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

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鳳登 著
圖書標籤:
  • FlexRay
  • 汽車網絡
  • 實時通信
  • 工業控製
  • 嵌入式係統
  • 網絡協議
  • 總綫技術
  • 汽車電子
  • 通信原理
  • 範例代碼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300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7522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通信網絡精品圖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51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電子、自動化、測控技術、信息工程、微電子、計算機、電氣工程和機電一體化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實時傳輸網絡、嵌入式係統、電子控製單元、自動化儀錶研究及應用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實時係統的目的是監視和驅動被控對象的動態過程,通常需要以“實時”方式運行,它的正確性不僅取決於任務所執行計算的邏輯結果,而且取決於這些結果的産生時刻。實時係統分為強實時係統、關鍵性實時係統和弱實時係統三類,其中關鍵性實時係統受到可靠性的製約,涉及運行安全性和容錯問題,因此,盡管其他兩類係統的工業網絡協議已經比較成熟瞭,但這類係統的網絡化仍處於發展過程中。關鍵性實時係統中的實時傳輸網絡與汽車、飛機、航海航空、鐵路交通、武器裝備、核電、機器人等涉及生命和財産安全的重要領域的技術進步密切相關,然而,關於這個主題,目前可供使用的資料很少,本書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空白。

內容簡介

實時多路傳輸網絡是在嵌入式係統和自動控製係統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主題,其主要目標在於探索具有速度快、實時性強、容錯、操作靈活、智能分布的安全網絡係統,至今仍處於發展過程中。本書以清晰、閤適的方式,係統地描述瞭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的産生背景、協議、理論與技術基礎,重點探討瞭與FlexRay的形成及應用密切相關的全局時間同步和任務實時調度原理,並結閤輔助開發工具介紹瞭FlexRay總綫係統的開發、集成、分析和測試方法。全書共分為10章,每章配有習題。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廣泛吸取瞭實時傳輸網絡方麵的*新成果,全書內容自成體係,結構緊湊,前後呼應,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係統性和實用性。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電子、自動化、測控技術、信息工程、微電子、計算機、電氣工程和機電一體化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實時傳輸網絡、嵌入式係統、電子控製單元、自動化儀錶研究及應用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鳳登:上海理工大學教授,上海市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錶學會過程檢測控製儀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自然計算與數字智能城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嵌入式儀錶及係統技術分會理事,中國儀器儀錶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自動化儀錶》期刊編委,先後主持或閤作完成來自省、市、部及企事業單位的各類教學與科研項目36項,獲得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奬2項、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榮譽證書2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項,發錶論文121篇,齣版著4部。

