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不變,就是香港命運的根本問題。”
轉型之痛與發展之睏,香港經濟何去何從?
感性筆觸兼具縝密思考兼具感性筆觸,本書帶您解讀香港經濟的前世今生……
本書重點關注瞭香港經濟麵臨的睏局和挑戰,深入旨在探索瞭香港經濟的“轉型”與“發展”之路。作者在全麵係統迴顧瞭研究瞭香港經濟曆史發展的之後錶現,重點分析瞭客觀評估香港的經濟結構、經濟增長、經濟競爭力、經濟功能、經濟與民生關係等問題方麵的錶現;深入同時探討瞭香港經濟的運行機理,重點分析著力剖析瞭香港的經濟製度、政府施政、發展方嚮、創新驅動、內港關係等方麵的問題;最後,麵嚮未來,作者提齣瞭香港經濟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以期對關注香港經濟問題的讀者有所啓迪及引領。
1965年生,遼寜省喀左縣人,副編審。1989年畢業於遼寜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碩士學位。曾任兩傢雜誌的總編輯。2004年至今供職於綜閤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現任該院港澳經濟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主任研究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創會會員,深圳經濟特區研究會會員。
長期從事涉港澳研究,自2004年至今共主持或深度參與逾2030項涉港澳課題研究。齣版《港深都會:從理念到行動》,發錶論文《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麵臨的挑戰和策略選擇》,參與《港深都會:從理念到行動》《開放與國傢盛衰》《中國模式和中國製度》《功利與功利觀》等書的撰寫。
目錄
前言 9
緒論:香港經濟的前世今生 13
01 “波瀾不驚”和“波瀾壯闊” 14
02 貿易和自由經濟製度 20
03 “不乾預”和“積極不乾預” 29
04 “在中國蔭下的成長路” 34
05 “轉型之痛”與“發展之睏” 41
上篇 “香港的問題不大,但是……”? 50
第1章 結構 51
06 製造業得而復失 54
07 服務業缺乏支撐 63
08 經濟金融化 71
第2章 增長 76
09 “二戰”後的增長 78
10 迴歸後的增長 85
11 與新加坡比較 87
12 與內地比較 92
13 增長的重要性在增長之外 96
第3章 競爭力 100
14 排名的風光 104
15 創新的軟肋 113
16 教育的隱憂 119
17 競爭力提升的後勁 124
第4章 功能 127
18 調整中的貿易和航運功能 130
19 金融功能之踵 136
20 區域功能地位的重建 143
第5章 民生 152
21 難以消減的貧窮 154
22 中産的焦慮與痛苦 162
23 階層流動與上層壟斷 168
24 初衷與效果的反差 175
下篇 “變與不變,就是香港命運的根本問題。” 178
第6章  自由經濟 179
25 所謂“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183
26 “最自由經濟體”的壟斷行為 188
27 破除“自由經濟”迷思 195
第7章 政府施政 200
28 施政效果的好與差 203
29 施政過程的順與挫 209
30 施政能力欠缺和外部力量掣肘 216
31 施政作為政治行為 219
第8章 發展方嚮 225
32 香港作為“全球城市” 228
33 全球金融中心 236
34 全球生産控製中心 238
35 全球資訊網絡中心 242
36 發展“中價值、中就業”産業 247
第9章 創新驅動 250
37 “未曾實現的夢” 253
38 科技和創新的土壤 255
39 探索“開放型創新”模式 260
40 攜手深圳推進産業創新 270
41 要素流動自由化 277
第10章 內港關係 279
42 規劃與“被規劃” 281
43 自由行政策的是非 291
44 夾縫中的“雙非” 303
45 內地與香港的相互打量 309
結語 終於需要麵對香港經濟的未來 314
46 機會時代與挑戰時代 316
47 結構性改革,或者不閤作主義 322
48 強政府、法治、民主問責製 328
主要參考文獻 340
後記 347
這本書的標題《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著實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提到“十字路口”,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人潮湧動,車水馬龍,各種機遇與挑戰在此交匯。香港,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國際都會,其經濟發展更是如同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總是吸引著全球的目光。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剖析當前香港經濟所麵臨的復雜局麵,究竟是機遇大於挑戰,還是挑戰更具壓迫性?從哪些維度可以解讀這個“十字路口”?是全球經濟大勢的牽引,還是區域內部結構的調整?又或是曆史遺留問題的浮現?我猜想作者可能會從宏觀經濟指標入手,比如GDP增長、通貨膨脹、失業率等,這些硬性數據無疑是理解經濟走嚮的基礎。但更吸引我的是,作者是否會挖掘那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故事,例如不同行業的發展態勢,創新科技對傳統經濟模式的衝擊,以及香港在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扮演的角色是否正經曆轉變。我還會關注書中對於未來方嚮的探討,是會繼續鞏固其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還是會麵臨新的定位挑戰?作者會提供哪些具有前瞻性的觀察和分析,幫助我們理解香港經濟將走嚮何方?這本書,在我看來,不隻是一本經濟分析報告,更是一次對一座城市靈魂的深度探尋,是對其在時代洪流中如何選擇、如何前行的哲學思考。
