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 [6-12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 [6-12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鲁迅 等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文学
  • 现代文学
  • 选集
  • 百草园
  • 三味书屋
  • 经典
  • 课外阅读
  • 文学启蒙
  • 成长
  • 1902-1949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0433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33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轻型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6-12岁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作品精华集合
★收录鲁迅、茅盾、老舍、巴金、陶行知、朱自清、许地山等多位名家代表作
★书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落花生》等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助力孩子语文阅读与学习
★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
★中小学生必读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合集,收录了1902年至1949年间的多个儿童文学经典篇目,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剧本等五大体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所收录的作家如鲁迅、茅盾、庐隐、老舍、郑振铎、巴金、陶行知、朱自清、许地山等,均是我国老一辈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书中多篇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落花生》等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百年百部》丛书简介:《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

  本书系面世至今,受到广大小读者、老师和家长的衷心喜爱,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备文库”,成为常读常新、传世久远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品牌图书。


作者简介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精彩书评

  【专家推荐】

  这套书可以让中小学语文教师补上儿童文学这一课。不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家长、老师,这套书都是精美的精神食粮。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一个作家的作品,一旦能进入这个经典书系,肯定是经受了一定的时间和读者的考验,从而沉淀下来的一些好作品。它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种选择。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目录

1再版说明

3总序

1小说

3大鼻子的故事茅盾

26两个小学生庐隐

34小红灯笼的梦王统照

53小坡的生日老舍

193小哥儿俩凌叔华

207鸡毛信华山

245童话

247无猫国孙毓修

250兔子的故事郑振铎

259太阳、月亮、风故事郑振铎

261纸花赵景深

265春天的归去严既澄

273蛇郎徐蔚南

280长生塔巴金

293什么最有权力米星如

299狐狸吃鸡吕漠野

303诗歌

305《爱国歌》选梁启超

308幼稚园上学歌黄遵宪

310《教育唱歌集》选曾志

313《学校唱歌集》选沈心工

315学徒苦刘半农

318天上的市街郭沫若

321“龙哥哥,还还我!”刘大白

327《忆》选俞平伯

332小小儿的请求应修人

334大人国??小人国胡怀琛

337过新年陶行知

339儿童谜语十三则陶行知

343春天蒲风

347散文

3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355雪鲁迅

357风筝鲁迅

360初恋周作人

364背影朱自清

368匆匆朱自清

370白马湖之冬夏丏尊

374钓鱼

——故乡随笔鲁彦

386落花生许地山

389海星陆蠡

391剧本

393葡萄仙子黎锦晖


精彩书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前言/序言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示,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本丛书的主要特点。