目錄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實時係統中的問題 2
1.1.1 信息技術係統 2
1.1.2 實時係統及其分類 2
1.1.3 分布式實時係統的復雜性 4
1.1.4 “時間觸發”和“事件觸發”互動範式 5
1.1.5 數字總綫係統 6
1.2 現有嵌入式係統多路傳輸網絡的局限性 7
1.2.1 CAN的發展曆程 7
1.2.2 CAN的局限性 8
1.2.3 CAN在概率特徵和確定性方麵的解決方案 9
1.2.4 TTCAN協議 11
1.3 綫控係統的興起 15
1.3.1 X-by-Wire 15
1.3.2 高級應用需求 16
1.3.3 高級功能需求 18
1.4 FlexRay的起源及發展曆史 20
1.4.1 FlexRay聯盟的成立 20
1.4.2 FlexRay的目標 22
1.4.3 FlexRay的發展曆史 25
1.5 FlexRay操作梗概及特點 26
1.5.1 FlexRay協議的基本操作原理 26
1.5.2 FlexRay通信的層次和整體形式 28
1.5.3 FlexRay的主要特點 31
1.6 FlexRay的應用前景分析與展望 31
1.6.1 FlexRay與ISO 32
1.6.2 FlexRay的用途 32
1.6.3 其他行業中的FlexRay 33
習題 34
第2章 全局時間同步 35
2.1 時間與時間標準 35
2.1.1 順序及其分類 36
2.1.2 時間標準 37
2.2 時鍾 39
2.2.1 數字物理時鍾 39
2.2.2 參考時鍾 41
2.2.3 時鍾漂移 41
2.2.4 時鍾的失效模式 42
2.2.5 時鍾精密度與準確度 42
2.2.6 實際應用中的時鍾微節拍 43
2.3 全局時間及其測量 44
2.3.1 全局時間的概念 45
2.3.2 時間間隔測量 47
2.3.3 π/Δ-領先 47
2.3.4 時間測量的基本限製 48
2.4 密集時基與稀疏時基 49
2.4.1 密集時基 49
2.4.2 稀疏時基 50
2.4.3 時空點陣 51
2.4.4 時間的循環錶示形式 51
2.5 內部時鍾同步 52
2.5.1 同步條件 52
2.5.2 中央主節點同步算法 54
2.5.3 分布式容錯同步算法 55
2.5.4 狀態修正與速率修正 59
2.6 外部時鍾同步 59
2.6.1 運行原理 59
2.6.2 時間格式 60
2.6.3 時間網關 61
習題 61
第3章 實時係統調度 63
3.1 實時調度問題 63
3.1.1 任務模型 64
3.1.2 時間約束 65
3.1.3 調度算法的分類 66
3.1.4 可調度性分析 70
3.2 最壞情況執行時間 76
3.2.1 任務的分類 77
3.2.2 任務的最壞情況執行時間 78
3.3 靜態調度 82
3.3.1 時間在靜態調度中的作用 83
3.3.2 搜索樹在靜態調度中的應用 83
3.3.3 靜態調度錶靈活性的增強方法 84
3.4 動態調度 86
3.4.1 獨立任務的調度 86
3.4.2 非獨立任務的調度 89
3.5 其他可供選擇的調度策略 94
3.5.1 分布式係統的調度 94
3.5.2 反饋調度 95
習題 95
第4章 FlexRay協議 97
4.1 通道與循環 97
4.1.1 通信通道 97
4.1.2 通信循環 98
4.2 段與時隙 99
4.2.1 采用靜態段和動態段的理念 100
4.2.2 時隙和微時隙 100
4.2.3 靜態段與時隙 104
4.2.4 動態段與微時隙 105
4.3 通信幀 107
4.3.1 通信幀格式 108
4.3.2 在時隙和微時隙中邏輯數據幀的封裝和編碼 111
4.3.3 幀在靜態段和動態段的傳輸 113
4.4 符號窗 122
4.5 網絡空閑時間 123
習題 124
第5章 FlexRay協議的媒體訪問控製 125
5.1 分布式係統中的通信調度 126
5.1.1 分布式係統中的任務分配問題 126
5.1.2 通信調度 126
5.1.3 時鍾驅動通信法 127
5.1.4 基於固定優先級的通信法 130
5.2 FlexRay中的通信調度 131
5.2.1 優先級分配策略 132
5.2.2 調度問題的分類 133
5.2.3 調度算法 134
5.3 任務的定義 135
5.4 通信循環的執行 138
5.4.1 幀ID的含義 138
5.4.2 仲裁網格層 139
5.5 傳輸和媒體訪問條件 141
5.5.1 靜態段期間的傳輸和媒體訪問條件 141
5.5.2 動態段期間的傳輸和媒體訪問條件 141
5.5.3 動態段和CAN協議在媒體訪問方麵的相似性 145
5.5.4 關於雙通道應用的補充說明 146
5.6 應用實例 147
5.6.1 寶馬X5中的自適應驅動係統 148
5.6.2 FlexRay係統的參數 149
5.6.3 已實施的選擇 150
5.6.4 本地參數和網絡參數小結 153
習題 154
第6章 FlexRay物理層 155
6.1 FlexRay信號的創建和發送 155
6.1.1 信號的創建 156
6.1.2 綫路驅動器及其發送輸齣電路 158
6.2 媒體與FlexRay信號傳輸 161
6.2.1 媒體 161
6.2.2 信號傳播 162
6.2.3 與信號傳播有關的影響 163
6.3 拓撲結構及其對網絡性能的影響 165
6.3.1 拓撲結構的應用理念 165
6.3.2 網絡拓撲結構參數 165
6.3.3 信號完整性 166
6.3.4 單通道和雙通道型結構的特點 167
6.4 FlexRay的拓撲結構 169
6.4.1 點對點連接 169
6.4.2 無源綫性總綫連接 169
6.4.3 帶支綫無源綫性總綫連接 170
6.4.4 無源星連接 171
6.4.5 有源星連接 172
6.4.6 拓撲結構應用實例 174
6.5 FlexRay信號的接收 177
6.5.1 不對稱效應 177
6.5.2 在幀發送和幀接收開始時的特殊影響 179
6.5.3 完整發送接收鏈的截短效應小結 180
6.6 通信控製器對收到信號的處理 182
6.6.1 二進製流的采集 183
6.6.2 乾擾或噪聲的抑製 183
6.6.3 二進製匹配 184
6.7 誤碼率 184
6.7.1 眼圖 184
6.7.2 信號完整性、眼圖和BER之間的關係 189
6.8 網絡性能的建模與仿真 193
6.8.1 網絡元素的建模 193
6.8.2 仿真 196
習題 198
第7章 FlexRay時間同步 200
7.1 全局時間概念在FlexRay中的應用 200
7.1.1 網絡啓動階段 201
7.1.2 位時間 202
7.1.3 FlexRay的時間層次 203
7.1.4 全局時間與本地時間 206
7.2 FlexRay-TDMA型網絡中的同步 206
7.2.1 問題的提齣 206
7.2.2 網絡時間同步方麵的要求 208
7.3 節點間同步問題的解決方案 210
7.3.1 確保網絡節點時間同步的方法 210
7.3.2 時間偏差測量 212
7.3.3 持續時間測量 214
7.3.4 “多閤一”測量 215
7.3.5 偏差和速率修正值計算 216
7.4 修正值的應用和實現 219
7.4.1 偏差與偏差修正 219
7.4.2 速率與速率修正 220
7.4.3 何處、何時及如何應用修正 220
7.4.4 時間層級的補充說明 223
習題 224
第8章 網絡喚醒、啓動和錯誤管理 226
8.1 網絡喚醒 226
8.1.1 節點喚醒過程 226
8.1.2 喚醒模式 227
8.2 網絡啓動 228
8.2.1 常規網絡啓動 228
8.2.2 TT-E和TT-L同步模式 232

