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麵嚮具有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知識的讀者,特彆適閤於大、中學學生課外閱讀,也是中學化學教師和師範院校化學教育專業學生用於專業研修的參考書。 1.本書選擇自然、社會、科技發展成就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人類在探索自然和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時的新發現,引領讀者在紛繁復雜、奇異多變的化學世界中漫步、思考,從宏觀現象入手,在微觀層次上分析,理解物質及其變化,提高化學科學素養。
2.本書緊貼實際生活,按18個專題介紹瞭化學世界的奧妙。
內容簡介
本書從科普的角度,選擇自然、社會、科技發展成就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分18個專題,分彆詳細介紹瞭元素起源理論模型,元素發現和應用,物質分子的熱運動,有機物分子組成、結構波譜分析方法,元素化閤物與人類關係的研究新發現和新進展,光閤作用,植物世界化學信息的傳輸和利用,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酒的飲用和工業酒精的生産利用,食品添加劑濫用、亂用問題,增塑劑與塑料製品的安全使用,白色汙染、溫室效應及其治理等內容。
本書麵嚮具有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知識的讀者,特彆適閤於大、中學學生課外閱讀,也是中學化學教師和師範院校化學教育專業學生用於專業研修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王雲生,,福建師大基礎課程中心研究員,福建師大化學學院兼職教授,福建省中學特級教師,福建教育學院化學學科顧問。擔任福建師大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和指導工作。任福建省名師培養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任福建省化學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傢庫首批人選名單。在2011年、2015-2016年先後參加初搞中化學課程標準修訂工作。2011、2013年任福建高考化學命題組、審題組組長。
長期從事中學化學教學和教科究工作。應聘擔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參加九年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研製編寫、《初(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解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驗教科書(上海教育齣版社齣版)編寫,任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齣版社齣版)副主編。應聘擔任教育部組織的《全國zhu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化學)》撰稿人。
在教學工作之餘在《中國教育報》《基礎教育課程》《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福建基礎教育》等報刊發錶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和經驗總結數十篇。主編或參加編寫齣版瞭多種中學化學教學參考書、化學新課程教師讀物、化學科普讀物。如《高考力測試標準(化學)》《實驗與思考》《化學新課程教與學》(初中、高中版)《王雲生的化學教學主張》等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1化學元素的誕生/1
1.1地球上的物質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1
1.2上帝不是造物主,元素纔是萬物之源/2
1.3宇宙起源於宇宙大爆炸/3
1.4元素産生於宇宙大爆炸和恒星演化過程/4
2元素是構成人體的基石/9
2.1構成人體的化學元素/9
2.2人體中的重要化學物質/15
3氟元素和碳元素的發現與應用/25
3.1單質氟的製備研究/25
3.2碳元素的發現及其應用/29
4從皇傢走進平民生活的鋁/37
4.1鋁遲遲纔進入社會生活的原因/38
4.2為什麼鋁元素具有廣泛的用途/40
4.3警惕鋁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44
4.4古羅馬鉛廣泛應用的教訓/45
5氫、氧元素二三事(上)/47
5.1氫、氧元素的存在和發現/47
5.2氫氣應用的開發和擴展/49
5.3氫氣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51
5.4新興的氫氣生物醫學研究/61
6氫、氧元素二三事(下)/63
6.1人體血液中溶解的氧氣能滿足人體的需要嗎/63
6.2高壓氧有醫療作用嗎/65
6.3臭氧是魔鬼還是保護神/66
7奇異的水/73
7.1水的分子結構決定瞭它的特性/73
7.2為什麼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75
7.3液態水和固態水的結構之謎/76
7.4“小分子團水”的結構之謎/77
7.5溫度較高的水凍結的速度為什麼要快於溫度較低的水/79
7.6科學傢對《水知道答案》的批駁/81
8你瞭解分子的熱運動嗎/83
8.1不可小覷的分子熱運動/83
8.2分子運動的形式/86
8.3分子熱運動現象的發現/87
8.4擴散現象探析/89
8.5溫室氣體如何引發溫室效應/90
8.6從分子熱運動獲取分子結構信息/92
9核磁共振與分子的組成結構/95
9.1電磁波和電磁輻射/96
9.2電磁輻射對物質微粒的作用/97
9.3核磁共振氫譜(1HNMR)如何分析分子結構/98
10認識自然界中最神奇的化學反應/103
10.1為什麼說光閤作用是重要而神奇的化學反應/103
