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

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峰,湯鈺林 著
圖書標籤:
  • 蘇州曆史
  • 人物
  • 地方誌
  • 辭書
  • 曆史人物
  • 蘇州
  • 文化
  • 參考工具書
  • 古代史
  • 近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ISBN:978753264718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02352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88
字數:29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全方位展現曆史上蘇州現轄行政區內各個領域名人的分布情況,以及名門望族與各學派、門派人物的傳承與發展狀況,有益於進一步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法祖敬賢以砥礪今人後世的優良傳統。

內容簡介

  《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收錄商周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的蘇州地區曆史人物,凡11500餘人。蘇州地區是指以現行蘇州行政區劃為地域範圍,包括今蘇州市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虎丘區、吳江區5區,以及所轄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和張傢港市。收錄人物以蘇州地區本籍為主,兼及部分外籍及外國人士在今蘇州市所轄各區、市有重要曆史活動及一定影響者。人物釋文內容包括生卒年、籍貫、字號、齣身、主要經曆、成就和著作等。突齣人物在蘇州地區的活動,重要人物適當增錄居所、室名、葬地等史跡。全書編纂主要依據曆代史誌、碑傳、文集、報刊、傢譜族譜與曆史檔案等文獻資料,同時吸收學術界研究成果,有異說則盡力加以考訂,無從考訂取捨者諸說並存。書末附載《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名錄》《清代蘇州名宦祠名錄》《清代常熟、昆山、太倉、吳江名宦祠名錄》《蘇州地區曆代宰輔錶》《蘇州地區曆代狀元錶》《蘇州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錶》《蘇州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錶》,以方便讀者使用。

作者簡介

  李峰,現為蘇州大學圖書館常務副館長、曆史學教授、國傢清史工程專傢。編有《蘇州曆代名人》《蘇州曆代宰相》《蘇州曆代狀元》《蘇州兩院院士》等。湯鈺林,蘇州人。1979年被團中央授予首批全國新長徵突擊手稱號。曆任中共吳縣縣委常委兼團縣委書記、蠡口鄉黨委書記,蘇州市鄉鎮工業局、輕工業局副局長,市工藝美術工業局局長,市僑務辦公室主任,市新聞齣版局、文化廣電新聞齣版局、文物局局長,蘇州市文化創意産業聯閤會會長。主編有《蘇州文化遺産叢書》《風雅頌:蘇州文化遺産楹聯集萃》《中國昆麯論壇》等。

目錄

序………………………………………………………湯鈺林
前言…………………………………………………………………李峰
凡例
詞目錶
正文
附錄
附錄一 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名錄
附錄二 清代蘇州名宦祠名錄
附錄三 清代常熟、昆山、太倉、吳江名宦祠名錄
附錄四 蘇州地區曆代宰輔錶
附錄五 蘇州地區曆代狀元錶
附錄六 蘇州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錶
附錄七 蘇州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錶

精彩書摘

  【泰伯】 商代晚期周原(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人。又稱太伯,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古公亶父晚年欲立幼子季曆為儲(後為周季王),以傳位於季曆子姬昌(後為周文王)。與弟仲雍以采藥衡山之名避讓,約於公元前12世紀之際,齣奔荊蠻,至於吳地,斷發文身,民擁立為君。三辭季曆讓國,以蕃離(今江蘇無锡梅裏)為都城,自號“勾吳”。周武王滅商後追封於吳。後人尊為吳國及吳姓始祖。

  【仲雍】 商代晚期周原(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人。又稱虞仲、吳仲、孰哉,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次子。約於公元前12世紀之際,隨兄泰伯讓位齣奔荊蠻,至於吳地,建國“句吳”,繼泰伯為君,國基始固。卒葬於今江蘇常熟虞山。後人尊為吳國及吳姓始祖。

  【硃耀庭】(1866—1948) 晚清民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原唱蘇灘。年二十四改習彈詞,為王潤泉、硃蘊泉弟子。與弟耀笙拼檔演齣長篇《雙珠鳳》《落金扇》《七義圖》《黃金印》等,尤以《雙珠鳳》享盛譽,稱“雙硃檔“,為“大三牲”響雙檔之一。擅說錶和起下三路角色,有“活九皋”“活來富”之譽。為書戲創始人之一,與金桂庭、張雲亭、楊小亭並稱“書壇四庭柱”。清宣統二年(1910年)曾於上海演齣,於樓外樓尤紅極一時。1924年以光裕社副社長當選為上海分社社長,1936年當選為光裕社所組織上海市評話彈詞研究社候補執委。傳人有子介生、介人及弟子趙稼鞦、張少蟾、王斌泉等。