  第一,《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总结。由七位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专家和作家组成的高端选编委员会,通过多轮认真筛选,精心选择了121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20世纪五四新文化的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21部作品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这些作品涉及现代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编委们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典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必将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流淌的童年时光,珍藏的文学记忆:一段穿越旧日时光的阅读旅程 这本书,是一枚泛黄的旧照片,捕捉的是一个时代的童年剪影;它是一扇古老的窗户,引领我们窥探那个年代孩子们的世界;它更是一本珍贵的地图,勾勒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初创时期的璀璨星河。我们在此呈献的,是一份精心挑选的文学宝藏,它汇聚了1902年至1949年间,那些闪耀着智慧与温情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四十余载的光阴,恰逢中国近代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代,新思潮涌动,旧文化激荡,在文学的土壤里,孕育出了独具时代特色、影响深远的儿童文学篇章。 时代的回响,生命的初啼 从1902年起,一个崭新的世纪拉开了帷幕,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萌芽吹来了第一缕春风。在这个时期,西方教育理念和文学思潮开始零星地传入,一些有识之士怀揣着启蒙中国下一代的理想,开始尝试创作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字。这些早期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教育目的,它们模仿西方童话故事的模式,讲述寓言,传递道德,或是描写孩子们的生活,试图用更贴近儿童的方式来普及新知识,培养新观念。 当我们翻开这些文字,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回响。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那些关于善良、勇敢、正直的简单故事,显得尤为可贵。它们像一颗颗种子,在稚嫩的心灵里播撒下希望的火苗。或许,我们现在阅读这些作品,会觉得它们的语言略显朴素,情节稍显单调,但请不要忽略它们在那个年代所扮演的“启蒙者”角色。它们是那个时代对于儿童教育的真诚呼唤,是前辈们为孩子们开辟的一条通往知识与光明的新道路。 蓬勃的生机,多彩的童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迎来了第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文学创作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文学也受益匪浅。一批优秀的作家,如冰心、叶圣陶、陈鹤琴等,他们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更是儿童文学的奠基者。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说教,而是开始深入观察和体悟儿童的内心世界,用更细腻、更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真实而鲜活的儿童形象。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童话、童谣、儿童故事、散文等。有的作品,如冰心的《寄小读者》,以亲切的笔触与孩子们进行心灵对话,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充满着母性的关怀与智慧的启迪。有的作品,如叶圣陶的许多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将平凡的生活细节转化为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童年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开始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情感需求。作家们尝试理解儿童的喜怒哀乐,捕捉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用儿童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对梦想的追求。这些作品,如同一串串色彩斑斓的珍珠,串联起那个时代孩子们多彩的童年生活。它们或描绘了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的欢笑,或记录了他们在书桌前苦苦思索的专注,或展现了他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的好奇与惊喜。 时代的巨变,文学的足迹 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更为剧烈的动荡,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爆发,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然而,即使在这样艰难的岁月里,儿童文学的创作也从未停止,反而展现出了更为顽强的生命力。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许多作品开始融入抗战的主题,讲述孩子们如何在战争中成长,如何学习勇敢,如何爱国。这些作品,虽然充满了时代的印记,但它们所传递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至今仍能触动人心。 同时,一些作家也在努力为孩子们保留一片精神的净土,用文学的力量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用温暖的故事给予他们力量和希望。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有对苦难的直面,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既有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有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 阅读的收获,成长的养分 这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它收集了这些历史性的文学作品,更在于它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特别是6-12岁的少年儿童,提供了一次独特而宝贵的阅读体验。 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段是他们认识世界、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他们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也容易被美好的故事所打动。这个选本中的作品,正是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量身打造的。它们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内容积极向上,既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阅读这些作品,孩子们将有机会: 穿越时空,体验不同年代的童年: 孩子们将有机会了解在他们祖辈、曾祖辈生活的年代,孩子们是怎样度过童年的,他们的游戏是怎样的,他们的烦恼是什么,他们的梦想又是什么。这种跨越时空的阅读,有助于他们理解历史,建立更宏观的世界观。 认识丰富的情感世界: 那些童话中的善良与邪恶的较量,故事里的友情与亲情,人物的喜怒哀乐,都将帮助孩子们学会辨识和理解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启迪智慧,培养独立思考: 许多作品中蕴含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通过故事化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丰富想象力,点燃创造力: 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奇妙的故事情节,将成为孩子们想象力的沃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语感: 选本中的作品,凝聚了那个时代优秀作家的语言智慧,孩子们在阅读中,将潜移默化地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和美感,提升语感和表达能力。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期? 之所以将选本的时间定格在1902年至1949年,是因为这四十余载,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从萌芽到繁荣的奠基时期。它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母体”,孕育了后来几乎所有儿童文学的类型和风格。 “百草园”的野趣与自然: 1902年,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象征着自然、自由、充满生命力的童年。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好奇,对童年天真烂漫的描绘。 “三味书屋”的启蒙与知识: 而“三味书屋”则代表着知识、教育、启蒙。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担负着重要的启蒙使命,将新思想、新知识、新观念传递给下一代。 从萌芽到壮大: 从最初零星的翻译和模仿,到后期涌现出大量原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这个时期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次飞跃。 献给每一个渴望阅读的孩子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选集,它是一份跨越时代的礼物,一份献给所有热爱阅读、渴望成长的心灵的馈赠。它邀请我们一同走进那个年代,感受那些温暖人心的故事,汲取那些滋养心灵的养分。 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孩子们在浩瀚书海中,最闪耀的那颗星,指引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文学的美好,拥抱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的世界。在这里,有对生命的赞美,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有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一同翻开这本承载着历史与温情的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想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读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是个绝佳的切入点。毕竟,孩子是未来,是社会最纯粹的镜子。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当我看到选集的时间跨度,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这不正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吗?我想看看,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孩子们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尽管我不是那种能够一眼就辨认出每个作者风格的人,但我能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属于那个时代的温度。有些故事里,我仿佛看到了先生们笔下那种略带稚嫩却又充满力量的探索精神,他们用文字描绘着孩子们对世界最初的认知,对生活的点滴感悟。 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家庭和教育的描写。那个年代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教学内容,在这些故事中都有所体现。我看到了孩子们在书斋里认真学习的场景,也看到了他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的身影。这种生活化、场景化的叙述,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让我思考,在那个时代,孩子们是如何在传统与革新交织的环境中成长的。 而且,这本书的选材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堆砌,更能看出编者的用心。里面有一些故事,现在看来可能觉得情节并不复杂,但它们所蕴含的朴素的道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反映,都非常珍贵。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些对后来儿童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苗头,这让我觉得阅读这本书,就像在回顾一段历史的足迹。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它让我得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感受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是如何感知世界,如何表达情感的。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天哪,我简直是挖到宝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这个书名就带着一种浓浓的怀旧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史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作品。而儿童文学,恰恰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缩影。 当我翻开这本书,就被里面那些朴实却充满力量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故事里的人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他们的情感和经历,很多时候都能让我产生共鸣。我能感受到,作者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依然努力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想象力的世界。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描绘。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还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入挖掘,都显得十分真挚。有些篇章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的孩子们一同感受着那份纯真和喜悦。我甚至从中读出了一些关于求知欲、关于探索精神的启示,这让我觉得,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对我们成年人的一次心灵洗礼。 而且,这本书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我注意到其中有些作品,其艺术手法在今天看来依然别具一格,甚至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这让我不得不佩服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者们,他们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为后世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财富。我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些与现代儿童文学的联系,仿佛它们是源头活水,滋养着今天的创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深刻的阅读体验。它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文化,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脉搏。我能感受到,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传承,是一种对美好童年和纯真情感的永恒赞颂。

