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英語民族曆史的輝煌之作,曆史愛好者人手一部的經典讀物
大英帝國雄踞19世紀,其屬地與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而新生的美國則稱霸20世紀,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方位地影響著20世紀曆史進程。 自工業革命以來,兩個英語國傢相續雄霸世界達200餘年,這絕不是偶然。溫斯頓·丘吉爾以其如椽大筆,深刻而生動地為我們揭示瞭其中奧秘,這就是其曆史名著《英語民族史》,再加上其迴憶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迴憶錄》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迴憶錄》,幾乎完整地描述瞭英語民族從蠻荒走到世界超強的曆史軌跡。 地球上一個由講英語的人口構成的寵大帝國——包括瞭不列顛、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強國——曆經瞭漫長麯摺的曆程而漸漸形成;它們的存在,深刻改變瞭世界的文明版圖,強有力地左右著人類命運和曆史的走嚮……在這部創作時間長達 30年的偉大作品中,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英國曆史負盛名的人物丘吉爾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詩般的筆觸,為讀者描繪瞭一幅全景式的“帝國畫捲”。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傢、演說傢、軍事傢和作傢,曾於1940年至1945年齣任英國首相,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閤美國等國傢對抗德國,並取得瞭最終勝利,1945年5月23日,丘吉爾辭職,1951年至1955年再度齣任英國首相。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奬。在2002年,BBC舉行瞭一個名為“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偉大的英國人。
前 言 / 1
第一部 島上民族 / 1
第一章 不列顛尼亞 / 3
第二章 徵服 / 14
第三章 羅馬行省 / 26
第四章 失落的海島 / 35
第五章 英格蘭 / 53
第六章 維京人 / 66
第七章 阿爾弗雷德大帝 / 78
第八章 撒剋遜的黃昏 / 97
第二部 國傢的形成 / 111
第九章 諾曼底人的入侵 / 113
第十章 徵服者威廉 / 123
第十一章 在動蕩中發展 / 133
第十二章 亨利·金雀花 / 148
第十三章 英格蘭習慣法 / 159
第十四章 獅心王 / 167
第十五章 大憲章 / 178
第十六章 醞釀過程 / 189
第十七章 議會雛形 / 200
第十八章 愛德華一世 / 208
第十九章 班諾剋本之役 / 226
第二十章 蘇格蘭和愛爾蘭 / 233
第二十一章 長弓 / 242
第二十二章 黑死病 / 256
第三部 封建時代的結束 / 265
第二十三章 理查二世與社會動亂 / 267
第二十四章 亨利·博林布魯剋篡位 / 283
第二十五章 亨利五世的帝國 / 289
第二十六章 聖女貞德 / 297
第二十七章 約剋和蘭開斯特 / 305
第二十八章 玫瑰戰爭 / 315
第二十九章 愛德華四世的冒險生涯 / 326
第三十章 理查三世 / 341
第一章 不列顛尼亞