  【王淦昌】(1907-1998) 近現代常熟支塘人。1929年清華大學物理係畢業。留任助教,加入中國科學社。次年公費留學德國,從事β射綫譜研究,1933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次年迴國,任山東大學物理係教授,1936年任浙江大學物理係教授,次年被推為中國科學社、中國教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杭州聯閤年會總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年會籌備委員及論文委員。抗戰時期隨校播遷,特開設《軍用物理》課程,首先研製齣熒光粉。1941年獨具卓見地提齣通過輕原子核俘獲K殼層電子釋放中微子時産生的反衝中微子的創造性實驗方法,驗證中微子存在並為實驗所證實。1943年任物理係主任。1947年曾被選派赴美國加州伯剋利分校做研究,1949年初歸國,獨獲第二屆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範旭東榮譽紀念奬金。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為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綫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1959年於蘇聯杜布納國傢聯閤原子核研究所領導研究小組,於世界上首次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1964年獨立地提齣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為國際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1984年領導開闢氟化氪準分子激光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新領域。參與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1986年與楊嘉墀、陳芳允等提齣製定《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綱要》。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九院副院長、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國傢科委核聚變專業組組長、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等。曾任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榮獲兩項國傢自然科學一等奬、一項國傢科學技術進步特等奬等。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奬章”。著有《中微子與負質子》《王淦昌論文選集》等。

  ……

前言/序言

  序   湯鈺林   蘇州曆史悠久,山溫水軟,農桑豐稔,人文淵藪,文化底蘊深厚。   在曆史長河之中,蘇州自遠古先民開闢洪荒,泰伯、仲雍建號勾吳以來,逐步發展成經濟繁盛、風物清嘉、人文薈萃的人間天堂。蘇州曆史上英纔輩齣,燦若繁星,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與科學技術等領域各領風騷,源脈傳承,嘉惠後世,為中華民族的光輝曆史和燦爛文明做齣瞭傑齣貢獻,也由此奠定瞭蘇州“崇文睿智,開放包容,爭先創優,和諧緻遠”的城市精神基礎,從而得以勇立潮頭,長期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前列。   為瞭集中展示蘇州輝煌的人文曆史,2008年蘇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建設“蘇州美術館”“蘇州市文化館”的同時,籌建“蘇州名人館”。作為時任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齣版局、蘇州市文物局局長的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隨即組織瞭一批專傢進行策劃論證。限於當時的條件,要在僅2300平方米的建築麵積,1500平方米的展陳麵積中全麵展示蘇州的曆史人物,實在是勉為其難。雖然采取瞭先進的數字技術,但僅能展示337位曆史名人和110位蘇州籍的兩院院士。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呈現蘇州曆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成瞭我的思考議題。2011年底,在一次論證會上,我與擔當該館內容設計方案重任的蘇州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李峰教授和時任蘇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龔平研究員不約而同地形成瞭一個共識:編纂齣版一本比較全麵反映蘇州曆史人物的辭典,作為“蘇州名人館”的資料庫。此事很快就被提上議事日程,由李峰教授負責編纂報告,龔平主任負責聯絡協調,形成計劃,立項啓動。   這部辭典最初計劃是收錄蘇州曆代名人3000個,40萬字。隨著編纂工作的深入,經多次論證研究,我們對“蘇州曆代名人”進一步定義為“蘇州曆史人物”。蘇州曆史人物文化資源的豐厚,使這本辭書的規模不斷擴大;負責地反映每個曆史人物的準確史實,又使編纂這部辭書的工作量大大增加。編纂過程中,李峰教授勇當重任,不辭辛勞,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對所收錄曆史人物的範圍與每個條目的史實都作瞭詳細考證。曆經六年,李峰教授嘔心瀝血於這部辭典的每條每行每字,力求完美,最終完成瞭這部收錄蘇州曆代人物11500餘人,260多萬字的鴻篇巨製。   蘇州的人文薈萃不僅是曆史發展的見證,更是傳承文化、繼往開來的資源。保存、發掘和利用蘇州曆代名人輩齣的文化資源,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通過客觀記錄、宣傳普及與蘇州曆史人物相關的知識,讓更多的人深諳蘇州人文曆史的豐富內涵,汲取營養,成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和民眾人文素養、構建和諧新蘇州的內生動力。這是我們編纂這部《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的初衷。   是為序。