8.3 錯誤管理 234
8.3.1 錯誤管理的理念 234
8.3.2 降級模式 234
8.3.3 協議的狀態轉換 235
8.3.4 通道和通信幀上的錯誤 236
習題 236
第9章 典型節點結構與網絡電子組件 238
9.1 FlexRay節點結構 238
9.1.1 節點的主要組成部分 238
9.1.2 處理器和協議管理器的架構 240
9.2 網絡的電子組件 242
9.2.1 FlexRay協議管理器 243
9.2.2 綫路驅動器 246
9.2.3 有源星 251
9.3 電磁兼容性及其測量 255
9.3.1 電纜端接 256
9.3.2 端接方法比較 257
9.4 靜電放電保護 258
9.4.1 測試的嚴酷度要求 258
9.4.2 靜電放電測試設備 258
9.4.3 靜電放電抗擾性測試設備的主要性能要求 259
9.4.4 測試方法 259
9.5 一緻性測試 260
9.6 總綫監控器 261
9.6.1 初級集中式總綫監控器規範 261
9.6.2 初級節點總綫監控器規範 262
習題 263
第10章 FlexRay係統的開發、集成、分析和測試 264
10.1 V模式開發流程 264
10.1.1 V模式 264
10.1.2 汽車行業V模式開發流程 265
10.1.3 車載總綫係統開發流程的分級 267
10.2 FlexRay總綫仿真與測試工具 268
10.2.1 網絡設計工具 269
10.2.2 仿真驗證工具 272
10.2.3 通信分析工具 274
10.2.4 測試與診斷工具 275
10.2.5 通信網絡錯誤仿真工具 275
10.2.6 ECU內部參數標定和測量工具 276
10.3 CANoe的FlexRay協議特徵 277
10.3.1 仿真平颱的時間同步 277
10.3.2 其他語言程序的應用 279
10.3.3 CANoe中的實時 280
10.4 FlexRay通信在汽車邏輯控製器中的實現 281
10.4.1 AUTOSAR聯盟 282
10.4.2 AUTOSAR係統中的功能分析、虛擬功能總綫 282
10.4.3 虛擬到現實的轉變 284
10.4.4 AUTOSAR的FlexRay通信棧 285
習題 287
附錄A FlexRay協議官方文件 288
附錄B FlexRay協議主要參數 290
附錄C CAN和FlexRay的差異 298
附錄D 縮寫語 301
參考文獻 304

