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

中公版·2017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招聘
  • 重庆市
  • 2017年
  • 真题
  • 教材
  • 综合基础知识
  • 中公
  • 考试
  • 公考
  • 备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154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3840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袋装
丛书名: 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0
字数:21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精选10套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试卷,由中公老师审定答案,解析详尽且能拓展思路。试卷的*特点是能反映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的主要特点,帮助考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考试情况,以便查缺补漏,提高复习效率。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基础知识》严格按照重庆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具体考情精心选取历年真题。本书内含10套真题试卷,题量丰富,解析详细,力求让考生零距离体验考场,提升作答水平,增强作答能力,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作者简介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精彩书摘

  2016年4月重庆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试卷
  一、判断题(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法律制裁中,民事制裁的目的主要存在于对责任人进行惩罚。()
  2.通过民主的手段制定科学的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是法治的一个基本前提。()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须同时抄送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5.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会时,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会议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所形成的书面材料就是纪要。()
  6.设立合伙企业必须有书面合伙协议。()
  7.为了有效监督政府行为,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公开审理。()
  8.在起草撰写批复时,办公室文字秘书应有针对性地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和报告。()
  9.向上级机关行文时,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级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10.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1.家庭美德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2.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
  13.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
  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从过去的以水平分工为主发展到以垂直分工为主的新阶段。()
  15.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是弥补市场缺陷和矫正市场失灵。()
  16.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17.公司制度中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实质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立场不一致。()
  18.间接调控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手段,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实施调控的方式。()
  1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0.党的十八大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概括为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得到发展和成熟。()
  21.事务文书一概不具法定约束力。()
  2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因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4.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助于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阶段的近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一样的。()
  26.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
  27.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自发性、滞后性、短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弱点。()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9.目前我国已全面实行城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30.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的修改,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31.2016年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国内考察赴重庆,对重庆发展提出了“四个扎实”的要求,即扎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和扎实落实()。
  A.“三严三实”要求B.科学发展观要求
  C.厉行节约要求D.科学创新要求
  32.在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毛泽东提出对顽固派的斗争要坚持()原则。
  A.有义、有理、有节B.有义、有力、有节
  C.有义、有利、有节D.有理、有利、有节
  33.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分界线是()。
  A.红海B.白令海峡
  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脉
  34.“礼貌待人、爱护公物”是不同阶级都承认的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道德的()。
  A.社会性B.阶级性
  C.共同性D.继承性
  35.1938年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回国,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要以毛泽东为首来解决统一领导的问题。
  A.王明B.博古
  C.张闻天D.王稼祥
  36.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是发现X射线的()。
  A.赫兹B.普朗克
  C.伦琴D.克劳修斯


《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解析》 精选真题,深度解析,助您高效备考,一举通关! 本书由资深考试研究专家团队倾力打造,集结了近几年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中“综合基础知识”科目的历年真题,并进行了一套系统、详尽的解析。我们深知,历年真题是把握考试方向、了解命题规律、检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本书不仅收录了原汁原味的考题,更在解析上下足了功夫,力求做到: 一、 海量真题,全面覆盖考点: 本书精选了历年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科目的真题。这些题目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所有核心考点和高频考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科技、时事等多个领域。通过研习本书,您将能够全面了解考试的知识框架和题型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我们对真题的筛选极为审慎,确保每一道题目都具有代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考试的真实难度和趋势。 二、 深度解析,拨云见日,透彻理解: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深度解析。我们不满足于仅仅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知识点来源、解题思路以及易错点。 考点精准定位: 每一道题目都清晰地标注了其对应的考点,帮助您快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拆解: 对于选择题,我们详细分析了干扰项的设置原因,帮助您学会辨别和排除错误选项。对于其他题型,我们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推理过程和得分要点。 知识点拓展与关联: 在解析中,我们会适时地拓展相关的知识点,并将其与其他知识点进行关联,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帮助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误区提醒与辨析: 我们特别梳理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并进行详细的辨析,帮助您避免在考试中犯同样的错误。 命题规律揭示: 通过对大量真题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科目的命题规律、出题角度和答题技巧,为您提供备考的“捷径”。 三、 分类汇编,系统梳理,高效复习: 为了方便您进行系统复习,本书将真题按照知识模块进行了分类汇编。例如,将政治类题目集中在一起,法律类题目集中在一起,等等。这种分类方式能够帮助您: 查漏补缺: 在复习某个知识模块时,您可以集中练习该模块的真题,快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巩固记忆: 通过反复练习同一类别的题目,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形成知识网络: 将同一类别的题目放在一起,有助于您梳理该知识模块的整体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 专家指导,点拨迷津,少走弯路: 本书的解析由具有丰富考试辅导经验的专家团队撰写。他们不仅对考试内容了如指掌,更深谙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他们的专业指导能够帮助您: 抓住重点: 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知识点上。 掌握技巧: 学习更有效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建立信心: 通过系统而有效的复习,建立起对考试的信心,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本书适用对象: 所有参加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报考“综合基础知识”科目的考生。 希望了解重庆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命题趋势和难度,提前进行备考的考生。 希望通过真题演练,检验学习效果,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的考生。 使用本书,您将获得: 最权威的真题资源: 确保您接触到最接近真实考试的题目。 最深入的解析指导: 助您理解“为什么”,而非仅仅记住“是什么”。 最高效的复习方法: 通过分类汇编和系统解析,事半功倍。 最坚实的备考基础: 为您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考之路,道阻且长,但有本书相伴,您将不再孤单。 每一道真题都是一次模拟演练,每一次解析都是一次深度学习。我们相信,通过认真研读本书,勤加练习,您一定能够掌握“综合基础知识”的核心要义,提升应试能力,在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请注意: 本书仅为历年真题的汇编和详解,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掌握考试重点、提升应试技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仍需结合相关教材和课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请准备好您的笔和纸,与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备考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做完里面的模拟题和真题汇编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出题人的脑回路真是清奇”。尤其是在那些涉及重庆本地政策和历史文化的部分,我这个常年生活在重庆的外地考生简直是抓瞎。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并不完全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知识”,而在于它用近乎冷酷的现实,帮我认清了自己知识结构中的巨大盲区。解析部分写得有些地方可以说是“言简意赅”到令人发指,有时候一道选择题,四个选项的辨析,它只用两行字就带过去了,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这种“一笔带过”的解析,简直是灾难,我必须得抱着这本书,同时打开好几本百度百科和官方文件去交叉验证,才能真正搞懂它为什么选A而不是B。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个“高分学霸的笔记”,内容精华,但对初学者极不友好,需要自己做大量的“二次加工”,才能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逻辑的知识体系。

