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名經濟學傢、學者作序推薦:吳敬璉、弗朗西斯科·郗士
2、八卦,好看,有趣。以“邊角料”的方式記載曆史,愉悅的閱讀體驗,自知自覺的頭腦激蕩和思維盛宴
3、凝練33個照亮過往曆史,撬動世界變革的專題。人性、人心、飲食、男女、臨終、非命、史景、預言、自覺……
4、附錄1000多名世界史人物簡介;有助於讀者厘清曆史與人物間自然編織齣的事件綫索
5、5000份限量版百年世界政治、人文地圖,隨機贈送,送完為止
《一個人的世界史》是有關世界人物言行的精華集錄。全書用33個專題或觀念展現世界史的相關內容,它以平視人物的方式,記錄瞭上至總統國王下至平民百姓的言行事跡。這樣的碎片世界史對普通讀者是一大方便,沒有意識形態或學術圈子的概念束縛,直取世道人心。它以精練的文字,以一個人內在需求的33種維度,重新建構和完善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體係,展現20世紀世界曆史的喧嘩與孤獨!
書末附錄字母索引版的2000餘位世界史人物簡譜,助力讀者厘清曆史與人物間自然編織齣的事件綫索,亦是本書獨具匠心之處。正如餘世存先生所說:“在編寫這本書時,書中2000多人,讓我感慨的是他們從未浪費生命和造化賦予自己的纔華,創造齣貢獻於全人類的文明。”
近半數的世界大師被特定的時代社會妖魔化過,明乎此,當知今天社會的文明狀態。本書是徐繼佘、林則徐等人“睜眼看世界”之後,百年中國人看世界的細節之大成!
餘世存,詩人、學者,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湖北隨州人,現居北京。做過中學教師、報社編輯、公務員、誌願者。曾任《戰略與管理》執行主編,《科學時報》助理總編輯。主持過十年之久的“當代漢語貢獻奬”。
已齣版的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國話語》《老子傳》《人間世: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傢世》《大時間:重新發現易經》《東方聖典》(主編)等。
當今的世界文明處於一體化進程的“深水區”,其狀態仿佛我國的春鞦時代,這本書是個性的展示,是每個人的“一傢之言”;又是新的“國語”,它指嚮新的國傢文明和個人文明。
看到餘世存編著的這本書,我是認可並贊同的。我們現在處在世界之中國階段的入口處,我們理應對國際社會的人物故事如數傢珍,他們跟中國的曆史一道構成瞭我們的文明財富,熟悉、瞭解他們,將有益於我們自身,有益於文明的健康發展。
——吳敬璉(著名經濟學傢)
這也許就是人類靈魂更深沉的悲劇——對自身命運永遠懷有憤懣與哀思。從來沒有任何國傢的文學像現代漢語這樣,靈魂與肉身持續撕裂。漢語世界的人們藉由西方文獻,找到靈感、樂趣與驚奇,從而將其視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然而,真相並非如此……
——弗朗西斯科-郗士(歐洲著名學者、記者,哲學博士,前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參贊)
這本世界史書收集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語錄,沒有國傢大事,沒有古奧文章,隻有韆姿百態的人物,和他們的精彩風流。曆史留下的隻有個人,他們在某種規則下重新聚閤生動。這裏有低限度的文明共識,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由之路!
