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

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德成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制图
  • 工程制图
  • 机械工程
  • 图学
  • 范例
  • 识图
  • 绘图
  • 技术图纸
  • 机械设计
  • 制图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16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60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字数:60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使用,也可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关专业选用,同时还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1、本书编写特点是大限度地发挥“图”的长处,尽量少用文字说明,一般只示出“是什么”,少讲“为什么”,着重利用实际图例展示给读者,让绘图人员遵照范例绘制。
  2、遵循国家新标准,对于近年修改的国标内容,列出了新旧标准对照表,以便于基层技术人查找。
  3、精选来自于生产实际的图纸,引领读者从实战角度学习和思考。
  4、除了必要的图例外,还有很多诸如公差之类的表格,让读者持有此书,可以顺利完成设计绘图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机械制图新国家标准,全面介绍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点、直线、平面、立体、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的画法;阐述了零件的标准要素以及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主要基础标准;为适应初学者需要,本书通过大量图例和典型训练题,让读者加深理解。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使用,也可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关专业选用,同时还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图样概论1
1.1图样1
1.2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定2
1.2.1图幅2
1.2.2图框2
1.2.3对中符号和看图方向符号2
1.2.4字体、比例、标题栏2
1.2.5图线3
1.3图样的投影原理4
1.3.1投影类别4
1.3.2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4
1.4图样尺寸标注的初步知识5
1.4.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5
1.4.2尺寸标注的三要素5
第2章几何作图6
2.1线段的等分6
2.2作线段的平行线6
2.3角的等分6
2.4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7
2.5圆弧连接9
2.6非圆曲线13
第3章点、直线、平面22
3.1点的投影22
3.1.1点的投影和点的三面投影规律22
3.1.2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22
3.1.3点的投影训练22
3.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其性质24
3.2.1投影面垂直线(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24
3.2.2投影面平行线(直线只平行于一个投影面)24
3.2.3一般位置直线25
3.2.4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投影面的倾角25
3.2.5直线的投影训练25
3.3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及其性质27
3.3.1投影面平行面(平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27
3.3.2投影面垂直面(平面只垂直于一个投影图)28
3.3.3一般位置平面29
3.3.4平面的投影训练29
3.3.5平面上的点和线在解题中的妙用29
3.4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题解训练31
3.4.1直线与直线相对位置31
