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怕麻烦害了你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文秀 著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效率提升
  • 自我提升
  • 习惯养成
  • 克服拖延
  • 生活技巧
  • 个人成长
  • 行动力
  • 简洁生活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7757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358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4
字数:1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同学聚会要坐地铁两小时,
  你嫌太远不想去?
  周末懒得出门去运动,
  不如在家“葛优瘫”?
  经诊断,
  你一定是得了“怕麻烦”这种病!
  最接地气的40个心灵处方对症下药,
  让怕麻烦的人生积极起来!

内容简介

  从一开始就害怕麻烦,连尝试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拒绝了所有可能进步、获得幸福的机会。想要治疗怕麻烦这种病,就应该找到它的根源,无论是丰富的想象力作怪,还是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负担,我们都可以将其解决。本书为你提供了40余个对症下药的心灵处方,帮你拒绝拖延,治愈“懒癌”,让我们用更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经营生活,从此人生“不麻烦。

目录

001 最可怕的是内心的屈服
每天向前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 003
你不积极,没人替你主动 / 009
做事不怕输,输阵不输人心 / 013
逃避不是办法,不要坐以待毙 / 018
为负面情绪找到个宣泄的出口 / 023
完善自我,让自己不可替代 / 029
035 先定个一定能达到的小目标
未雨绸缪才不会捉襟见肘 / 037
设定好哪些事情绝对不能做 / 041
同样的错争取不犯第二次 / 047
按照行程表来决定行动 / 052
向前走时也要想好退路 / 057
063 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艰难
怕麻烦不过是心中没有方向 / 065
负面情绪是勇往直前的负担 / 069
我们需要的是激情 / 075
怕,就会输一辈子 / 080
很多事情都是输在了胆怯上 / 086
如果你把事情想得太难,就什么都做不到 / 091
想得太多,反而会耽误前进的脚步 / 096
103 不怕没机会,就怕你不敢接
不怕没机会,就怕没胆量 / 105
准备好再做 那就永远都活在准备中 / 111
别给“做不到”找借口 / 117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 123你得学会多听听别人的想法 / 129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 135
只要你想要,随时都是新开始 / 140
145 越怕麻烦,越要积极起来
怕什么来什么,越怕麻烦,越麻烦 / 147
永远没有万全之策这回事儿 / 151
无关紧要的事不要管 / 157
不主动生活,就会被生活抛弃 / 163
像狼一样主动出击 / 168
将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不简单 / 173
177 不要让麻烦事堆积起来
不要以为麻烦可以自动消失 / 179
拖延症让小麻烦变本加厉 / 183
不愿付出就永远没有回报 / 188
如果真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 / 193
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做好一件事 / 199
何时开始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停止 / 205
211 看清自己,而不是看轻自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213
抱怨只会显示你的无能 / 217
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怂 / 222
不要依靠着别人的评价而活 / 227
相信自己,就无所畏惧 / 232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 238

