书摘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鉴赏)作者的这组(小桃红)一共四首,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此是第一首,描写曲中主人院落的景色,抒发作者的闲适之情。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画堂”,汉代宫中的殿堂,后泛指华丽的堂舍。“绣帏”,绣着精美图案的帷幔。“宝篆”则是一种名贵的有篆文印迹的熏香,也称“篆香”或“香篆”。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韩淲《卜算子》“烛影红酣宝篆香,楼上黄昏角”,描写的正是此物。散曲这两句颇有宋词的风范,通过描写室内陈设,给读者一种温馨、婉约、清雅的感觉,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居室主人的性情旨趣。
  作者前两句描写居室的美好,是为了带出第三句“此外虚名要何用”的感叹。在马致远看来,温馨闲适的画堂生活,已然将尘世的“虚名”映衬得毫无价值。他不止一次地表达对“虚名”的漠不关心。如“虚名争甚那?孤舟驾,功名已在渔樵话,更饮三杯罢。”((双调·新水令))
  那么,在摒却了虚名之后,作者又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场景呢?“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醉乡,酒醉后神志不清的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作者沉浸在蒙蒙咙咙的“醉乡”,而春天的暖风却不经意间唤醒了“梨花春梦”。这样的一幅图景,使得作品的格调复归于闲适淡远。
  这首曲的最后,给了我们一个颇有风致的结尾,“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了一番春景之后,作者开始说这里的“主人”。“寻常”,经常之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主人热情好客,经常迎来送往。这些客人自然都是和主人情投意合、无心追逐虚名的高士们。然而,作者写到此处,却笔锋一转,说“鹦鹉在金笼”。原来主人家屋子里养了一只鹦鹉,把主人迎来送往、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的场景都一一看到眼里了。在古典诗词中,不乏这样虚处着笔的好例,如“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春词》),“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冯延巳《采桑子》),这些都是借助于他物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此曲以笼中的鹦鹉来结束,更加凸显出作者意在闲适的笔调,也平添了几番趣味。
  ……