羅馬紀元699 年夏,即公元前55 年,高盧總督蓋厄斯·儒略·愷撒將目光投嚮瞭不列顛島。在與高盧和日耳曼人作戰之時,愷撒就注意到瞭這片孤懸海外的巨大島嶼。該島已成為其徵服計劃的一大障礙,這同樣也激起瞭他的鬥誌和雄心。他知道,島上居民與反抗羅馬的日耳曼人、高盧人、西班牙人本屬同族,不久之前,這些島民還曾在高盧北部海岸的戰鬥中為當地軍隊提供支援。他們同樣擁有凱爾特血統,長期獨守海島的閉塞生活或多或少加重瞭他們的民族情感。一年之前,不列顛的誌願者們在布列塔尼亞海岸與威尼蒂人並肩作戰,但不幸遭到瞭失敗。那些從暫時淪陷的高盧地區齣逃的難民,在不列顛尼亞受到瞭歡迎和庇護。在愷撒看來,無論是對其個人的北徵方案,還是對羅馬帝國擴張計劃來說,不列顛島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片土地上沒有森林和沼澤,但卻有如茵的綠草和富饒的土地。雖然島上氣候並不溫暖,卻也平和舒適。雖然土著民智未開,但若是用作奴隸,令其在田間礦井中從事勞作或是房屋大院中灑掃庭除,還是不無價值的。民間常有傳言,稱該島盛産珍珠,黃金盈野。“即便是徵伐的季節已過,愷撒仍然考慮前往該島打探情況,若能瞭解當地居民狀況,熟悉地形、港口和登陸點,對他而言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對於這些,高盧人幾乎一無所知。”1 另一個事件是,愷撒的同僚和競爭對手,三巨頭之一的剋拉蘇在對美索不達米亞的遠徵激起瞭元老院和民眾的無盡遐想,這樣一來,不列顛在愷撒的戰略布局中就更顯重要瞭。就在此地,歐洲大陸的盡頭之處,羅馬人野心勃勃地開啓瞭冒險事業。羅馬士兵對海洋既恨且怕,他們曾與航海民族迦太基人作戰,前後耗費瞭200年時間,艱苦卓絕,曆經險阻,纔最終將羅馬旗幟插上瞭地中海的彼岸。但此際,羅馬軍隊要遠徵孤島,前往大洋北部那片陌生而神秘的土地,這對羅馬帝國各個階層的人士來說,都將是新鮮且令人興奮的話題。
此外,不列顛是督伊德教的中心所在,這種宗教形式多樣,對高盧和日耳曼人的生活都産生瞭不同程度的影響。愷撒曾經寫道:“對那些想研究督伊德教的人士而言,不列顛是其首選之地。”督伊德教奉行以活人祭祀的邪惡教條,其殘酷令人發指。森林中神秘的宗教祭司通過生命獻祭將自己和信徒結為一體。正是此地,在陰暗島嶼的木質祭壇之上,或許安置著高盧部族的一大秘密,這是令人敬畏、激動、團結一心的神秘力量。那麼,這些醜惡的習俗究竟從何而來?或許是那些迦太基人,在被羅馬徹底剿滅之前嚮西方世界傳達的部分訊息?更重要的是,愷撒其人頗具時代意識和戰略眼光,他為所徵服的地區帶來瞭文明的契機。
因此,公元前55 年夏,愷撒從日耳曼尼亞撤迴軍隊,拆毀瞭科布倫斯地區橫跨萊茵河上的各色精美木橋,轉而劍鋒西指。在整個七月,羅馬大軍馬不停蹄嚮高盧海岸,也就是今天的加來和布倫地區浩蕩挺進。
……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是簡單地綫性敘事,而是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上進行深度的聚焦和橫嚮的對比。每一次章節的轉換,都像是一次視角的切換,從宏觀的部落聯盟到微觀的物質文化研究,作者總能找到新的切入點來揭示曆史的肌理。閱讀過程是一場智力上的挑戰,因為它要求讀者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去追蹤那些不斷更迭的名稱、地名和血脈關係。然而,一旦進入節奏,你會發現作者的筆觸極其流暢,即便是最晦澀的族源學討論,也能被他闡釋得清晰易懂。尤其值得稱贊的是他對早期宗教信仰和神話體係的解讀,這些精神層麵的東西,往往是理解一個民族身份認同的關鍵,作者的處理方式既尊重瞭其神秘性,又提供瞭可靠的學術解釋框架。
評分這部著作的敘事張力著實令人驚嘆,仿佛將讀者直接投擲到瞭那片迷霧繚繞、充滿未知的古老不列顛土地上。作者對於史料的駕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沒有滿足於簡單的年代堆砌,而是巧妙地將地緣政治的變遷、部落間的權力角逐以及早期社會結構的演化編織成一張復雜而引人入勝的畫捲。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民族”概念形成過程的探討,那種從蠻荒到文明的緩慢、痛苦的蛻變,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他沒有將曆史簡化為英雄的豐功偉績,而是深入到普通民眾的生活片段,去探尋那些塑造瞭早期不列顛精神底色的文化基因和信仰體係。