精彩书摘

  拖延症让“小麻烦”变本加厉
  有些人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到最后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因为需要做的事情都积攒到一块了。需要先做什么呢,自己也没头绪,脑子里乱作一团麻,无从下手,没有目标和依据,瞬间感觉人生很迷茫。有拖延症的人常常会有类似的感觉。心理学家解释说,拖延是一种慢性心理病,来袭之时无声无息,只不过是头脑比以前迟钝了一点,手脚比以前慢了一点,心情比以前差了一点。时间久了,这种“病毒”就会发生作用,很多事情并不是不想做,只是没有立刻去做,转了几个身后便忘得干干净净,等到需要结果时,手忙脚乱到精疲力竭。
  王蔷是个白领,平时不在家里做饭,冰箱里存储了很多零食。周六休息时她整理冰箱时发现,很多饼干、面包、酸奶都过了保质期,想着先放到保鲜的最上层,等出门时当垃圾扔掉,结果事情一多最后忘记了。第二天,她又想起来,就想等逛街的时候顺便拿出去。可她在家里看了一天的电影,连楼门都没有出去,直到快睡觉时她才想起来,但这时她只想敷个面膜赶快睡觉,因为太困了。就这样一直拖到了下个周末再去扔这些过期的食品时,冰箱里已经难闻得令人作呕了。
  扔个过期的食品而已,每次都想着,但每次都忘,每次都说等下次,而下次又说等下下次,直至垃圾成灾。怕麻烦也是一样的,什么都不能拖延,越拖延越麻烦,时间拖得越久,慢慢地就会感觉麻烦透顶了,就更加不愿意去做了。先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恐怕这些问题自己都回答不出来。其实,拖延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工作拖到最后,即使在最后期限内解决了,结束后自己仿佛干了多重的活一样,非常非常的累。
  心理学上讲:“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长时间地拖延,人的大脑就会记住这个状态,慢慢地拖延就会变成一种行为习惯,以至于做事不拖延就会不习惯。有人说:“拖延等于死亡”,很多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实则不然。
  有位年轻的女士怀孕时,在丈夫的陪同下买了一些漂亮的毛线,打算为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织一件漂亮的毛衣。可她却一直没有动手,准备开始织的时候,她会对自己说:“先出去溜达一会儿吧,多运动对自己和孩子都好,等遛弯儿回来后再织。”
  等到她遛弯儿回来后,丈夫已经下班回家了。于是,她又将织毛衣的事情推到了明天,因为她现在要给丈夫做饭。孩子都要出生了,毛线还是新的。丈夫担心会累到妻子,也从来不督促她,有次婆婆看见那些毛线,告诉儿媳她可以给未出生的孙子织,但儿媳却拒绝了,她对婆婆说,“孩子的毛衣一定要是我亲手织的,不过要等到孩子出生后了再织,知道了孩子的性别和体重,毛衣织出来才更合适。”
  孩子出生了,是个漂亮健壮的男孩。为人母后,她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为孩子织毛衣。孩子马上就一周了,可他穿的毛衣还没开始织。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当初买好的毛线已经不能为孩子织一件毛衣了,于是打算给他织一件毛背心,不过打算终究是打算,也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孩子两周了,毛背心还没动手织。孩子三周了,毛背心还没织……慢慢的,这位年轻的母亲已经将这些毛线忘记了。孩子上小学后,一天在家里翻找东西,发现了这些毛线。孩子说,毛线真好看,可惜被虫子咬了,问妈妈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时,年轻的妈妈才想起来自己曾经梦想中的花毛衣。
  有时候人们的拖延会使原来的小麻烦变本加厉。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麻烦,稍稍地拖延了一下,应该不会出现任何大的问题。但事情的发展却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麻烦不能拖,这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麻烦也会越拖越大,直到最后我们无力解决,后悔也晚矣。
  ……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这本精妙的书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麻烦”二字轻易遮蔽的角落。它并非一本空泛的励志读物,也非生硬的说教手册,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怕麻烦”这一心态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乃至生活品质造成的深远影响。作者并非简单地批判“怕麻烦”,而是试图理解其背后的根源,并为我们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让我们能够跳出这个无形的牢笼。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怕麻烦”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心理倾向,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个人发展框架下进行审视。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怕麻烦”是如何潜移默化地侵蚀我们的雄心壮志,消磨我们的锐意进取,最终导致我们错失良机,遗憾终生。例如,书中会细致描绘那些因为害怕麻烦而选择安逸现状的职场人士,他们或许因为不愿主动学习新技能而错过了晋升的机会,又或者因为害怕与人沟通的麻烦而导致团队合作效率低下,最终被边缘化。这些故事并非虚构,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得令人心惊。 然而,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揭示问题。它更侧重于提供解决方案。作者并非让我们变得无畏无惧,而是引导我们认识到,许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麻烦”,其实是通往成长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并克服“怕麻烦”的心理陷阱。这包括: 理解“怕麻烦”的心理机制: 作者会深入剖析,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怕麻烦”的想法?这可能源于对失败的恐惧,对未知的不确定感,甚至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理解这些根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例如,当我们面临一项需要付出额外努力的任务时,大脑可能会自动启动“回避”机制,将之视为“麻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作者会解释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运作方式,帮助我们对其保持警惕。 重塑对“麻烦”的认知: 书中强调,我们需要改变对“麻烦”的负面看法。许多被我们视为“麻烦”的事情,其实是宝贵的学习机会、锻炼能力的机会,甚至是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作者会鼓励读者用一种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挑战。他会用一系列的比喻和论证,说明“麻烦”往往是“机遇”的另一个名字。例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初期可能会觉得枯燥和困难,但这正是“麻烦”所在,而克服了这种“麻烦”,我们就能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前景。 拆解复杂任务,化繁为简: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麻烦”,是因为任务看起来过于庞大和复杂。