前言/序言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一部饱含千年风韵的经典文本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元曲无疑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正是一部旨在引领读者走进元曲世界的权威指南,它不仅收录了三百首堪称典范的元曲佳作,更以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为我们揭示了这些古老诗篇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与艺术精髓。 为何是“三百首”? “三百首”并非一个随意为之的数字,它背后蕴含着对元曲精华的深层遴选和对元曲发展脉络的精当把握。元曲,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体裁,经历了从散曲到杂剧的演变,其艺术成就遍及各个时期和各个流派。这三百首作品,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传诵与推崇,以及学术界的反复考辨与精选,已成为元曲艺术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它们涵盖了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绝世之作,也收录了其他众多杰出作家如张养浩、张可久、乔吉、徐再思等人的精彩篇章。通过这三百首作品,读者可以全面地领略到元曲的创作高峰,体验其艺术的博大与精深。 “鉴赏”:不只是一味罗列,更是灵魂的解读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收录的“三百首”本身,更在于其“鉴赏”二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并非简单地将元曲作品排列呈现,而是以专业的学术眼光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每一首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 背景的钩沉: 每一首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生活经历。《鉴赏辞典》会溯本追源,为读者梳理作品产生的时代风貌,挖掘作者的生平遭际,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语境,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思想内涵。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正是那个时代文人内心愁苦与漂泊无依的写照。 内容的解读: 元曲以其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百态,抒发了人间情怀。辞典将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解读。无论是歌咏爱情的缠绵悱恻,还是抒发离愁别绪的荡气回肠;无论是针砭时弊的辛辣讽刺,还是赞美山水田园的悠然自得,都能在辞典的解析下,变得清晰明了,引人入胜。 艺术手法的剖析: 元曲在艺术上的成就卓著,其语言的精炼、意境的营造、节奏的把握,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鉴赏辞典》将重点剖析元曲独特的艺术手法,如: 用词的精妙: 元曲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通俗、生动、口语化,但又不失典雅和表现力。辞典将细致分析那些看似平常却极具深意的词语,以及它们如何构成鲜明的意象,营造独特的氛围。例如,白朴《天净沙·孤雁》中的“碎雨”、“愁烟”,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凄凉寂寥的画面。 意象的运用: 元曲善于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寄托情感,如“落日”、“孤雁”、“残月”等。辞典将深入探讨这些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与主题相互映衬,深化作品的感染力。 结构与章法: 元曲的结构严谨而又灵活,散曲的曲牌格式,杂剧的折子结构,都体现了其独特的章法。辞典将分析作品的结构布局,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巧妙的章法安排,层层递进地展现情感,引人入胜。 声律与节奏: 元曲原是配合音乐演唱的,其声律和节奏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鉴赏辞典》虽然无法直接呈现音乐,但将通过对曲牌、押韵、平仄的分析,帮助读者体会元曲的音乐美,感受其抑扬顿挫的韵律感。 思想内涵的挖掘: 每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鉴赏辞典》将引导读者超越字面意义,深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这可能包括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理想的追求,或是对人性的洞察。通过对这些思想内涵的解读,读者更能体会到元曲的价值和其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流派与风格的辨析: 元曲创作呈现出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如关汉卿的豪放,马致远的沉郁,白朴的婉约,张养浩的沉雄等。《鉴赏辞典》将引导读者辨析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风格特点,了解元曲发展演变中的不同流派,从而建立起对元曲整体风貌的认知。 “辞典”:系统性与权威性的体现 “辞典”二字,意味着《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它并非零散的评论集,而是经过精心组织和编排,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条理清晰的编排: 辞典的编排将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例如按作者、按曲牌、按主题等,使读者能够方便地查找和阅读。每一条条目都将包含作品原文、注释、鉴赏等部分,力求做到全面而准确。 严谨的学术考证: 辞典的编撰将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引用相关的文献资料,力求考据准确,避免臆测。对于作品的作者、时代、版本等关键信息,将经过严格的考证,确保其权威性。 普及与提高并重: 《鉴赏辞典》的目标是将元曲的精华呈现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因此,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力求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对于初学者,它是一本入门的敲门砖;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它也能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元曲的魅力:穿越时空的共鸣 为何在数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被元曲所打动?《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将帮助我们发现元曲穿越时空的魅力所在。 鲜活的生活气息: 元曲源于生活,它描绘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记录了市井的喧嚣繁华,也展现了文人的愁思别绪。这种贴近生活的真实感,让元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深刻的人文关怀: 许多元曲作品都饱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它们或是对统治者的讽刺,或是对底层人民的同情,或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使得元曲超越了单纯的文学欣赏,具有了深刻的思想价值。 纯粹的艺术追求: 元曲在艺术上追求自然、质朴、简洁的美。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营造最动人的意境。这种纯粹的艺术追求,让元曲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元曲世界、通往中华古代文化殿堂的窗。它将带领我们领略那些曾经在青楼酒肆、戏园茶馆中回荡的绝美唱词,感受那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千年风韵。通过阅读这部辞典,我们不仅能品味元曲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更能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获得精神的滋养。它是一次文化的回归,是一次经典的重温,也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够真正打动我的作品,而《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无疑做到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循循善诱地引领我走进元曲的魅力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作者情感世界的挖掘。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往往只关注到字面意思,却忽略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鉴赏辞典》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会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个人遭遇出发,去解读他笔下的字句。比如,读到某位作者的羁旅愁思,你会感受到他字里行间那份浓浓的乡愁;读到某位作者的怀才不遇,你会体味到他那种落寞和无奈。这种深度的解读,让我觉得那些古人离我不再遥远,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似乎也能感同身受。而且,书中对词语的考证也十分严谨,对于一些容易被误解的词语,都会给出合理的解释,避免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的论述,元曲中的“情”,或缠绵悱恻,或豪放不羁,或幽默辛辣,展现了元代社会复杂多样的情感面貌。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情”在元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如何贯穿于字里行间。

