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华幼卿)

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华幼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齐方,副主编 著,华幼卿,李齐方,副 编
图书标签:
  • 高分子物理
  • 高分子科学
  • 学习指导
  • 习题集
  • 华幼卿
  • 教材
  • 物理
  • 高分子材料
  • 大学教材
  • 理工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759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15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与华幼卿、金日光主编《高分子物理》第四版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导书和学习参考书。全书内容分成两篇。第Ⅰ篇为基础部分,第Ⅱ篇为拓展练习部分。第Ⅰ篇参考了多本中外书籍,内容共分11章,包括:高分子链的结构,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溶液,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橡胶弹性,聚合物黏弹性,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聚合物的流变性,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每章、每题均有详细的解答和题解、参考答案。第Ⅱ篇为学生拓展训练提供了练习题,为教师因材施教指出了方向。
本书可作为《高分子物理》第四版的辅导教材,供理工科、师范大学等聚合物化学专业、聚合物物理专业、聚合物材料专业等与聚合物科学和工程相关专业的师生选用。也可作为考研学生的参考书,还可供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华幼卿,北京化工大学,教授,1.教学:退休前,主讲本科生“高分子物理”课程,研究生“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及“聚合物研究方法(热分析)”课程。“高分子课程建设与改革”1993年荣获“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和教委精品课程。本人评为北化先进工作者(2次),北京市优 秀教师(1次)。担任历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被全校学生两次评为“烛光教师”等。
2.科研:负责及承担化工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石化基金项目、大连市级重点项目、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兵器部项目及若干横向课题。化工部项目1998年荣获石油和化工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顺丁胶工业生产新技术”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奖)。在国内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不少为SCI、EI收录。
3.本人为美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会员,国家仪器仪表协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聚氯乙烯》杂志编委。

目录

第Ⅰ篇基础部分1
一、学习指导与例题、习题1
第1章高分子链的结构1
第2章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2
第3章高分子溶液3
第4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5
第5章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6
第6章橡胶弹性8
第7章聚合物黏弹性9
第8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10
第9章聚合物的流变性11
第10章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学性和光学性能13
第11章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13
二、解答和题解14
第1章高分子链的结构14
第2章高分子凝聚态结构21
第3章高分子溶液31
第4章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39
第5章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转变45
第6章橡胶弹性53
第7章聚合物的黏弹性60
第8章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70
第9章聚合物的流变性78
第10章聚合物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光学性能86
第11章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91
第Ⅱ篇拓展练习部分100
一、习题100
二、习题解答113
参考文献136

前言/序言

“聚合物物理学”是聚合物科学与工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在国内已广泛开设,不仅是聚合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被列入化学、化工、生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纺织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其他材料类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聚合物物理”教材目前已出版了十余种。北京化工大学华幼卿、金日光主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高分子物理》第四版已于2013年9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将重点放在削枝强干、化解难点和学科展新三个方面。本书版于1991年出版,销售24800册;第二版2001年出版,印刷11次,销售45500册,2002年荣获普通高校教材二等奖;第三版2006年出版,总共印刷9次,销售60000册。得到了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众多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帮助和选用。教材原为工科院校编写,第三版、第四版已达到理工合一的要求。

本书为与《高分子物理》第四版教材配套的学习参考书。用以帮助同学加深对高分子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正确理解,巩固和提高对教材精髓内容的掌握。同时,引导同学增强创新意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全书内容分为两篇。第Ⅰ篇为基础部分,通过名词、概念解释和问答题等形式及其解答,对新教材进行学习指导。同时,又有计算题等形式的例题、习题及题解、答案;第Ⅱ篇为拓展部分,通过问答题、证明题、推导题、计算题等形式的习题和题解,既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又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资料。

书中,第Ⅰ篇学习指导、例题和习题部分及第Ⅱ篇习题部分均参考了众多国外、国内教材、专著和习题集。在此,谨向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在这本参考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何平笙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包永忠教授(博导)、河北工业大学刘国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董永强教授(博导)和北京工商大学向爱民教授、周洪福讲师(博士)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季莎、张莲伟、冯建宇、苏尧天、王敏等参加了本书的部分习题整理、翻译、题解、校阅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第Ⅰ篇由华幼卿教授编写;第Ⅱ篇由李齐方教授编写,江盛玲高工参编。全书由华幼卿统稿审定。限于编者的学术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欠缺,敬请读者多多指正。




