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民族乐器教程系列丛书---唢呐基础教程
作者:陈家齐著
ISBN:9787547704950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日期:2016-06-01
开本:16开
字数:366000字
页数:209页
定价:50元
内容简介
唢呐是历史久远、流布广阔的管乐器之一,它不仅流布于我国大江南北的20个民族,也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汴的30多个国家和地我,可谓是件“世界性乐器”。
编辑
《民族乐器教程系列丛书:唢呐基础教程》是以筒音为a1,三孔作宫的D调唢呐作为演练乐器的。当然,用高或低于D调的唢呐也可演练,只要去掉调号,按所标指法(即筒音作×)练习就行了。通过本教程的学习、演练,能知晓唢呐演奏艺术的一般知识,较好地掌握唢呐常用技法,熟悉不同乐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达到中等偏上的演奏水平。
目录
第1章唢呐历史源流
第1节唢呐的流布地域及其不同称谓
第二节唢呐的起源
第三节唢呐在我国出现的年代及使用概况
第二章唢呐乐器常识
第1节常用唢呐的种类及其表现性能
第二节唢呐各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第三节唢呐的选购和养护
第三章唢呐吹奏基础知识
第1节学习唢呐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唢呐持法
第三节吹奏姿势
第四节口型与含哨
第五节半音控制
第六节唢呐吹奏的呼吸方法
第四章唢呐基础练习
第1节D调指法练习
我是在一个音乐论坛上被推荐接触到这套丛书的,当时许多资深乐手都提到,好的唢呐演奏,其根基在于对传统记谱法的理解。这本书的简谱处理,可以说是亮点中的亮点。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直接把五线谱硬生生地翻译成简谱,而是深入探讨了唢呐在传统民间音乐中是如何使用特定记谱法的。比如,对于某些带有装饰音或滑音的乐句,它的记谱方式会特别加入一些符号注释,这些注释在其他主流教材中是很难看到的。我记得其中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地域的唢呐流派(比如海派和北派的某些差异),来解读同一首曲子的记谱差异,这一点让我大开眼界。我过去一直以为简谱就是简谱,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在特定的民族乐器领域,记谱法本身就承载了大量的“演奏密码”。它迫使你不仅仅是“看谱子”,而是要“理解谱子背后的文化意图”。虽然刚开始理解这些符号需要额外花时间去查阅后面的索引和附录,但一旦掌握,你对乐曲的理解深度绝对不是看普通简谱能比拟的。
评分坦白讲,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最期待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的入门小曲。然而,这本书的选曲策略非常……克制。它并没有急于让你去演奏那些“听起来很炫酷”的曲子,而是花了大篇幅在一些非常基础的音阶、练习曲和技巧片段上。这些练习曲的名字非常朴实,比如“C调二度循环练习”、“长音稳定性训练A型”之类的,初看之下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是,当你耐着性子按照它要求的速度、力度和气息要求去完成时,你会发现,那些原本在演奏复杂曲目时卡壳的地方,突然就迎刃而解了。它更像是一个“武学秘籍”,把复杂的招式拆解成了最基础的“马步”和“扎桩”。这种循序渐进的设置,对培养演奏者的耐心和对细节的敬畏心非常重要。我身边很多朋友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学不会,而是因为这些枯燥的基础练习让人失去了兴趣,这本书虽然枯燥,但它用结果告诉你,这个“苦”是值得吃的。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学了几年笛子,转而尝试唢呐的跨界学习者,我非常关注不同乐器之间的指法迁移和适应性问题。这本书在处理唢呐特有的“按孔”和“压音”技巧时,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对比参考。它用图表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唢呐的某些半音处理和笛子的指法差异,并强调了唢呐的音准调节更多依赖于演奏者对指孔的压力控制,而非单纯的指位固定。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颤音”和“花舌”时的细致入微。它没有简单地说“要颤动”,而是详细分析了舌头、气息与指孔压力的协同作用,甚至给出了不同速度下颤音的“频率范围”参考,这在我看来已经非常接近科学研究的范畴了。这种对技术细节的“刨根问底”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在编纂这套教材时,是带着一种近乎工程师的严谨性在进行创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艺术家的浪漫想象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说实话,在如今这个追求“颜值”的时代,显得有些“复古”。封面设计比较朴素,没有太多花哨的插图,主要聚焦于内容的清晰呈现。但正是这种朴素,反而带来了一种沉静的学术氛围。它更像是图书馆里收藏的经典文献,而不是书店里畅销的流行读物。我欣赏的是它在“入门”阶段对“乐器构造”的介绍部分。它没有草草带过,而是配有唢呐各个部件的详细解剖图,并解释了这些部件(比如不同材质的哨片、不同形状的喇叭口)如何影响最终音色的调制。这对于一个想深入了解自己乐器特性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背景。它告诉我,唢呐不仅仅是一个吹奏的工具,它更是一套精密的气压和振动装置。了解了这些物理原理,你在进行后续的音色雕琢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仅仅依赖感觉去“瞎摸索”。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坚实的桥梁。
评分这本唢呐教程,说实话,我买来就是图个方便,想随便翻翻找点入门的诀窍。拿到手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扎扎实实的“技术手册”,对于那种指望一页纸就能吹出天籁之音的“速成党”来说,可能会感到有点枯燥。它的排版非常讲究,每一个指法图都画得细致入微,连手指的弯曲程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个人比较欣赏它在气息控制方面的论述,虽然文字有些学术化,但对于我这种“老想一口气吹长点却总是力不从心”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对于“气沉丹田”的讲解,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理论,它给出了一套可以量化的练习方法,比如通过特定的呼吸频率来辅助练习,这在我后续的练习中确实找到了质的飞跃。而且,它似乎非常注重对基础音准的打磨,前面的章节几乎都在反复纠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整体音色的细节问题。如果你只是想找一本应付了事、几页速成就能搞定的教材,那它可能不是你的菜,但若你真的想把唢呐这件乐器当回事来对待,这本书绝对能为你打下坚实到近乎苛刻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