评分

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而元曲正是承载着那个时代独特风貌的艺术形式。当我看到《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也许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百态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的鉴赏部分远不止于文学层面的分析,更注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在鉴赏一些描绘市井生活的曲子时,书中会详细介绍当时的服饰、饮食、娱乐活动,甚至是一些社会习俗,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通过这些细节,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元代社会那种充满活力的市井气息,以及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此外,书中对不同流派的元曲,如宫廷乐府、文人小令、民间曲调等,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阐释,让我对元曲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俗”的元曲的解读,它们虽然不像文人雅士的诗词那样典雅,却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情风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元曲不仅仅是文学,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评分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能够读懂并喜欢上元曲,关键在于能否被它打动。《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在这方面做的让我非常满意。它并没有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来堆砌,而是从情感共鸣出发,引导读者去感受元曲的美。书中对那些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相思之意的曲子,常常会引用一些读者可能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来类比,让我觉得那些遥远的情感触动,其实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例如,在鉴赏一首写离愁的曲子时,作者会将离别之苦与现代人送别亲友时的那种不舍和惆怅相连接,这种接地气的解读方式,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曲子的距离。而且,书中对一些表达人生感慨、怀才不遇的曲子,也进行了充满人情味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古代文人的真实情感,他们也曾有过失落、有过迷茫,这让他们的作品更具感染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元曲的美,不仅在于文字的雕琢,更在于那份真挚的情感,它能够穿越时空,触动每一个热爱生活、珍惜情感的人的心灵。

评分

一直对元曲心向往之,可惜零散的阅读总是难以形成系统。这次偶然间翻到这本《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面设计所吸引。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它正如我所期望的那样,不仅仅是简单的曲文罗列,更是在每一首曲子旁都附有详尽的鉴赏,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到艺术特色、思想内涵,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晦涩的典故和用语时,那种抽丝剥茧的耐心和清晰的逻辑。比如,对于一些意象的象征意义,书中会结合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寄托来解读,一下子就让那些文字鲜活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读那些词句,不再是生硬的记忆,而是有了温度和深度。书中的选篇也十分考究,涵盖了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代表作,让我得以一窥元曲的丰富多彩。即便是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名篇,在读过这本书的鉴赏后,也仿佛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了之前未曾察觉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编排也很人性化,索引清晰,方便查找,无论是作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还是作为初学者入门的向导,都显得游刃有余。

评分

拿到《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我最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帮助我真正理解那些看似优美却又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元曲。这本书在语言解读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很多元曲中的语言,尤其是口语化的表达和一些地方性的词汇,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这本书的鉴赏者似乎对这些了如指掌,他们能够耐心地解释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追溯其来源。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首小令中的某个比喻困扰了很久,感觉特别贴切但又说不清为什么。当我翻到这本书的鉴赏部分时,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分析这个比喻的巧妙之处,不仅指出了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还联系到了类似的文学手法,让我豁然开朗。这种细致入微的解读,让我觉得不像是阅读一本辞典,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而且,这本书对元曲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仗、虚实结合等,都有深入的剖析,让我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欣赏元曲的艺术魅力。它帮助我从“看热闹”变成了“看门道”,大大提升了我对元曲的欣赏能力。

评分

诗词的美,尽在品读中。

评分

这是一本初级的唐诗宋词金入门的书我量很大受读者的欢迎所以,出去的多比起来先打觉不来睡了啊,外面小的多嗨!是可以看京东的服务平台你很好,

评分

这本书不错,有赏析。全部看完,应该会有提高。

评分

因为孩子学买的,特别喜欢这本,里面解释的很清楚,是本好书!推荐

评分

项目阅览室需要书籍,买了很多价格便宜!书椰很多,大家都很喜欢,送货也快!

评分

没有文化功底,读诗经不容易,所以这辞典,对我是大有用处的。

评分

比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稍微差一点,不过解读还是挺好的。

评分

书质量不错,包装好,孩子喜欢

评分

同事孩子说,语文有一题就是这书上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