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緻謝 第1章 植物學和解剖學 1.1 植物學分類和地理分布 1.2 品種、無性係和砧木 1.3 形態學和解剖學 第2章 物候學和生長周期 2.1 季節和晝長 2.2 營養生長周期 2.3 生殖生長周期 第3章 水分關係和養分吸收 3.1 滲透作用、水勢和細胞膨大 3.2 蒸騰作用和氣孔活動 3.3 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與運輸 第4章 光閤作用和呼吸作用 4.1 光吸收和能量捕獲 4.2 碳的吸收和同化 4.3 光呼吸 4.4 呼吸作用 4.5 從細胞到植物體 第5章 同化物的分區 5.1 光閤産物的轉運和分配 5.2 葉幕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5.3 氮同化及其與碳代謝的相互作用 第6章 發育生理學 6.1 産量的形成 6.2 果實成分和質量 6.3 果實成分變化的原因 第7章 逆境和脅迫生理學 7.1 脅迫響應 7.2 水分:過多和過少 7.3 養分:缺乏和過多 7.4 溫度:過低和過高 7.5 與其他生物體的共存:防禦和傷害 參考文獻 索引
我對園藝研究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市麵上大多數關於葡萄的書籍要麼過於注重商業化的栽培技術,要麼就是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集。幸運的是,我發現瞭這本著作。它真正做到瞭“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完美結閤。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植物學傢在耐心地為你拆解一個復雜的生命體。書中對葡萄花朵發育過程中激素調控的分析尤其精彩,它解釋瞭為什麼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葡萄串的著粒率會發生劇烈變化,這背後的遺傳和環境信號傳遞路徑被梳理得井井有條。我甚至被說服去重新審視我平時對“休眠期”的理解——原來那不僅僅是植物“睡著瞭”,而是一個復雜的生理準備過程,涉及糖分的重新分配和抗逆性的積纍。文字的流暢性令人稱道,即便是涉及到復雜的酶促反應和代謝通路,作者也總能找到恰當的切入點,使得信息不僅被傳遞,而且被真正地吸收和內化。它讓我對時間、環境和葡萄生命周期的互動關係有瞭全新的、更具科學深度的敬畏感。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沒有急於展示宏大的結果,而是從最基礎的細胞層次開始構建知識體係,穩紮穩打。我記得初期對細胞壁的結構分析,作者解釋瞭果膠和縴維素交織形成的三維網狀結構如何賦予葡萄組織必要的機械強度和彈性,這對於理解物理損傷和病原體入侵的抵抗性至關重要。接著,它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整個植株對逆境(如乾旱和鹽脅迫)的生理反應。例如,書中對滲透調節機製的闡述,清晰地解釋瞭葡萄細胞如何在缺水時調整內部溶質濃度以維持膨壓,這種自我保護機製的精妙令人嘆服。閱讀體驗非常紮實,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它不是那種可以快速翻閱的消遣讀物,而是需要坐下來,帶著筆和筆記本去細細品味的工具書,它提供的知識深度確保瞭其長期價值。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葡萄酒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連接“果實”與“科學”之間的橋梁。這本書恰好提供瞭這種橋梁。雖然書名聽起來側重於基礎科學,但它對生理學在果實品質形成中的作用的探討,簡直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書中詳細描述瞭花青素和單寜酸在漿果成熟過程中如何積纍和轉化,這些化閤物直接決定瞭葡萄酒的顔色和結構,這部分內容讓我感到極其震撼。我過去隻知道“酸度”和“糖度”是關鍵指標,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這些指標背後的細胞機製——比如糖分如何從葉片運輸到果實,以及有機酸(如酒石酸和蘋果酸)的降解是如何受到溫度和呼吸作用的精確控製。它不再是抽象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化反應。我甚至開始關注采摘時機背後的生理學邏輯,而不是僅僅依賴於 Brix 度數。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嚴謹,但毫不死闆,它成功地將高深的生物化學知識轉化為瞭對最終産品——葡萄——的深度理解。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到的最引人入勝的科普讀物之一。我本來對植物學,尤其是葡萄這種看似簡單的作物,瞭解得非常有限,隻停留在“種葡萄、釀酒”的膚淺層麵。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葡萄植株的內部構造,那些關於維管束係統、韌皮部和木質部如何協同工作來運輸水分和營養的描述,簡直就像一場微觀世界的探險。我特彆喜歡它對光閤作用機製的講解,沒有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生動的比喻,讓我仿佛能親眼看到葉片細胞內能量是如何被捕獲和轉化的。讀完關於根係生理學的那幾章,我纔真正理解為什麼土壤的質地和pH值對葡萄的生長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經驗之談,背後有著嚴謹的化學和生物學原理支撐。這本書的插圖和圖錶製作得極其精良,那些細緻的細胞結構圖,清晰地展示瞭生命的復雜與和諧,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從根本上瞭解葡萄如何“活”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都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它為你構建瞭一個堅實的科學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口吻非常引人入勝,它有一種把科學寫得像偵探故事的魔力。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是在描繪一個動態的、不斷適應環境的生命係統。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氣孔導度的詳細討論——那個小小的“門”如何通過保衛細胞的膨脹與收縮來平衡二氧化碳的吸收與水分的散失,這簡直是自然界最精妙的工程設計之一。書中將這種生理調控與外部環境條件(光照強度、濕度)聯係起來,展示瞭葡萄植株是如何“決策”的。對我而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葡萄生長的新視角:它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而是在持續地、主動地進行復雜的內部化學通訊和生理響應。這種對生命過程的動態捕捉,使得原本靜態的解剖圖譜立刻鮮活瞭起來,充滿瞭生命力。它不僅是關於“葡萄是什麼”,更是關於“葡萄如何運作”的權威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