3.4.2直线与平面相交、垂直32
3.4.3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40
第4章曲线、曲线题解49
4.1曲线49
4.1.1倾斜面上圆的投影49
4.1.2圆柱螺旋线50
4.2曲面51
4.2.1曲导线直线柱面的投影51
4.2.2画斜螺旋面52
4.2.3斜螺旋面投影52
4.3曲线面53
第5章投影变换基本知识54
5.1换面法54
5.1.1换面法的基本规律54
5.1.2换面法中六个基本问题55
5.1.3换面法的应用实例58
5.2旋转法59
5.2.1旋转法的基本规律59
5.2.2旋转法中的六个基本问题60
5.2.3旋转法的应用举例62
5.3投影变换解题综合训练63
第6章几何立体上点的投影及几何立体的表面交线72
6.1几何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72
6.1.1棱柱72
6.1.2棱锥73
6.1.3圆柱73
6.1.4斜椭圆柱74
6.1.5圆锥74
6.1.6斜椭圆锥74
6.1.7圆球75
6.1.8圆环75
6.2几何立体的截切及其截交线75
6.2.1平面立体截交线76
6.2.2平面立体截交线实用举例78
6.2.3平面立体截交线解题训练78
6.2.4曲面立体截交线及曲面立体截交线的实用举例84
6.2.5圆柱、圆锥、圆球综合几何体截交线的工程实例94
6.3几何体的相贯及其相贯线94
6.3.1平面体与平面体相贯95
6.3.2曲面体与曲面体相贯99
6.3.3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101
6.3.4综合相贯体工程实例102
6.3.5几何体的复合穿孔103
6.3.6曲面立体相贯线解题示例105
6.3.7相贯体投影训练112
第7章组合体116
7.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116
7.2画组合体三视图116
7.3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117
7.4组合体题解118
7.4.1画组合体三视图题解118
7.4.2读组合体三视图123
第8章轴测投影图148
8.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148
8.2轴测图的画法151
8.2.1几何要素的轴测图画法151
8.2.2几何体的轴测图画法156
8.2.3截切几何体的轴测图画法158
8.2.4相贯体的轴测图画法161
8.2.5简单机件的轴测图画法161
8.2.6轴测投影图题解162
第9章机件的视图表达180
9.1视图181
9.1.1基本视图181
9.1.2斜视图182
9.1.3局部视图183
9.1.4旋转视图184
9.1.5机件的视图表达方法题解184
9.2剖视图187
9.2.1按剖切平面的不同位置选择剖视188
9.2.2按剖切平面剖切机件的不同范围选择剖视195
9.2.3按剖切平面的不同数量选择剖视198
9.2.4剖视图题解203
9.2.5其他规定画法220
9.3断面图224
9.3.1移出断面224
9.3.2重合断面225
9.3.3断面图226
第10章零件图229
10.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29
10.1.1零件图的作用229
10.1.2零件图的内容229
10.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229
10.2.1箱体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229
10.2.2蜗轮箱体的表达方案选择230
10.2.3试画出转向器壳体的表达方案234
10.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35
10.3.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235
10.3.2避免封闭的尺寸链236
10.3.3便于测量236
10.3.4零件图尺寸标注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合乎工艺要求236
10.4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38
10.4.1极限与配合238
10.4.2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跳动公差)255
10.4.3表面结构要求271
10.5读零件图284
10.6读零件图训练285
10.6.1读阀座零件图, 并回答问题285
10.6.2读拨叉零件图,并回答问题287
10.6.3读轴座零件图,并回答问题289
10.6.4看懂底座零件图,补画左视图(只画外形),并画出A—A断面293
10.6.5看懂端盖零件图,补画出右视图(外形),并回答问题295
10.6.6看懂托脚零件图,补画出右视图(外形),并回答问题297
10.6.7看懂泵体零件图, 并回答问题298
