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读本

史学理论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北成,陈新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95249
版次:1
商品编码:101531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8
字数:4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史学理论读本》是史学理论研究论文的精选,分为“历史是什么”“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历史分支概论”四部分,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史学研究的新思路、历史专门领域的拓展等诸多主题。选文以国外学者的论著为主,写作时间上起19世纪,下讫新世纪之初,新译文章超过半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内容相对完整、知识较为新鲜的选本。

作者简介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新,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著有《西方历史叙述学》等。

目录

总序
一 历史是什么?
论历史科学的特征
历史的不可避免性
历史学家和历史家的事实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二 史学理论
关于世界历史问题的思考
历史方法论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答刘胡两先生书
尼采·谱系学·历史学
历史解释中的形式主义与情境主义策略
后现代主义观点下的历史启蒙:“新费解”的历史学
历史编纂与后现代主义
三 历史理论
我的历史观
作为一种社会类型的封建主义
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西部问题
四 史学分支概论
下层的历史
理解社会史——新话题和新史学家
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象征
观念史的来龙去脉
政治史还是历史学的骨干吗?
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史?
新经济史的发现和方法
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的悖论现象
编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应该讲,几类书评,该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彼此不能割裂、也不好骄傲或妄自菲薄。

评分

好书推荐……………………

评分

情感型书评。这一类中,书评人与原创作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或激烈对质成为贯穿书评全文的唯一或主要线索。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果从仁和山、智和水的关系论断,讲的该是思想型书评;如果以“乐”本身来说,道的却是情感型书评,它结构于书评人对被评书籍的直接情感体验。

评分

名编辑,大家文章,很不错啊,就是速度慢了点

评分

南开历史学专业教授推介书目。

评分

   一口气攻下这座城池之后窗外的马路已经停止了喧嚣,偶尔驶过的车辆总是会不合时宜的打破这种难得的平静,马路注定就不是用来平静的,就好像这部小说一样!首先我得说我非常喜欢书中提到的那几个梦境,如果这些梦境确有其事的话那么我会更加高兴,至少我不是唯一一个自曝梦境的人!语言的风格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调侃,在我的词典里调侃就是以调戏的口吻侃大山的意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词典,其中定义因人而异,有的人会认为你讲黄色笑话是下流的,有的人会认为你想牵她或他的手是下流的,而有的人认为只要自己没有去扒你的衣服那就都不能算是下流的,这些又是题外话了!小说中有三个专职无业人员,生活在一座荒唐而又平凡的无名城市,由此可见,如今荒唐已经堕落为一种没什么个性的属性了!三人中总是很残疾的健叔无疑是其中核心,这是一个单纯得也有些荒唐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单纯到了一种平凡的地步,跟很多人一样,只是很多人都不会有像他那样的齐豫,哦,应该是奇遇。单纯的人总是会让我有由衷的亲切感,比如文中的那个“我”回忆里的同桌和C,该同桌是男的,擅长跳远,死于自杀;C是女的,擅长单纯,死于回忆!关于死亡,我如今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低了,以前巴不得自己最好能有个国葬或者联合国降半旗的待遇,但是现在觉得那几乎可以作为我曾经单纯的证明,我现在只希望在我死去的时候不要受到太多的折磨最好是在不知不觉中停止心跳,而且没有人会因为我的死感到悲伤,这样显得比较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在这座城池里大多数人和死人也没有太多区别,今天跟昨天一样,明天也会跟今天一样,尸体就是这样,昨天会比今天新鲜一点,而明天会比今天更腐烂,多么绝望的论调!绝望就像是“我”时常会去光顾一下的那片意识流般的树林和围墙,充满着若即若离的不确定性,你想了解但是永远都做不到!越是做不到的事情往往越是让人向往,就好像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找一个校花做女朋友,所以绝大多数人会向往校花,于是他们的幸运之处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的绝望!好了,不想再这样东拉西扯了,没完没了那就成了葛优,我还是省省吧!

评分

史学理论读本 史学理论读本

评分

史学理论读本 史学理论读本

评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就在于:如果他们有良心,就会在49年时反对国民党,不去台湾而留在大陆;接着在反右、文革时继续反对共产党,最后被政治运动的狂涛所淹没——这毋宁说是他们的宿命。后人对他们,应有钱穆在《国史大纲》序里所说的“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能“抱一种偏激之虚无主义”,即认为他们“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杨奎松在序言中,就特别强调自己要摒弃简单的价值判断,把书中主角张东荪、王芸生和潘光旦“当成普通人来看待,特别要从人性的角度去诠释和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