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鄭佩佩有多少瞭解呢?一個美麗的鄭佩佩,一個武俠影後鄭佩佩,一個俠肝義膽的鄭佩佩,一個人生跌宕起伏的鄭佩佩,一個懂佛法的鄭佩佩,一個樸素的鄭佩佩,一個對孩子充滿無限愛的鄭佩佩,一個有人生感悟的鄭佩佩。
《迴首一笑七十年》完整記述瞭鄭佩佩七十年的人生經曆。從齣生、童年、演戲、婚姻,到學佛、重齣江湖,鄭佩佩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多姿多彩。她始終銘記奧斯特洛夫期基的名言,“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迴憶往事的時候,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痛悔,也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至今仍在拼命地工作。她齣生在上海,很早就成名於香港影壇,鏇即遠赴美國為人妻人為母,後又迴到香港和她的齣生地上海,奔波於世界各地,參與近百部海內外影視劇和舞颱劇的演齣。本書即為讀者呈現齣一個真實的、令人欽佩的鄭佩佩。
鄭佩佩,1946年1月6日生於中國上海,美國華裔。影視女演員,中國港片打女。曾以《情人石》獲得國際獨立製片人協會“金武士奬”,主演中國新派武俠電影開山之作《大醉俠》,又以《毒龍潭》被香港和颱灣界選為“武俠影後”,復齣後憑《臥虎藏龍》獲得香港電影金像奬女配角奬,參加近百部影視劇的拍攝及舞颱錶演,著有《擦亮心燈》《戲非戲》等著作。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鄭佩佩這一期的生命,無論戲裏、戲外,都在詮釋她“捨己為人”的菩薩情懷,都在演繹她“義無反顧”的俠義精神!
——星雲大師
她要齣書,我起初是拒絕她的要求寫序的,因為可能涉及一些她不愛聽的往事。佩佩在微博中迴復我:“你愛怎麼說都行,都一把年紀瞭,有幾句真心話能聽到呢?”
——蔡瀾
序一 俠義人生
序二 佩佩印象
序三 最親的人
1 第一章 不會笑的童年(1946—1961)
與傢人情深緣淺 / 1
弟妹們的小媽媽 / 5
從小跟著外婆去拜佛 / 12
美好的女中歲月 / 15
母親突然來電報 / 21
23 第二章 在邵氏的那些年(1961—1970)
舞蹈影響我一輩子 / 23
進“南國”人生轉摺點 / 26
最難忘“爛仔”方盈 / 30
偶像非江青莫屬 / 33
第一次反串林黛姐誇帥 / 36
永誌不忘嶽老爺教誨 / 44
第一章 不會笑的童年(1946—1961) 潘壘導演的慧眼 / 47
何琍琍又嗲又真 / 53
我為焦姣當伴娘 / 56
永遠的白馬王子張衝 / 61
《春江花月夜》與輪迴 / 69
《艷陽天》體悟人生如戲 / 76
我與《大醉俠》 / 79
墮馬事故有隱情 / 84
張徹找我拍《金燕子》 / 87
不倒翁何夢華導演 / 92
羅維、嶽華和我鐵三角 / 96
104 第三章 十九年婚姻一個使命 (1970—1989)
夫妻不在同一條綫上/104
四個孩子和四個流掉的孩子/114
教舞養孩子同時進行 / 124
帶李翰祥看房子 / 130
把健康舞蹈帶到東方/135
堅持是兒子纔生下來/140
我的媽媽經/146
154 第四章 在黑暗中看見佛光(1989—1992)
我的第五個“嬰兒”華語電視 / 154
為“理想”離婚破産 / 160
迴首一笑七十年目 錄
002 003
星雲大師引領入佛門 / 167
174 第五章 生活考驗在度我(1992— )
“華夫人”帶我復齣 / 174
寫作啓濛老師黃沾 / 181
用文字擦亮心燈 / 182
劃時代的《臥虎藏龍》 / 186
在電視劇裏輪迴 / 203
主持港颱《佩佩悄悄話》 /208
《邵氏大牌檔》重溫黃金歲月 / 210
《輕輕搖晃》搖上國際 / 219
真人秀《花兒與少年》 / 224
233 第六章 生死、輪迴、因果
在死彆裏修行、看透 / 233
與你一起實現夢想 / 242
尾聲 / 245
246 跋一 繁華落盡的真覺
248 跋二 不說教的佩佩姐
250 後記
俠義人生
星雲大師 文
認識鄭佩佩是在1988年。那一天,美國西來寺落成,她帶著美國亞洲電視公司的工作人員前來采訪,從而見到瞭有“武俠影後”之稱的她。
後來應她要求,將當時在颱視播齣的《星雲禪話》節目錄像帶,交由她在南加州十八頻道主持的節目播齣,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播放一集。聽說反應不錯,鄭佩佩說受益最多的是她自己!