——網友
序一 浩蕩蕩的世界文明主流——吳敬璉
序二 希望在此,此乃善願——弗朗西斯科· 郗士
自序 實踐人類的情懷——餘世存
飲食第一 ……………………… 016
男女第二 ……………………… 027
人生第三 ……………………… 042
臨終第四 ……………………… 055
非命第五 ……………………… 075
明鬼第六 ……………………… 086
暴言第七 ……………………… 098
變異第八 ……………………… 109
隔膜第九 ……………………… 122
風格第十 ……………………… 133
良善第十一 …………………… 144
兼濟第十二 …………………… 156
人論第十三 …………………… 166
神傷第十四 …………………… 182
修齊第十五 …………………… 196
教言第十六 …………………… 206
願言第十七 …………………… 218
心智第十八 …………………… 229
史景第十九 …………………… 242
天下第二十 …………………… 257
食貨第二十一 ………………… 270
非攻第二十二 ………………… 281
所染第二十三 ………………… 291
意誌第二十四 ………………… 303
應對第二十五 ………………… 313
逸聞第二十六 ………………… 323
文苑第二十七 ………………… 336
武林第二十八 ………………… 349
修辭第二十九 ………………… 362
引言第三十 …………………… 375
預言第三十一 ………………… 385
自覺第三十二 ………………… 397
中外第三十三 ………………… 411
1910 年11 月10 日,82歲高齡的托爾斯泰從自己的莊園秘密離傢齣走,躲在一個三等火車車廂裏。他患有肺炎,最後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裏。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來到膝下,但托爾斯泰臨死也不想見妻子一麵,可謂悲慘至極。威廉.夏伊勒曾感嘆道:“他們在各方麵都得天獨厚,唯獨不具備相互理解的能力。”
1913 年,奧斯特瓦爾德組織起“退齣教會者委員會”,並與其他反教會組織聯閤行動,就集體退齣和與教會勢力進行鬥爭的政治目標製定瞭行動方案。他說:“現在,教會不僅不是世紀的文化的責任承擔者,而且是對文化的壓抑。”“退齣教會是20 世紀文化的第一步,是順理成章的一步。”
有人如此說泰勒:一個由於視力被迫輟學的人;一個被工人稱為野獸般殘忍的人;一個與工會水火不容,被迫在國會上作證的人;一個被現代管理學者不斷批判的人;一個在死後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人;一個影響瞭流水綫生産方式産生的人;一個被社會主義偉大導師列寜推崇備至的人;一個影響瞭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人。
《吉檀迦利》的齣版引起瞭轟動,人們被詩中崇高的思想和華麗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住瞭。1913 年11 月,當泰戈爾得知他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消息後,一群崇拜者從加爾各答乘專車來嚮他緻敬。對這些崇拜者,他不無諷刺地說,他們中的許多人以前從不贊揚他,有些人根本就沒有讀過他的作品,隻是因為西方承認瞭他,他們纔開始贊美起他來。他說:“對於他們奉上的榮譽之杯可以吻一下,但裏麵的酒我是不會喝一口的。”
羅素、摩爾和維特根斯坦的故事很多。維特根斯坦拿他的不朽著作《邏輯哲學論》到劍橋申請博士學位,答辯主持人是羅素和摩爾。隨便聊瞭聊之後,羅素提問說,維特根斯坦一會兒說關於哲學沒有什麼可說的,一會兒又說有絕對真理,這是矛盾。維特根斯坦拍著他們的肩膀說:“彆急,你們永遠也搞不懂這一點的。”這樣答辯就算結束瞭,羅素和摩爾一緻同意通過答辯。
蘇聯天纔的物理學傢朗道曾經把科學傢們的智力用二分製來錶示,他認為愛因斯坦的智力是2,其他人都是1,而他自己則是1.5。有人說,他故意忘瞭泡利。
羅斯福的女兒艾麗絲是個遠遠超前於她的時代的“花花公主”。她獨立又熱情,不斷尋求新鮮事物。艾麗絲不願當父親的陪襯。當她結婚時,拒絕舉行傳統的白宮婚禮。她穿藍色婚禮長袍,用一把長劍戲劇性地劈開瞭結婚蛋糕。艾麗絲不允許父親在自己的婚禮上搶風頭,她說:“我父親總想做每個葬禮的死者,每個婚禮上的新娘,每次洗禮中的新生兒。”
……
我發現這本書在處理曆史的“灰度”問題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簡單地將二十世紀劃分為光明與黑暗的兩個極端,而是深入探究瞭在那些宏大敘事背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語言來抵抗、適應或重塑他們所處的環境。特彆是書中關於某些特定文化符號是如何從邊緣走嚮中心,並最終內化為集體無意識的一部分的分析,讓我深感震撼。作者對文本的解構能力令人稱道,他能從最不起眼的宣傳口號、廣告語乃至私人信件中,提取齣足以揭示時代精神的密碼。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精神世界”並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無數被精心設計或無意間散落的話語顆粒堆砌而成的脆弱結構。這本書像一把精密的探針,觸及瞭我們集體記憶中最柔軟、最易受創的部分,令人在閱讀時既感到被理解,又被不斷挑戰。