行文間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讓你真切感受到每一次戰役、每一次遷徙背後的深遠意義。閱讀體驗是沉浸式的,仿佛能聞到那個時代潮濕的空氣和燃木的氣味,體會到早期居民在麵對外部衝擊時的那種堅韌與矛盾。這種對“源頭”的追溯,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更是精神層麵的,為理解後續的不列顛曆史提供瞭極其堅實和富有洞察力的基礎。
評分如果說曆史是一幅巨大的織錦,那麼這本書就是對於其中最古老、最基礎的幾股經緯綫的細緻抽絲剝繭。它所關注的“誕生”過程,絕非一蹴而就的壯舉,而是漫長、斷裂且充滿偶然性的“拼湊”。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一種令人信服的平衡感,他既不偏嚮於過度浪漫化那些被後世神化的早期英雄,也不流於對“黑暗時代”的貶低。相反,他展現瞭在資源匱乏、外部壓力巨大的環境下,早期社會群體為求生存和發展所錶現齣的非凡的適應能力和創造力。這種對“韌性”的挖掘,使得整本書充滿瞭積極嚮上的力量感,盡管它所描述的是一個充滿衝突和不確定的時代。閱讀完後,我對“不列顛”這個概念的形成,有瞭一種根植於泥土、充滿瞭生命力的全新理解,這比單純記住幾個王朝的名字要有價值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古典,充滿瞭學者特有的嚴謹與對細節的偏執,但令人驚喜的是,這種嚴謹並未導緻閱讀上的枯燥,反而因其豐富的旁徵博引而更具味道。作者在闡述復雜的族群遷徙和語言分化時,采取瞭一種近乎於解剖學的細緻,將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異邦人”和“原住民”的互動關係清晰地勾勒齣來。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穿越層層迷霧,去辨認那些被時間磨損的文化印記。他對不同曆史時期社會製度的演變有著獨到的見解,特彆是對早期王權和法律雛形的形成,進行瞭非常深入的剖析,讓人對“秩序”是如何在混亂中誕生的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全書的論證邏輯鏈條清晰,每一步推導都建立在紮實的考古發現和文獻考據之上,體現瞭極高的學術水準,是那種值得反復閱讀和查閱的案頭重器,絕非是泛泛而談的通俗讀物可以比擬的。
評分讀完此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種對“邊緣”曆史的重新認識。在宏大的歐洲史敘事中,早期的不列顛常常被視為化外之地,是羅馬帝國留下的一個殘缺注腳。然而,這位作者卻以極大的熱情和深厚的功力,將焦點集中於這片土地自身的獨特演化路徑。他細膩地描繪瞭凱爾特文化與後來的盎格魯-撒剋遜文化相碰撞、融閤的過程,那種文化張力與生命力的展現,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處理那些史料缺失地帶時的態度——他沒有妄加揣測,而是誠實地指齣局限性,並提齣基於現有證據的審慎推論。這種對待曆史的謙卑姿態,反而增強瞭作品的說服力。它不是在“重建”一個清晰的曆史劇本,而是在“還原”一個充滿變數和可能性的曆史現場,充滿瞭思辨的魅力。
評分正版,印刷質量不錯!
評分值得推薦的一部曆史著作。
評分還不錯 就是裏麵沒有插圖
評分丘吉爾一生中著名的曆史著作
評分書還算可以,平時沒事拿來看看。
評分滿意
評分嘿嘿,用瞭優惠券,買下來很實惠,關鍵是正版
評分嘿嘿,用瞭優惠券,買下來很實惠,關鍵是正版
評分先看中文版,以後有時間看英文的,畢竟英文詞匯量第一人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