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服務框架

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輕量級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服務框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Spring Cloud
  • Docker
  • 微服務
  • 分布式係統
  • 架構設計
  • Java
  • 容器化
  • 輕量級框架
  • 實戰
  • 雲原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蘭興達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2717
商品編碼:11958373820
頁數:1
字數: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

微服務架構與實踐

分布式服務框架原理與實踐


輕量級微服務架構(上冊)

四冊YL37199787121312717 9787121275913 9787121279195 9787121298042

  • 作者:   
  • 齣版社:
  • ISBN:9787121312717
  • 上架時間:2017-4-6
  • 齣版日期:2017 年4月
  • 開本:16開
  • 頁碼:268
  • 版次:1-1
  • 所屬分類:
     作為一部幫助大傢實現微服務架構落地的作品,《Spring Cloud與Docker微服務架構實戰》覆蓋瞭微服務理論、微服務開發框架(Spring Cloud)以及運行平颱(Docker)三大主題。全書可分為三部分,第1章對微服務架構進行瞭係統的介紹;第2-11章使用Spring Cloud開發框架編寫瞭一個"電影售票係統";第12-14章則講解瞭如何將微服務應用運行在Docker之上。全書Demo驅動學習,以連貫的場景、具體的代碼示例來引導讀者學習相關知識,終使用特定的技術棧實現微服務架構的落地。 



  • 熱愛技術交流,曾代錶公司參加全球微服務架構高峰論壇、QCon等技術沙龍。擁抱開源,在GitHub與Git@OSC上開源多個項目,並獲得瞭開源中國的推薦,例如開源電子書《使用Spring Cloud與Docker實戰微服務》等。
    筆者博客:http://itmuch.com,定期分享Spring Cloud相關博客。讀者可掃碼關注Spring Cloud 中國社區公眾號以及作者公眾號。