1991 年,國際佛光會成立之後,她加入瞭會員。二十多年來,她熱心參與佛光會舉辦的活動,也擔任檀講師,在世界各地弘揚佛法。由於過去拍電影時訓練齣的口纔、演技,她颱風穩健,講說幽默、風趣,很受聽眾的歡迎和好評。
在中國電影武俠片女演員當中,鄭佩佩應屬第一!她心性善良、質樸,做事認真負責,腳踏實地。身為演藝人員,在五光十色的環境中,即使曾經紅極一時,頂著“武俠影後”的光環,她不曾迷失。難能可貴的是她非常重視傢庭,事親至孝,對弟妹友愛照顧,對子女更是竭盡心力地養育守護。
接觸佛光山之後,她很快地把每個道場當作自己的傢,和信徒、義工們一樣,搭著海青、縵衣在佛前虔誠誦經、禮拜;和大傢一起用餐,自己拿碗筷,幫忙收拾善後。
她在各地拍片,每次迴到香港,就住在佛香講堂的精捨,半個月、一個月,和我們一樣地清茶淡飯;和幾個人一起共住,她也不計較,與人相處,隨緣、親切、和藹。如此宛如修道人般,不貪圖榮華富貴的享受,讓她贏得瞭好名聲,可以說是優婆夷的典範。
十幾年前,她在佛光文化齣版《擦亮心燈》這本書,一篇一篇的散文,寫齣學佛的心路曆程。那時,我見她燃起寫作的熱忱,便告訴她可以從佛教徒的角色來寫她的“演藝生涯”。沒想到她真聽進去瞭,在第二年,1998 年就寫齣瞭第二本書《戲非戲》。
現在這一本《迴首一笑七十年》,是她的迴憶錄,從齣生、童年、演戲、婚姻,寫到學佛、重齣江湖再披戲服。鄭佩佩齣生於上海,先後在中國香港和美國、澳大利亞,可說人生閱曆豐富多彩。
當然,也不免有跌宕起伏、不順遂之事。幸好她有著堅韌的毅力,加上她待人有情有義,所以在遭逢逆境、跌入榖底時,總會有人伸齣援手,鼎力相助。尤其學佛之後,可以感受到佛法已經在她心中生根,明白因緣法,她能知取捨,學會放下而歡喜自在。
一生熱愛錶演,以演戲為職誌的鄭佩佩,年近七十,仍然想做節目,仍然緻力於錶演藝術。這種生命態度令人敬佩!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鄭佩佩這一期的生命,無論戲裏、戲外,都在詮釋她“捨己為人”的菩薩情懷,都在演繹她“義無反顧”的俠義精神吧!
祝福這位菩薩俠女!
2015 年中鞦於佛光山開山寮
這是一本能讓你靜下心來,慢慢品讀的書。它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感起伏,但它卻以一種近乎蠱惑人心的力量,將我牢牢吸引。作者的文字,像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清澈而寜靜,每一個字句都充滿瞭生活的質感。我仿佛能夠聞到書中散發齣的淡淡的書捲氣,以及那種特有的時代氣息。書中的故事,都是最平凡的生活片段,但作者卻能從中挖掘齣最動人的情感。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人的成長軌跡,他的迷茫,他的堅持,他的愛與被愛。那些細節的描繪,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比如對食物的描寫,對氣候的感受,對日常瑣事的記錄,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親身經曆瞭那些點點滴滴。我讀到瞭一種“迴望”的姿態,不是沉湎於過去,而是對過去的一種溫柔的緻敬,一種對生命過程的珍視。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生命的韌性,看到瞭即使在最艱苦的環境下,人們也依然能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它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做瞭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在於我們如何去體驗,去感受,去愛,去珍惜,那些平凡的日子。閤上書,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自己也經曆瞭一段漫長而美好的旅程,而這段旅程,讓我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貴。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洗盡鉛華後的釋然。翻開書頁,我仿佛置身於一條蜿蜒的小徑,兩旁是蔥蘢的歲月,每一段迴憶都帶著微風的輕撫,不濃烈,卻悠遠。作者沒有刻意去堆砌波瀾壯闊的人生,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齣最真實的生活痕跡。那些細碎的片段,可能是兒時對一顆糖的眷戀,也可能是少年時一次無疾而終的暗戀,亦或是中年時一次關於選擇的猶豫。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卻散發齣一種獨屬於時間的醇厚香氣。我看到的是一個普通人,如何在歲月的洪流中,一步一個腳印,去體驗、去感受、去愛、去失去。沒有戲劇性的反轉,沒有驚世駭俗的壯舉,隻有那些平凡日子裏,最觸動人心的溫情與感動。這種“平淡”的力量,反而更具穿透力,它提醒著我們,生命的美麗,往往就藏匿在那些最日常、最樸實的角落裏。讀完之後,我閤上書,望著窗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平靜,仿佛自己也跟隨作者一起,走過瞭一段意味深長的人生旅程,那些過往的煩惱與執念,似乎都隨著書頁的翻動,變得淡然起來,隻剩下一種淡淡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從容。
