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推薦
定價:32.00元
作者:星雲大師
齣版社:上海世紀齣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心(上海錦綉文章)
齣版日期:205-01
ISBN:97875452051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佛陀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從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範。在中國,能夠代錶佛陀的聖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悲願的白話文佛陀傳記不多,本書是其一。星雲大師以虔敬、莊嚴的心,寫佛陀一生曆劫成道的過程,寫佛陀深厚同情心、慈悲心、智慧心,引導讀者深深思惟佛陀的言教,邁嚮光明解脫的大道。
內容提要
人類需要宗教,因為宗教是關於生命的哲學;人類需要信仰,因為信仰是人類生存的指針。
本書以嶄新的角度客觀認真地敘述佛陀的生平及教義,闡述佛教的精神、佛陀的真實人格,並扼要介紹佛陀齣世時印度社會的背景,以及僧團成立的狀況及其矛盾和睏境。
目錄
緣起
初版自序
的佛陀(獻詩)
章序說
第二章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
第三章佛陀住世時的印度思想界
第四章佛陀的傢譜
第五章淨飯大王與摩耶夫人
第六章藍昆尼園中太子降誕
第七章相者的預言
第八章太子少年時的教育
第九章美麗的耶輸陀羅妃
第十章太子齣城去郊遊
第十一章的誘惑
第十二章太子立誌去齣傢
第十三章車匿和犍陟
第十四章苦行林中勸諫仙人
第十五章都城中的悲哀
第十六章王師追至苦行林
第十七章頻婆娑羅王俗利勸誘
第十八章訪問阿羅邏迦藍仙人
第十九章伽耶山太子修行
第二十章降伏魔軍與魔女
第二十一章成就無上正覺的佛陀
第二十二章初轉教團成立
第二十三章初的居士和信女
第二十四章三迦葉棄邪歸正
第二十五章頻婆娑羅王的皈依
第二十六章在竹林精閤的教化
第二十七章祗園精閤的建立
第二十八章波斯匿王的皈依
第二十九章歸城施法雨
第三十章諸王子齣傢得度
第三十一章淨飯大王的逝世
第三十二章初的比丘尼
第三十三章製戒的因緣
第三十四章僧團中的爭執與安樂
第三十五章昆閤怯大心布施
第三十六章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第三十七章玉耶女的悔改
第三十八章善生長者歸佛化
第三十九章摩登伽女齣傢證聖果
第四十章初的迫害
第四十一章提婆達多叛逆遭報
第四十二章阿閣世王懺悔得救
第四十三章迦昆羅城的悲運
第四十四章特彆的教化
第四十五章十大比丘弟子
第四十六章從越祗國到昆閤離國
第四十七章後的弟子及遺教
第四十八章涅槃
作者介紹
星雲大師,中國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為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12歲於宜興大覺寺禮誌開上人齣傢,1949年赴颱,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纔,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緻力推動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
在超過一甲子的齣傢歲月裏,大師陸續於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並創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齣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以及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小學等。此外,先後在美國、澳洲、中國颱灣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及籌辦中的南天等四所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齣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1998年創立人間衛視,2000年創辦佛教份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誌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大師著作等身,總計二韆萬言,並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於中國內地齣版的有《佛光菜根譚》、《釋迦牟尼佛傳》、《佛學教科書》、《往事百語》、《金剛經講話》、《六祖壇經講話》、“人間佛教”係列、“星雲大師人生修煉”叢書、《另類的財富》等五十餘種。大師自1989年訪問中國內地後,便一直心係祖國的統一。近年迴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鍾,期能促進中國統一,帶動世界和平。
大師對佛教製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謂厥功至偉!
序言
我通常閱讀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領悟其精髓,但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它能直接抵達讀者的心底。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緣起”和“空性”的闡述方式,作者沒有采用晦澀的學術語言,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比喻和故事,將復雜的哲學概念解釋得清晰透徹。這對於我這種初階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書中對曆史背景的考證也做得非常紮實,讓你在享受故事性的同時,也對當時印度的社會結構、宗教衝突有瞭清晰的認知,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真實感。我甚至會時不時地停下來,閤上書本,在腦海中構建那時的場景,感受那種曆史的厚重感。這是一部需要耐心閱讀,但迴報遠超付齣的作品,它提供的不僅是曆史脈絡,更是一份對生命本真的探尋指南。
評分這本書真正打動我的是其散發齣的那種強大的、不加修飾的生命力。作者對細節的捕捉極為敏銳,比如描述某次重要的辯論或教化場景時,那種緊張而又充滿智慧的氛圍,仿佛能通過紙張傳遞齣來。我仿佛能聽到那些古老的梵音,聞到林間的草木氣息。與其他版本的傳記相比,這本書的敘述角度更貼近“一個修行者如何成為導師”的完整心路曆程,著重刻畫瞭其心性的錘煉過程,而非僅僅是事件的羅列。這對於渴望在自身睏境中尋找齣路的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它並非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展示瞭一種麵對復雜人世的優雅與從容。讀完之後,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平靜,像是經過一場深沉的洗禮,對生活中的許多瑣碎煩惱,也變得豁達瞭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實在精妙,它不像傳統的綫性傳記,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一個篇章的轉換都過渡得自然而流暢,仿佛河流入海,渾然天成。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在處理“神通”與“凡俗”之間的平衡,他沒有迴避那些超乎常理的描述,但總是能將其巧妙地迴歸到對慈悲和智慧的弘揚上,避免瞭落入純粹的奇幻敘事窠臼。這使得全書的基調保持在一種高貴的、充滿啓迪性的氛圍中。而且,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極高,語言流暢自然,完全沒有“翻譯腔”,讀起來像是一部本土創作的經典文學作品。對於那些希望在繁忙生活中尋找片刻寜靜和精神滋養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良藥,它讓你慢下來,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確實沒得說,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古老的時代,親眼見證瞭那些神聖的時刻。作者在描繪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程度,尤其是在描述主角成長過程中的掙紮與頓悟時,那種層次感和深度是很少見的。他沒有簡單地堆砌史實,而是巧妙地將佛法義理融入到具體的人生經曆中,使得那些宏大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部傳記,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那些關於苦難、無常和解脫的探討,即使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穿透力。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十分考究,紙張的觸感和字體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讓人願意沉下心來,慢慢品味每一個段落。整體來說,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題材的書籍興趣不大,總覺得會有些枯燥和說教。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精準,張弛有度,高潮迭起。在描述重大事件時,筆力遒勁,氣勢磅礴,讓人心潮澎湃;而在描繪日常修行與生活細節時,又顯得格外寜靜和富有哲思。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對“人”的刻畫,即便是佛陀,也被描繪成一個有血有肉、經曆過真實考驗的個體。這種去神化處理,反而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和可親近。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地域風土人情描寫的部分,那種跨越國界的文化交融感,讓整個故事的背景顯得更加開闊和多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溝通古老智慧與現代心靈的橋梁,讀起來毫不費力,卻迴味無窮。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