  • 1 微服務架構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單體應用架構存在的問題1
    1.2 如何解決單體應用架構存在的問題3
    1.3 什麼是微服務3
    1.4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與挑戰5
    1.4.1 微服務架構的優點5
    1.4.2 微服務架構麵臨的挑戰5
    1.5 微服務設計原則6
    1.6 如何實現微服務架構7
    1.6.1 技術選型7
    1.6.2 架構圖及常用組件8
    2 微服務開發框架--Spring Clou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2.1 Spring Cloud 簡介10
    2.2 Spring Cloud 特點10
    2.3 Spring Cloud 版本11
    2.3.1 版本簡介11
    2.3.2 子項目一覽12
    2.3.3 Spring Cloud/Spring Boot 版本兼容性13
    3 開始使用Spring Cloud 實戰微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Spring Cloud 實戰前提143 開始使用Spring Cloud 實戰微服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Spring Cloud 實戰前提14
    3.1.1 技術儲備14
    3.1.2 工具及軟件版本15
    3.2 服務提供者與服務消費者16
    3.3 編寫服務提供者16
    3.3.1 手動編寫項目17
    3.3.2 使用Spring Initializr 快速創建Spring Boot 項目21
    3.4 編寫服務消費者23
    3.5 為項目整閤Spring Boot Actuator 25
    3.6 硬編碼有哪些問題27
    4 微服務注冊與發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4.1 服務發現簡介29
    4.2 Eureka 簡介31
    4.3 Eureka 原理31
    4.4 編寫Eureka Server 33
    4.5 將微服務注冊到Eureka Server 上35
    4.6 Eureka Server 的高可用36
    4.6.1 將應用注冊到Eureka Server 集群上38
    4.7 為Eureka Server 添加用戶認證39
    4.7.1 將微服務注冊到需認證的Eureka Server 40
    4.8 理解Eureka 的元數據41
    4.8.1 改造用戶微服務41
    4.8.2 改造電影微服務41
    4.9 Eureka Server 的REST 端點43
    4.9.1 示例45
    4.9.2 注銷微服務實例49
    4.10 Eureka 的自我保護模式51
    4.11 多網卡環境下的IP 選擇52
    4.11.1 忽略指定名稱的網卡52
    4.11.2 使用正則錶達式,指定使用的網絡地址52
    4.11.3 隻使用站點本地地址53
    4.11.4 手動指定IP 地址53
    4.12 Eureka 的健康檢查53
    5 使用Ribbon 實現客戶端側負載均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5.1 Ribbon 簡介56
    5.2 為服務消費者整閤Ribbon 57
    5.3 使用Java 代碼自定義Ribbon 配置60
    5.4 使用屬性自定義Ribbon 配置63
    5.5 脫離Eureka 使用Ribbon 64
    6 使用Feign 實現聲明式REST 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6.1 Feign 簡介67
    6.2 為服務消費者整閤Feign 67
    6.3 自定義Feign 配置69
    6.4 手動創建Feign 72
    6.4.1 修改用戶微服務72
    6.4.2 修改電影微服務76
    6.5 Feign 對繼承的支持78
    6.6 Feign 對壓縮的支持79
    6.7 Feign 的日誌80
    6.8 使用Feign 構造多參數請求82
    6.8.1 GET 請求多參數的URL 82
    6.8.2 POST 請求包含多個參數83
    7 使用Hystrix 實現微服務的容錯處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7.1 實現容錯的手段85
    7.1.1 雪崩效應85
    7.1.2 如何容錯86
    7.2 使用Hystrix 實現容錯88
    7.2.1 Hystrix 簡介88
    7.2.2 通用方式整閤Hystrix 89
    7.2.3 Hystrix 斷路器的狀態監控與深入理解91
    7.2.4 Hystrix 綫程隔離策略與傳播上下文93
    7.2.5 Feign 使用Hystrix 96
    7.3 Hystrix 的監控101
    7.3.1 Feign 項目的Hystrix 監控102
    7.4 使用Hystrix Dashboard 可視化監控數據103
    7.5 使用Turbine 聚閤監控數據105
    7.5.1 Turbine 簡介105
    7.5.2 使用Turbine 監控多個微服務105
    7.5.3 使用消息中間件收集數據108
    8 使用Zuul 構建微服務網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8.1 為什麼要使用微服務網關113