评分

我真的是太喜欢这本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这个书名就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能带人穿越回那个年代。我一直觉得,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粹的,而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一定承载着那个时代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朴素的智慧。 翻开书,立刻就被里面那些生动有趣的文字吸引住了。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故事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让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特别喜欢那些描绘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玩耍的篇章,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感觉,读起来就让人心情舒畅。而且,我注意到,许多故事都巧妙地融入了教育意义,但绝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这本书中的许多作品,虽然创作于几十年前,但其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在今天看来依然毫不逊色。我看到了作者们用精炼的语言,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也看到了他们对孩子心灵世界的细腻捕捉。有些篇章的叙事方式,甚至让我眼前一亮,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很先进。 而且,我非常欣赏编者在选材上的独具匠心。这本书不仅仅是收录了几个简单的故事,而是呈现了那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多样面貌。我从中看到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主题,这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甚至从中发现了一些对我写作有启发的元素,这让我觉得这次阅读收获颇丰。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美好的阅读之旅。它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那些经典的作品,也让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是如何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我能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所有热爱生活、怀揣童心的人准备的。

评分

天哪,这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真的太惊喜了!我是一个小学老师,最近一直在给我的学生们找一些有深度又有趣味的课外读物。一开始被这个书名吸引,总觉得它带着一种古典的诗意,没想到翻开来,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我平时阅读的领域更偏向当代,但这次的选集真的让我看到了中国儿童文学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如此蓬勃,而且充满了想象力。 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然和童趣的描写,有些篇章读起来就好像真的能闻到百草园里泥土的芬芳,听到三味书屋窗外的鸟鸣。作者们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孩子们纯真的世界,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对游戏的投入,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都深深打动了我。我能想象孩子们读到这些故事时的眼神,一定会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而且,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故事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作品,但一点都不显得陈旧。它们所探讨的关于成长、关于友谊、关于求知的主题,在今天依然 resonates。有些故事的处理方式,比如人物的对话,情感的表达,甚至比一些现代作品还要细腻动人。这让我不得不佩服那个时代的作家们,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出如此经典的作品,能够跨越时代,触动人心。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选材非常丰富,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写景的,有讲故事的,有寓言,也有叙事的。这就像打开了一个宝箱,每一页都可能带来新的发现。我注意到一些篇章中,作者们巧妙地将教育意义融入其中,但绝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年代孩子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化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们,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和我一样,在这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感动。

评分

哇,这本书太有意思了!我一直对旧时代的儿童读物非常好奇,总觉得里面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情感。当我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儿童文学选(1902—1949)》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觉得它一定不是普通的儿童读物。它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又包含着对童年世界的向往,就像打开了一个老旧的盒子,里面却装着闪闪发光的宝贝。 我惊喜地发现,里面的故事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有些篇章写得非常细腻,让我仿佛能看到当年孩子们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场景,听到他们清脆的笑声。那种纯粹的快乐,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即使隔了几十年,读起来依然让人心生温暖。我特别喜欢那些描绘自然景色的段落,用词虽然朴实,但意境却很深远,能勾起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那份依恋。 还有一些故事,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惑。它们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而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理解。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既有教育意义,又不会让孩子们感到压力。我甚至从中读出了一些关于成长、关于勇气、关于友谊的真谛,这些都是永恒的主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多样。有些故事读起来就像一段段优美的散文,有些则充满了故事性,引人入胜。这让我觉得,编者在选材上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力求呈现出那个时代儿童文学的多样性和魅力。我能感受到,每一篇作品背后,都凝聚着作者对孩子们的爱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惊喜的发现。它让我有机会接触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珍贵作品,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儿童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能感受到,这些文字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所有怀揣童心的人准备的。

评分

OK!!!!!!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第一次收到竟然少了两本书,反馈了两次之后才补过来。

评分

这本书真的很棒

评分

京东商城 品质保证 物流高效 服务到家 商品满意

评分

物流超快,头天晚上下单,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了哦!

评分

物流超快,头天晚上下单,第二天早上就拿到了哦!

评分

物流很快,封面很有创意感,值得推荐!

评分

kkkll。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