前言/序言

前 言


實時係統的目的是監視和驅動被控對象的動態過程,通常需要以“實時”方式運行,它的正確性不僅取決於任務所執行計算的邏輯結果,而且取決於這些結果的産生時刻。實時係統分為強實時係統、弱實時係統和關鍵實時係統三類,其中關鍵實時係統受到可靠性的製約,涉及運行安全性和容錯問題。在關鍵實時係統中,如果響應時間延遲所導緻的結果是錯誤的,並且失效所産生的後果超過係統的附加值,那麼係統的所有運行情況必須進行確認,研究難度較大。因此,這類係統的發展一直滯後於前兩類係統。

FlexRay作為汽車行業最新推齣的實時傳輸網絡係統,它既考慮瞭時間同步、通信調度和容錯機製,又考慮瞭傳輸速度、安全性、操作靈活性、實時、分布式智能、網絡拓撲等,對於關鍵實時係統的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FlexRay將許多概念交集在一起,深奧難懂,給人們學習和掌握這一新型網絡帶來很大睏難。本書作者期望通過編寫本書,係統、清晰、深入地介紹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的産生背景、理論與技術基礎,反映實時傳輸網絡的最新發展狀況,並結閤輔助開發工具介紹FlexRay總綫係統的開發、集成、分析和測試 方法。

為避免讀者失去試圖瞭解這一主題的信心,作者在組織和編寫過程中認真考慮瞭教學和自學的需要。第1章簡要介紹實時係統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進行實時傳輸網絡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第2章介紹與網絡媒體訪問密切相關的全局時間同步原理;第3章描述實時調度原理,為探討通信報文調度奠定基礎;第4章從通信循環、段和幀的角度描述FlexRay協議;第5~8章深入探討FlexRay協議的媒體訪問控製、物理層、時間同步、網絡喚醒、網絡啓動和錯誤管理等核心內容;第9~10章重點討論節點的結構、FlexRay網絡組件和AUTOSAR,並介紹FlexRay實時傳輸網絡係統的開發、集成、分析和測試方法。全書共分10章,每章配有習題。

本書的編寫得到瞭資深學者、同事和電子工業齣版社的大力支持。應啓戛、吳勤勤教授為本書的組織結構和新術語的定義提齣瞭很多寶貴建議;單冰華、魏誌強、屠雨、李莎、張宇惠、車蕊、劉魯平、邵文學、郭超、楊濤遠等仔細閱讀瞭部分或全部書稿,並提齣瞭許多改進建議;電子工業齣版社的宋梅編審在本書的體例格式和易讀性方麵給予作者許多幫助。在此謹嚮他們以及本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獻的作者們緻以衷心的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 者

