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僅寫給股市菜鳥,也寫給幾經沉浮的老股民,對於那些每次交易後都患得患失的股民來說,《股災簡史》更是必讀之書!
◆理清影響股市發展的重大脈絡,300年股票曆史一本書讀透
股票市場的起源;西方股市發展的“群狼時代”與政府的監管;中國的證券發展史;市場交易幕後黑手的罪與罰……
◆盤點中外重大股災,以史為鑒先知先覺,分析預測快人一步
掌握中外股災的形成內因;曆史各時期代錶性的股災事件;利弗莫爾、江恩、巴菲特等操盤聖手的成與敗……
◆新常態下,普通股民必知的交易對策與防災之道
新常態下股民的炒股新思路;如何應對暴力“牛”和閃電“熊”;普通股民如何做風控;股票、期貨、基金如何操作……
◆“期貨老鬼”劉海亮全新重磅力作,股民入市風控手冊
沒有繁復股市行情數據和走勢圖錶,隻有精妙的分析和實戰中來的炒股智慧;操盤手的前瞻,立足於A股新常態的投資之道……僅需2個小時的閱讀!
《股災簡史》是“期貨老鬼”劉海亮的一部重磅作品,梳理瞭證券市場發展的重大脈絡,深刻剖析瞭股災産生的根源。從股災的首次齣現,到A股幾十年間的數次暴跌,再到熔斷機製在中國引發的風波,本書都將一一解讀。
300年前的“國傢牛市”密西西比泡沫因何破滅?1929年“黑色星期五”為什麼會導緻美國曆時數年的經濟危機?利弗莫爾、江恩、巴菲特,究竟誰纔是真正的逃頂大師?政府應充當什麼樣的角色,股災發生時救市還是不救?股災是怎樣形成的,普通股民怎樣把握股災發生前的異常信號?新常態下,股民在投資股票、期貨、基金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以史為鑒可知大道,這是一部讓投資者見微知著的股災簡史,危機四伏的擊鼓傳花遊戲中,我們不再做最後一個持花者。
劉海亮,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1992年期貨行業在大陸復蘇開始便投入其中,至今20年有餘,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除國內證券期貨外,還直接參與過外盤的實盤操作,業績不凡;更深度觀察操盤手無數,總結齣成係統的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操盤手的素養論。他的期貨理論來自實戰,集各傢之長又自成體係,兼具思想性和實用性。在中國證券報、期貨日報等主流財經報刊發錶過大量文論,深受好評。現任職於北京東方盛悅投資管理公司。著有暢銷書《從一萬到一億:證券期貨之老鬼真言》。
買敬江,曾在期貨經紀公司任交易員和高管的經曆,又作為個人投資者在證券期貨市場有連續多年的穩定贏利曆史。齣版有《從一萬到一億》等暢銷書。
第一章
股災:證券市場的幽靈/ 001
1. 掏空法國的密西西比股災 / 003
2. 破碎的英國南海泡沫 / 011
3. 撼動美國的“黑色星期二” / 021
4.“黑色星期一”再臨 / 028
5. 震撼日本的1990 / 034
【章末結語】 / 039
第二章
逃頂:操盤聖手的成與敗/ 041
1. 利弗莫爾: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 043
2. 威廉·江恩:預測大師的戰績 / 050
3. 小羅伯特·R.普萊切特:宗師的敗筆 / 053
4. 本傑明·格雷厄姆:華爾街教父的失利 / 056
5. 沃倫·巴菲特:股神的牛市選擇 / 060
【章末結語】 / 066
第三章
監管:守夜人的寬與嚴/ 067
1. 蠻荒時代的股市與原始的監管 / 069
2. 《泡沫法案》下的金融寒鼕 / 074
3. 在博弈中不斷完善的證券監管製度 / 078
4. 各國政府的救市與托市 / 085
5. 中國證券監管體製的發展 / 091
【章末結語】 / 098
第四章
製裁:幕後黑手的罪與罰/ 099
1. 證券市場無法擺脫的“原罪” / 101
2. 華爾街“王中之王”的內幕交易 / 108
3. 暴富——嚴懲擋不住的誘惑 / 113
4. 美國最大規模的股市操縱案 / 116
5. “華爾街之狼”與閃電崩盤 / 119
【章末結語】 / 123
第五章
熔斷:國外市場的試與錯/ 125
1. 熔斷機製的由來 / 127
2. 熔斷機製在美國的實踐與調整 / 130
3. 熔斷機製的國彆比較 / 134
【章末結語】 / 138
第六章
中國式監管:從救市到熔斷/ 139
1. 晚清史上沒有股市的股災 / 141
2. 近現代中國股災的監管與救市 / 148
3. 2015年中國股災與熔斷機製的齣颱 / 155
【章末結語】 / 161
第七章
投資革命:新常態下的交易對策/ 163
1. 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 166
2. 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 168
3. 對基金的影響 / 171
4. 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 175
5. 熔斷機製被熔斷告訴我們什麼 / 179
【章末結語】 / 183
第八章
迴望:股災形成機製的曆史分析/ 185
1. 股災的特性和一般成因 / 187
2. 股災形成的製度因素 / 191
3. 股災形成的市場因素 / 195
4. 其他因素的影響 / 199
【章末結語】 / 203
第九章
前瞻:從股災史談投資之道/ 205
1. 股災來臨前的異常信號 / 207
2.股民為何對這些異常信號視而不見 / 209
3.減災之道 / 211
4.股災史教會我們的另類投資方法 / 216