    8.2 Zuul 簡介115
    8.3 編寫Zuul 微服務網關115
    8.4 Zuul 的路由端點118
    8.5 Zuul 的路由配置詳解119
    8.6 Zuul 的安全與Header 122
    8.6.1 敏感Header 的設置122
    8.6.2 忽略Header 123
    8.7 使用Zuul 上傳文件124
    8.7.1 編寫文件上傳微服務124
    8.8 Zuul 的過濾器127
    8.8.1 過濾器類型與請求生命周期127
    8.8.2 編寫Zuul 過濾器128
    8.8.3 禁用Zuul 過濾器130
    8.9 Zuul 的容錯與迴退130
    8.9.1 為Zuul 添加迴退131
    8.10 Zuul 的高可用133
    8.10.1 Zuul 客戶端也注冊到瞭Eureka Server 上133
    8.10.2 Zuul 客戶端未注冊到Eureka Server 上133
    8.11 使用Sidecar 整閤非JVM 微服務134
    8.11.1 編寫Node.js 微服務135
    8.11.2 編寫Sidecar 136
    8.11.3 Sidecar 的端點138
    8.11.4 Sidecar 與Node.js 微服務分離部署139
    8.11.5 Sidecar 原理分析139
    9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 統一管理微服務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2
    9.1 為什麼要統一管理微服務配置142
    9.2 Spring Cloud Config 簡介143
    9.3 編寫Config Server 144
    9.3.1 Config Server 的端點145
    9.4 編寫Config Client 147
    9.5 Config Server 的Git 倉庫配置詳解149
    9.6 Config Server 的健康狀況指示器152
    9.7 配置內容的加解密153
    9.7.1 安裝JCE 153
    9.7.2 Config Server 的加解密端點153
    9.7.3 對稱加密153
    9.7.4 存儲加密的內容154
    9.7.5 非對稱加密155
    9.8 使用/refresh 端點手動刷新配置155
    9.9 使用Spring Cloud Bus 自動刷新配置157
    9.9.1 Spring Cloud Bus 簡介157
    9.9.2 實現自動刷新158
    9.9.3 局部刷新159
    9.9.4 架構改進159
    9.9.5 跟蹤總綫事件160
    9.10 Spring Cloud Config 與Eureka 配閤使用161
    9.11 Spring Cloud Config 的用戶認證162
    9.11.1 Config Client 連接需用戶認證的Config Server 163
    9.12 Config Server 的高可用164
    9.12.1 Git 倉庫的高可用164
    9.12.2 RabbitMQ 的高可用164
    9.12.3 Config Server 自身的高可用165
    10 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 實現微服務跟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7
    10.1 為什麼要實現微服務跟蹤167
    10.2 Spring Cloud Sleuth 簡介168
    10.3 整閤Spring Cloud Sleuth 170
    10.4 Spring Cloud Sleuth 與ELK 配閤使用172
    10.5 Spring Cloud Sleuth 與Zipkin 配閤使用176
    10.5.1 Zipkin 簡介176
    10.5.2 編寫Zipkin Server 176
    10.5.3 微服務整閤Zipkin 178
    10.5.4 使用消息中間件收集數據181
    10.5.5 存儲跟蹤數據183
    11 Spring Cloud 常見問題與總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6
    11.1 Eureka 常見問題186
    11.1.1 Eureka 注冊服務慢186
    11.1.2 已停止的微服務節點注銷慢或不注銷187
    11.1.3 如何自定義微服務的Instance ID 188
  • 內容簡介
  • 隨著RESTful、雲計算、DevOps、持續交付等概念的深入人心,微服務架構逐漸成為係統架構的一個代名詞。本書首先從理論齣發,介紹瞭微服務架構的概念、誕生背景、本質特徵以及優缺點;然後基於實踐,探討瞭如何從零開始構建**個微服務,包括Hello World API、Docker 映像構建與部署、日誌聚閤、監控告警、持續交付流水綫等;後,在進階部分討論瞭微服務的輕量級通信、消費者驅動的契約測試,並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描述瞭如何使用微服務架構改造遺留係統。全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晰,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論結閤實踐的微服務架構的實用書籍。
      本書不僅適閤架構師、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以及運維人員閱讀,也適閤正在嘗試使用微服務架構解耦曆史遺留係統的團隊或者個人參考,希望本書能在實際工作中對讀者有所幫助。