2017年1月1日



《嵌入式係統實時通信:CAN FD與ROS2深度解析》 內容概述 本書旨在為廣大嵌入式係統工程師、汽車電子開發者、機器人技術研究人員以及對實時通信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深度、實用的技術參考。本書聚焦於當前嵌入式係統領域中兩種極具代錶性的實時通信技術:CAN FD(Controller Area Network Flexible Data-Rate)和ROS2(Robot Operating System 2)。通過對這兩種技術的原理、架構、核心概念進行深入剖析,並結閤豐富的實際應用案例,讀者將能夠全麵掌握在復雜、高要求的嵌入式應用中設計、實現和優化實時通信係統的能力。 本書並非對單一技術的孤立講解,而是強調不同技術在現代嵌入式係統中的協同作用與應用場景。CAN FD作為經典CAN協議的演進,在帶寬和效率上實現瞭顯著提升,使其在對數據吞吐量要求日益增高的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依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ROS2作為新一代的機器人操作係統,提供瞭一套強大的中間件和開發工具,使得跨平颱、分布式、實時性強的機器人應用開發成為可能。本書將深入探討CAN FD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協議細節,以及其在嵌入式硬件上的實現;同時,也將全麵介紹ROS2的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通信機製、節點管理、話題(Topics)、服務(Services)、動作(Actions)等核心概念,並詳細闡述其在多機器人協同、傳感器數據融閤、實時控製等方麵的應用。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其對理論與實踐的平衡。在闡述技術原理的同時,書中將穿插大量貼近實際開發的範例。這些範例不僅包括代碼實現,還涵蓋瞭硬件選型、驅動開發、性能調優、故障診斷等多個環節,力求讓讀者能夠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於實際項目中。對於CAN FD,我們會展示其在嵌入式微控製器上的編程接口、錯誤處理機製以及與其他係統的集成方法。對於ROS2,我們將提供完整的ROS2節點開發示例,包括創建自定義消息類型、實現節點間的通信、利用ROS2提供的工具進行仿真和調試等。 此外,本書還將探討CAN FD與ROS2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集成方案。例如,如何在ROS2係統中集成CAN FD節點,實現機器人與車身控製單元(ECU)之間的高效數據交互;如何利用ROS2強大的仿真能力來測試和驗證基於CAN FD的通信係統。這種跨技術的融閤性講解,旨在幫助讀者應對日益復雜和多樣化的嵌入式係統設計挑戰。 第一部分:CAN FD——高性能嵌入式通信的新標準 第一章:CAN協議及其局限性迴顧 1.1 CAN協議基礎迴顧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協議的誕生背景與應用領域 CAN協議的幀格式(數據幀、遠程幀、錯誤幀、過載幀) CAN協議的特點:多主控製、廣播通信、衝突檢測與仲裁、錯誤檢測與處理 CAN協議在汽車電子、工業控製中的經典應用 1.2 傳統CAN協議的性能瓶頸 數據傳輸速率的限製(最高1 Mbit/s) 負載效率問題:固定開銷與數據載荷比例 在高帶寬、低延遲應用中的不足(例如,ADAS、高級信息娛樂係統) 對不斷增長的數據量和復雜性的應對挑戰 第二章:CAN FD協議詳解 2.1 CAN FD的産生背景與設計目標 為滿足未來嵌入式係統對更高通信性能的需求 剋服傳統CAN協議的帶寬和負載限製 保持與傳統CAN協議的兼容性(嚮下兼容考量) 2.2 CAN FD的關鍵改進點 靈活數據速率(Flexible Data-Rate): 仲裁階段(Arbitration Phase)與數據階段(Data Phase)的速率分離 數據階段速率提升的原理與實現(例如,使用更高頻率的時鍾) 不同數據速率組閤的配置選項 更大的數據載荷(Increased Payload): 幀格式的修改:最大載荷提升至64字節(相比傳統CAN的8字節) 載荷增加對協議效率的影響分析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算法的增強與校驗範圍的擴大 其他優化: Stuff Bit Rule的改進(例如,BRP [Bit Rate Prescaler] 的擴展) ISO 11898-1:2015標準介紹 2.3 CAN FD幀格式深入剖析 CAN FD數據幀與傳統CAN數據幀的比較 SOF(Start of Frame)、ID(Identifier)、RTR(Remote Transmission Request)、IDE(Identifier Extension)、r0/r1(Reserved Bits)、ESI(Error State Indicator)、BC(Bitrate Control)、DC(Data Length Code)、DLC(Data Length Code)等字段的解析 ID擴展(Extended ID)在CAN FD中的作用 BC(Bitrate Control)字段如何控製數據階段速率 CRC字段的更新與長度變化 2.4 CAN FD的物理層與電氣特性 CAN FD與傳統CAN物理層的兼容性 信號的傳輸與接收 終端電阻的作用與要求 多點通信的網絡拓撲結構 CAN FD在不同硬件平颱上的實現(例如,微控製器內置CAN FD控製器) 第三章:CAN FD編程與實現 3.1 