这本书会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小技巧,教我们如何将一个看似令人望而生畏的大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小而易于管理的步骤。通过一步步地完成这些小目标,我们就能逐渐积累起成就感,并最终克服整个任务的“麻烦感”。书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具体方法,例如番茄工作法、GTD(Getting Things Done)等,并说明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应对各种“麻烦”。 建立“小步快跑”的行动习惯: 面对“麻烦”,最有效的方式往往不是等待,而是立即采取行动,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书中会鼓励读者培养“小步快跑”的习惯,即在第一时间采取一个最小化的行动,来启动并推进一项任务。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打破“拖延”和“逃避”的惯性,让我们在行动中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减少对“麻烦”的恐惧感。作者会强调,行动本身具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一旦开始,很多原本看似难以逾越的“麻烦”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这本书更像是培养我们成为一个“问题解决者”。它会提供一套思考框架,帮助我们在面对各种“麻烦”时,能够清晰地分析问题,找到根源,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以及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可能会通过一些案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去化解看似棘手的困境。 认识到“不作为”的代价: 作者会用深刻的笔触,揭示“怕麻烦”所带来的长期隐性成本。那些我们因为怕麻烦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更大的代价、更严重的后果,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认识到,有时候“麻烦”是一笔值得的投资,而“省事”则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书中可能会对比那些敢于直面挑战的人和那些选择逃避的人,在长期发展轨迹上的差异。 从生活细节入手,改变思维模式: 本书的内容并非局限于宏大的目标,而是强调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改变我们面对“麻烦”的态度。例如,整理房间、回复邮件、主动与人交流等看似琐碎的事情,都是“怕麻烦”可能出现的场景。通过在这些小事上刻意练习,我们就能逐步建立起克服“麻烦”的自信和能力。书中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理念。 强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怕麻烦”往往意味着拒绝学习新事物,从而被时代淘汰。这本书会强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并教导我们如何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麻烦感”,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作者会鼓励读者将学习视为一种“投资”,而非一种“负担”。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书,它不会给你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激发你内心的潜能,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它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思维的重塑。读完这本书,你不会立刻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但你一定会对“麻烦”产生全新的认识,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望而却步的“麻烦”,其实是你通往更精彩人生的阶梯。它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拥抱挑战,最终实现自我超越,活出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在你迷茫时给你指引,在你犹豫时给你勇气,最终帮助你成为一个更积极、更有行动力、也更快乐的自己。它教会我们,真正值得“怕”的,不是眼前的“麻烦”,而是因为“怕麻烦”而错失的整个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别让怕麻烦害了你》,我对自己过去的很多行为感到懊悔,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醒后的释然。我一直以来都在追求“高效”,但却常常陷入“低效”的怪圈,而这本书让我找到了那个隐藏的“罪魁祸首”——“怕麻烦”。我曾经以为,“麻烦”是外部环境带来的,是别人强加给我的。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怕麻烦”更多是一种内心的选择,是一种思维定势。 书中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论述,让我感触颇深。我过去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习惯性地去寻找那些最容易绕过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去直面问题,去寻求根本的解决方案。例如,当我的电脑出现一些小故障时,我可能就会选择重启,而不是去尝试排查原因。我当时觉得这是“高效”,但长远来看,我并没有真正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我依然会束手无策。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次“解决麻烦”的过程,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我的“怕麻烦”,恰恰是阻碍了我获得这些宝贵经验的“拦路虎”。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别让怕麻烦害了你》,似乎直白得有些朴素,但它的内涵却深邃得让人回味。我读完之后,脑海里不断闪现出自己过去的种种“怕麻烦”行为,它们像一个个小小的“暗礁”,虽然不起眼,却时刻威胁着我前行的航船。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果断的人,做决定很快,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的“果断”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不想花时间去深入分析,不想去承担“思考”这个过程中的“麻烦”。 举个例子,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常常会倾向于那些看起来最熟悉、最容易上手的工作,而不是去探索那些需要学习新技能、需要跨出舒适区的新机会。我告诉自己,这是“务实”,是为了“稳妥”。但《别让怕麻烦害了你》却让我看到,这种“务实”背后,可能隐藏着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对学习新知识的抗拒,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怕麻烦”。这种“怕麻烦”让我错失了许多可能更适合我、更能让我发挥潜力的职业道路。我开始反思,那些我自以为的“明智之举”,是否只是我在逃避“麻烦”而做出的妥协?

