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文库·文艺复兴系列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 1494-1514

海豚文库·文艺复兴系列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 1494-15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利奥波德·冯·兰克 著,付欣,刘佳婷,陈洁 译,马庆林 校
图书标签:
  • 文艺复兴
  • 欧洲史
  • 拉丁史
  • 日耳曼史
  • 15世纪
  • 历史
  • 文化
  • 学术
  • 海豚文库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779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5050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0
字数:420000
正文语种:中文简体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研究者

本书是兰克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同时尤其重视政治史的挖掘和重建,对于我们了解欧洲中世纪的民族融合与斗争、中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卓越的论述。

内容简介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是德国19世纪史学大师利奥波德•冯•兰克的*一部著作,所反映的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拉丁与日耳曼各民族的历史。作者兰克详细地论述了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以及各国统治者之间的勾心斗角,作者的目的是力图找出从“民族大迁徙”时期开始拉丁和日耳曼民族的统一性。作者认为,历史的目的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警示未来。在本书中,兰克详细地论述了法国和西班牙、意大利之间的战争,以及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利安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年一1886年),德国史学大师。主要作品包括《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英国史》、《法国史》等。西方史学家称赞他为“近代时期zui伟大的历史学家”、“永远无法chao越的史学家”。


译者简介

付欣,男,博士,1971年生,陕西户县人,西北政法大学教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吉利大学客座教授等职。199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外语系,2001年获法国艾克斯-马赛法律、经济与科技大学硕士,200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法律以及实证研究。先后在大陆、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论文10余篇,先后出版了《中国刑事司法之实证研究》(香港维思出版社2013年版,译著)、《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欧盟劳动法(第2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译著)、《法学院: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合译)等著作。

刘佳婷,女,1988年生,宁夏隆德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201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年获山东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认知语言学。具有5年多的翻译经验,其中翻译有语言文学、经济贸易、法律政治等方面文字材料约40万字,提供会议和讲座等各类口译服务50余场。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法兰西与意大利的关系——查理八世远征那不勒斯

第二章  西班牙和里加联盟与查理八世的战争

第三章  马克西米利安远征与里加联盟扩权

第四章  斯福尔扎与阿拉贡王室的衰落

导  论

第一章  罗马涅之战与教会易主

第二章  西班牙王室与奥地利王室之间的分歧

第三章  关于威尼斯与教皇尤利乌斯二世

第四章 奥地利 ̄西班牙王室几近欧洲最高掌权者的地位

新版(第二版)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后记


前言/序言


不含《海豚文库·文艺复兴系列 拉丁与日耳曼民族史 1494-1514》内容的图书简介 --- 书名:《失落的边陲:中世纪晚期不列颠群岛的社会变迁与文化碰撞》 作者:[虚构作者名,例如:阿诺德·麦克劳德]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例如:宏图历史文库] --- 引言:迷雾中的群岛 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中世纪晚期(约公元1300年至1500年)的不列颠群岛,聚焦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这片在欧洲大陆宏大叙事中常被边缘化的土地。与彼时正在酝酿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城邦或新兴的哈布斯堡帝国形成鲜明对比,不列颠群岛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由瘟疫、战争与社会结构重塑所驱动的内部转型。我们探讨的不是文艺复兴的曙光,而是中世纪的黄昏,以及孕育现代英国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社会与文化暗流。 第一部分:黑死病阴影下的社会重构 (c. 1347–1400) 黑死病的浩劫不仅是人口统计学上的灾难,更是对封建制度根基的一次致命打击。本书详尽考察了瘟疫对英格兰和苏格兰劳动力市场、土地所有权结构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的颠覆性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革命: 瘟疫后幸存的农民和工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议价能力。我们分析了《劳工法令》(Statute of Labourers)的颁布与失败,揭示了贵族阶层试图固化社会等级的徒劳。通过分析庄园记录和城市行会档案,我们描绘了新兴的“富农”(Yeomanry)阶层如何通过租佃和购买土地,逐渐突破传统的身份桎梏。 教会权威的动摇: 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教会的解释和慰藉显得苍白无力。本书考察了神职人员的高死亡率对基层宗教生活的冲击,以及由此催生的民间宗教运动和早期异端思潮(如乔叟时代对教会腐败的讽刺)的兴起,这些思潮为后来的宗教改革埋下了伏笔。 苏格兰的独立抗争: 在英格兰饱受瘟疫摧残的同时,苏格兰在罗伯特·布鲁斯和后来的大卫二世治下,努力巩固其在《普洛伊格条约》后获得的独立地位。本书对比了英格兰和苏格兰在瘟疫冲击下的不同应对策略,分析了苏格兰贵族权力结构的相对稳固性。 第二部分:战争、王权与国家认同的萌芽 (c. 1400–1485) 中世纪晚期是英格兰与法兰西漫长冲突(百年战争)的舞台。然而,本书的重点并不在于军事史,而是战争如何塑造了民族意识和王权集中的进程。 百年战争的内部代价: 我们超越了阿金库尔的辉煌,深入探究了长期战争对英格兰财政体系和地方治理的压力。王室税收的扩大和常备军的初步形成,如何逐步削弱了地方贵族的传统权力,为都铎王朝的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威尔士的同化与反抗: 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的统治时期,对威尔士的政治与文化进行了严厉的压制。本书详细分析了《伍德斯托克法令》如何限制威尔士人的法律权利和政治参与,并对比了威尔士本地精英在面对英格兰强大王权时的策略性合作与文化抵抗。 玫瑰战争的社会根源: 玫瑰战争(1455-1487)被传统史学视为贵族间的权力斗争。本书则提出了一个修正观点:这场战争是土地兼并加剧、地方军事领主化以及战后社会不安全感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不仅仅是约克与兰开斯特家族的争斗,更是地方势力与中央王权之间张力的一次爆发。我们考察了战争对城市商业精英的经济影响,以及他们如何最终选择支持亨利·都铎,以换取秩序的重建。 第三部分:边缘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知识 与欧洲大陆对古典人文主义的狂热追求不同,不列颠群岛的文化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宗教延续性。 中古英语的演变与文学实践: 本书细致考察了乔叟之后,文学语言如何从贵族阶层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渗透。我们分析了“神秘剧”(Mystery Plays)和“道德剧”(Morality Plays)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它们是民众理解神学、伦理和世界秩序的主要媒介,远比宫廷诗歌更具社会影响力。 爱尔兰盖尔社会的抵抗与破碎: 在英格兰对爱尔兰的殖民扩张(如“老英格兰”定居点的巩固)背景下,爱尔兰盖尔贵族(The Great Earls)努力维持其传统法律(Brehon Law)和文化结构。本书探讨了“蒙斯特的冲突”,即盖尔贵族与定居英格兰贵族在土地管理和政治忠诚上的长期博弈,以及这一时期的爱尔兰手稿和音乐传统如何成为文化身份的最后堡垒。 知识的传播与本土化: 知识的传播并非完全依赖于意大利的印刷术。我们研究了修道院抄本的衰落与大学(牛津、剑桥)的兴起,以及本土化的羊皮纸和早期纸质文献的制作工艺。本书关注那些未被“文艺复兴”光环所笼罩的实用性知识——航海知识、法律判例和农业技术——是如何在中世纪晚期积累和传播的。 结论:驶向都铎时代的转型 《失落的边陲》旨在揭示,在15世纪末期,不列颠群岛并非等待文艺复兴的空白画布,而是一个充满内部张力、社会活力和独特发展路径的复杂实体。正是瘟疫导致的社会松动、百年战争催生的王权强化,以及对古典文化模仿的相对克制,共同塑造了一个既保留了中世纪特征,又为16世纪的宗教与政治革命准备了独特土壤的社会结构。本书是对那些在大陆光芒下被忽视的、塑造了现代英国基础的社会力量的细致梳理。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泛黄的纸张质感,配上精致的雕版印刷风格的插图,瞬间就把我拉回到那个印刷术刚刚兴起、知识爆炸的时代。内页的纸张也很有分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品读。我特别喜欢他们选用的字体,那种古典的衬线体,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尊重。装订得也非常扎实,感觉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而且,排版上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那些密集的文字不再那么令人生畏,反而显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