第11章装配图300
11.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300
11.1.1作用300
11.1.2内容300
11.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及特殊画法300
11.2.1规定画法300
11.2.2特殊画法302
11.2.3简化画法303
11.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303
11.3.1主视图的选择303
11.3.2其他视图的确定303
11.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303
11.4.1规格尺寸303
11.4.2装配尺寸303
11.4.3安装尺寸303
11.4.4外形尺寸305
11.5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305
11.6读装配图训练307
11.6.1读机用虎钳的装配图,并回答问题307
11.6.2读柱塞泵装配图,并回答问题307
11.6.3读铣床尾座装配图,并回答问题316
11.6.4看懂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装配图,并拆画1号件箱体的零件图316
第12章其他图样319
12.1螺纹和螺纹连接319
12.1.1螺纹的画法和标注319
12.1.2螺纹连接320
12.1.3螺纹及螺纹连接训练322
12.2键连接326
12.2.1键的标记326
12.2.2键连接的画法326
12.2.3键连接训练326
12.3弹簧327
12.3.1弹簧尺寸计算327
12.3.2弹簧的规定画法328
12.3.3圆柱螺旋弹簧读图训练328
12.4滚动轴承329
12.4.1滚动轴承的代号330
12.4.2滚动轴承的画法331
12.4.3滚动轴承代号识读训练331
12.5齿轮332
12.5.1齿轮各部要素及有关尺寸计算332
12.5.2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333
12.5.3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333
12.5.4直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与画法训练334
12.5.5读直齿齿轮零件图336
12.6锻件图340
12.6.1锻件图的有关名词术语340
12.6.2绘制锻件图的一般规则341
12.6.3锻件图示例341
12.7焊接图341
12.7.1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的规定画法341
12.7.2焊缝符号及标注342
12.7.3焊接图示例345
12.8金属结构图346
12.8.1孔的表示方法346
12.8.2螺栓及铆钉连接的表达方法346
12.8.3型钢的标记347
12.8.4举例348
12.9电力平面图的识读348
12.10钣金展开图350
12.10.1正六角筒和正方形筒相接展开图350
12.10.2接在三角棱面上的八棱筒形展开图351
12.10.3斜截圆管的展开图352
12.10.4五节等径直角弯头的展开图352
12.10.5斜截圆锥管的展开图354
12.10.6天圆地方变形接头的展开图354
12.10.7不等径圆锥管直角弯头的展开图355
12.10.8三节等径蛇形管的展开图356
12.10.9四节等径蛇形管的展开图358
12.10.10三向扭转90°的五节圆管弯头的展开图359
12.10.11大圆主管小圆支管渐缩V形三通管的展开图360
12.10.12圆柱主管接圆锥支管Y形三通管的展开图362
12.10.13顶圆矩形底弯头的展开图363
12.10.14裤形三通管的展开图365
12.10.15圆锥管中心凹心斜板的展开图367
12.10.16球体的分块展开图368
12.10.17球体的分瓣展开图370
12.10.18球体的分带展开图370
12.10.19经线、纬线联合分割法的展开图370
12.10.20正圆柱螺旋面的展开图372
12.10.21圆锥螺旋面的展开图374
12.10.22斜螺旋叶片的展开图376
附录378
附表1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基本尺寸378
附表2梯形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基本尺寸378
附表3管螺纹尺寸代号及基本尺寸379
附表4六角头螺栓379
附表5双头螺柱380
附表6I型六角螺母381
附表7平垫圈381
附表8弹簧垫圈382
附表9开槽螺钉382
附表10圆柱销383
附表11圆锥销384
附表12优先配合中轴的极限偏差384
附表13优先配合中孔的极限偏差385
附表14常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386
附表15铁和钢387
附表16有色金属及其合金388