华幼卿


2016年1月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高分子物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华幼卿)》的图书的简介,但这份简介将完全不包含该书的任何具体内容,而是侧重于介绍一个假设的、不同主题的图书,旨在满足您不希望提及原书内容的严格要求。 --- 深度解析与实践:《现代凝聚态物理前沿专题研究》 一、 书籍定位与目标读者群 本书《现代凝聚态物理前沿专题研究》并非一本基础教材,而是一部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科研工作者的高端参考与前沿探索性著作。它聚焦于21世纪以来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新兴研究方向,旨在搭建一座连接基础理论知识与尖端实验现象之间的桥梁。 本书的撰写风格严谨而深入,兼顾理论的完备性与物理图像的直观性。我们摒弃了对标准固体物理(如晶格振动、能带理论基础)的冗余介绍,而是将重点完全倾斜于超越传统范式的复杂系统的研究。我们期望读者在具备扎实的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本书,能够迅速捕捉到当前物理学界最活跃的研究热点,并掌握分析和模拟这些复杂系统所需的关键工具。 目标读者群画像包括: 1. 理论物理研究生: 需要深化对拓扑物态、新型量子效应的理解,并希望将其应用于课题研究的学者。 2. 实验凝聚态物理学家: 寻求理解复杂材料(如二维材料、超导薄膜、自旋电子器件)中出现的新奇集体激发和相变的理论框架。 3. 跨学科研究人员: 涉及量子信息、低温物理、软物质交叉领域,需要掌握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和量子场论工具的专业人士。 --- 二、 核心专题板块深度剖析 本书内容划分为四大核心板块,每个板块都代表了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关键前沿领域,并辅以大量原创性的推导和案例分析。 板块一:拓扑材料与量子霍尔效应的广义框架 本板块超越了传统的Chern数计算,深入探讨了在非平庸拓扑绝缘体和拓扑半金属中存在的非阿贝尔任意子(Non-Abelian Anyons)。 拓扑序的数学构造: 详细阐述了基于张量网络态(Tensor Network States)的拓扑序分类方法,包括MERA和PEPS在描述长程纠缠结构中的应用。 边界态与体态的关联: 重点分析了角动量保护的拓扑费米超流体,以及如何利用边界的局域态(如Majorana零模)来推断体态的拓扑不变量。我们特别引入了非厄拓扑物理的概念,研究开放系统中拓扑相变的鲁棒性。 实验观测的挑战: 对比了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角度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对拓扑边缘态的直接验证,并讨论了近期在涡旋态超导体中观测到的拓扑缺陷的特性。 板块二:强关联电子体系与新型量子相变 强关联是理解高温超导、重费米子系统乃至量子自旋液体的核心。本板块聚焦于如何处理电子间的强库仑相互作用。 动力学平均场理论(DMFT)的扩展: 不仅回顾了DMFT在局域平均场下的成功,更着重于局域性权重平均场理论(LDCA)在处理非均匀体系中的优势。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迭代求解步骤和局域量子问题(如Kondo问题)的精确解法。 量子自旋液体: 深入探讨了Kitaev模型及其变种(如Heisenberg-Kitaev模型)。通过对低能有效理论的推导,展示了如何用规范玻色子和费米子的语言来描述其分数化的激发(分形激发)。 关联诱导的晶格畸变: 研究了电荷密度波(CDW)与超导(SC)的竞争与共存。利用Ginzburg-Landau有效理论的非线性项,分析了多尺度相变中涨落的普适性行为。 板块三: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与实时测量 随着对动态过程和量子退火技术研究的深入,非平衡态物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板块提供了处理时间依赖性问题的理论工具箱。 量子涨落定理(Fluctuation Theorems): 详细介绍了昂萨格倒易关系在远离平衡态时的推广,包括杰里米-克劳斯(Jarzynski)等式和克鲁默-塔马尔(Crooks)关系。重点在于理解这些定理在开放量子系统中的适用边界。 介观输运与朗之万动力学: 在介观尺度上,我们使用散射态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来计算电流、热导率。本节提供了如何将宏观热力学量嵌入到微观电子输运模型中的完整流程。 量子退火与优化算法: 探讨了如何利用量子退火过程的动力学轨迹来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并分析了退火过程中系统进入基态的效率与退火速率之间的关系。 板块四:软物质与活性物质的物理学交叉 凝聚态物理的工具正在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生命系统和自组织材料,本板块是理论物理学与生物物理学的融合点。 液晶与向列序: 不仅分析了传统Nematic和Smectic相,更关注于拓扑缺陷的动力学,以及这些缺陷在驱动液晶材料形变中的作用。 活性物质的非互易性: 引入了自驱动粒子模型(如Run-and-Tumble模型),分析了活性物质中动量和能量耗散的非互易性如何导致宏观尺度上的奇异相分离和涡旋结构。 聚合物网络的弛豫过程: 利用高分子物理中的经典的Rouse模型和Zimm模型,结合非线性粘弹性理论,解释了复杂高分子溶液(如DNA在微通道中的运动)的扩散和拉伸行为。 --- 三、 本书的特色与方法论 本书强调“从问题驱动到理论构建”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特色在于: 1. 高度的理论统一性: 尽管涵盖主题广泛,但贯穿始终的是利用量子场论的微扰展开、重整化群(RG)思想以及拓扑不变量来处理复杂性。 2. 丰富的推导细节: 所有关键方程和结论都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推导过程,避免了“黑箱”处理,读者可以追踪每一个物理假设的来源。 3. 数值模拟指导: 针对DMFT和张量网络等高级理论,书中穿插了基于Python和Julia语言的关键算法伪代码,旨在帮助读者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可计算的程序。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在现有凝聚态物理教材体系之外,为进阶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聚焦于当前研究热点的参考工具。它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深入探索复杂物理世界的起点。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学习伙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学习指导”和“习题集”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高分子物理的入门百科全书”,既有系统性的理论讲解,又有丰富多样的习题实践。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高分子物理的基本认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类比和解释,例如,将高分子链的运动比作“蠕动”或者“翻滚”,这种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而习题部分,则是我学习过程中的“试金石”。它们的设计非常巧妙,能够精准地暴露我理解上的盲点,并引导我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有些习题甚至需要结合文献资料才能解答,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信息检索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高分子物理”这门课本身就以其晦涩难懂著称,市面上相关的辅导材料也鱼龙混杂。但当我深入研读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对细节的严谨把握。作者在阐述每一个概念时,都能够追根溯源,将复杂的理论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例如,在讲解高分子热力学时,书中不仅列出了大量的公式,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每一个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不同条件下这些公式的应用。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摆脱了过去死记硬背公式的困境,真正理解了高分子物理的内在规律。而习题部分更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每一道题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地检验读者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引导读者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涉及数值模拟和实验数据分析的题目,它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应用能力。做完这些题目,感觉自己对高分子物理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评分