评分

坦白说,我并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内容过于艰深晦涩。但读下来,发现作者的笔触非常灵动,充满了对人类精神探索的赞叹。与其说这是一部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如何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史诗。它探讨了知识的传播如何挑战既有的权威,个人的创造力如何被压抑和最终爆发。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精神被洗礼过的感觉,对现代社会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也能产生新的审视角度。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人在历史的洪流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挣扎。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最难得的是它的可读性。我之前对那个时期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寥寥数语的概括,总觉得云里雾里。但这本书通过引入大量一手史料的片段——那些当时贵族的信件、商人的账簿、甚至是诗人的十四行诗——使得理论变得有血有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化冲突与融合时的那种克制与客观。他没有简单地贴上“进步”或“倒退”的标签,而是努力还原历史的复杂性,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和判断。这种开放式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我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的兴趣。

评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沉浸在这本书里,感觉就像是和那些历史上的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叙事手法极为高明,他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式的罗列,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说书人,将复杂的政治角力、宗教改革的萌芽,以及艺术思潮的涌动,编织成一张引人入胜的网。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去想象当时的场景,那些宏大的教堂、熙熙攘攘的市集,以及学者们在羊皮纸上奋笔疾书的身影。特别是对社会风俗和日常生活的描绘,极其细腻,让人感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鲜活存在过的生命体验。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注释系统堪称典范。那些散布在页脚的详尽解释,没有打断主线的流畅阅读,却又在需要时提供了及时的背景知识补充。我发现,很多我原本感到困惑的术语和人名,都在那里找到了清晰的定位。这表明编纂者和作者在资料的整理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此外,随书附带的那几张手绘地图,精确地标示了当时各个城邦和王国的边界变迁,对于理解领土争夺和联盟形成至关重要。没有这些视觉辅助,光靠文字描述,很难在脑海中构建出准确的空间概念。

评分

对欧洲早期历史感兴趣,尤其是日耳曼人大迁徙导致西罗马帝国崩溃,所以就买了这本书

评分

塑封包装,还没来得机开苞

评分

这次京东的图书优惠力度很大,对于知识界是福音,希望大家都热爱读书。

评分

这个系列最新的,以前的其他已经收集了,都是国内不常见的译本,但是内容都是文艺复兴式,难得一见的。

评分

书包装不错,版式略小了点。价钱很优惠,比较满意。

评分

期待已久的图书,希望内容不错。期待已久的图书,希望内容不错。期待已久的图书,希望内容不错。期待已久的图书,希望内容不错。期待已久的图书,希望内容不错。

评分

塑封包装,还没来得机开苞

评分

把我名字喊错了,太尴尬了……

评分

精装本做得不错,用纸挺好,不是轻型纸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