评分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冲击,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怕麻烦”是如何悄悄地侵蚀我的生活品质的。我一直以为,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找到最省力的方式去做事情,就是聪明。但这本书却像一个辛辣的讽刺家,揭露了这种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我曾经为了“省麻烦”,而放弃了一些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小事。比如,我可能因为觉得“洗碗太麻烦”,而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结果不仅不环保,长远来看,也未必比洗碗更省钱省力。或者,我可能因为觉得“收拾房间太麻烦”,而让家里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结果每次找东西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心情也受到了影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微小的“麻烦”,恰恰是构建舒适、有序、高质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别让怕麻烦害了你》不是在鼓吹“吃苦”,而是在提醒我们,逃避那些必要的“麻烦”,最终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甚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别让怕麻烦害了你》,乍一听,还以为是那种鸡汤励志文,教你如何克服惰性,勇往直前。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我内心深处那个因为“怕麻烦”而衍生出的种种陋习和不甘。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人,但这本书却不动声色地揭开了我那些自欺欺人的伪装。 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学习新技能上很主动,无论是提升专业技能还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我都会报各种线上线下课程。但《别让怕麻烦害了你》告诉我,很多时候,我只是在“表面上”的努力,真正的深入学习和巩固,那些需要反复练习、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需要付出额外精力的部分,我却常常因为“怕麻烦”而敷衍过去。我以为完成课程就是学到了,却忽视了知识内化和融会贯通的漫长过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那些“麻烦”的练习,那些“麻烦”的重复,才是真正构建能力壁垒的关键。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却在实际应用中总觉得力不从心?为什么那些看似轻松获取的知识,往往也容易遗忘?答案都在那“怕麻烦”的背后。