分布式服務框架原理與實踐

本書作者具有豐富的分布式服務框架、平颱中間件的架構設計和實踐經驗,主導設計的華為分布式服務框架已經在全球數十個成功商用。書中依托工作實踐,從分布式服務框架的架構設計原理到實踐經驗總結,涵蓋瞭服務化架構演進、訂閱發布、路由策略、集群容錯和服務治理等多個專題,全方位剖析服務框架的設計原則和原理,結閤大量實踐案例與讀者分享作者對分布式服務框架設計和運維的體會。同時,對基於Docker部署微服務以及基於微服務架構開發、部署和運維業務係統進行瞭詳細介紹。目錄內容簡介

本係列從開發與運維兩方麵分彆對微服務架構的實踐過程進行描述,全套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偏重於開發,下冊偏重於運維。在上冊中讀者會學習到微服務架構所需的開發技能,包括使用SpringBoot搭建微服務開發框架,使用Node.js搭建微服務網關,使用ZooKeeper實現微服務注冊與發現,使用Docker封裝微服務,使用Jenkins部署微服務。通過閱讀上冊,讀者可輕鬆搭建一款輕量級微服務架構。

《輕量級微服務架構(上冊)》適閤對微服務實踐感興趣,以及想成為微服務架構師的人員閱讀。



《現代軟件工程:從理論到實踐的係統化指南》 本書是一部全麵而深入的現代軟件工程著作,旨在為軟件開發者、架構師、項目經理及對軟件開發流程有深入理解需求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的、可操作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方法。我們跳脫齣單一技術棧或框架的束縛,著眼於軟件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從概念設計到最終部署與維護,旨在培養讀者構建高質量、可伸縮、可維護且能應對復雜業務場景的現代軟件係統。 第一部分:軟件工程的基石——理論與方法論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理解軟件工程的核心理念,為後續的實踐操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1.1 軟件工程的演進與核心原則 1.1.1 從瀑布到敏捷:工程模式的變遷 我們將追溯軟件開發方法論的發展曆程,從早期的瀑布模型,到迭代、增量的螺鏇模型,再到如今占主導地位的敏捷開發。重點剖析各種模型的核心思想、適用場景、優缺點,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瞭軟件開發在不同階段麵臨的挑戰。理解這一演變過程,有助於我們認識到“適應變化”是現代軟件工程的本質要求。 1.1.2 S.M.A.R.T.原則與項目目標設定 項目成功的基石在於清晰、可衡量的目標。我們將深入講解S.M.A.R.T.原則(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並演示如何在軟件項目的規劃階段,運用這一原則來設定具體、可量化、可達成、相關且有時間限製的目標,確保項目朝著既定方嚮穩步前進。 1.1.3 質量屬性的認知與權衡 高質量的軟件不僅僅意味著功能正確,更涵蓋瞭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可伸縮性等一係列非功能性需求。我們將詳細闡述這些關鍵的質量屬性,並通過案例分析,講解如何在項目不同階段,針對不同的業務需求,進行有效的權衡與優先級排序。例如,對於一個高並發交易係統,性能和可伸縮性將是首要考慮,而對於一個內部管理工具,可用性和可維護性則可能更為重要。 1.1.4 復雜性管理:理解與分解 軟件係統越龐大,其內在的復雜性就越高。本節將探討理解和管理軟件復雜性的多種策略,包括模塊化設計、抽象化、分層架構等。我們會深入講解如何將一個大型復雜係統分解為更小、更易於管理的部分,以及如何通過清晰的接口定義來隱藏內部實現細節,從而降低整體的認知負擔和開發維護難度。 1.2 需求工程:從模糊到清晰的轉化 1.2.1 用戶故事與用例:驅動開發的語言 用戶故事(User Story)和用例(Use Case)是需求捕獲和溝通的有效工具。我們將詳細介紹如何撰寫高質量的用戶故事,包括其標準格式(As a [type of user], I want [some goal] so that [some reason])以及如何進行細化和拆解。同時,我們將講解用例模型的設計,如何識彆係統的參與者(Actors)、用例(Use Cases)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用以清晰地描繪用戶與係統的功能需求。 1.2.2 非功能性需求的識彆與錶述 除瞭用戶可見的功能,非功能性需求同樣至關重要。本節將指導讀者如何識彆、捕獲和錶述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訪問性等非功能性需求,並闡述它們如何影響係統設計和技術選型。例如,對於“響應時間不超過200毫秒”這樣的性能需求,我們需要明確其發生的場景和具體指標。 1.2.3 需求驗證與確認 需求的準確性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我們將介紹多種需求驗證和確認的技術,如原型法、評審會議、故事闆等,幫助團隊確保所捕獲的需求準確反映瞭用戶的真實意圖和業務的實際需要。 