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温斯顿·丘吉尔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史
  • 不列颠
  • 民族史
  • 历史
  • 英国
  • 文化
  • 欧洲史
  • 古代史
  • 中世纪史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3037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565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6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记录英语民族历史的辉煌之作,历史爱好者人手一部的经典读物


  

内容简介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地球上一个由讲英语的人口构成的宠大帝国——包括了不列颠、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强国——历经了漫长曲折的历程而渐渐形成;它们的存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文明版图,强有力地左右着人类命运和历史的走向……在这部创作时间长达 30年的伟大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历史负盛名的人物丘吉尔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诗般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帝国画卷”。


  

作者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内领导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美国等国家对抗德国,并取得了最终胜利,1945年5月23日,丘吉尔辞职,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对英国乃至于世界均影响深远。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于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伟大的英国人。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部 岛上民族 / 1

第一章 不列颠尼亚 / 3

第二章 征服 / 14

第三章 罗马行省 / 26

第四章 失落的海岛 / 35

第五章 英格兰 / 53

第六章 维京人 / 66

第七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 / 78

第八章 撒克逊的黄昏 / 97

第二部 国家的形成 / 111

第九章 诺曼底人的入侵 / 113

第十章 征服者威廉 / 123

第十一章 在动荡中发展 / 133

第十二章 亨利·金雀花 / 148

第十三章 英格兰习惯法 / 159

第十四章 狮心王 / 167

第十五章 大宪章 / 178

第十六章 酝酿过程 / 189

第十七章 议会雏形 / 200

第十八章 爱德华一世 / 208

第十九章 班诺克本之役 / 226

第二十章 苏格兰和爱尔兰 / 233

第二十一章 长弓 / 242

第二十二章 黑死病 / 256

第三部 封建时代的结束 / 265

第二十三章 理查二世与社会动乱 / 267

第二十四章 亨利·博林布鲁克篡位 / 283

第二十五章 亨利五世的帝国 / 289

第二十六章 圣女贞德 / 297

第二十七章 约克和兰开斯特 / 305

第二十八章 玫瑰战争 / 315

第二十九章 爱德华四世的冒险生涯 / 326

第三十章 理查三世 / 341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不列颠尼亚

罗马纪元699 年夏,即公元前55 年,高卢总督盖厄斯·儒略·恺撒将目光投向了不列颠岛。在与高卢和日耳曼人作战之时,恺撒就注意到了这片孤悬海外的巨大岛屿。该岛已成为其征服计划的一大障碍,这同样也激起了他的斗志和雄心。他知道,岛上居民与反抗罗马的日耳曼人、高卢人、西班牙人本属同族,不久之前,这些岛民还曾在高卢北部海岸的战斗中为当地军队提供支援。他们同样拥有凯尔特血统,长期独守海岛的闭塞生活或多或少加重了他们的民族情感。一年之前,不列颠的志愿者们在布列塔尼亚海岸与威尼蒂人并肩作战,但不幸遭到了失败。那些从暂时沦陷的高卢地区出逃的难民,在不列颠尼亚受到了欢迎和庇护。在恺撒看来,无论是对其个人的北征方案,还是对罗马帝国扩张计划来说,不列颠岛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片土地上没有森林和沼泽,但却有如茵的绿草和富饶的土地。虽然岛上气候并不温暖,却也平和舒适。虽然土著民智未开,但若是用作奴隶,令其在田间矿井中从事劳作或是房屋大院中洒扫庭除,还是不无价值的。民间常有传言,称该岛盛产珍珠,黄金盈野。“即便是征伐的季节已过,恺撒仍然考虑前往该岛打探情况,若能了解当地居民状况,熟悉地形、港口和登陆点,对他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对于这些,高卢人几乎一无所知。”1 另一个事件是,恺撒的同僚和竞争对手,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在对美索不达米亚的远征激起了元老院和民众的无尽遐想,这样一来,不列颠在恺撒的战略布局中就更显重要了。就在此地,欧洲大陆的尽头之处,罗马人野心勃勃地开启了冒险事业。罗马士兵对海洋既恨且怕,他们曾与航海民族迦太基人作战,前后耗费了200年时间,艰苦卓绝,历经险阻,才最终将罗马旗帜插上了地中海的彼岸。但此际,罗马军队要远征孤岛,前往大洋北部那片陌生而神秘的土地,这对罗马帝国各个阶层的人士来说,都将是新鲜且令人兴奋的话题。

此外,不列颠是督伊德教的中心所在,这种宗教形式多样,对高卢和日耳曼人的生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恺撒曾经写道:“对那些想研究督伊德教的人士而言,不列颠是其首选之地。”督伊德教奉行以活人祭祀的邪恶教条,其残酷令人发指。森林中神秘的宗教祭司通过生命献祭将自己和信徒结为一体。正是此地,在阴暗岛屿的木质祭坛之上,或许安置着高卢部族的一大秘密,这是令人敬畏、激动、团结一心的神秘力量。那么,这些丑恶的习俗究竟从何而来?或许是那些迦太基人,在被罗马彻底剿灭之前向西方世界传达的部分讯息?更重要的是,恺撒其人颇具时代意识和战略眼光,他为所征服的地区带来了文明的契机。