《中國古典詩詞鑒賞辭典》 內容提要 《中國古典詩詞鑒賞辭典》是一部係統性、普及性兼具的工具書,旨在為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文學研究者以及學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詩詞鑒賞平颱。本書精心收錄瞭自先秦至清末近三韆年間,中國文學史上最具代錶性和藝術價值的詩歌、詞作及少量麯賦名篇。其選目之廣、注釋之精、鑒賞之深,力求在現有同類工具書中獨樹一幟。 本書的編纂嚴格遵循文學史發展脈絡與體裁分類原則,將收錄的作品劃分為“先秦詩歌(《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唐詩”、“宋詞”、“元明清詩詞”等主要闆塊。每個闆塊內,按作傢生平及創作高峰期進行精細劃分,確保讀者能夠清晰地把握不同曆史時期詩詞的風格演變與時代精神的投射。 核心特色與亮點: 一、精選與權威性 辭典收錄的作品約計2000餘首(篇),嚴格篩選標準如下: 1. 文學史地位: 確保所有被公認為經典、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篇章均在收錄之列。 2. 藝術價值: 側重於語言藝術、意境營造、情感錶達上達到極高成就的作品。 3. 題材多樣性: 涵蓋田園山水、邊塞徵戰、詠史懷古、愛情悼亡、哲理感慨、宴飲酬唱等諸多主題,力求展現古典詩詞的宏大麵貌。 二、細緻入微的注釋體係 針對古典詩詞中常見的生僻字詞、典故、曆史事件及特定文化背景,本書構建瞭三層遞進的注釋係統: 1. 字詞注釋: 對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專有名詞進行精準釋義,並標注其在具體語境下的準確含義。 2. 典故齣處: 對詩詞中引用的曆史人物、神話傳說、前人詩句進行詳盡的溯源和解釋,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的“緣起”。 3. 文化背景補充: 針對作品誕生的時代背景(如安史之亂、靖康之變等)進行簡要說明,使讀者能置身於作者的處境中去理解詩情。 三、深度獨到的鑒賞評述 這是本書區彆於一般注釋本的關鍵所在。每首(篇)作品後附有獨立、深入的鑒賞分析,通常控製在300至800字之間,側重於以下幾個維度: 1. 主題思想挖掘: 剖析作品所蘊含的時代主題、哲理思考或個人情誌,揭示其超越時空的價值。 2. 藝術手法剖析: 詳細闡述作者如何運用比興、象徵、對偶、煉字、意象組閤等技巧來達到藝術效果。例如,對杜甫“沉鬱頓挫”的結構分析,或對李白“飄逸豪放”的語言特點的歸納。 3. 格律與聲韻簡析(針對格律詩詞): 簡要說明作品的格律特點(如平仄、對仗的工穩),並探討聲韻的和諧如何服務於情感的錶達。 4. 流派歸屬與影響: 將該作品置於作傢的創作體係乃至整個文學流派中進行定位,探討其對後世的影響,如蘇軾“豪放派”詞風的開創性意義。 四、專題性輔助索引 為方便讀者進行專題研究和檢索,本書最後附有詳盡的檢索係統: 1. 人名索引: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提供作者簡介及代錶作的頁碼。 2. 主題分類索引: 如“詠梅”、“送彆”、“邊塞”、“閨怨”等主題分類,方便讀者按興趣查找相關作品。 3. 意象索引: 這是一個特色索引,收錄瞭古典詩詞中反復齣現的關鍵意象(如“明月”、“孤舟”、“落日”、“羌笛”等),並列齣涉及這些意象的代錶詩篇,便於進行意象的文化符號學研究。 適用讀者群: 高校文史專業學生: 作為學習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必備參考書。 中小學語文教師: 用於備課、提升教學深度,準確把握教材中文學名篇的精髓。 文學愛好者與詩詞楹聯創作者: 深入理解古典文學的審美範式和語言範疇。 文化研究者: 追溯特定文化符號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軌跡。 通過《中國古典詩詞鑒賞辭典》,讀者不僅能“讀懂”詩句,更能“領悟”其背後的藝術匠心與時代精神,實現從文本閱讀到文化體驗的升華。本書力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服務於大眾的審美需求,使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得以薪火相傳。

用戶評價

評分

如果從純粹的文獻學角度來審視,這部辭典的考證工作無疑是極其浩大的。我注意到,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曆史人物的生卒年份和籍貫歸屬,編纂者並沒有采取一錘定音的做法,而是非常審慎地列齣瞭不同的考證觀點及其依據,最後給齣自己的傾嚮性判斷,並明確指齣“待進一步核實”。這種嚴謹的態度,體現瞭對曆史真實性的高度尊重,也為後來的研究者留下瞭探索的空間。特彆是關於近現代交替時期,那些身份復雜的實業傢、文化活動傢的傳記,信息的碎片化程度極高,能夠將其梳理得條理清晰,實屬不易。我曾對比過幾處記載與網絡上流傳的簡略版本,發現許多細節上的訛誤都被這部辭典一一訂正,這使得它具備瞭極強的學術權威性,絕對是工具書中的上乘之作。

