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知识)》专为山西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考试设计编写,严格依据山西考试的命题特点,涵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难点、重点,符合考试难度、推演考场情景,让考生达到良好的效果!让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实现您的梦想!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知识)》包10套全真模拟卷,试卷题型题量及试题难度与山西事业单位真题契合。每套试卷配有"答案总览"和"试题精解",所有题目都经过中公教育各位名师的精细解读,确保答案准确,解析详实,方法得当。在详细讲述解题过程的同时为您深入剖析题目考点和速解技巧,准确揭示考查规律和特点。相信这本书必将成为您成“事”道路上的良好选择!     
目录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5)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9)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42)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56)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69)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83)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96)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109)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12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3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4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5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60)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68)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76)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84)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9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20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211)      
精彩书摘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100题,每题0.8分,共80分)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根据材料回答1~3题  
  1.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①④D.①②  
  2.“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体现的哲理有()。  
  ①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错误的认识会误导实践  
  ③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D.①④  
  3.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  
  ①分析和综合②内容和形式③逻辑和历史④现象和本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根据材料回答4~6题  
  4.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表明()。  
  ①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  
  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③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永恒的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②④  
  5.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②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③做事情要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勇于创新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6.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这表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A.根本判断B.主要国情  
  C.基本纲领D.大实际  
  8.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就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9.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描述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B.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外因起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D.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10.“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善于()。  
  A.区分整体与部分  
  B.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C.从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  
  D.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11.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关键阶段B.重要阶段  
  C.战略阶段D.决胜阶段  
  12.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的法治政府。  
  A.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  
  A.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B.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C.掌控好“三驾马车”  
  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4.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列不属于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依德治国  
  C.坚持深化改革D.坚持党的领导  
  15.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状态转向紧平衡状态,部分品种还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局面,因此,要加强农业()结构性改革。  
  A.供给侧B.需求侧  
  C.要素投入D.区域  
  16.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在海南三亚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六国领导人将澜湄江水注入启动台水槽内,象征着“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这六国领导人分别来自()。  
  A.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  
  B.中国、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印度、越南  
  C.中国、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  
  D.中国、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  
  17.毛泽东的著作中,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生产力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20.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怎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之间的矛盾  
  C.如何摆脱城乡之间过度差距  
  D.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2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公民应当具有的法治理念不包括()。  
  A.民主法治B.自由平等  
  C.和谐统一D.公平正义  
  23.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是()。  
  A.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治理理论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论D.全面深化社会主义体制改革  
  2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改革开放B.统筹规划  
  C.总揽全局D.统筹兼顾  
  25.“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6.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27.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他强调,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A.坚持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B.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加强管理  
  C.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开发能源,发展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8.温家宝同志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      
前言/序言
       
				 
				
				
					《2017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知识)》图书简介  本书定位与价值  本书是2017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专用教材,聚焦于“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特别是“综合知识”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全面、权威、贴近考情的模拟测试卷,旨在帮助考生精准掌握考试范围,熟悉考试题型,提升应试技巧,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实现进入事业单位的职业目标。  考试背景与命题趋势分析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各级事业单位的重要途径,其考试的公平性、科学性备受关注。2017年,随着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可能呈现新的特点。     考试导向性: 考试内容紧密围绕事业单位工作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展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增强: “综合知识”部分尤其注重考察考生在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和融会贯通能力。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记忆,而是要求考生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能力考查比重加大: 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时政热点的重要性: 紧跟国家方针政策、社会发展动态以及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些时政热点往往是试题的素材来源,也是考察考生政治敏感性和大局观的重要维度。    题型多样化: 常见的题型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会继续沿用,但可能会增加一些考察分析和论述能力的题型,如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  本书内容构成与特色  本书以“全真模拟,精准预测试”为核心,精心设计了以下内容,旨在最大程度地贴合2017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实际情况:  1.  权威专家精心研发: 本书由长期从事事业单位考试研究、熟悉考试命题规律的专家团队倾力打造。他们深入研究了历年真题、考试大纲以及最新的政策法规,准确把握了考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2.  多套全真模拟试卷: 包含多套与真实考试规格、难度、题型、分值分布完全一致的模拟预测试卷。每一套试卷都涵盖了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核心考点,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考场环境。        试卷设计理念: 模拟试卷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全面覆盖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既有基础性、巩固性题目,也有综合性、应用性题目,帮助考生检验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同时也锻炼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题型科学匹配: 严格按照考试要求设置各类题型,包括但不限于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确保考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3.  详尽精准的解析: 每一套模拟试卷都附带了极其详尽、专业的解析。        点拨式解析: 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题目背后的考点、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于选择题,会详细解释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对于简答题、论述题,则会提供标准答案的要点,并指导考生如何组织语言、构建逻辑。        知识点梳理: 在解析中,会穿插相关的知识点梳理和延伸,帮助考生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这相当于一次浓缩的知识点复习,让考生在做题的同时,也能重新回顾和加深记忆。        易错点提示: 专家团队根据多年教学和研究经验,总结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误区,并在解析中进行特别提示,帮助考生规避潜在的失分点。 4.  紧贴时政热点: 深刻理解时事政治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要性,本书所包含的模拟试卷和解析均紧密结合2016年至2017年初的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山西省的重点工作部署,确保考生能够应对时事题。 5.  科学的备考策略指导: 除了提供高质量的模拟试卷,本书还穿插了针对性的备考策略和方法指导。        考前复习建议: 针对不同科目的特点,提供科学有效的复习顺序和侧重点。        答题技巧传授: 传授如选择题的排除法、猜测法,简答题的答题结构,论述题的论证方法等实用的应试技巧。        时间管理建议: 指导考生如何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心态调整指导: 帮助考生建立积极备考心态,减轻考试压力,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本书适用对象     所有报考2017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考生。    参加“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科目考试的考生。    希望通过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寻找薄弱环节的考生。    需要提升应试技巧,熟悉考试节奏和氛围的考生。    希望快速、高效地进行考前冲刺复习的考生。  备考建议  1.  系统学习基础知识: 在使用本书进行模拟练习之前,建议考生务必先系统复习相关科目的基础知识。本书的模拟测试是检验学习成果,而非替代基础学习。 2.  严格按照要求做题: 在进行模拟测试时,请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切勿翻阅资料。这有助于更真实地评估自己的水平。 3.  认真分析解析: 做完一套试卷后,不要急于进行下一套。花充足的时间,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的解析,理解其考点和解题思路,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4.  针对性复习薄弱点: 根据模拟测试结果,找出自己掌握薄弱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5.  关注时政热点: 积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特别是与事业单位工作、国家发展和山西省情况相关的政策和动态。 6.  调整心态,自信迎考: 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语  “中公版·2017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综合知识)”是您备考2017年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理想助手。本书精选题目,解析精当,策略科学,定能助您信心倍增,从容应对,成功迈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