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次评选出的实力超群的中医药专家、泰斗级人物。这些人都分别有自己擅长或自创的经验方,本书即精选此类方剂并配精解。资料弥足珍贵,经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一版曾经一度销量惊人,洛阳纸贵。
    本书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次评定的当代500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数千首方剂中遴选出近300首编撰而成,全书内容涉及内、外、妇、儿、肿瘤、皮肤等临床各科,突出中医药简、廉、便、验之特点。每方列有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典型案例、按语等项。故在同类方书中本书堪称内容丰、选方精、疗效著者。因此,本书的出版对继承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的宝贵经验、充实中医学宝库、提高临床医师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广大患者“按图索骥”、选方用药,则提供了有益指南。
    读者对象: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
滋胃饮(周仲瑛)
[组成]乌梅肉6g,炒白芍、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g,炙鸡内金5g,炙甘草、玫瑰花各3g。
[功能]滋养胃阴,疏肝柔肝。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1剂,水煎分服。
[方解]乌梅肉、白芍味酸敛津生津、养肝柔肝,北沙参、麦冬、石斛等益胃滋阴,一敛一滋,两济其阴,阴亏则失其濡润,胃气失于和降,故少佐理气而不伤阴的玫瑰花、生麦芽和胃调肝,助胃运药,且能防单纯阴柔呆滞之弊。炙鸡内金健脾消食。久病入络,营虚血滞,故配以养营和血之丹参。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酸甘化阴、养胃生津之功。
[加减]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g;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g、黄连5g;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g;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g。
按语:
本方为周老经验效方,粗看并不出奇,实则寓理颇多,值得玩味。本方为胃阴亏虚而设,但组方用药并不是只用甘寒养阴之品,而是酸甘配伍,冀酸得甘助而化阴,正如吴瑭所云:“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也。”此乃本方妙处之一也。其二,肝胃同治。肝为风木,胃阴燥土,胃阴亏虚,肝易乘虚而入,克伐胃土,胃阴愈伤。乌梅、白芍柔肝敛肝,玫瑰花、生麦芽疏肝理气,安抚风木,不敢犯土。其三,阴虚者络易滞,故于大队滋阴药中伍入玫瑰花、丹参和血畅血,有瘀能化,无瘀防生,寓“治未病”之意。
典型案例:
卜某,男,38岁。
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2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g,白芍10g,乌梅肉5g、山楂10g、玫瑰花3g。每日1剂,分早晚煎服。药入3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3剂,症状消失。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倒是挺朴实的,封面字体大小和颜色搭配也比较稳重,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厚重的学术类书籍。翻开第一页,纸张的质感还不错,有一定的厚度,摸起来有点韧性,不会轻易撕坏。我比较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书籍,不玩那些花哨的装帧,能把内容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书的排版也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每页的字数安排也比较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在看一些专业术语或者药方的时候,清晰的排版能帮助我更快地抓住重点。而且,这本书的装订也很牢固,翻阅起来很方便,不用担心会散页。虽然我对中医理论本身还在学习探索的阶段,但单从这本书的制作工艺和外观来看,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本书的用心程度。这本书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沉静内敛,却蕴藏着深厚的学识。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领略到中医的精髓,学习到那些宝贵的中医智慧。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经过几代人检验,流传下来的经典方剂。这本书的内容,虽然我还没能深入研读,但从书名上就能感受到其分量。它代表着国家对中医人才的认可,以及这些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想象一下,这些秘方是如何在无数次的实践中被验证,如何帮助无数患者解除病痛的,这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特别好奇,这些“效验”体现在哪些方面?是针对哪些具体的疑难杂症,还是在常见病治疗上有着独到的优势?书中的案例分析是否会详细描述治疗过程和效果,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方剂,更能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治疗方法,比如针灸、推拿,甚至是饮食调理的建议,这样的话,整本书的实用性会大大提升,能够更全面地指导我的学习和实践。
评分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非常注重书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本书的“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头衔,已经为它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名老中医往往是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在中医的海洋里,他们的经验是经过时间洗礼的真金白银,来不得半点虚假。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例如,他们是如何辩证论治的?在面对同一个病症时,不同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思路和方剂选择,我希望本书能展现这种多样性,并分析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提及一些现代医学对这些方剂的科学解释,或者是否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这对于弥合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鸿沟,将非常有意义。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作者对这些秘方的独特见解,或者在传承中进行的创新,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群体都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这本身就意味着其内容的权威性和稀缺性。我一直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往往蕴含在老一辈中医的临床经验之中。这些经验,是他们用一生去摸索、去总结、去沉淀下来的精华。我非常好奇,这些“秘方”是如何被收集、整理和成书的?是这些老中医主动贡献,还是有专门的团队去挖掘?书中的内容是否会包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方剂,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名老中医的“思想世界”,理解他们看待疾病的角度,以及他们是如何用中医的思维去解决各种复杂病症的。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上一层楼了。
评分我最近在找寻一些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就非常吸引我。“效验秘方”这个词,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实用性和有效性。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能够真正运用到临床,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辅助养生的方剂。我希望这本书中的方剂,都有清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在剂量、用法、煎煮方法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能附带一些典型病例,说明方剂的组方思路、加减变化以及疗效反馈,那将是极好的。我对那些只讲理论、不讲实践的书籍并不感兴趣,我需要的是能够让我动手去实践,去检验,去感受到中医魅力的内容。这本书是否能满足我这种“实践派”的需求,是我比较关注的。
评分不错!
评分质量好,不错呀
评分首次购物,价格,质量很满意。快递服务上门,赞。
评分非常实用,快递也可以,给四星。
评分友好方才能治病,方剂是中医的基础
评分书很好,值得仔细研读。
评分质量还不错,可以参考,
评分长期辈喜欢,多次购买送长辈
评分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