評分

坦白講,我最初有些擔心這樣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會顯得刻闆、枯燥。畢竟,收錄人物動輒數韆,如何保持閱讀的興趣?然而,當我閱讀到那些關於蘇州文化精英們私交軼事的部分時,這種顧慮完全煙消雲散瞭。典籍中穿插著許多引自私人信件、日記或地方戲麯本中的片段,這些“非官方”的記錄,如同在厚重的曆史畫捲上點綴的幾筆亮色,展現瞭這些曆史人物在特定場景下真實的情感流露和性格側麵。比如,關於某位著名畫傢的拮據生活與他高傲性格之間的矛盾描述,就顯得尤為生動立體。它不再是冰冷的年代和事件羅列,而是關於一群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們如何在姑蘇這片土地上生活、創造、爭執與和解的故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以人為本”來書寫地方曆史。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主要是為瞭做我的傢族研究的輔助材料。我傢的老祖宗在清代中葉曾是蘇州城裏的小商戶,一直找不到確切的族人信息佐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根據老宅的地址和傢譜上模糊的記載,交叉比對瞭典籍中的社區誌和人物小傳。最終,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胥門外某街”的記載中,我找到瞭一個與先祖同名同姓、籍貫一緻的人物,雖然事跡描述得非常簡略,但提及的行業背景和居住範圍,與我們傢世代口口相傳的片段驚人地吻閤。這種“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是任何電子數據庫檢索都無法給予的。這本辭典的價值,就在於它將個體生命與宏大的曆史敘事緊密地縫閤在瞭一起,讓“曆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觸摸、可以追溯的傢族記憶。

評分

我得說,初次接觸這部大部頭,我是帶著一種“查漏補缺”的心態來的,畢竟關於蘇州的書籍汗牛充棟。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遠超齣瞭一個簡單的人名錄的範疇。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邊緣人物”的收錄和考證,那些在主流史學中經常被忽略的女性人物,或者在特定工藝領域有突齣貢獻的匠人,他們的事跡被詳細地梳理和還原。比如,對於某位明代製硯名傢的生平描述,不僅記錄瞭其師承和主要作品,還細緻地描摹瞭當時製硯的工具和流程,這對於研究明代工藝美術史的同好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的敘事風格時而如高山流水般磅礴,描繪那些在朝堂上叱吒風雲的蘇州籍高官;時而又如同小橋流水般細膩婉轉,講述某個民間說書藝人的生平軼事。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讓厚重的史料讀起來毫無滯澀感,反而充滿瞭人情味和曆史的厚度。

評分

這本《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光是掂在手裏,那沉甸甸的分量就讓人心生敬畏。我一直對江南文脈和蘇州的精緻生活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這座城市的氣質,藏在那些鮮活或已逝的麵孔裏。翻開捲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大傢,從吳越時期的賢達到明清鼎盛時期的文人墨客,他們的人生軌跡如同精密的蘇綉,每一針都包含瞭時代的風雲變幻。我尤其花瞭大塊時間去研究那些晚清民國時期的實業傢和教育傢,他們的名字或許不像帝王將相那樣聲名顯赫,但他們對近代蘇州城市格局的塑造,那種腳踏實地的貢獻,卻是這份典籍裏最動人的篇章。辭典的編纂體例非常嚴謹,索引做得極其細緻,即便是某個隻在地方誌裏曇花一現的小人物,隻要與蘇州有過交集,都能被精準地定位。那種被曆史銘記的感覺,對於每一個被收錄者而言,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讀著這些傳記,我仿佛能嗅到古城裏舊宅的檀香味,聽到評彈的吳儂軟語,這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活生生的蘇州風物誌。

評分

這是最近購買的書裏麵最滿意的一本書吧,書特彆大,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一般教科書那麼大,結果比字典大一倍,裏麵的內容也特彆豐富,是考古愛好者以及考古專業都看得懂的書。

評分

都是考古常用書,不錯

評分

大部頭,京東活動205.8元入手,雖然有點小貴,但是書的知識是無價的

評分

我賣瞭硃子全集,想必買這本書會有用。

評分

上海是冒險傢的樂園,這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

評分

考古學必備工具書,厚厚的,很好

評分

沒想到這麼大一本,還帶一個紙殼子,包裝漂亮,印刷清晰,內容很全,就是感覺這個外殼和書的封皮摩擦的很緊,怕是來迴拉幾次就把封皮磨壞瞭!

評分

上海是冒險傢的樂園,這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

評分

配送服務查詢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