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这套《历代碑帖法书选》影响了无数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这套书的封面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深深地刻在几代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心中。文物出版社至今仍坚持启功先生教导的从书法工作者、学生角度来编辑、出版书法类图书的思路。即将出版的“了如指掌书法速成”“了如指掌书法日课”系列丛书承袭“取法乎上”的书法传统,把书法史上zui好的“老师”请出来,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念,以及全新编辑手段、设计技巧进行诠释,以易于学习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有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重视“举一反三”训练,有授人以渔的师者之心;为让学生“体验乐趣”,在书中设置书法游戏、书法欣赏、书法故事等栏目,有千里咫尺的平易之心;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每课都要求学生把书法作品带回家,有孜孜以求的仁者之心;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套丛书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教法和多种书风,“方法多样”给学生选择的自由,有博学多闻的通达之心。
编辑出版“了如指掌书法”不是为书法而书法,从书中反复强调“书法结构”可以看出训练方法是建立在“写好字”的基础上,从写好字进而写好书法作品,这是正确的途径。更为可贵的是,能把书法的学习与文字学、成语、诗词等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结合,正是我提倡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下去。
我是一个对书法教学法极为挑剔的人,很多教程总是喜欢从“气韵生动”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入手,让人抓不住重点。然而,这本关于颜体结构日课的安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拆解。它显然深谙“由繁入简”的渐进之道。我注意到它没有急于展示完整的字帖,而是将颜体最核心的笔画结构,比如横、竖、撇、捺的起收转换,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几何化的分析。很多过去我凭感觉去写却总是写崩的结构,在这本书里,通过精妙的“中轴线”和“间架”比例图示,瞬间变得清晰可辨。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建筑图纸,不再是盲目模仿大师的成品,而是理解了这座“书法大厦”是如何被精确搭建起来的。对于那些追求精确度、渴望掌握硬核技术层面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结构优先”的教学思路,无疑是打开颜体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让人感觉自己离“了如指掌”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评分这本《颜体(2)/了如指掌书法结构日课》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墨色搭配烫金的标题字,透着一股传统书法的庄重感,拿在手里分量十足,感觉像是捧着一本经过时间沉淀的珍宝。我本来对颜体临摹有些畏难情绪,总觉得笔法过于规矩,难以捕捉到神韵,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却出乎意料地友好。它不像某些厚重的法帖,把字印得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来。相反,每页的留白处理得极其考究,既保证了习字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描摹和对临,又不会让版面显得空洞。尤其欣赏它在章节过渡和重要字形解析旁,那种恰到好处的图文配合,没有冗余的文字说教,而是用视觉化的方式引导你进入颜真卿的“结构世界”。光是翻阅过程,就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让人心静神凝,迫不及待想拿起笔来一试身手,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人从封面就开始沉浸其中的入门佳作。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书法爱好者,我深知临帖过程中对“范本选择”的纠结。市面上很多颜体帖的影印质量参差不齐,拓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初学者的审美取向。这本书在范本的选择上,显然是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筛选。它似乎选取了颜真卿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整合,既有早期骨力遒劲的笔法,也包含了后期圆润内敛的韵味,这对于想要全面、立体地理解颜体演变脉络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内页的影印清晰度极高,墨色的浓淡变化、提按的力度层次,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我甚至能通过纸张的反光,感受到笔锋在纸面上运行时的微妙轨迹,这种高保真的呈现,远胜于在网上随意下载的低分辨率图片,真正做到了让学习者能够“近距离对话”古人笔意。
评分平时工作节奏快,很难抽出大块时间静坐临帖,所以对时间效率要求很高。这本书的“日课”设计理念正中下怀。它似乎是根据现代人的碎片化时间量身定制的,每一课的篇幅适中,内容聚焦,用时预估合理。我尝试着在午休的间隙翻阅并进行简单的描红练习,发现其难度递进是循序渐进的,不会让你因为一天的疲惫而产生抵触情绪。更妙的是,它不仅仅是让你机械地重复写同一个字,而是围绕一个核心结构单元,变化出多种应用场景。比如,学会了“口”字的写法,下一课就会展示“国”、“圆”等字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个结构。这种知识点的螺旋上升和反复巩固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持久性和趣味性,避免了书法学习中常见的枯燥乏味,让人愿意主动去完成“今天的任务”,而非被动地“完成作业”。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突破了传统颜体教材对“力量感”的单一强调。很多人一提到颜体,就联想到雄浑、厚重,但这本书在结构分析的部分,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关于“藏锋”、“侧锋”在颜体中如何运用以增加轻盈感的探讨。它没有回避颜体中那些看似柔软、实则蕴含张力的笔画处理。例如,对于“蚕头燕尾”这种标志性笔法,它不仅仅告诉你“要写成蚕头”,更深入地解释了其背后的“内擫外拓”的力学原理。这种对细节的挖掘和理论的支撑,使得练习不再是单纯的“模仿秀”,而是上升到了对书法内在逻辑的理解层面。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力透纸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不仅仅是下笔的重,更是一种结构上的均衡与内在的张力控制,这本书无疑为我的书法理解力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练字好帮手,要有全套就更和我意了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很喜欢!!!
评分买来练习的,感觉不错。
评分练字好帮手,要有全套就更和我意了
评分买来练习的,感觉不错。
评分字体大而清晰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