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匯編:1952年—1955年》,匯集瞭1952年至1955年中國與蘇聯之間的解密文獻共127篇。包括許多具有曆史意義的文獻,比如:《毛澤東與斯大林為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周年互緻的賀電》《中國駐蘇聯使館就暫時撤銷中國駐赤塔總領事館事緻蘇聯外交部的照會》《關於“中蘇石油公司”及“中蘇金屬公司”兩中蘇股份公司增加股金的議定書》《尤金就移交滿洲裏車站等事緻張聞天的照會》《關於中蘇科學技術閤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簽訂議定書的報道》等。這些文獻對於外交和學術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文獻匯編製作精良,也可作為收藏佳品。
毛澤東與斯大林為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兩周年互緻的賀電
(1952年2月)
一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部長會議主席
斯大林同誌:
值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周年之際,我代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人民謹嚮偉大的蘇聯人民、蘇聯政府和您錶示深切的感謝與熱烈的祝賀。
我們感謝兩年來蘇聯政府和人民依照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其有關各協定的精神,給予中國政府和人民熱誠的、慷慨的援助,這些援助大大幫助瞭新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及國傢的鞏固。
我們祝賀中蘇兩國人民偉大友誼的日臻親密。中蘇兩國強大的同盟是不可戰勝的力量,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維護遠東和平及安全的堅強保證,也是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勝利的保證。
中蘇兩國人民牢不可破的友好團結萬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澤東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一日?北京
中國《人民日報》1952年2月14日
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澤東同誌:
值此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二周年之際,主席同誌,請接受我衷心的祝賀並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為著全世界和平事業利益的同盟及閤作獲得更進一步的鞏固。
約·斯大林
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二日於莫斯科
中國《人民日報》1952年2月14日
……
閱讀《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匯編(1952年—1955年)》的過程,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曆史劇場,而我扮演的角色,是那個試圖還原時代真相的偵探。書中的每一份文件,都可能是一個綫索,串聯起當時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脈絡。1950年代初,正是冷戰格局初步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劇烈變動的時期。中國作為新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傢,其與蘇聯的關係,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的雙邊事務,更是牽動著整個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走嚮,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一環。這份文獻匯編,無疑將那些模糊的曆史畫麵,通過官方的、非官方的、公開的、私密的記錄,一點點變得清晰起來。我相信,通過對這些原始文獻的細緻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跳齣後世的解讀和預設,更加貼近曆史的真實原貌,理解那個時代決策者們是如何在信息不對稱、外部壓力重重的情況下,製定並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國際關係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匯編(1952年—1955年)》就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中國與蘇聯之間真實而復雜的關係。1950年代初,正是中國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關鍵時期。蘇聯作為當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傢,其援助和影響對於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我相信,這份匯編所收錄的文獻,將不再是簡單概括的史書描述,而是提供瞭更為具體、更為細緻的一手材料。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兩國高層是如何就各項議題進行溝通和協商的,具體的閤作項目有哪些,以及在閤作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問題。想象一下,閱讀一份份泛黃的文件,就像是在觸摸曆史的脈搏,去理解那個時代中國領導人是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為國傢爭取最大利益的。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那些熱衷於追溯新中國外交史軌跡的讀者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1952年至1955年,這是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時期,新生的共和國在國際舞颱上逐漸站穩腳跟,而與龐大的社會主義鄰邦蘇聯的關係,更是影響瞭其方方麵麵。想象一下,翻開這部厚重的匯編,就如同打開瞭一扇塵封的檔案庫,那些曾經的電報、照會、協議,甚至是領導人之間的私人信件,都仿佛穿越時空,呈現在眼前。對於研究者而言,這無疑是第一手資料的富礦;而對於普通讀者,它則是一種直觀感受那個時代復雜政治格局的絕佳途徑。我想,通過閱讀這些文獻,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當時中國領導人在處理國傢關係時所麵臨的挑戰與抉擇,以及中蘇兩國在意識形態、經濟援助、軍事閤作等方麵的具體互動細節。是怎樣的考量促成瞭某些重要決策?兩國閤作的真實圖景又是怎樣的?這些文獻將一一揭示。
評分對於《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匯編(1952年—1955年)》,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夠還原齣那個時代中蘇關係最真實的麵貌,而非經過後人解讀或意識形態過濾的版本。1952年至1955年,是兩國關係既緊密閤作又暗流湧動的特殊時期。我想,通過閱讀這些原始文獻,我們能夠看到兩國在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具體交往細節,理解那些重大曆史事件背後,兩國決策者的真實想法和考量。例如,關於經濟援助的協議是如何達成的?在意識形態領域,兩國在理論和實踐上是否存在差異?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兩國的立場是否總是一緻?這些問題,都可能在這份匯編中找到答案。我相信,通過對這些文獻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對那個時代的國際政治格局,以及中蘇兩國在其中的角色,有一個更為深刻和 nuanced 的理解。
評分我對於《中國與蘇聯關係文獻匯編(1952年—1955年)》充滿瞭好奇。這段時期,新中國剛剛站穩腳跟,而與蘇聯的“一邊倒”外交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全方位閤作,是當時最顯著的國際特徵之一。然而,曆史從來不是簡單的一成不變的。我想,在這份文獻匯編中,一定能找到兩國在發展道路、利益訴求等方麵,可能存在的細微分歧,以及這些分歧是如何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被處理的。閱讀這些原始文獻,不隻是瞭解曆史事件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去感受當時的情緒,理解那個時代的思維方式。例如,在經濟援助問題上,蘇聯提供瞭哪些具體的支持?中國又為此付齣瞭怎樣的代價?在意識形態領域,兩國在理論闡述上是否存在差異?這些都將是極為吸引我的研究方嚮,而這本書,無疑是探索這些深層問題的鑰匙。
評分留作備用資料,以後研究用
評分囤著以後看
評分還沒怎麼看
評分牛逼閃電,褲襠開綫!
評分牛逼閃電,褲襠開綫!
評分值得擁有 要是便宜點就好瞭
評分接電話電話電話電話
評分賣給老頭子看得
評分非常棒,我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