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致谢 第1章 植物学和解剖学 1.1 植物学分类和地理分布 1.2 品种、无性系和砧木 1.3 形态学和解剖学 第2章 物候学和生长周期 2.1 季节和昼长 2.2 营养生长周期 2.3 生殖生长周期 第3章 水分关系和养分吸收 3.1 渗透作用、水势和细胞膨大 3.2 蒸腾作用和气孔活动 3.3 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第4章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1 光吸收和能量捕获 4.2 碳的吸收和同化 4.3 光呼吸 4.4 呼吸作用 4.5 从细胞到植物体 第5章 同化物的分区 5.1 光合产物的转运和分配 5.2 叶幕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5.3 氮同化及其与碳代谢的相互作用 第6章 发育生理学 6.1 产量的形成 6.2 果实成分和质量 6.3 果实成分变化的原因 第7章 逆境和胁迫生理学 7.1 胁迫响应 7.2 水分:过多和过少 7.3 养分:缺乏和过多 7.4 温度:过低和过高 7.5 与其他生物体的共存:防御和伤害 参考文献 索引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之一。我本来对植物学,尤其是葡萄这种看似简单的作物,了解得非常有限,只停留在“种葡萄、酿酒”的肤浅层面。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葡萄植株的内部构造,那些关于维管束系统、韧皮部和木质部如何协同工作来运输水分和营养的描述,简直就像一场微观世界的探险。我特别喜欢它对光合作用机制的讲解,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生动的比喻,让我仿佛能亲眼看到叶片细胞内能量是如何被捕获和转化的。读完关于根系生理学的那几章,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土壤的质地和pH值对葡萄的生长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经验之谈,背后有着严谨的化学和生物学原理支撑。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制作得极其精良,那些细致的细胞结构图,清晰地展示了生命的复杂与和谐,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从根本上了解葡萄如何“活”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绝佳的起点,它为你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没有急于展示宏大的结果,而是从最基础的细胞层次开始构建知识体系,稳扎稳打。我记得初期对细胞壁的结构分析,作者解释了果胶和纤维素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如何赋予葡萄组织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弹性,这对于理解物理损伤和病原体入侵的抵抗性至关重要。接着,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整个植株对逆境(如干旱和盐胁迫)的生理反应。例如,书中对渗透调节机制的阐述,清晰地解释了葡萄细胞如何在缺水时调整内部溶质浓度以维持膨压,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精妙令人叹服。阅读体验非常扎实,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坐下来,带着笔和笔记本去细细品味的工具书,它提供的知识深度确保了其长期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口吻非常引人入胜,它有一种把科学写得像侦探故事的魔力。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在描绘一个动态的、不断适应环境的生命系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气孔导度的详细讨论——那个小小的“门”如何通过保卫细胞的膨胀与收缩来平衡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水分的散失,这简直是自然界最精妙的工程设计之一。书中将这种生理调控与外部环境条件(光照强度、湿度)联系起来,展示了葡萄植株是如何“决策”的。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葡萄生长的新视角:它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而是在持续地、主动地进行复杂的内部化学通讯和生理响应。这种对生命过程的动态捕捉,使得原本静态的解剖图谱立刻鲜活了起来,充满了生命力。它不仅是关于“葡萄是什么”,更是关于“葡萄如何运作”的权威指南。
评分我对园艺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大多数关于葡萄的书籍要么过于注重商业化的栽培技术,要么就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集。幸运的是,我发现了这本著作。它真正做到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完美结合。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在耐心地为你拆解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书中对葡萄花朵发育过程中激素调控的分析尤其精彩,它解释了为什么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葡萄串的着粒率会发生剧烈变化,这背后的遗传和环境信号传递路径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甚至被说服去重新审视我平时对“休眠期”的理解——原来那不仅仅是植物“睡着了”,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准备过程,涉及糖分的重新分配和抗逆性的积累。文字的流畅性令人称道,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酶促反应和代谢通路,作者也总能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使得信息不仅被传递,而且被真正地吸收和内化。它让我对时间、环境和葡萄生命周期的互动关系有了全新的、更具科学深度的敬畏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葡萄酒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连接“果实”与“科学”之间的桥梁。这本书恰好提供了这种桥梁。虽然书名听起来侧重于基础科学,但它对生理学在果实品质形成中的作用的探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书中详细描述了花青素和单宁酸在浆果成熟过程中如何积累和转化,这些化合物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颜色和结构,这部分内容让我感到极其震撼。我过去只知道“酸度”和“糖度”是关键指标,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些指标背后的细胞机制——比如糖分如何从叶片运输到果实,以及有机酸(如酒石酸和苹果酸)的降解是如何受到温度和呼吸作用的精确控制。它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生化反应。我甚至开始关注采摘时机背后的生理学逻辑,而不是仅仅依赖于 Brix 度数。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严谨,但毫不死板,它成功地将高深的生物化学知识转化为了对最终产品——葡萄——的深度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