1.3 軟件設計原則與模式 1.3.1 SOLID原則:麵嚮對象設計的黃金法則 SOLID原則(單一職責、開放封閉、裏氏替換、接口隔離、依賴倒置)是構建健壯、可維護麵嚮對象係統的基石。我們將逐一剖析每個原則的含義、重要性,並通過具體的代碼示例,演示如何在實際開發中應用這些原則,避免常見的代碼設計陷阱。 1.3.2 設計模式的戰略應用 設計模式是解決常見設計問題的經驗總結。本書將精選最常用、最實用的設計模式,如工廠模式、單例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裝飾器模式、適配器模式等,深入解析它們的結構、意圖、應用場景及潛在的權衡。我們將強調“模式是為瞭解決問題而存在”,而非“為瞭用模式而用模式”,引導讀者在閤適的時機選擇恰當的模式,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可擴展性和可重用性。 1.3.3 架構風格與模式:宏觀的設計決策 除瞭對象級彆的設計模式,宏觀的架構決策同樣關鍵。我們將介紹如分層架構(Layered Architecture)、客戶端-服務器架構(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事件驅動架構(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等主流架構風格。重點分析它們的優缺點、適用場景,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係統的整體組織結構和通信方式。 第二部分:係統化開發流程——從編碼到部署 本部分將聚焦於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具體活動,強調如何通過係統化的方法提高效率和質量。 2.1 高效編碼實踐 2.1.1 清晰的代碼結構與命名規範 好的代碼不僅能工作,更要易於閱讀和理解。我們將強調良好的代碼組織、模塊劃分的重要性,以及一緻、清晰的命名規範(變量、函數、類、文件等)對提升代碼可讀性的巨大作用。 2.1.2 代碼重構的藝術與時機 代碼重構不是新增功能,而是優化現有代碼結構,使其更易於理解、維護和擴展。我們將講解各種重構手法,如提取方法、移動字段、替換繼承等,並指導讀者如何識彆代碼中的“壞味道”(Code Smells),以及如何在不改變代碼外在行為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進行重構。 2.1.3 自動化測試:質量的守護者 自動化測試是保障軟件質量、實現持續交付的關鍵。我們將深入講解單元測試(Unit Testing)、集成測試(Integration Testing)和端到端測試(End-to-End Testing)的概念、方法和最佳實踐。重點介紹如何編寫有效、可靠的測試用例,以及如何將測試集成到開發流程中,形成“測試驅動開發”(TDD)或“行為驅動開發”(BDD)的模式。 2.2 版本控製與協作 2.2.1 Git深度指南:掌握分布式版本控製 Git已成為現代軟件開發不可或缺的版本控製係統。本書將提供Git的全麵指南,從基礎命令(clone, commit, push, pull, status)到分支管理(branch, checkout, merge, rebase),再到解決衝突、迴滾操作等高級技巧。我們將著重講解團隊協作中常用的工作流程,如Gitflow,以及如何利用Git進行高效的代碼審查。 2.2.2 代碼審查:集體智慧的沉澱 代碼審查(Code Review)是一種有效的代碼質量保障手段。我們將闡述代碼審查的目的、流程,以及作為審查者和被審查者應有的態度和方法。通過有效的代碼審查,團隊成員可以相互學習、發現潛在問題、統一代碼風格,共同提升代碼質量。 2.3 構建與持續集成/持續交付(CI/CD) 2.3.1 構建自動化:簡化編譯與打包 手動執行編譯、鏈接、打包等步驟效率低下且容易齣錯。我們將介紹自動化構建工具(如Maven, Gradle, npm)的使用,如何配置構建腳本,實現代碼的自動化編譯、測試、打包和依賴管理,為後續的CI/CD流程打下基礎。 2.3.2 CI/CD流水綫的構建與實踐 持續集成(CI)和持續交付(CD)是現代軟件開發的核心實踐。我們將詳細講解CI/CD流水綫的概念,包括代碼提交、自動化構建、自動化測試、部署到不同環境等環節。通過實例演示,指導讀者如何搭建和配置CI/CD工具鏈(如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實現軟件從代碼提交到生産環境發布的自動化和高效化。 第三部分:係統化運維與演進——保證穩定與可伸縮 本部分將聚焦於軟件係統上綫後的運維管理和持續演進,確保係統在生産環境中的穩定運行和隨業務增長的伸縮能力。 3.1 監控、日誌與告警 3.1.1 係統可觀測性:知曉係統狀態 “看不見,摸不著”是係統運維的大忌。本節將深入探討係統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的重要性,包括日誌(Logging)、指標(Metrics)和追蹤(Tracing)這三大支柱。我們將介紹如何設計和實現有效的日誌記錄策略,如何收集和分析係統指標,以及如何進行分布式追蹤,從而全麵瞭解係統的運行狀態。 3.1.2 有效的日誌管理與分析 日誌是排查問題的關鍵綫索。我們將講解結構化日誌的優勢,如何選擇閤適的日誌級彆,以及如何利用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Prometheus+Grafana等工具對日誌進行集中管理、搜索和分析。 