评价三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耐心地指导着我们这些初学者一步步走进高分子物理的殿堂。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却又充满了智慧。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理论和精辟的分析。我最欣赏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总能巧妙地将一些看似无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展现出高分子物理的宏观统一性。例如,在讨论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时,书中会顺带提及相关的统计力学原理,让我能够从更根本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现象。而且,习题的设计也十分贴心。它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记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很多题目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学生通过推导和分析才能得出。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结合图表和实验数据来解答的题目,它们极大地培养了我分析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畏惧高分子物理,反而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评价一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那些在“高分子物理”这片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的学子们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我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又爱又恨。爱它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恨它因为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翻开第一页,就被那些图文并茂的讲解所吸引。作者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公式和定义,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高分子世界的奥秘。比如,关于高分子链的构象,书中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将那些无形的原子连接描绘得如同具象的物体,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瞬间茅塞顿开。而且,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习题。这些习题的难度梯度把握得非常好,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复杂模型的分析,再到实际应用问题的探讨,环环相扣,几乎涵盖了高分子物理的各个重要方面。做题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自己之前理解的似是而非,通过解答习题,才能真正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且,它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的解析,往往能够直击要害,一语道破天机,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的太棒了!

评分

评价四 如果说大学课堂上的高分子物理是“仰望星空”,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脚踏实地”。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拉回到了现实。我记得在学习自由基聚合的部分,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化学反应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实际应用。而且,对于那些核心的动力学方程,书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推导过程,并且解释了每一步的物理意义,让我这个曾经对推导感到头疼的学生,也能融会贯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高分子材料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的讨论,这让我看到了高分子物理的广阔前景,也更加激励了我深入学习的决心。习题部分更是为我的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些难题,一旦攻克,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通过做题,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素。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每年开学都要在京东购买图书和日用品,有优惠券或满减活动很划算,配送和服务不错。

评分

书不错,就是不会

评分

后续很难啊

评分

jjbdeuobcghuhds

评分

书有点薄,不是很划算,质量还可以

评分

评分

jjbdeuobcghuhds

评分

jjbdeuobcghuhds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