前言/序言


《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 这本手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机械制图与识图知识体系。书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通过大量精选的范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规范、基本原理及识读技巧。 核心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机械制图基础 图样基本规定: 详细阐述国家标准(GB)关于图样的规定,包括图幅、线型、字体、尺寸标注等基本要素,确保读者掌握制图的通用语言。 视图绘制: 深入讲解投影原理,重点介绍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基本视图的形成及绘制方法。同时,涵盖特殊视图,如斜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包括全剖、半剖、阶梯剖、复合视图等),以及它们在表达复杂结构时的应用。 剖视图的绘制与应用: 详细解析不同类型剖视图的绘制规则,强调在表达零件内部结构时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展示如何选择合适的剖视图来清晰展现零件的内部特征。 表达零件的常见方法: 除了视图,手册还介绍了其他重要的表达方法,如断面图(实体断面、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省略画法、假想连接等,这些方法在简化图面、突出关键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尺寸标注: 详尽介绍尺寸标注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准选择、极限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形位公差的标注等。强调尺寸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互换性方面的核心地位。 表面结构和粗糙度标注: 讲解表面结构符号和粗糙度代号的含义及标注方法,以及它们对零件功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 其他图样要素: 涵盖材料牌号、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要求等图样上的其他重要标注内容,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图纸信息。 第二部分:机械零件图识读与绘制范例 本部分精选了多种典型机械零件,涵盖轴类、盘类、套筒类、叉形件、连杆类、齿轮类、弹簧类等,通过由浅入深的范例,引导读者逐步掌握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轴类零件: 包含直线轴、阶梯轴、空心轴等,重点讲解轴的结构特点、常用视图选择、尺寸和公差标注、轴肩、键槽、孔等特征的表达。 盘类零件: 如齿轮、带轮、法兰盘等,突出展示回转体的绘制技巧,以及如何标注圆角、倒角、齿形、花键等特殊结构。 套筒类零件: 包括圆柱形套、锥形套等,侧重于内、外轮廓的准确表达,以及孔、槽等细节的处理。 叉形件与连杆类零件: 强调非对称结构和复杂截面的表达,以及如何清晰地展现连接部位的尺寸和公差。 齿轮零件: 专门针对齿轮的绘制,介绍齿顶圆、齿根圆、齿厚、齿距等关键尺寸的标注,以及齿形的表示方法。 弹簧零件: 讲解螺旋压缩弹簧、螺旋拉伸弹簧、扭转弹簧等的绘制要点,包括线径、圈数、外径、自由高度等参数的标注。 通用零件: 如螺钉、螺母、垫圈等标准件的识读与表示,以及如何理解其标准化信息。 第三部分:机械装配图识读与绘制范例 装配图是表达产品或部件组成关系的图样,本部分通过典型机械组合体的范例,指导读者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和基本绘制技巧。 装配图的基本规定: 讲解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包括装配关系、连接关系、运动关系等的表达。 零部件的表示方法: 介绍在装配图中如何清晰地表示各零部件,包括省略画法、拆卸画法等。 零(部)件序号与明细栏: 阐述在装配图中如何正确标注零件序号,并填写明细栏,确保装配关系的清晰明了。 典型装配组合体范例: 轴系零件的装配: 如齿轮箱、减速器等,重点在于理解轴、轴承、齿轮、联轴器等零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滑动轴承装配: 示范如何表达轴颈、轴瓦、座垫等部件的配合。 转动连接装配: 如铰链、连杆机构等,强调关节的自由度和约束的表示。 夹紧与定位装置装配: 演示如何清晰地表达螺栓、螺母、垫圈、弹簧、挡块等零件的组装顺序和功能。 箱体类零件的装配: 如机床箱体、泵体等,重点在于理解内部腔体、安装孔、连接面等的组合关系。 简单机械机构的装配: 如曲柄滑块机构、连杆机构等,通过实例展示运动副的连接和整体工作原理的表达。 第四部分:常用机械零件与标准件图例 提供一系列常用机械零件和标准件的图例,方便读者查阅和对照,提升识图效率。 常用标准件: 如螺纹件(螺钉、螺母、垫圈)、销、键、花键、轴承、联轴器等,提供其标准图示和基本参数信息。 常用零件示例: 集合了其他常见的非标准但具有代表性的零件图例,涵盖不同工艺方法和结构形式。 本书特色: 范例丰富: 大量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范例,覆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各个环节。 图文并茂: 清晰的图示与详细的文字说明相结合,易于理解和掌握。 紧扣规范: 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循序渐进: 内容组织科学,从基础到实践,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实用导向: 旨在培养读者独立分析图纸、准确绘图的能力,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您是机械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希望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本书都将是您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更加自信地阅读和绘制机械图纸,有效沟通设计意图,提高工作效率。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机械设计充满热情,但并非科班出身的业余爱好者。在自学机械制图的过程中,我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而感到困扰。《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殿堂的大门。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将机械制图的知识点,通过大量精心挑选的范例,进行了生动而细致的展示。我尤其要感谢书中关于“轴测图”和“特殊视图”的讲解。虽然轴测图在工程图纸中不像正投影图那么常见,但它能直观地表达零件的三维形态。这本书就提供了多种轴测图的绘制范例,以及如何在轴测图中进行尺寸标注,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理解和绘制三维模型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不常见的特殊视图,比如局部视图、旋转视图等,并且对它们的适用场景和绘制要点进行了清晰的说明。这让我对机械制图的表达方式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能够更自信地去理解和绘制一些非标准的图纸。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最直观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懂”和“创作”机械图纸。