因此,公元前55 年夏,恺撒从日耳曼尼亚撤回军队,拆毁了科布伦斯地区横跨莱茵河上的各色精美木桥,转而剑锋西指。在整个七月,罗马大军马不停蹄向高卢海岸,也就是今天的加来和布伦地区浩荡挺进。

……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的图书简介,内容侧重于其所涵盖的时代背景、核心议题和研究方法,但不涉及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迹象。 ---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一部重塑早期不列颠历史叙事的宏伟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刻而全面的历史著作,致力于剖析公元五世纪至十一世纪之间,英格兰(即后来的“不列颠”)这一政治、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复杂熔炉的形成过程。它摒弃了传统史学中对单一民族叙事的迷恋,转而聚焦于一个动态的、充满冲突与融合的“重塑”时期——罗马帝国衰亡的废墟之上,盎格鲁-撒克逊人、凯尔特人、维京人以及残存的罗马化精英如何共同编织出早期英格兰的社会结构、法律体系、宗教信仰乃至语言基础。 本书的叙事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立体且富有细节的历史图景。 第一部分:帝国的遗产与蛮族的迁徙(公元410年 – 约600年) 本部分首先将读者带回到公元五世纪初,罗马不列颠的终结时刻。我们详细考察了罗马行政体系的瓦解、城市生活的衰退,以及不列颠岛上原住民——布立吞凯尔特人的艰难处境。核心议题在于“征服”与“定居”的辩证关系。 作者深入探讨了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从欧洲大陆的迁徙模式。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军事入侵,而是一场长期的、多阶段的人口流动、部落冲突与权力渗透。通过对考古学发现(如早期墓葬遗址、定居点布局)的细致解读,本书描绘了七个主要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七国时代”的雏形)如何在不列颠西部的凯尔特王国压力下,艰难地建立起各自的政治疆域和文化认同。 重点议题: 罗马撤离后的权力真空、凯尔特文化的抵抗与流散(如亚瑟王传说的史学基础)、早期“地方王权”的形成。 第二部分:基督教的再造与王权的制度化(约600年 – 800年) 随着七国时代格局的初步稳定,本书将焦点转向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变革:基督教的传入与扎根。 我们详细审视了教皇格里高利派遣的奥古斯丁传教团在坎特伯雷的着陆,以及随后与本土凯尔特基督教传统的碰撞与融合。基督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的转变,更是引入了新的书写系统、法律观念、文献记录传统以及更精细的行政管理模式。本书强调了修道院作为知识中心、政治中介和经济力量在早期盎格鲁-撒克逊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此外,本部分深入分析了早期王权的制度化进程。例如,在诺森布里亚、麦西亚和威塞克斯的早期国王如何通过法律编纂(如埃塞尔伯特法典)、建立宫廷结构和进行军事动员,将松散的部落联盟转化为具有更高组织性的王国。 重点议题: 惠特比会议的文化意义、盎格鲁-撒克逊法律(如“Witan”的早期形态)、教会与世俗权力的早期互动。 第三部分:维京冲击与民族的诞生(约800年 – 1066年) 本书认为,“英语民族”的最终形态,是在维京时代的剧烈动荡中淬炼而成的。八世纪末期开始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入侵,是打破原有七国平衡、促成统一性政治实体出现的关键催化剂。 本部分对丹麦人、挪威人的入侵进行了细致的地理和时间划分,重点研究了“丹法区”(Danelaw)的形成及其对地方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和法律实践带来的长远影响。 关键人物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被置于核心位置。本书不仅仅颂扬他的军事胜利,更着重分析他如何通过建立“堡垒”(Burhs)系统、推行《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官方记录,以及翻译重要的拉丁文本,积极塑造一种跨越地域界限的“盎格鲁-撒克逊”身份认同,以抵抗异族侵蚀。这标志着从“各个王国的居民”向“英格兰人”观念的首次重大飞跃。 重点议题: 丹法区的社会经济影响、阿尔弗雷德的文化国家建设计划、早期英语的成熟与统一。 第四部分:王朝的更迭与统一的最终完成(10世纪末 – 1066年) 在维京人的最终征服(克努特大帝的统治)和随后盎格鲁-撒克逊王权的短暂复兴之后,本书以诺曼征服的前夜作为收尾。我们审视了埃德加、埃德温和忏悔者爱德华统治下,英格兰如何在政治上趋于统一,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中央行政机构(如金库 Exchequer 的雏形)。 最后一章深入分析了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的复杂背景,不仅仅是军事对决,更是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土地保有制度和精英阶层文化的一次终极碰撞。诺曼征服,被视为本书所探讨的“不列颠诞生”过程的终点,因为它为后来的中世纪英格兰奠定了新的、融合了日耳曼、凯尔特、基督教和诺曼要素的政治蓝图。 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书的显著特点在于其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它综合运用了: 1. 考古学证据: 对物质文化和早期定居模式的分析。 2. 文献语言学: 对古英语文本(如《贝奥武夫》残篇、法律文书和编年史)的深入解读,以追踪语言和观念的演变。 3. 历史地理学: 考察地形、河流和定居点对早期政治权力扩散的影响。 《英语民族史:不列颠的诞生》旨在提供一个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叙事张力的历史画卷,清晰地揭示出,今日英国(不列颠)的身份认同,并非某一特定日期的创造,而是历经数百年流血、融合与制度构建的复杂产物。它是一部关于“何为英格兰”的深度溯源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线性叙事,而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进行深度的聚焦和横向的对比。每一次章节的转换,都像是一次视角的切换,从宏观的部落联盟到微观的物质文化研究,作者总能找到新的切入点来揭示历史的肌理。阅读过程是一场智力上的挑战,因为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去追踪那些不断更迭的名称、地名和血脉关系。然而,一旦进入节奏,你会发现作者的笔触极其流畅,即便是最晦涩的族源学讨论,也能被他阐释得清晰易懂。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他对早期宗教信仰和神话体系的解读,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往往是理解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关键,作者的处理方式既尊重了其神秘性,又提供了可靠的学术解释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古典,充满了学者特有的严谨与对细节的偏执,但令人惊喜的是,这种严谨并未导致阅读上的枯燥,反而因其丰富的旁征博引而更具味道。作者在阐述复杂的族群迁徙和语言分化时,采取了一种近乎于解剖学的细致,将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异邦人”和“原住民”的互动关系清晰地勾勒出来。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随一位博学的向导,穿越层层迷雾,去辨认那些被时间磨损的文化印记。他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演变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早期王权和法律雏形的形成,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让人对“秩序”是如何在混乱中诞生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全书的论证逻辑链条清晰,每一步推导都建立在扎实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考据之上,体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准,是那种值得反复阅读和查阅的案头重器,绝非是泛泛而谈的通俗读物可以比拟的。