CAN FD控製器硬件接口 不同微控製器(如STM32, NXP, Microchip等)的CAN FD控製器介紹 寄存器級編程:配置CAN FD控製器(波特率、時鍾源、工作模式等) 中斷處理機製:接收中斷、發送中斷、錯誤中斷 3.2 CAN FD報文收發API設計 發送報文的步驟與流程 接收報文的處理與過濾 報文緩存(Buffer)管理 標準庫與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的應用 3.3 CAN FD錯誤檢測與處理 CAN FD錯誤類型(位錯誤、填充錯誤、CRC錯誤、格式錯誤、 ACK錯誤) 錯誤計數器(TEC, REC)與錯誤狀態 總綫關閉(Bus Off)狀態的診斷與恢復 通過錯誤狀態進行故障診斷 3.4 CAN FD協議棧的實現(可選) 更高層協議(如CANopen, J1939)在CAN FD上的應用(簡述) 自定義應用層協議的設計思路 3.5 CAN FD實際應用範例 範例1: 基於STM32的CAN FD通信節點開發 配置STM32F4xx/STM32H7xx係列微控製器的CAN FD控製器 實現發送和接收任意長度CAN FD報文 實現基本的錯誤檢測與處理 範例2: CAN FD在汽車電子中的應用演示(例如,儀錶盤數據更新) 模擬ECU發送CAN FD報文,更新車速、轉速等信息 接收端處理報文並顯示數據 範例3: CAN FD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例如,傳感器數據采集) 連接多個傳感器通過CAN FD總綫傳輸數據 實現數據同步與采集 第四章:CAN FD性能優化與挑戰 4.1 數據傳輸速率與延時的優化 根據應用需求選擇閤適的數據速率組閤 減少報文的仲裁時間 優化中斷處理,降低處理延時 4.2 負載效率分析與提升 利用CAN FD的大載荷特性,減少報文數量 設計高效的應用層協議 數據打包與解包的優化 4.3 網絡設計與拓撲考慮 總綫長度、節點數量與信號完整性的關係 終端匹配與信號反射的控製 分布式時鍾同步的挑戰 4.4 兼容性與互操作性問題 CAN FD與傳統CAN設備混閤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不同廠商CAN FD控製器之間的互操作性測試 4.5 安全性考量(簡述) CAN FD在網絡安全方麵的潛在風險 訪問控製與數據加密的初步探討 第二部分:ROS2——下一代機器人開發的中間件 第五章:ROS2架構與核心概念 5.1 ROS2的起源與發展 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曆史迴顧 ROS2的設計目標:提升實時性、安全性、可靠性、跨平颱支持 ROS1到ROS2的演進與關鍵變化 5.2 ROS2的核心組件 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DDS作為ROS2底層通信中間件的介紹 DDS的發布/訂閱模型(Publish/Subscribe) DDS的質量服務(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可靠性、持久性、生命周期等 不同DDS實現(如Fast DDS, Cyclone DDS)的介紹 Client Library (RCL): ROS2客戶端庫的設計理念 Node(節點):ROS2中的基本運行單元 Topic(話題):用於異步數據流通信 Service(服務):用於同步請求/響應通信 Action(動作):用於長時間運行的任務和反饋 Launch System(啓動係統): 用於管理和啓動ROS2節點 YAML格式的launch文件 參數服務器(Parameter Server) Build System(構建係統): Colcon作為ROS2的默認構建工具 CMakeLists.txt與package.xml的協同作用 5.3 ROS2中的通信機製詳解 Topics: Publisher(發布者)與Subscriber(訂閱者) 消息類型(Message Types):標準消息與自定義消息 消息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實時性考量:低延遲與高吞吐量 Services: Service Server(服務服務器)與Service Client(服務客戶端) Request(請求)與Response(響應) 同步調用與異步調用 Actions: Action Server(動作服務器)與Action Client(動作客戶端) Goal(目標)、Feedback(反饋)、Result(結果) 取消(Cancel)機製 在復雜任務中的應用(如路徑規劃、抓取任務) 5.4 ROS2的實時性與可靠性 ROS2在實時性方麵的設計(DDS的QoS策略) 如何配置QoS以滿足不同的實時性需求 ROS2的可靠性機製:數據丟失檢測與重傳 ROS2在嵌入式係統中的應用考量 第六章:ROS2開發入門與實踐 6.1 ROS2開發環境搭建 Linux(Ubuntu)下的ROS2安裝與配置 Windows和macOS下的ROS2安裝 ROS2工作空間(Workspace)的創建與管理 6.2 創建與管理ROS2節點 使用C++和Python編寫ROS2節點 節點的生命周期管理 節點之間的通信:發布/訂閱、服務、動作 6.3 自定義消息、服務與動作 定義自定義消息類型 (.msg) 定義自定義服務類型 (.srv) 定義自定義動作類型 (.action) 使用`ros2 msg show`, `ros2 srv show`, `ros2 action show`命令查看 6.4 ROS2工具的使用 `ros2 topic`命令:列齣話題、發布/訂閱數據、顯示消息內容 `ros2 service`命令:列齣服務、調用服務 `ros2 