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名:民族樂器教程係列叢書---嗩呐基礎教程
作者:陳傢齊著
ISBN:9787547704950
齣版社:同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日期:2016-06-01
開本:16開
字數:366000字
頁數:209頁
定價:50元
內容簡介
嗩呐是曆史久遠、流布廣闊的管樂器之一,它不僅流布於我國大江南北的20個民族,也流布於、亞、非、歐三大汴的30多個國傢和地我,可謂是件“世界性樂器”。
編輯
《民族樂器教程係列叢書:嗩呐基礎教程》是以筒音為a1,三孔作宮的D調嗩呐作為演練樂器的。當然,用高或低於D調的嗩呐也可演練,隻要去掉調號,按所標指法(即筒音作×)練習就行瞭。通過本教程的學習、演練,能知曉嗩呐演奏藝術的一般知識,較好地掌握嗩呐常用技法,熟悉不同樂麯的音樂特點和藝術風格,達到中等偏上的演奏水平。
目錄
第1章嗩呐曆史源流
第1節嗩呐的流布地域及其不同稱謂
第二節嗩呐的起源
第三節嗩呐在我國齣現的年代及使用概況
第二章嗩呐樂器常識
第1節常用嗩呐的種類及其錶現性能
第二節嗩呐各部件的名稱及其功能
第三節嗩呐的選購和養護
第三章嗩呐吹奏基礎知識
第1節學習嗩呐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嗩呐持法
第三節吹奏姿勢
第四節口型與含哨
第五節半音控製
第六節嗩呐吹奏的呼吸方法
第四章嗩呐基礎練習
第1節D調指法練習
坦白講,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最期待的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的入門小麯。然而,這本書的選麯策略非常……剋製。它並沒有急於讓你去演奏那些“聽起來很炫酷”的麯子,而是花瞭大篇幅在一些非常基礎的音階、練習麯和技巧片段上。這些練習麯的名字非常樸實,比如“C調二度循環練習”、“長音穩定性訓練A型”之類的,初看之下會覺得索然無味。但是,當你耐著性子按照它要求的速度、力度和氣息要求去完成時,你會發現,那些原本在演奏復雜麯目時卡殼的地方,突然就迎刃而解瞭。它更像是一個“武學秘籍”,把復雜的招式拆解成瞭最基礎的“馬步”和“紮樁”。這種循序漸進的設置,對培養演奏者的耐心和對細節的敬畏心非常重要。我身邊很多朋友學瞭一段時間就放棄瞭,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這些枯燥的基礎練習讓人失去瞭興趣,這本書雖然枯燥,但它用結果告訴你,這個“苦”是值得吃的。
評分我是在一個音樂論壇上被推薦接觸到這套叢書的,當時許多資深樂手都提到,好的嗩呐演奏,其根基在於對傳統記譜法的理解。這本書的簡譜處理,可以說是亮點中的亮點。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樣,直接把五綫譜硬生生地翻譯成簡譜,而是深入探討瞭嗩呐在傳統民間音樂中是如何使用特定記譜法的。比如,對於某些帶有裝飾音或滑音的樂句,它的記譜方式會特彆加入一些符號注釋,這些注釋在其他主流教材中是很難看到的。我記得其中一章專門講解瞭如何根據不同地域的嗩呐流派(比如海派和北派的某些差異),來解讀同一首麯子的記譜差異,這一點讓我大開眼界。我過去一直以為簡譜就是簡譜,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在特定的民族樂器領域,記譜法本身就承載瞭大量的“演奏密碼”。它迫使你不僅僅是“看譜子”,而是要“理解譜子背後的文化意圖”。雖然剛開始理解這些符號需要額外花時間去查閱後麵的索引和附錄,但一旦掌握,你對樂麯的理解深度絕對不是看普通簡譜能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個已經學瞭幾年笛子,轉而嘗試嗩呐的跨界學習者,我非常關注不同樂器之間的指法遷移和適應性問題。這本書在處理嗩呐特有的“按孔”和“壓音”技巧時,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化的對比參考。它用圖錶的方式清晰地展示瞭,嗩呐的某些半音處理和笛子的指法差異,並強調瞭嗩呐的音準調節更多依賴於演奏者對指孔的壓力控製,而非單純的指位固定。我尤其喜歡它在描述“顫音”和“花舌”時的細緻入微。它沒有簡單地說“要顫動”,而是詳細分析瞭舌頭、氣息與指孔壓力的協同作用,甚至給齣瞭不同速度下顫音的“頻率範圍”參考,這在我看來已經非常接近科學研究的範疇瞭。這種對技術細節的“刨根問底”的態度,讓我覺得作者在編纂這套教材時,是帶著一種近乎工程師的嚴謹性在進行創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藝術傢的浪漫想象中。
評分這本嗩呐教程,說實話,我買來就是圖個方便,想隨便翻翻找點入門的訣竅。拿到手纔發現,它更像是一本紮紮實實的“技術手冊”,對於那種指望一頁紙就能吹齣天籟之音的“速成黨”來說,可能會感到有點枯燥。它的排版非常講究,每一個指法圖都畫得細緻入微,連手指的彎麯程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我個人比較欣賞它在氣息控製方麵的論述,雖然文字有些學術化,但對於我這種“老想一口氣吹長點卻總是力不從心”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書中對於“氣沉丹田”的講解,不同於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理論,它給齣瞭一套可以量化的練習方法,比如通過特定的呼吸頻率來輔助練習,這在我後續的練習中確實找到瞭質的飛躍。而且,它似乎非常注重對基礎音準的打磨,前麵的章節幾乎都在反復糾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影響整體音色的細節問題。如果你隻是想找一本應付瞭事、幾頁速成就能搞定的教材,那它可能不是你的菜,但若你真的想把嗩呐這件樂器當迴事來對待,這本書絕對能為你打下堅實到近乎苛刻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說實話,在如今這個追求“顔值”的時代,顯得有些“復古”。封麵設計比較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插圖,主要聚焦於內容的清晰呈現。但正是這種樸素,反而帶來瞭一種沉靜的學術氛圍。它更像是圖書館裏收藏的經典文獻,而不是書店裏暢銷的流行讀物。我欣賞的是它在“入門”階段對“樂器構造”的介紹部分。它沒有草草帶過,而是配有嗩呐各個部件的詳細解剖圖,並解釋瞭這些部件(比如不同材質的哨片、不同形狀的喇叭口)如何影響最終音色的調製。這對於一個想深入瞭解自己樂器特性的學習者來說,提供瞭寶貴的知識背景。它告訴我,嗩呐不僅僅是一個吹奏的工具,它更是一套精密的氣壓和振動裝置。瞭解瞭這些物理原理,你在進行後續的音色雕琢時,纔能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僅僅依賴感覺去“瞎摸索”。這本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構建瞭理論與實踐之間堅實的橋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