评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对“边缘”历史的重新认识。在宏大的欧洲史叙事中,早期的不列颠常常被视为化外之地,是罗马帝国留下的一个残缺注脚。然而,这位作者却以极大的热情和深厚的功力,将焦点集中于这片土地自身的独特演化路径。他细腻地描绘了凯尔特文化与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相碰撞、融合的过程,那种文化张力与生命力的展现,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史料缺失地带时的态度——他没有妄加揣测,而是诚实地指出局限性,并提出基于现有证据的审慎推论。这种对待历史的谦卑姿态,反而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它不是在“重建”一个清晰的历史剧本,而是在“还原”一个充满变数和可能性的历史现场,充满了思辨的魅力。

评分

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巨大的织锦,那么这本书就是对于其中最古老、最基础的几股经纬线的细致抽丝剥茧。它所关注的“诞生”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壮举,而是漫长、断裂且充满偶然性的“拼凑”。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平衡感,他既不偏向于过度浪漫化那些被后世神化的早期英雄,也不流于对“黑暗时代”的贬低。相反,他展现了在资源匮乏、外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早期社会群体为求生存和发展所表现出的非凡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这种对“韧性”的挖掘,使得整本书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尽管它所描述的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不确定的时代。阅读完后,我对“不列颠”这个概念的形成,有了一种根植于泥土、充满了生命力的全新理解,这比单纯记住几个王朝的名字要有价值得多。

评分

这部著作的叙事张力着实令人惊叹,仿佛将读者直接投掷到了那片迷雾缭绕、充满未知的古老不列颠土地上。作者对于史料的驾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年代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地缘政治的变迁、部落间的权力角逐以及早期社会结构的演化编织成一张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画卷。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民族”概念形成过程的探讨,那种从蛮荒到文明的缓慢、痛苦的蜕变,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没有将历史简化为英雄的丰功伟绩,而是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片段,去探寻那些塑造了早期不列颠精神底色的文化基因和信仰体系。行文间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你真切感受到每一次战役、每一次迁徙背后的深远意义。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潮湿的空气和燃木的气味,体会到早期居民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那种坚韧与矛盾。这种对“源头”的追溯,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为理解后续的不列颠历史提供了极其坚实和富有洞察力的基础。

评分

满意

评分

书很不错,印刷很精美,有点小贵。

评分

英国历史是一部非常值得读的历史,非常棒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不错

评分

嘿嘿,用了优惠券,买下来很实惠,关键是正版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快递小哥辛苦,东西不错!

评分

好书推荐给大家

评分

购买方便,送货快捷,价格合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