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肇始于2009年,开碑帖出版"彩色放大"之风,以"观传世翰墨之大雅,赏历代经典之精妙"的特色创立了书法艺术出版的新品牌。精编精印,再现国宝。近十年来,其深受书法爱好者之推崇和喜爱,屡居"开卷"书法类榜单之前列。至2018年,共出版10集200种,为国内书法出版之仅见。
所涉历代书家有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陆柬之、褚遂良、李怀琳、孙过庭、贺知章、唐玄宗、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杜牧、高闲、杨凝式、李建中、蔡襄、黄庭坚、米芾、宋徽宗、宋高宗、吴琚、陆游、文天祥、赵秉文、张畴斋、冯子振、赵孟頫、溥光、康里子山、陆居仁、宋克、解缙、祝允明、文徵明、王阳明、陈道复、董其昌、张瑞图、傅山、王铎、邓石如、伊秉绶、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名碑如石鼓文、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华山庙碑、鲜于璜碑、史晨碑、夏承碑、西狭颂、熹平石经、曹全碑、张迁碑、爨宝子碑、龙门四品、石门铭、郑文公下碑、瘗鹤铭、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孔子庙堂碑、孟法师碑、善才寺碑、兴福寺碑、李思训碑、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名碑名帖齐聚,蔚为大观,堪称"纸上书法博物馆"。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之一,收张伯英藏本《十七帖》。《十七帖》为书圣王羲之草书代表作,被历代书家奉为草书圭臬。在上海图书馆,还有一件张伯英收藏过的《十七帖》。有方家评说这一刻本,宋簾纹纸重墨拓,墨色沉古,字口丰腴,浑朴之气同他本迥异,是传世《十七帖》中公认的早期佳拓。本书以吴继仕跋本补其缺字、残字。
孙宝文,原吉林文史出版社副社长,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已出版的书法碑帖类图书包括《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馆藏国宝墨迹》系列、《历代拓本精华》系列等。
《十七帖》为书圣王羲之草书代表作,被历代书家奉为草书圭臬。传世《十七帖》刻本众多,编者曾将常见的姜西溟本、文徵明朱笔释文本以及稀见的中州本相继放大印出,皆受读者欢迎。上海图书馆尚有张伯英藏《宋拓十七帖》。有方家评说此刻宋簾纹纸重墨拓,墨色沉古,字口丰腴,浑朴之气同他本迥异,系传世《十七帖》中公认的早期佳拓。诚然,此本亦有缺憾,《青李帖》缺失六字,全书还有数十个残缺字。但瑕不掩瑜,编者谨以吴继仕跋本补其缺字、残字,将此本放大印出,以供品鉴。
我总觉得,学习古代碑帖,最好的方式是去“触摸”它,去感受那种时间留下的痕迹。虽然我们无法真正触摸到原件,但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种距离感。它将张伯英所藏的这个珍贵版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精度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展示了字形,更展示了“气”。比如,某些字的收尾处,墨迹的洇散和枯笔的力度对比,在高清晰度下被放大了,这让我对如何控制笔锋的“藏”与“露”有了更深的领悟。它不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视觉证据。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向当代书法教育界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它将“经典”的门槛降低了,让更多有志于学习晋韵的人,能够拥有一个顶级的、可以信赖的学习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整体排版,也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整体视觉感受非常舒适,没有那种廉价印刷品常见的刺眼感。特别是那个“第九辑”的系列定位,让我对这个系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它似乎在暗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影印,而是经过专业团队精心挑选和校对的版本。装订结实耐用,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内页脱落,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对照学习的工具书来说,是基本要求。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留白处理,既保证了字体的清晰展示,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供学习者进行批注或对照自己的练习。这本帖放在我的书架上,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镇定剂,提醒我书法学习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修行。
评分说实话,我对“彩色放大本”这种宣传语持保留态度的,因为很多时候“放大”意味着失真,或者只是简单地拉伸了图片。然而,这本书的品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带来的“放大”是精细的、有目的性的。我尝试着将目光聚焦在几个标志性的字上,比如“之”、“也”的草写体,那些连带的笔势和气脉的贯通,在原帖中常常一笔带过,难以分辨。但在这放大版本中,你能清晰地看到笔尖在纸面上行进时的微妙颤动,那种墨水被纸纤维迅速吸收的过程,仿佛能听到王羲之当年运笔的沙沙声。这对于理解草书的“连绵”和“一气呵成”至关重要。这种级别的细节还原,对任何严肃的书法研究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提供的远不止是临摹蓝本,更是一份活生生的技法演示教材。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王羲之十七帖》时,我的第一个感受是震撼,那种扑面而来的气势,即便是隔着纸张,也能感受到二玄堂那种独有的拓印神韵。我对比过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十七帖》,很多版本为了追求某种“古朴感”而牺牲了清晰度,导致很多细微的笔锋转折处模糊不清。但张伯英藏本的这个彩色放大版,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没有过度锐化,保留了原拓本应有的温润感,同时色彩的层次处理得极为到位,墨迹的“飞白”和“涨墨”对比鲜明,让人能清晰地辨识出运笔时的提按顿挫。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纸张本身的纹理也做了细致的呈现,这对于研究古代拓本的制作工艺和纸张的年代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放在案头,每次翻阅都是一种精神的洗涤,它强迫你慢下来,去体会那种超越时代、融入自然的线条艺术,是临帖者无法绕开的宝库。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心潮澎湃。我一直对王羲之的草书情有独钟,尤其是《十七帖》,那份潇洒飘逸、气韵生动的神韵,是其他任何碑帖都难以企及的。拿到手之后,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住了,那种内敛又不失典雅的气质,非常符合碑帖本身的格调。至于内页的呈现,那真是没得说,彩色放大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那些原本需要眯着眼才能捕捉到的细节,现在清晰得如同近在眼前。每一笔的起承转合,每一处墨色的浓淡变化,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对于我这种希望临摹学习的人来说,这种清晰度简直是奢侈的享受,不再需要对着模糊的图片费力猜测笔意,可以直接感受到古人书写的力度和节奏感。它不仅仅是一本拓本的影印,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得以近距离揣摩“书圣”的笔墨精髓。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出版物的范畴,它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喜欢京东的速度,书也很不错。
评分很不错的书,值得推荐!
评分写的不错。内容纸张都很好
评分好书,值得入手,物流也快
评分不知道评论些什么,凑字数拿京豆。
评分不知道评论些什么,凑字数拿京豆。
评分印刷还好!这种拓本印出来好看的不多,这已经不错了!
评分不知道评论些什么,凑字数拿京豆。
评分不知道评论些什么,凑字数拿京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