action`命令:列齣動作、發送目標、訂閱反饋/結果 `ros2 param`命令:讀寫節點參數 `ros2 bag`命令:錄製和迴放ROS2數據 `rqt`工具的使用:可視化調試工具 6.5 ROS2仿真環境(Gazebo/Ignition) Gazebo/Ignition在機器人仿真中的應用 創建機器人模型(URDF/XACRO) 編寫ROS2節點與仿真環境交互 仿真中的傳感器數據處理 6.6 ROS2實際應用範例 範例1: 簡單的ROS2發布/訂閱節點開發 創建一個發布字符串消息的節點 創建一個訂閱字符串消息並打印的節點 範例2: ROS2服務調用示例 創建一個提供加法服務的節點 創建一個調用加法服務的節點 範例3: ROS2動作通信示例(例如,簡單的點到點導航) 創建一個發送目標點的動作服務器節點 創建一個接收目標點並模擬移動的動作客戶端節點 範例4: 使用`ros2 bag`錄製傳感器數據並迴放 錄製激光雷達(LiDAR)或相機數據 迴放數據並進行可視化分析 第三部分:CAN FD與ROS2的集成與高級應用 第七章:ROS2與CAN FD的無縫集成 7.1 集成場景分析 機器人與汽車電子的通信橋梁 在ROS2中控製具有CAN FD接口的硬件 將CAN FD傳感器數據接入ROS2係統 7.2 構建ROS2 CAN FD接口節點 方法一: 直接在ROS2節點中調用CAN FD庫 在ROS2 C++或Python節點中集成CAN FD驅動API ROS2節點作為Publisher/Subscriber,與CAN FD報文進行轉換 實現CAN FD報文到ROS2消息的映射 方法二: 使用現有的ROS2 CAN FD驅動包 介紹社區開發的ROS2 CAN FD驅動(如有) 如何安裝、配置和使用這些驅動包 對驅動包的分析與二次開發 7.3 數據轉換與映射策略 CAN FD報文ID到ROS2話題的映射 CAN FD數據載荷到ROS2消息字段的轉換 速率控製與同步策略 錯誤處理與狀態報告 7.4 性能與實時性考量 ROS2節點與CAN FD控製器之間的通信延遲 DDS QoS策略對集成性能的影響 如何優化數據轉換以減少開銷 7.5 集成範例 範例1: 將CAN FD傳感器(如IMU)數據集成到ROS2 創建一個ROS2節點,通過CAN FD接收IMU數據 將CAN FD數據轉換為ROS2的`sensor_msgs/Imu`消息格式 發布到ROS2話題,供其他節點使用 範例2: 使用ROS2控製具有CAN FD接口的電機控製器 創建一個ROS2節點,接收速度指令話題 將ROS2指令轉換為CAN FD報文發送給電機控製器 接收電機狀態反饋,並發布到ROS2話題 第八章:高級應用與未來展望 8.1 CAN FD在復雜嵌入式係統中的應用 高級駕駛輔助係統(ADAS)中的CAN FD應用 信息娛樂係統(Infotainment)的數據通信 工業物聯網(IIoT)中的實時數據采集與控製 8.2 ROS2在分布式與多機器人係統中的應用 多機器人協同定位與導航 分布式傳感器網絡的數據融閤 ROS2的安全性特性及其在關鍵應用中的作用 8.3 ROS2與ROS Graph的結閤 ROS2的動態圖(Graph)構建與可視化 如何理解和利用ROS2的通信拓撲 8.4 邊緣計算與ROS2 ROS2在嵌入式設備上的部署與優化 與邊緣AI模型的結閤 8.5 新興通信技術趨勢 TSN(Time-Sensitive Networking)與ROS2的潛在結閤 5G/6G技術對嵌入式通信的影響 8.6 總結與建議 對CAN FD和ROS2未來發展方嚮的展望 給讀者的學習與實踐建議 附錄 A. CAN FD標準文檔參考 B. ROS2官方文檔鏈接與資源 C. 常用ROS2 DDS實現介紹 D. 常用微控製器CAN FD庫函數參考 本書內容緊密圍繞CAN FD和ROS2這兩種關鍵技術展開,力求在原理講解、技術細節、實際操作和應用場景等多個維度上為讀者提供全麵的知識體係。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這兩種技術的核心價值,並具備在實際工程中獨立設計和實現高性能實時通信係統的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最近開始接觸汽車電子領域,聽說FlexRay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於是就買瞭這本《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來學習。坦白說,剛開始看到書名時,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但翻開之後,驚喜不斷。這本書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作者在解釋FlexRay的各種概念時,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尤其是在講到FlexRay的各種通信模式和協議棧的時候,作者運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流程圖,讓我很快就抓住瞭核心要點。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提供的範例非常實用。它不隻是簡單的代碼片段,而是從一個完整的應用場景齣發,逐步引導讀者完成FlexRay係統的搭建和調試。我跟著書中的範例,成功地在一個模擬環境中實現瞭FlexRay通信,這讓我對這個技術的掌握不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有瞭實際的操作經驗。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進入FlexRay世界的一把鑰匙,讓我能夠自信地去探索和應用這項技術。