【章末結語】 / 218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以燙金的字體,顯得既專業又不失曆史厚重感。那種撲麵而來的嚴肅氣息,讓人立刻意識到這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要深入探討某個復雜領域的嚴肅著作。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閱讀起來眼睛沒有負擔,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勞。特彆是排版布局的處理,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段落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金融術語和事件時間綫得以清晰地呈現。書脊的設計也很有巧思,即便隻是擺在書架上,也能一眼看齣它的專業性和分量。總的來說,從外到內,這本書的製作工藝都透露著一種對內容本身的尊重和對讀者體驗的重視,這在如今快餐式的齣版物中是相當難得的。它就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讓人在尚未深入內容時,就對其中蘊含的知識産生瞭期待。
評分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的監管與市場博弈時,展現齣瞭一種罕見的超然視角和平衡感。他似乎並不急於站隊或進行道德審判,而是專注於還原事件發生的情境邏輯。書中對不同利益相關方——從政策製定者到一綫交易員——的動機分析都做到瞭盡可能地立體和客觀。這種剋製而深入的洞察力,使得全書充滿瞭理性的光芒,避免瞭陷入情緒化的指責。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揭黑幕”的書,而是一份冷靜、全麵的診斷報告,緻力於解釋“為什麼會這樣”,而非僅僅停留在“誰該為此負責”。這種追求深度理解而非錶麵批判的態度,是這本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教導我們如何用更成熟的眼光去看待市場運行的復雜性與必然性。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大氣磅礴中不失精準犀利,這種獨特的混閤體使得它在眾多財經讀物中脫穎而齣。作者在描述重大金融動蕩時,所用的詞匯和句式,帶有強烈的曆史批判色彩,能夠激發讀者對市場本質的深層思考。但同時,在解釋那些晦澀的監管條款和交易細則時,措辭又變得異常清晰和直白,絕不含糊其辭。這種在“文采”與“準確性”之間遊刃有餘的切換能力,非常體現作者深厚的功底。我時常會停下來,迴味某幾句精闢的總結,那些句子往往一語中的,將復雜的現象提煉成瞭簡潔有力的警句。讀罷全書,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都被這種精準而富有張力的語言風格所潛移默化地影響瞭。
評分這本書在邏輯梳理和結構搭建上展現瞭極高的水準,簡直可以作為梳理復雜體係的範本。它沒有采用簡單的綫性敘事,而是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框架,將看似零散的事件點串聯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每一次引入新的概念或機製時,作者都會立刻迴溯到曆史的某個具體節點進行佐證,使得理論與實踐的結閤無比緊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不同階段性危機之間建立的內在聯係,那種層層遞進、相互影響的關係被剖析得淋灕盡緻。這種嚴謹的結構讓讀者能夠構建起一個清晰的知識地圖,避免瞭在浩如煙海的金融曆史中迷失方嚮。每一次閱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自己對整個體係的認知又深入瞭一個層次,這種紮實的學術支撐感非常令人信服。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手法真是引人入勝,完全顛覆瞭我對“曆史迴顧”類書籍的刻闆印象。作者在處理那些宏大敘事時,並沒有陷入純粹的學術羅列,而是巧妙地穿插瞭許多生動的案例和人物側麵描寫,讓那些冰冷的金融事件仿佛擁有瞭鮮活的生命力。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佶屈聱牙的感覺,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洞察力極強的長者,娓娓道來過往的驚濤駭浪。特彆是對於那些關鍵決策點的描述,那種步步為營、如臨深淵的感覺,透過文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筆力非常老到,時而激昂陳詞,時而低沉反思,節奏感把握得極佳,讓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讀到瞭深夜,完全沉浸其中,恨不得立刻知道下一個轉摺點是什麼。
評分書是好書,裝幀設計也不錯,但是運輸過程中被擠壓的破瞭一角,強烈譴責
評分書是好書,裝幀設計也不錯,但是運輸過程中被擠壓的破瞭一角,強烈譴責
評分感覺這本書還不錯,包裝比較精美,看上去像是正版的呢,下來好好讀一讀。
評分書不錯,正版618促銷100減50,到貨快。值得購買就是京東書不全
評分正版也會有這樣的幾率嗎?
評分還不錯。。。。。。。。。。。
評分室友要爆炸貝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還
評分書的排版很好,紙張質量也不錯,像正版書,內容還沒來得及看,看過之後再復評。
評分包裝好,送貨快,股災簡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