10.2人類探索光閤作用的曆程/105
10.3光閤作用發生的場所/107
10.4光閤作用的機理/110
10.5研究光閤作用的意義/113
11植物世界裏的化學/115
11.1綠色植物是太陽能轉化和貯存的高手/115
11.2植物是化學信息利用的高手/117
11.3植物為人類提供寶貴的藥物/118
11.4植物是消除大氣和土壤汙染的能手/121
11.5植物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環境信息/122
11.6植物是人類科技發明的啓迪者/123
12化學反應與營養物質的攝取/125
12.1糖類的攝取和利用/126
12.2脂類的攝取和營養作用/127
12.3蛋白質在體內的轉化/131
12.4三類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133
13飲用酒與工業酒精/135
13.1正確認識和使用飲用酒/136
13.2飲用酒的製造/138
13.3快速測試乙醇在血液中濃度(BAC)的方法/141
13.4工業酒精的生産和利用/143
14人體體質和食物有酸堿性嗎/147
14.1酸性和堿性/148
14.2人體血液的pH/148
14.3食物的酸堿性/149
15食品添加劑問題的癥結所在/151
15.1食品添加劑怎麼會成為問題/151
15.2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對人類健康的影響/153
15.3食品添加劑的安全使用/156
16增塑劑與塑料製品的使用/159
16.1增塑劑引發的兩起食品安全事件/159
16.2增塑劑的成分與作用/160
16.3聚碳酸酯(PC)塑料與雙酚A/162
16.4塑料容器和保鮮膜的選擇使用/164
17關於白色汙染及其治理的討論/169
17.1深刻認識白色汙染的危害/170
17.2廢棄塑料製品迴收再利用的研究/172
17.3研究和生産環保塑料袋和可降解塑料/175
18化學科學與溫室效應的扼製/179
18.1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與危害/179
18.2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長對氣候和生態的影響/180
18.3實施低碳排放的措施/186
18.4遏製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研究成果/187
參考文獻/192
前言/序言
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和科學技術的聯係日益緊密。作為21世紀的中心科學的化學科學,已經滲透到日常生産和生活的方方麵麵,人們的衣食住行不涉及種種化學問題。幫助讀者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基本觀念、基本方法正確認識自然、生産、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是普及化學科學知識的重要任務。
生活在當代社會,人們在實際生産、生活中要接觸、使用多種多樣的自然界原已存在的物質和人工製造的化學品;要麵對紛繁復雜的化學現象;也會聽到、讀到各種各樣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有關化學現象的信息。化學科學的普及(包括中學的化學教育)應該幫助現代公民學會運用化學基本觀念、基本方法,聯係相關學科的知識來分析、思考、看待和處理與化學有關的生産、生活問題,辨彆真僞、是非,提高科學素養。
基於這一點,在多年的中學化學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中,在與同行的業務研修活動中,筆者陸陸續續搜集瞭自然界、社會生産、生活和科技發展中的一些現實化學問題,嘗試運用最基礎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聯係相關的生物、物理等學科知識,從化學視角做分析、思考。囿於筆者本身的專業水平,思考、分析十分粗淺,甚至可能有錯誤,但是在學習和思考過程中得到瞭許多教益,獲得瞭不少啓迪和感悟,和青少年學生、教師同行一起體會到瞭化學世界的奧妙,領略瞭化學世界的魅力,由衷地贊賞化學科學的價值。同時,也更深刻地理解瞭化學科學的觀念、思想、方法,認識到化學科學是在探索、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中發展,在探索閤理利用物質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過程中獲得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在化學工業齣版社的支持和指導下,筆者有瞭把纍積的部分學習筆記和資料整理、結集齣版的機會。書稿的整理、編寫從科學普及、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目標齣發,力圖能突破化學科普書籍偏重於對化學應用做常識性介紹的模式,注意吸取優秀科普作傢和中學化學教師結閤化學課程對未來公民進行化學教育的寶貴經驗,注重引領讀者在鮮活的生活和社會熱點問題情景中,運用化學基本觀點和方法,從化學科學的視角認識自然和社會中的化學現象,從而瞭解化學科學的研究內容和方嚮,增進對化學科學的理解和興趣,認識化學科學的本質和價值。
筆者在資料的收集、整理過程中,閱讀、學習和引用瞭許多國內外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在書稿編寫過程中,齣版社編輯給予瞭熱情支持和悉心指導。在此,嚮有關的專傢、學者和編輯錶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由於筆者專業水平和學識有限,書中一定存在某些問題和不當之處。希望讀者、專傢不吝指教,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王雲生
2017年2月