评分

我最近在学习一些关于数控编程的内容,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图纸是数控编程的基础。《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它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看图,更教会我如何从图纸中提取关键的加工信息。我特别欣赏它在“公差与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与解读上的深入分析。对于数控编程来说,精确的尺寸和加工精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通过大量的范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公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是如何标注的,以及它们在实际加工中对零件精度的要求。例如,它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孔的尺寸标注,来解释为什么需要标注IT等级,以及不同的IT等级代表什么样的加工精度。同样,关于表面粗糙度的标注,书中也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图例和解释,说明了不同的粗糙度数值对零件的表面质量、摩擦性能等有什么影响。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图纸上的这些技术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数控编程中的指令。这本书的实用性,直接体现在它如何帮助我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思路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我一直认为,学习机械制图,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理论说教的书,而是将大量的范例穿插在讲解之中,让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够立刻看到实际的应用效果。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部分。以往我看过的许多教材,关于这块的内容往往是比较抽象的,容易让人感到枯燥。但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精选的零件图,展示了不同类型尺寸的标注方法,比如基本尺寸、参考尺寸、基准尺寸等,并且对它们的标注规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结合了实际生产中的常见情况,解释了为什么要在某些位置标注特定的公差和形位公差。例如,对于要求较高的配合孔,书中不仅给出了孔的公差等级,还详细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个公差等级,以及它会对零件的装配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这让我对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上升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书中对一些易混淆的细节,比如基准符号的绘制、形位公差符号的含义和标注位置等,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说明,这对于纠正我之前的一些错误理解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机械制图的核心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 CAD 绘图员,我一直深知规范化绘图的重要性,但有时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时,还是会感到模棱两可。《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的出现,为我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它在视图的投影方式、断面图的绘制、以及一些特殊形状的表达上,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尤其要提的是它关于视图顺序和省略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图纸的简洁,会选择省略一些不易看到的线条或者采用局部视图。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范例,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省略后图纸的表达是否会产生歧义,以及如何通过添加必要的注释来弥补。这让我对图纸的规范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书中对一些组合件的视图表达也做了非常好的示范。例如,在绘制一个包含多个零件的装配图时,如何选择主视图,如何绘制剖视图来展示内部结构,以及如何对不同零件进行区分标注。这些都为我日常的绘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发现,这本书不仅强调了“怎么画”,更强调了“为什么这么画”,这对于提升绘图的质量和效率非常有帮助。

评分

老实说,我是一名从事多年机械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虽然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图纸,但总觉得在某些细节上不够专业,尤其是在理解一些复杂的设计意图时,会感到吃力。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范例”二字,真正做到了“以图说图”。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选取了大量在实际工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零件和部件图纸,然后对其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表面粗糙度标注和技术要求的处理。以前我常常会忽略这些信息,或者理解得不够到位。但这本书,通过对不同类型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以及在图纸上如何正确标注这些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例如,对于需要精密加工的轴颈,书中给出了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数值,并且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表面加工,它对零件的寿命、摩擦系数等方面有什么影响。另外,书中对于一般技术要求、特殊技术要求的表述方式和位置也做了清晰的示范,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者在图纸上想要传达的额外信息。这种“案例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这些偏重实践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它不仅巩固了我已有的知识,更拓展了我对图纸细节的理解深度。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没得说,对于我这种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技工来说,一本好的参考书至关重要。《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绝对算得上是我的“随身宝典”。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在螺纹和齿轮的表示法上的处理。过去,我常常会在理解这些复杂的机械零件的图纸时遇到困难,特别是那些非标螺纹和特殊齿轮的标注。这本书通过非常直观的图示,将各种标准的螺纹(内螺纹、外螺纹、单头、多头、左旋、右旋等)和齿轮(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等)的绘制方法和标注规则一一呈现。而且,它还展示了在实际图纸中,这些符号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如何根据符号来推断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要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齿轮的节圆、齿顶圆、齿根圆的标注,以及如何通过图纸上的信息来判断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和齿数。这对于我进行零件的测量、比对和判断加工误差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连接件的表示法,比如键和销的连接,这在装配图中非常常见,但细节处理不好就容易出错。这本书的范例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细节。总之,这本书大大提升了我在现场读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这本《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对于我这种在技术学校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一直觉得,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特别是关于图纸的细节处理,书本上的讲解总是显得有些苍白。这本书就完全打破了这一局面。它通过大量的、真实工程中的图纸范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在“装配图”部分的讲解。装配图是机械制图的综合体现,它不仅需要掌握零件图的绘制,更需要理解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和整体的功能。这本书就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装配图,包括明细栏的填写、序号的标注、以及各种连接方式的表示。特别是在讲解“零件序号”和“明细栏”的对应关系时,它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图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如何通过图纸来快速定位和识别装配中的各个零件。这对于我理解机器的整体结构,掌握零件的安装顺序,以及进行零部件的拆卸和维修,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这本书让我觉得,学机械制图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