評分《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這個名字,讓我腦海中湧現齣許多關於香港經濟發展曆程的畫麵。從過去的製造業中心,到如今的金融和貿易樞紐,香港經濟一直在不斷轉型。那麼,現在這個“十字路口”,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它麵臨的機遇,還是挑戰?是外部環境的變化,還是內部結構性的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香港經濟當前所處的復雜環境中,有哪些關鍵性的因素正在發揮作用。比如,全球經濟下行、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這些外部力量是如何作用於香港經濟的?同時,內部的勞動力結構、産業多元化程度、營商環境的吸引力,這些內部因素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這些問題進行細緻的梳理和分析,或許會涉及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或是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香港經濟未來發展方嚮的思考,它是否能繼續保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在新的經濟格局下,它又該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這本書,在我看來,將不僅僅是一次對現狀的解讀,更是一次對未來的展望,一次對香港經濟如何穿越迷霧、走嚮新篇章的探索。
評分《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把我拉到瞭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香港,這座城市本身就充滿瞭故事,而當它的經濟被放在“十字路口”這樣一個富有張力的語境下時,就更令人遐想聯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會如何描繪齣這個“十字路口”的圖景。它是否是關於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幻,香港如何在其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是否是關於科技創新的浪潮,香港又將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或者,它更多的是關於香港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如何在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開闢新的增長領域?我期待書中能有深入的分析,不僅僅是羅列冰冷的數據,而是能將那些數據背後的邏輯,以及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解釋得清晰透徹。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香港經濟的“十字路口”究竟意味著哪些具體的挑戰,例如産業升級的壓力,人纔流失的風險,或是與周邊經濟體的協同發展問題。同樣,我也想知道,在這些挑戰麵前,香港又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和潛能可以挖掘,它又將如何做齣選擇,纔能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繼續保持其獨特的魅力和國際競爭力。
評分“十字路口”這個詞,總帶著一種不確定性和選擇的意味。對於《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這本書,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清晰地揭示香港經濟目前正麵臨的抉擇點。是嚮左,走嚮一條新的發展道路,還是嚮右,在熟悉的領域深耕?抑或是,它需要找到一個全新的方嚮?我猜想,書中會詳細討論香港經濟的幾個核心支柱,比如金融服務業、專業服務業、以及旅遊業,並分析它們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是全球競爭的加劇,還是本地市場需求的改變?是科技創新帶來的顛覆,還是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解讀這些復雜的動態。我希望書中能展現香港經濟的韌性,它如何在過去應對瞭各種危機,並在一次次挑戰中找到新的生命力。同時,我也想看到作者對香港經濟未來發展潛力的評估,它是否能繼續吸引全球頂尖人纔和資本?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它能否找到自己獨特的優勢和定位?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瞭解經濟數據,更是試圖理解一座城市如何在時代浪潮中保持活力,如何在關鍵時刻做齣明智的選擇。
評分當我看到《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這個書名時,我便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十字路口”?香港經濟,這樣一個曾經被譽為“東方之珠”的經濟體,在過去幾十年裏創造瞭無數輝煌。如今,這個“十字路口”是否意味著一種轉摺,一種分岔?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描繪齣這個圖景。是關於它與內地經濟的深度融閤,還是它與國際其他主要經濟體關係的重塑?是關於它在科技創新浪潮中的位置,還是關於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麵臨的競爭與挑戰?我設想書中會充滿各種數據圖錶,詳細分析就業市場、房地産價格、股市錶現,以及來自不同地區的外來投資情況。但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帶來一些鮮活的案例,講述一些普通香港市民或企業在經濟變遷中的真實經曆。他們的掙紮、他們的適應,他們的創新,或許更能反映齣經濟背後的溫度與濕度。這本書,如果能將宏觀的經濟趨勢與微觀的個體命運巧妙地結閤起來,那將是一部極具深度的作品。我希望它能讓我看到,在那些冰冷的經濟數字背後,香港這座城市所蘊含的巨大活力和韌性,以及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將如何憑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繼續書寫它的傳奇。
評分不錯,質量可以,看著很有用
評分書本質量很好,是正版。還沒看,對於愛投資理財的人來說,內容應該也是非常愛益的。
評分一百多頁的平裝書標價五十多。。。
評分關於深圳鄉村如何繁榮與發展的那些事。
評分囤著先。書包裝完好,送貨速度快。
評分不錯,質量可以,看著很有用
評分這書非常不錯受益匪淺啊。 快遞也超給力的。我很喜歡。支持京東
評分希望對我有很大收獲
評分北海傳銷口中的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