评分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这本书,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没有严厉的指责,却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些被“怕麻烦”所掩盖的缺点。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能够根据情况调整策略。但这本书却让我发现,我的“变通”,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不想付出“麻烦”去坚持原则,或者不想花费“麻烦”去做到极致。 我记得,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常常会因为觉得“推敲词句太麻烦”,而草草结尾,让文章的表达不够精准,论证不够有力。或者,在准备一份报告时,我可能因为觉得“数据分析太麻烦”,而只选取了最容易获得的数据,导致报告的结论不够全面和可靠。《别让怕麻烦害了你》告诉我,真正的“变通”,是在坚持核心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地调整方法。而我的“怕麻烦”,则让我放弃了对细节的打磨,放弃了对质量的追求,从而让我的工作成果大打折扣。我开始意识到,那些“麻烦”的坚持和追求,才是成就卓越的基石。

评分

读完《别让怕麻烦害了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一直在和自己过不去。我以为自己追求的是效率和舒适,但这本书让我看到,我所逃避的那些“麻烦”,恰恰是通往真正高效和长远舒适的必经之路。我一直是个喜欢规划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计划,但执行起来却常常虎头蛇尾。 书中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论述,让我醍醐灌顶。我过去常常因为觉得“细节太麻烦”,而忽略了许多关键的步骤。例如,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时,我可能会把精力都放在内容构思上,而忽略了PPT的设计、排版,甚至反复的模拟演练。我以为只要内容好,其他都是次要的。但《别让怕麻烦害了你》告诉我,那些“麻烦”的细节,才是让你的优秀得以充分展现的载体。没有精致的PPT,你的精彩内容可能会被杂乱的版面掩盖;没有充分的演练,你的自信和流畅度也会大打折扣。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怕麻烦”是一种自我设限,它让我无法将自己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最终导致那些宏伟的计划,都变成了空谈。

评分

这本书《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接地气”,但它的思想却让我受益匪浅。我过去总是在“追求完美”和“追求效率”之间摇摆不定,而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很多时候,“怕麻烦”才是阻碍我两者兼得的关键。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规划的人,会提前做好很多准备。但执行起来,却常常因为一些“小麻烦”而半途而废。 举个例子,我曾经计划去学习一门新的乐器,我购置了乐器,也找了教材。但是,当我开始练习,发现每天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去练习,去克服手指的僵硬,去理解乐理,我就觉得“太麻烦了”,然后就把乐器束之高阁。这本书让我看到,这种“怕麻烦”的心态,让我错失了许多可以丰富人生体验的机会。《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让我明白,那些“麻烦”的付出,比如坚持练习,克服困难,最终都会转化为内心的充实和技能的提升。我开始审视自己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并且意识到,是“怕麻烦”的心理,让我始终无法真正地坚持下去,也就无法享受到坚持带来的长远回报。

评分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轻松”和“高效”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能够找到最轻松、最省力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就是一种智慧。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所谓的“轻松”,不过是把未来的麻烦提前了,或者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成长机会,拱手让给了“麻烦”。 我记得我曾经为了避免麻烦,而选择了一种“一劳永逸”的处理方式,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我为了省事,选择了一些看似便宜但质量不佳的材料,当时觉得“这样就不用操心了”。但几年后,这些材料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维修和更换。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那些“麻烦”的初期投入,比如选择优质的材料,或者花时间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工具,都是一种“前置性”的解决方案,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规避未来更大的麻烦。《别让怕麻烦害了你》教会我,真正的“聪明”,不是回避麻烦,而是有能力去处理麻烦,甚至转化麻烦,让它成为自己成长的垫脚石。

评分

翻开《别让怕麻烦害了你》,我本以为会读到一些关于时间管理或者效率提升的技巧。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超出了我对效率的狭隘理解。它探讨的是一种更为根本的思维模式——“怕麻烦”如何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悄无声息地捆绑住我们的进步,限制了我们的可能性。我过去常常因为觉得某件事情“太麻烦”,而选择了一条看似省时省力,实则充满隐患的捷径。 举个例子,在工作中,我有时会因为不想多花时间去仔细核对数据,或者不想花费精力去沟通协调,而选择“差不多就行”的态度。结果呢?小则需要后续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纠正错误,大则可能导致项目延误,甚至影响团队的士气。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麻烦”,恰恰是规避更大麻烦的“防火墙”。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怕麻烦”心理,其实是在透支我的未来,用暂时的轻松,换取长期的风险和损失。这种认知上的颠覆,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习惯,并且思考,究竟是什么在驱使我做出那些“逃避麻烦”的选择。

评分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指导手册,不如说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不愿承认的“小毛病”。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独立思考的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但这本书却巧妙地揭示了,很多时候,我的“独立思考”只是披着外衣的“怕麻烦”。 我回想起,在面对一些选择时,我常常会选择那些信息最少、最容易理解的选项,而不是去深入调研、权衡利弊。比如,在做一项新的投资时,我可能会因为懒得去研究复杂的财务报表,或者觉得分析市场趋势“太麻烦”,而听从朋友的推荐,或者选择那些最简单易懂的产品。这种“怕麻烦”的表现,让我错失了很多本可以获得的收益,甚至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独立思考,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更需要的是愿意付出“麻烦”去获取全面信息的决心。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那些所谓的“直觉”和“经验”,它们有多少是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又有多少仅仅是出于对“麻烦”的逃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