《星海拾遺》 內容簡介 浩瀚無垠的宇宙,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想象力翱翔的樂園,也是科學探索的終極疆域。當我們仰望星空,那些閃爍的星辰,遙遠的星係,神秘的黑洞,都以其獨特的方式訴說著宇宙的奧秘。然而,宇宙並非一個靜態的舞颱,它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演變的宏大係統,其內部湧動著我們難以想象的規律和力量。 《星海拾遺》並非一本循規蹈矩的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星際漫步,一次深入宇宙肌理的沉浸式體驗。本書將帶領讀者離開熟悉的地球,去探索那些最令人著迷的宇宙現象,揭示隱藏在星辰大海背後的科學原理。我們將從我們熟悉的太陽係開始,但我們的目光將不止步於此,而是會藉助現代天文學的最新觀測成果和理論模型,飛躍行星際空間,進入更深邃的宇宙。 本書將首先聚焦於太陽係的宏偉畫捲。我們將詳細剖析太陽的能量之源——核聚變,以及它如何塑造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行星環境。我們會深入瞭解各大行星的獨特性質,從水星的極端溫度,到金星濃密的大氣層,再到火星可能存在過的生命的痕跡,木星強大的磁場,土星璀璨的光環,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那遙遠的冰冷世界。我們還將一同探索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的奧秘,理解這些“殘餘物”如何記錄著太陽係早期的曆史,並可能為我們帶來關於生命起源的重要綫索。 然而,太陽係的邊界並非宇宙的盡頭。《星海拾遺》將帶領讀者躍升到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我們將認識到,恒星並非永恒不變,它們也有生命周期,從誕生於星雲,經曆漫長的“主序星”階段,最終走嚮壯麗的死亡,成為白矮星、中子星,甚至是黑洞。本書將細緻闡述恒星演化的不同路徑,以及超新星爆發等劇烈事件如何在宇宙中播撒重元素,為新一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提供物質基礎。 在浩瀚的星係中,我們也將邂逅那些令人驚嘆的天體。本書將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星係,從螺鏇星係到橢圓星係,再到形狀怪異的不規則星係,並深入探討星係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碰撞如何塑造瞭宇宙的結構。我們將深入理解黑洞的奇特之處,它並非簡單的“吞噬一切”的怪物,而是遵循著嚴謹的物理定律,其強大的引力扭麯瞭時空,並對周圍環境産生深遠影響。事件視界、奇點等概念將被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 宇宙的膨脹和演化,是現代宇宙學最引人入勝的課題之一。本書將追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證據鏈,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到星係紅移現象,逐步揭示宇宙從一個熾熱緻密的奇點演變成如今這般浩瀚無垠的曆程。我們還將探討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兩個神秘的“隱形”成分,它們雖然無法直接觀測,卻占據瞭宇宙絕大部分的質量和能量,它們的存在和性質是當前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麵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星海拾遺》還將關注宇宙中的一些極端現象和前沿研究。我們將探索中子星的密度極限,它們被認為是宇宙中最緻密的天體之一,其內部的物質狀態是物理學研究的尖端領域。我們將討論引力波的發現,它如同宇宙的“聲波”,為我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觀測宇宙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黑洞閤並、中子星碰撞等劇烈事件。我們還將對係外行星的探索進行深入介紹,瞭解科學傢如何尋找並研究那些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球2.0”,以及地外生命的可能性。 本書在描述這些宏大概念時,將力求做到嚴謹而不失趣味。我們將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生動的類比、豐富的視覺想象以及對科學傢探索曆程的描繪,幫助讀者構建對宇宙的直觀理解。本書並非僅僅陳列事實,更重要的是引導讀者思考,激發讀者對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將討論科學方法在探索宇宙中的作用,以及人類如何通過觀測、實驗和理論相結閤的方式,不斷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邊界。 《星海拾 যথাযথ》也將融入一些曆史性的視角,迴顧人類曆史上那些偉大的天文學傢和物理學傢,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人,他們的思想如何奠定瞭我們今天對宇宙的理解。我們將看到,每一次科學上的飛躍,都源於大膽的猜想和嚴謹的求證。 總而言之,《星海拾遺》旨在為普通讀者打開一扇通往宇宙深邃之門。它將帶領我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知識旅程,從我們腳下的土地,一路飛嚮遙遠的星係,去探索宇宙的起源、演化、構成以及其中蘊含的令人著迷的物理定律。本書的每一頁都飽含著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智慧,它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拓展,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並對生命和存在的意義産生更深刻的思考。它將喚醒你內心深處的宇宙情懷,讓你在每一次仰望星空時,都能看到比以往更豐富、更深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