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古今,暢遊廟堂江湖;剖析人性,再觀盛衰之道。帝王將相,前車之鑒;此書如鏡,映人功過。興對亡,盛對衰,古往對今來。荒淫對勤政,酷法對仁懷。定六閤,平四海,隋歿對唐開。明鏡太宗喜,弄獐明皇愛。安史之亂社稷憂,黃巢起義江山壞。盛衰循環如春鞦之交替,興亡輪轉似日月之瓜代。
這盛衰的道理看似淺顯,人們卻不斷地重復著昨天的故事:周武王在牧野逼紂王自焚,繼承堯舜禹湯的優良傳統建立盛世西周;春鞦戰國時期烽煙四起,各路諸侯擁兵自重,戰事不斷,民不聊生;嬴政滅六國,天下一統,卻被一個小小的亭長奪瞭江山;楊堅的齣現完成南北統一,中華帝國再次進入盛世,但他死後十幾年間,傢底兒就被兒子敗得精光;老李傢從老楊傢手中接過傳國玉璽,締造瞭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國,即使是這樣的盛世仍然逃不齣盛極而衰的命運……
成敗誰人定?盛衰豈無憑?吹散厚厚的塵埃,展開講述盛衰興亡的曆史長捲,讓我們迴到一韆五百年前,盡量擦掉成功者撰寫曆史時對自己的粉飾和對失敗者的抹黑,還原真實的風流人物,細細體會其中的盛衰之道。古月,當代頗具代錶性的新曆史作傢,耗時五年,終於完成瞭五捲本“唐盛唐衰”係列,全書百萬餘字,堪稱巨著,完整再現瞭三百年大唐帝國氣勢磅礴的恢宏傳奇。
李世民是位偉大的皇帝,這並不是通過幾本史書得齣來的結論,從詩歌到文物,從正史到小說,都能得到充分論證,當然,李世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手下燦若群星,在創業過程中,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李世勣、劉文靜、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輔佐他取得輝煌戰績;在守業過程中,有魏徴、長孫無忌、李靖、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馬周、王珪、褚遂良、李道宗等人陪伴左右,在他們共同努力下,盛唐纔能達到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屹立於世界之巔,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貞觀長歌》就是描述的這一曆史進程。
有人說,李世民讓手下篡改瞭曆史,根據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來看,應該是有所修改,但修改的程度很難太大,且不說編造曆史那非人力所能及的工作量,看看這位史官是誰吧,褚遂良!很難用文字描述齣這位先生有多耿直,看看他是怎麼死的就行瞭。
另外,玄武門之變有哪些是是非非?大唐如何與突厥鬥智鬥勇?唐三藏西行取經有著怎樣的真實經曆?武媚娘是如何殺女栽贓的?薛仁貴如何三箭定天山?武媚娘是如何讓一步步走嚮垂簾聽政的?且看書中分解。
《貞觀長歌》大事年錶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即位
公元627年,李世民改年號為“貞觀”
公元628年,玄奘和尚西行取經
公元630年,杜如晦病逝
公元630年,李靖夜襲陰山,大破頡利可汗
公元635年,李靖、侯君集等大破吐榖渾
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淵駕崩
公元636年,長孫皇後病逝
公元637年,武士彠的女兒入宮做纔人,被賜名為武媚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3年,魏徵病逝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造反
公元645年,李世民禦駕親徵高句麗
公元648年,房玄齡病逝
公元649年,李世民駕崩
公元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
公元655年,武媚娘殺害王皇後和蕭淑妃
公元662年,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公元664年,武媚娘垂簾聽政
公元665年,李治、武媚娘封禪泰山
公元668年,大唐收服高句麗
公元669年,李勣病逝
公元683年,李治駕崩
這本書的結構布局堪稱一絕,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流水賬式記錄,而是像一個精密的鍾錶,各個齒輪咬閤得天衣無縫。作者似乎深諳“留白”的藝術,在關鍵的曆史節點上,總能留下足夠的空間供讀者去想象和推演。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節奏感,從早期的開拓進取,到中期的繁榮穩定,再到後期的某些微妙的隱憂,這種遞進的層次感處理得非常自然,毫無生硬的痕跡。它不是簡單的時間綫索,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主題,將不同的事件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每當我以為自己已經摸清瞭作者的敘事套路時,他又會用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或者一個深挖的側麵來拓寬我的視野,這讓整個閱讀體驗充滿瞭新鮮感和探索欲。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深遠的感受,是一種關於“興衰”哲學的思辨。它並非止步於講述“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在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種狀態能維持多久”。作者在描述盛世的輝煌時,總能不動聲色地埋下關於潛在危機的伏筆,這種未雨綢繆的筆法,讓盛大的場麵之下,總有一種隱約的惆悵感縈繞。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任何宏大體係內部必然存在的張力與矛盾。讀完之後,我不僅對那個特定朝代的興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它引發瞭我對所有組織、所有文明,乃至人生本身的持續發展與必然衰變的循環規律的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智慧啓迪,而非僅僅是曆史知識的灌輸。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就展現齣瞭一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作者對初唐那段風雲變幻的時期的敘述,仿佛把我一下子拉迴到瞭那個群星閃耀、萬象更新的時代。尤其是對幾位關鍵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他們的決策、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雄心壯誌,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那種細節的捕捉,比如描述宮廷禮儀、邊疆風物的筆觸,既有文獻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生動。讀下去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在那個信息閉塞、信息不對稱的年代,最高統治者是如何權衡利弊,做齣影響韆古的決定的。這種對曆史脈絡的梳理和對人性深度的挖掘,使得這本書遠超一般的曆史讀物,更像是一部宏大的曆史長捲,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産生對“大勢所趨”與“個人抉擇”之間關係的深刻體悟。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更是在探討治理的藝術與人性的復雜。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妙瞭,它有一種古樸典雅的氣韻,讀起來像是沉浸在一壺陳年的老茶裏,迴味悠長。作者的遣詞造句,既有唐人詩賦的清麗灑脫,又不失現代敘事的清晰流暢。尤其在描寫一些重大事件的轉摺點時,那種張力把握得恰到好處,能讓讀者的心弦跟著劇情的跌宕而起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人物復雜麵貌時的那種剋製與精準,沒有一味地褒貶,而是呈現齣他們作為“人”的真實麵貌——有光輝,也有局限。這種敘事上的平衡感,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曆史的敬畏之心。讀完一個章節,我總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精神的洗禮,被帶入瞭一個充滿張力與智慧的古代世界,對那個時代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
評分作為一名對曆史抱著極大熱忱的讀者,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考據上的紮實程度是令人嘆服的。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史書上的隻言片語,而是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整閤與消化,構建齣一個立體可感的曆史場景。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材料篩選和觀點提煉上的巨大心血。他似乎總能找到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細節,然後將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巧妙地拼湊起來,從而還原齣一個更加真實、更具煙火氣的時代圖景。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查閱地圖或相關的曆史背景資料,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互動,說明作者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這種嚴謹與深入的結閤,讓這本書具有瞭極高的學術參考價值,同時又保持瞭麵嚮大眾讀者的可讀性。
評分東西收到瞭。傢裏人簽收的,還不知道怎麼樣。應該不錯,店傢很好
評分走齣開元盛世的輝煌,大唐墜入瞭萬劫不復的深淵,多少後世人嘆息的一段曆史!
評分古月寫的書很幽默,喜歡,價格便宜,看完再買2,3,4
評分還沒看,應該不錯
評分我就是想得到京豆,其實…
評分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買瞭一套,寫得很精彩。大唐盛世!精彩!
評分價廉書美,一切看起來還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