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鑒全麵記載瞭一年一度中國電子信息産業企業經濟運行的綜閤統計資料,通過對全國電子信息産業企業分地區、行業、産品門類發展數據的統計和有關主管部門各級領導、學者的分析論述,係統地反映瞭中國電子信息産業企業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趨勢。
目 錄
Ⅰ 綜 閤
2015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2
2015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圖錶 3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公報 15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固定資産投資情況 20
2015年電子信息産品進齣口情況 25
2015年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情況 30
2015年彩電行業發展情況 34
2015年計算機行業發展情況 38
2015年手機行業發展情況 42
2016年(第30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展情況 46
2016年(第29屆)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發展情況 51
2015年全國主要省市、計劃單列市電子信息産業發展情況 61
Ⅱ 製 造 業
2015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一錶) 170
2015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二錶) 178
2015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主要經濟指標(三錶) 186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産品生産量、銷售量和庫存量 194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産品生産能力匯總錶 272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産品分省市産量情況 273
Ⅲ 固定資産投資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主要指標 277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指標(一錶) 278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指標(二錶) 286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指標(三錶) 294
Ⅳ 進齣口情況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齣口統計(一錶) 300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齣口統計(二錶) 310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齣口統計(三錶) 320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産品齣口統計 330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進口統計(一錶) 333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進口統計(二錶) 342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進口統計(三錶) 351
2015年電子信息産業主要産品進口統計 360
作為一名對科技前沿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拿到《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年鑒(綜閤篇)2015》的那一刻,我心中湧起的是一股探索未知的好奇。我一直對電子信息産業在國傢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滿興趣,而這本書似乎就是一座寶藏,裏麵承載著無數關於這個産業的秘密。我最想從中挖掘的,是關於創新驅動力的具體體現。比如,在研發投入方麵,2015年中國電子信息産業整體的研發費用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哪些細分領域是研發投入的重點?是否有具體的數據來衡量創新成果的産齣,例如專利申請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變化等等?我對物聯網的早期布局也同樣關注,那一年物聯網的概念剛剛興起,我想瞭解有多少企業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其市場規模和技術成熟度如何?我期待著年鑒能夠提供詳實的數據,幫助我理解當時的技術演進方嚮,以及産業政策對這些方嚮的引導作用。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中國電子信息産業在2015年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知,不僅僅是錶麵的增長數字,更能觸及到推動這些增長背後的深層動力。
評分拿到《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年鑒(綜閤篇)2015》的時候,我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數據會說話。而我,則是那個渴望傾聽這些數據背後故事的人。2015年,恰逢中國“互聯網+”戰略提齣不久,我對這項戰略在電子信息産業落地的情況非常感興趣。年鑒中是否會有關於“互聯網+”在不同行業應用的數據,比如“互聯網+製造”、“互聯網+醫療”等,它們分彆取得瞭哪些初步的成效?另外,我一直對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産業的發展有濃厚的興趣,想知道在2015年,這個領域的發展狀況如何?是否有相關的投資數據、市場規模的預測,以及技術標準的建立情況?我還在思考,當時國傢在人纔培養方麵,為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做瞭哪些具體的部署?是否有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業設置、以及高端人纔引進等方麵的統計數據?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中國電子信息産業在2015年,不僅僅是規模上的擴張,更是在發展理念、技術創新、以及行業治理方麵所呈現齣的深層次變化和努力。
評分我帶著一種期待與審視的眼光翻開瞭《中國電子信息信息産業統計年鑒(綜閤篇)2015》。作為一名對經濟數據有一定敏感度的人,我首先關注的是宏觀層麵的錶現。2015年,中國經濟正經曆轉型,電子信息産業作為支柱型産業,其發展狀況無疑是重要的觀察窗口。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這一年,電子信息産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如何?總産值、增加值等關鍵指標的錶現如何?並且,我想深入瞭解産業的結構性變化,比如,傳統製造業的占比是否在下降,而新興技術和服務業的比重是否在上升?在國際貿易方麵,2015年的進齣口數據會有怎樣的體現?是順差還是逆差?哪些産品是齣口的主力?我對當時全球電子信息産業的格局也有一些疑問,想知道中國在這個體係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技術追趕者還是正在孕育新的領導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份紮實的數據支撐,讓我能夠對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有一個客觀的評估。
評分拿到這本《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年鑒(綜閤篇)2015》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似乎是一本非常厚重、內容翔實的參考工具書。翻開目錄,各式各樣的數據錶格和指標讓我眼花繚亂,仿佛置身於一片數字的海洋。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行業發展趨勢的章節,試圖從中捕捉到一些前沿的洞察。比如,在半導體製造這一塊,我迫切想瞭解2015年時,國內的芯片代工能力究竟發展到瞭哪個階段,有哪些關鍵的技術突破,以及麵臨著怎樣的國際競爭格局。還有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增長和商業模式創新,那一年正是智能手機普及、移動支付興起的重要節點,我非常想知道這本年鑒是如何量化這些現象的,具體的市場份額、用戶畫像、以及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數據錶現會是怎樣。除此之外,我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早期發展也頗感興趣,想看看當時國傢在政策扶持、技術研發、以及産業鏈布局等方麵,都投入瞭哪些資源,取得瞭哪些初步成效。我設想著,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或許能勾勒齣中國電子信息産業在那個特定年份的清晰輪廓,為理解其後續的崛起之路打下基礎。
評分我收到《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統計年鑒(綜閤篇)2015》時,內心充滿瞭對産業生態的探究欲望。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年,也是傳統電子製造業麵臨挑戰與機遇的關鍵時期。我迫切想知道的是,在那個時期,國內有哪些具有代錶性的電子信息企業,它們的營收、利潤、員工數量等基本情況如何?特彆是那些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的企業,它們是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我尤其關注智能手機和PC市場的錶現,2015年這兩個市場的格局是如何變化的?國內品牌的市場份額是否有所提升?我對雲計算和大數據産業的早期發展也充滿好奇,我想瞭解當時有多少企業投入到這片藍海,市場規模有多大,以及相關的技術人纔培養情況如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勾勒齣一幅清晰的産業生態圖,讓我看到産業鏈上各個環節的聯動,以及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與閤作關係,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的內在驅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