评分

从编排的细致程度上看,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功利主义”。它不像一些教辅书那样,会花大篇幅去讲解某个理论的渊源或者延伸意义,而是直奔主题,把历年真题原封不动地搬过来,然后紧接着就是答案和极其简化的解析。这种排版风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省时间,直观。你做完一套题,可以立刻对答案,立刻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对于那些“为什么错”以及“如何避免再错”的深入剖析是严重不足的。我特别希望能在那些涉及时事热点和法律条文变动的地方,能有一个醒目的“注意”或者“2017年后的变动提示”,但很遗憾,这本书更多的是停留在“还原历史考点”的层面,对于考生未来的备考方向指导性不够强。感觉它更像是一个高质量的题库,而不是一本完整的“教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公务员考试用书的“万年不变款”,那种蓝绿色调,加上醒目的“中公版”和年份,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虽然缺乏新意,但至少在书店里扫一眼就能定位。我当初买它,纯粹是冲着“重庆市事业单位”这几个字去的,毕竟这是目标明确的考本,比起那些泛泛而谈的通用教材,这种针对性强的资料总让人感觉更踏实一些。拿到手里感觉分量还挺足,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算可以,毕竟是考试用书,这方面如果太差,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虽然我对“2017年”这个时间点心里稍微有点打鼓,毕竟时效性是一个大问题,但对于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那些相对固定的法律条文和宏观政策背景,老真题的价值往往在于考察出题的思路和侧重点,这点上,我还是抱有期待的。翻开目录,感觉结构还算清晰,重点章节的分布也大致符合我对综合基础知识的理解,但说实话,光看目录,并不能完全判断其内部的解析深度,这还得靠实际阅读和做题来检验。整体而言,初印象是:一本标准化的、目标明确的、值得一试的备考工具书。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纸质虽然能用,但细节处理上看得出是赶工期的产物。我发现有几页的页码对不上号,或者印刷的墨迹有轻微的洇开现象,虽然不影响阅读主旨,但作为一本耗费大量精力的学习资料,这种瑕疵确实让人感觉不够专业。更让我困扰的是,由于是2017年的版本,很多关于社会保障、经济指标的案例数据都明显过时了。当我试图用这些数据去理解那些涉及计算或时效性的题目时,就必须不断地去查找最新的官方数据进行对比,这无疑增加了我的学习成本。如果中公未来再版,真的应该考虑给老版本加入一个“重要数据更新索引”,哪怕只是一张附录,也能大大提升老考生的使用体验。现在这样,我做错一道题,还得花时间去鉴别是自己理解错了,还是数据本身已经变样了,十分费神。

评分

总体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老战友,虽然不是最先进的武器,但手感熟悉,且用它打过赢面。它最大的贡献在于构建了一种“考试语境”。通过大量真实考题的堆砌,我逐渐适应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和高频考点。与其说我在学习知识点,不如说我在学习“如何应付重庆事业单位的考试机器”。那些常年反复出现的知识模块,比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中的逻辑推理套路,或者公文写作的特定格式要求,在这套真题集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年份的题目之间,考察角度的微小变化,这对于把握命题趋势至关重要。虽然我不能说光靠这本书就能上岸,但它无疑是为我铺设了一条最直接、最贴近实战的跑道,让我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有可能出现的考点上,避免在那些偏门的知识点上做过多无谓的消耗。

评分

好好好,物流快,物流快物流快

评分

还可以吧,满意

评分

可以?可以?

评分

还可以,相信京东。。。

评分

非常好,很实用,价格合理!

评分

买的资料书货真价实

评分

这书还不错、一直用的这个品牌………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挺不错的,物流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