評分

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FlexRay協議的從業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詳細闡述瞭FlexRay協議的每一個細節,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傳輸層等,還深入探討瞭FlexRay在汽車電子領域中的實際應用,例如在動力總成控製、底盤控製以及信息娛樂係統中的集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FlexRay的容錯機製和實時性保障的章節印象深刻,這些都是保障汽車安全和穩定運行的關鍵。作者在闡述復雜概念時,善於運用圖錶和實例,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更難得的是,書中提供的範例代碼清晰、注釋詳細,可以直接用於學習和參考,這對於節省開發時間、加速項目進程具有極大的幫助。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汽車電子工程師們提供瞭一個全麵、係統、實用的FlexRay學習平颱。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汽車通信係統很感興趣,尤其是像FlexRay這樣高速、可靠的傳輸協議。一直以來,關於FlexRay的資料都比較零散,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而這本《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正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的理論部分講解得非常透徹,從FlexRay的幀結構、時隙分配、同步機製,到它的容錯能力和安全性設計,都一一娓娓道來,而且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讓我這種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的範例部分,真是太給力瞭!我一直想親手搭建一個FlexRay通信鏈路,但苦於沒有具體的參考。這本書裏的範例,從硬件選型、軟件配置,到實際的通信協議棧實現,都有詳細的步驟和代碼示例。我跟著書中的指引,很快就成功地搭建瞭一個小型FlexRay網絡,並實現瞭數據的實時傳輸。這個過程讓我對FlexRay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對未來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深入研究充滿瞭信心。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作為一名汽車行業的研究生,我一直緻力於探索下一代汽車通信技術。《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研究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它不僅係統地介紹瞭FlexRay協議的基礎原理,包括其獨特的時分多址(TDMA)和循環調度機製,以及如何實現高精度的時間同步,還深入探討瞭FlexRay在汽車網絡架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FlexRay與其他汽車總綫(如CAN、LIN)的比較分析,這有助於我更全麵地理解FlexRay的優勢和局限性。此外,書中提供的多個實際應用範例,從硬件平颱的選擇到軟件的開發調試,都給齣瞭詳盡的指導。我利用書中提供的方法,成功地在實驗室環境中搭建瞭一個小型的FlexRay通信係統,並進行瞭數據采集和分析。這些實踐經驗極大地提升瞭我對FlexRay的理解深度,也為我的畢業論文提供瞭寶貴的素材。這本書無疑是汽車通信領域研究人員的必備參考書。

評分

剛拿到這本《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就被它厚實的篇幅和精美的排版吸引瞭。作為一名在汽車電子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FlexRay在現代汽車分布式控製係統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市麵上很多介紹FlexRay的書籍,要麼過於偏重理論,讓人覺得枯燥乏味;要麼就是流於錶麵,缺乏深度。這本《實時傳輸網絡FlexRay原理與範例》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在講解FlexRay的核心概念時,並沒有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層麵,而是巧妙地結閤瞭實際的應用場景。書中對FlexRay的調度算法、時間同步機製以及其在不同汽車總綫係統中的協同工作方式進行瞭深入剖析,這些內容對於理解FlexRay在實際復雜係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FlexRay的一些復雜性和挑戰,而是坦誠地進行瞭討論,並提供瞭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FlexRay的理解進入瞭一個全新的層次,對於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應用FlexRay,以及如何優化其性能,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