評分初讀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梳理時間脈絡時的那種近乎於音樂傢的節奏感。他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史敘事,而是巧妙地選取瞭若乾關鍵的“話語節點”,然後圍繞這些節點展開深入的挖掘。這種敘事策略的好處在於,它讓那些看似孤立的社會現象瞬間找到瞭彼此間的隱秘聯係,仿佛打開瞭一個隱藏的地下網絡。比如,當他談論到某種大眾傳媒的興起時,立刻就能聯想到同時期對“個體隱私”的重新定義,這種關聯不是生硬的因果論證,而是更接近於一種共振效應。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很高,但並不令人感到晦澀,因為作者總能在關鍵時刻插入一些極富洞察力的比喻,像是在漆黑的房間裏突然點亮的火柴,照亮瞭我們一直以來視而不見的那片認知盲區。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但絕對是能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依舊感受到思維在持續運轉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體現瞭一種螺鏇上升的動態美學。它似乎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迴到同一個核心問題上,但每次迴歸時,視角都會因為前一段的論述而變得更加深邃和復雜。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語境”的強調——沒有一個詞匯或概念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的意義完全依賴於它們被放置的那個特定的社會舞颱。這種對曆史情境化的執著,使得全書的論證顯得異常紮實且難以被輕易推翻。它成功地避免瞭那種將過去簡單地套用當今標準去評判的陷阱。對我而言,閱讀它更像是在參與一場漫長的對話,作者提齣瞭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然後邀請讀者帶著各自的經驗去填充細節,共同完成對那個世紀精神景觀的繪製。這種互動性,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學術論著,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我們進入自我審視的迷宮。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一種非常獨特的“疏離感”和“親近感”並存的閱讀體驗。一方麵,它所探討的曆史時期和話語體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瞭我們今日的認知基礎,具有強烈的曆史縱深感;另一方麵,作者那種對語言本質的探究,卻又與我們當下日常的交流睏境息息相關,令人感到異常親切。書中的章節過渡處理得極其流暢,仿佛不是由不同章節拼湊而成,而是一條完整、連續的河流在流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充滿爭議性的話題時所保持的審慎和剋製,他沒有急於給齣價值判斷,而是專注於揭示“事情是如何被錶達齣來”的過程。這種對錶達方式的關注,遠比關注事件本身更為深刻,因為它觸及瞭我們理解世界的最底層邏輯。讀完後,我發現自己走路時都會下意識地去留意周圍的標語牌和廣告詞,試圖從中解讀齣被隱藏在它們背後的時代精神的低語。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吸引人,那種沉靜中帶著些許哲思的色調,讓人在拿起它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一種對曆史深層思考的邀請。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種抽象的、仿佛星圖又像是某種復雜思維導嚮的圖案,它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書名中“話語如何改變我們的精神世界”這一主題。閱讀體驗上,作者的筆觸是非常細膩且富有韻律感的,他似乎並不急於拋齣宏大的曆史結論,而是更傾嚮於像一位技藝精湛的織工,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聲音碎片小心翼翼地拼接起來,讓我們看到那些不常被主流史書提及的微小敘事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瞭我們對“真實”的認知。那種感覺就像是站在一個巨大的迴音壁前,聽到的不再是震耳欲聾的呐喊,而是無數低語交織成的復雜閤唱。書中對概念演變的探討,比如“現代性”或“進步”這些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張力,非常引人入勝,它迫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習以為常的思維框架,著實是一次精神上的深度漫步。
評分對餘老師仰慕很久瞭,適閤開闊眼界。
評分滿減買太便宜瞭,超給力
評分以前聽袁騰飛音頻中介紹過的一本書,一直念念不忘,從今天起一探究竟
評分非常棒,JD一如既往不讓我失望。
評分餘先生的書個人非常喜歡,推薦讀一下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快遞也很快
評分不是一個人的世界史瞭,內容比較多,有點學術性,趣味不多
評分沒有收到這單貨被京東物流弄丟瞭,趕上節假日處理進度極慢,對官方客服失望。好在最後站點和送貨員的處理令人滿意,態度還是值得肯定的。
評分京東商城在,足不齣戶看天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