3.1.3 智能告警與響應機製 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問題是保證係統可用性的前提。我們將介紹如何設置有效的告警規則,如何區分誤報和真實告警,以及如何建立快速響應和故障排除的流程。 3.2 性能調優與伸縮性設計 3.2.1 性能瓶頸分析與定位 性能問題是影響用戶體驗和業務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將講解如何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如profilers)來識彆代碼、數據庫、網絡等方麵的性能瓶頸,並提供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3.2.2 負載均衡與彈性伸縮 麵對不斷變化的流量高峰,係統需要具備伸縮能力。本節將深入探討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的技術原理和實現方式,以及如何設計彈性伸縮(Auto-Scaling)機製,使係統能夠根據實時負載自動增加或減少資源,從而保證服務的穩定性和成本效益。 3.3 係統安全策略 3.3.1 安全開發的生命周期(SDL) 安全不應是事後補救,而應貫穿於軟件開發的全過程。我們將介紹安全開發生命周期(SDL)的概念,並在需求、設計、編碼、測試、部署等各個階段,融入安全考慮。 3.3.2 常見的安全威脅與防禦 我們將識彆和分析常見的安全威脅,如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XSS)、跨站請求僞造(CSRF)、認證與授權漏洞等,並提供相應的防禦措施和最佳實踐。 3.4 持續改進與技術債務管理 3.4.1 定期評審與度量 軟件係統需要持續的維護和改進。我們將強調定期進行代碼評審、係統架構評審、性能迴顧等活動的重要性。同時,介紹如何利用關鍵度量指標(如代碼覆蓋率、bug密度、響應時間)來評估係統健康狀況。 3.4.2 技術債務的識彆與償還 技術債務(Technical Debt)是由於選擇捷徑或短期解決方案而産生的,它會在未來增加維護成本。本節將指導讀者如何識彆技術債務,並製定閤理的計劃來逐步償還,以防止其纍積對項目造成不可挽迴的影響。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 每一章節都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閤,通過大量的代碼示例、圖示和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概念並掌握實踐技巧。 體係化構建: 全書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進階,構建瞭一個完整、連貫的軟件工程知識體係。 麵嚮未來: 關注現代軟件開發的前沿趨勢和最佳實踐,幫助讀者應對快速變化的行業挑戰。 強調權衡: 軟件工程並非“銀彈”,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不同技術和方法之間的權衡,做齣最適閤當前業務場景的決策。 啓發思考: 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標讀者: 希望係統學習軟件工程理論與實踐的初級開發者。 尋求提升開發效率、代碼質量和係統可維護性的中高級開發者。 負責軟件架構設計、技術選型和項目管理的架構師與技術領導者。 對現代軟件開發流程和方法論感興趣的IT從業者。 希望全麵理解軟件開發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經理。 《現代軟件工程:從理論到實踐的係統化指南》 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套指導您構建卓越軟件係統的思想和方法論。無論您身處何種開發環境,麵臨何種技術挑戰,本書都將是您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寶貴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 Java 開發者,我一直關注著微服務架構的發展趨勢,也嘗試過一些其他的微服務框架。但不得不說,Spring Cloud 結閤 Docker 的這套方案,在實際項目中應用起來確實是得心應手。這本書深入淺齣地講解瞭 Spring Cloud 的核心組件,以及如何與 Docker 配閤,構建一個穩定、高效的微服務係統。書中的案例涵蓋瞭從服務注冊與發現到熔斷降級、分布式配置等多個方麵,這些都是微服務架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輕量級”微服務架構的探討,這部分內容非常有價值,它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構建齣高性能、高可用的微服務係統。而且,書中對分布式服務框架的深入分析,也為我們理解技術演進提供瞭重要的參考。這本書不僅提供瞭技術上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瞭一種構建現代分布式係統的理念和方法論。如果你想在微服務領域有所建樹,這本書絕對是你案頭的必備良書。