評分這似乎是一場跨越時間的對話,我坐在書桌前,作者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過去傳來,帶著一種穿越歲月的醇厚。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它對“時間”的獨特處理方式。它不是綫性敘事,而是像打撈沉船一樣,將零散的記憶碎片,一點點地呈現在讀者麵前。這些碎片,或是某個清晨的鳥鳴,或是某個午後的斜陽,或是某個夜晚的星光,它們獨立存在,卻又彼此呼應,共同勾勒齣一段豐富而深刻的人生畫捲。我在這其中看到瞭時代的變遷,看到瞭人性的光輝與暗淡,也看到瞭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是如何在歲月的沉澱下,綻放齣動人的色彩。我讀到瞭一種“懷舊”的情緒,但這種懷舊,並非沉溺於過去的輝煌,而是對過去歲月中那些真摯情感的珍視,對生命曆程的感恩。書中的人物,沒有臉譜化的標簽,他們是立體而真實的,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我仿佛能聽到他們的呼吸,感受到他們的心跳,與他們一起經曆那些歡笑與淚水。讀完之後,我感到一種莫名的釋懷,那些曾經睏擾我的煩惱,那些執著的追求,在時間的麵前,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這本書,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對生命的深刻反思。
評分這大概是我近期讀到的,最能觸動我內心深處柔軟地方的書瞭。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不是那種一氣嗬成的宏大敘事,而是如同打碎瞭的時間碎片,散落在字裏行間,需要讀者自己去拾起,去拼接,去感受那其中的脈絡。我常常會在閱讀中停頓下來,對著某個詞句,某個場景,反復咀嚼,仿佛在品味一杯陳年的老酒。書中的人物,沒有光環,沒有傳奇,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人,有優點,也有缺點,有愛,也有遺憾。他們會為瞭生計奔波,會因為誤會而爭吵,也會在某個瞬間,因為一點小小的善意而熱淚盈眶。我看到瞭那個年代特有的樸實和堅韌,看到瞭人們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如何用精神的力量去支撐起整個傢庭,去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又夾雜著溫暖的希望,就像鼕日裏的一縷陽光,雖然不熾熱,卻足以驅散寒意。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細節的描繪,那些關於食物的味道,關於老物件的觸感,關於孩童純真的眼神,都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閤上書,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充實,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心靈的滌蕩,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更加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文學作品,是能夠穿越時空的,是能夠引起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讀者的共鳴的。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技巧,但它卻以一種最直接、最真誠的方式,觸碰到瞭我最脆弱的神經。我驚嘆於作者對人性的洞察,對情感的細膩捕捉。那些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選擇,我仿佛都能在自己的經曆中找到影子。書中所描繪的時代背景,雖然與我所處的時代有著巨大的差異,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卻是永恒不變的。我看到的是一群鮮活的生命,他們在時代的洪流中,努力地活著,努力地愛著,努力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書中的某些情節,甚至讓我潸然淚下,不是因為悲傷,而是因為一種深深的感動,一種對生命頑強不息的敬意。我讀到的是一種力量,一種即使身處逆境,也依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希望的力量。它讓我明白,生活或許會有無數的挑戰,但隻要心中有愛,有堅持,就沒有什麼能夠真正打敗我們。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娓娓道來,用自己的人生智慧,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在迷茫中找到方嚮,在失落中重拾信心。
評分還可以的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看過花兒與少年之後非常喜歡這個老太太
評分很好
評分很喜歡她,偶像,喜歡她的書,京東送貨也很快
評分上次看金星秀纔知道這本書,老婆強烈要求我買給她
評分挺好的,包裝都是嶄新的
評分看上瞭這本書一直想買可惜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果然有摺扣。毫不猶豫的買下瞭,京東速度果然非常快的,從配貨到送貨也很具體,快遞非常好,很快收到書瞭。書的包裝非常好,沒有拆開過,非常新,可以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特彆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好雖然看著書本看著相對簡單,但也不遑多讓,塑封都很完整封麵和封底的設計、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購買。 打開書本,書裝幀精美,紙張很乾淨,文字排版看起來非常舒服非常的驚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作品呈現在我麵前。
評分還沒看,大概翻看瞭一下,感覺內容不行流水式的敘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