评分

从我一个默默无闻的 CAD 草图员的角度来看,《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绝对是我工作中的“救星”。我之前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曲面和异形件的绘制,总感觉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图纸上看到这些形状时,脑子里总是“一团浆糊”。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通过生动的图示,展示了如何利用各种辅助视图、局部视图、以及特殊的投影方法来清晰地表达复杂的三维形状。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自由曲面”和“曲线”的表达方式的讲解。书中提供的范例,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如何通过一组视图配合必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来准确地定义这些复杂的几何形状。例如,在绘制一个带有自由曲面造型的壳体零件时,书中展示了如何通过多视图组合,以及必要的曲面参数化标注,来确保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让我对如何规范地绘制和识读这类图形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图例和详细的解释,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这次拿到这本《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真是太及时了!我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机械设计助理,之前虽然学过一些基础的机械制图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复杂图纸,还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那些细节的处理和表达方式,总是觉得掌握得不够扎实。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它丰富的范例,这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直接展示了各种实际应用中的图纸,而且不仅仅是展示,还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例如,在关于零件的剖视图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常见的剖切方法,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零件图,展示了如何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剖切位置和剖切方式,并且对剖面线的绘制、标记以及省略的规则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带有复杂内腔的轴套零件,书中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剖切方案,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在实际工程中,会有那么多种多样的剖视图表达形式。此外,书中对一些特殊的视图表达,比如局部放大图、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等,也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实例,并且对这些视图的绘制目的、适用范围以及绘制要点都做了清晰的阐述,这对于我理解和绘制复杂的机械零件图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看懂图纸,如何去画出准确、规范的图纸。我感觉,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提升识图能力,更能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机械设计工程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十几年了。这些年我阅图无数,也画图无数。在我看来,一本好的机械制图书籍,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并且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机械制图与识图范例手册》做到了这一点。它避开了那些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讲解,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大量的、贴近工程实践的范例上。我个人非常看重它在“焊接结构图”和“常用零件图”方面的讲解。焊接结构图在很多领域都非常常见,但它的表示方法和标注规则相对复杂一些。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焊接图范例,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焊缝的表示符号、焊接工艺要求、以及装配关系,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绘制复杂的焊接件。同时,对于一些常用零件,比如轴、套、盘、齿轮等,书中不仅提供了它们的标准图例,还讲解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如何根据具体要求对这些零件进行设计和标注。这对于我快速完成一些通用零件的设计非常有启发。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恰到好处,既能满足我作为资深工程师的专业需求,又能为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书不错。也能对的起这价位。

评分

很棒的书籍,挺不错的,值得推荐给大家。

评分

书打开过有破损,书面也有刮痕,不知道在哪弄的书,不像书店的,京东这次购物很不理想

评分

书不错,物流很快

评分

书打开过有破损,书面也有刮痕,不知道在哪弄的书,不像书店的,京东这次购物很不理想

评分

写的很详细,基础

评分

素材丰富,很好的参考资料

评分

京东自营,赢在快递,赢在服务。不错

评分

书不错,物流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