評分

這本書簡直讓我醍醐灌頂!我一直對微服務這個概念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它高深莫測,特彆是涉及到 Spring Cloud 和 Docker 的時候。之前也看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總是碎片化的,不成體係。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把那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瞭起來,而且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它不像某些理論派的書籍那樣,上來就講一大堆抽象的概念,而是從實際齣發,一步步引導你搭建自己的微服務係統。書中的代碼示例非常豐富,而且講解清晰,即使是像我這樣之前對 Docker 和 Spring Cloud 瞭解不多的讀者,也能跟著做下來。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而是深入到“為什麼”,解釋瞭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原理是什麼。這對於真正理解和掌握微服務架構至關重要。我特彆喜歡它關於服務注冊與發現、熔斷與降級、API 網關的章節,這些都是微服務中非常核心的部分,書裏講解得非常透徹,也給瞭我很多實踐上的啓發。總而言之,如果你想真正理解和落地微服務架構,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強烈推薦!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我近期開發遇到的一個“救星”!最近團隊在嘗試將一些舊的單體應用拆分成微服務,過程中遇到瞭很多頭疼的問題,尤其是關於服務間的通信、配置管理以及如何保證係統的穩定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書,沒想到它簡直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書中的 Spring Cloud 部分,講解的各種組件(如 Eureka, Feign, Hystrix, Gateway 等)都非常實用,而且通過大量的實戰案例,把這些組件的使用場景和配置方法交代得清清楚楚。更讓我驚喜的是 Docker 的結閤,它完美地展示瞭如何使用 Docker 來打包、部署和管理這些微服務,這對於我們提高開發效率和運維能力起到瞭巨大的推動作用。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服務治理的章節,它詳細講解瞭如何實現服務注冊、發現、負載均衡以及如何處理服務故障。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非常及時,也讓我對微服務的健壯性有瞭更深的理解。如果你也正在為微服務架構的落地而苦惱,這本書絕對是你最好的助手。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比我想象的還要紮實!作為一個在分布式係統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開發者,我對各種框架和技術都有所涉獵,但這次能通過一本書來係統性地梳理 Spring Cloud 和 Docker 在微服務中的應用,還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細節,而是巧妙地將它們融入到清晰的講解中。我特彆欣賞它對於“輕量級”微服務架構的闡述,這部分內容觸及瞭我們在實際項目中常常會遇到的權衡和取捨,如何用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大的價值。而且,書中對分布式服務框架的選型和演進也做瞭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我們理解技術的趨勢和選擇閤適的解決方案非常有幫助。我曾經因為某些項目選擇的技術棧而糾結,看瞭這本書之後,很多睏惑都迎刃而解瞭。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套實現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思考方式,一種如何構建健壯、可擴展、易於維護的分布式係統的思維模式。如果你對分布式係統和微服務有深入的探究需求,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去品味。

評分

我是一名初學者,對微服務架構完全是一竅不通,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感覺自己茅塞頓開!這本書用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一點點地把我帶進瞭微服務的大門。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微服務,為什麼要使用微服務,然後逐步深入到 Spring Cloud 的各種核心組件。書中的很多比喻和例子都非常形象,讓我能夠很快地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我之前最擔心的是 Docker,覺得它很難上手,但書裏對 Docker 的講解非常詳盡,從安裝配置到編寫 Dockerfile,再到如何構建和運行容器,都講得很清楚,並且和 Spring Cloud 結閤得非常完美,讓我感覺 Docker 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服務拆分和數據一緻性的討論,這讓我對微服務的設計原則有瞭初步的認識。即使是對於我這樣的新手,也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嚴謹性和實用性。它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微服務基礎,我非常有信心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用這些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