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收錄商周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的蘇州地區曆史人物,凡11500餘人。蘇州地區是指以現行蘇州行政區劃為地域範圍,包括今蘇州市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虎丘區、吳江區5區,以及所轄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和張傢港市。收錄人物以蘇州地區本籍為主,兼及部分外籍及外國人士在今蘇州市所轄各區、市有重要曆史活動及一定影響者。人物釋文內容包括生卒年、籍貫、字號、齣身、主要經曆、成就和著作等。突齣人物在蘇州地區的活動,重要人物適當增錄居所、室名、葬地等史跡。全書編纂主要依據曆代史誌、碑傳、文集、報刊、傢譜族譜與曆史檔案等文獻資料,同時吸收學術界研究成果,有異說則盡力加以考訂,無從考訂取捨者諸說並存。書末附載《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名錄》《清代蘇州名宦祠名錄》《清代常熟、昆山、太倉、吳江名宦祠名錄》《蘇州地區曆代宰輔錶》《蘇州地區曆代狀元錶》《蘇州地區中國科學院院士錶》《蘇州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錶》,以方便讀者使用。
【泰伯】 商代晚期周原(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人。又稱太伯,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古公亶父晚年欲立幼子季曆為儲(後為周季王),以傳位於季曆子姬昌(後為周文王)。與弟仲雍以采藥衡山之名避讓,約於公元前12世紀之際,齣奔荊蠻,至於吳地,斷發文身,民擁立為君。三辭季曆讓國,以蕃離(今江蘇無锡梅裏)為都城,自號“勾吳”。周武王滅商後追封於吳。後人尊為吳國及吳姓始祖。
【仲雍】 商代晚期周原(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人。又稱虞仲、吳仲、孰哉,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次子。約於公元前12世紀之際,隨兄泰伯讓位齣奔荊蠻,至於吳地,建國“句吳”,繼泰伯為君,國基始固。卒葬於今江蘇常熟虞山。後人尊為吳國及吳姓始祖。
【硃耀庭】(1866—1948) 晚清民國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原唱蘇灘。年二十四改習彈詞,為王潤泉、硃蘊泉弟子。與弟耀笙拼檔演齣長篇《雙珠鳳》《落金扇》《七義圖》《黃金印》等,尤以《雙珠鳳》享盛譽,稱“雙硃檔“,為“大三牲”響雙檔之一。擅說錶和起下三路角色,有“活九皋”“活來富”之譽。為書戲創始人之一,與金桂庭、張雲亭、楊小亭並稱“書壇四庭柱”。清宣統二年(1910年)曾於上海演齣,於樓外樓尤紅極一時。1924年以光裕社副社長當選為上海分社社長,1936年當選為光裕社所組織上海市評話彈詞研究社候補執委。傳人有子介生、介人及弟子趙稼鞦、張少蟾、王斌泉等。
【王淦昌】(1907-1998) 近現代常熟支塘人。1929年清華大學物理係畢業。留任助教,加入中國科學社。次年公費留學德國,從事β射綫譜研究,1933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次年迴國,任山東大學物理係教授,1936年任浙江大學物理係教授,次年被推為中國科學社、中國教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植物學會杭州聯閤年會總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年會籌備委員及論文委員。抗戰時期隨校播遷,特開設《軍用物理》課程,首先研製齣熒光粉。1941年獨具卓見地提齣通過輕原子核俘獲K殼層電子釋放中微子時産生的反衝中微子的創造性實驗方法,驗證中微子存在並為實驗所證實。1943年任物理係主任。1947年曾被選派赴美國加州伯剋利分校做研究,1949年初歸國,獨獲第二屆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範旭東榮譽紀念奬金。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為中國實驗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綫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1959年於蘇聯杜布納國傢聯閤原子核研究所領導研究小組,於世界上首次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1964年獨立地提齣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為國際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1984年領導開闢氟化氪準分子激光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新領域。參與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製的試驗研究和組織領導,1986年與楊嘉墀、陳芳允等提齣製定《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綱要》。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九院副院長、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國傢科委核聚變專業組組長、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等。曾任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榮獲兩項國傢自然科學一等奬、一項國傢科學技術進步特等奬等。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奬章”。著有《中微子與負質子》《王淦昌論文選集》等。
……
如果從純粹的文獻學角度來審視,這部辭典的考證工作無疑是極其浩大的。我注意到,對於一些爭議較大的曆史人物的生卒年份和籍貫歸屬,編纂者並沒有采取一錘定音的做法,而是非常審慎地列齣瞭不同的考證觀點及其依據,最後給齣自己的傾嚮性判斷,並明確指齣“待進一步核實”。這種嚴謹的態度,體現瞭對曆史真實性的高度尊重,也為後來的研究者留下瞭探索的空間。特彆是關於近現代交替時期,那些身份復雜的實業傢、文化活動傢的傳記,信息的碎片化程度極高,能夠將其梳理得條理清晰,實屬不易。我曾對比過幾處記載與網絡上流傳的簡略版本,發現許多細節上的訛誤都被這部辭典一一訂正,這使得它具備瞭極強的學術權威性,絕對是工具書中的上乘之作。
評分坦白講,我最初有些擔心這樣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會顯得刻闆、枯燥。畢竟,收錄人物動輒數韆,如何保持閱讀的興趣?然而,當我閱讀到那些關於蘇州文化精英們私交軼事的部分時,這種顧慮完全煙消雲散瞭。典籍中穿插著許多引自私人信件、日記或地方戲麯本中的片段,這些“非官方”的記錄,如同在厚重的曆史畫捲上點綴的幾筆亮色,展現瞭這些曆史人物在特定場景下真實的情感流露和性格側麵。比如,關於某位著名畫傢的拮據生活與他高傲性格之間的矛盾描述,就顯得尤為生動立體。它不再是冰冷的年代和事件羅列,而是關於一群鮮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們如何在姑蘇這片土地上生活、創造、爭執與和解的故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以人為本”來書寫地方曆史。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主要是為瞭做我的傢族研究的輔助材料。我傢的老祖宗在清代中葉曾是蘇州城裏的小商戶,一直找不到確切的族人信息佐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根據老宅的地址和傢譜上模糊的記載,交叉比對瞭典籍中的社區誌和人物小傳。最終,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胥門外某街”的記載中,我找到瞭一個與先祖同名同姓、籍貫一緻的人物,雖然事跡描述得非常簡略,但提及的行業背景和居住範圍,與我們傢世代口口相傳的片段驚人地吻閤。這種“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是任何電子數據庫檢索都無法給予的。這本辭典的價值,就在於它將個體生命與宏大的曆史敘事緊密地縫閤在瞭一起,讓“曆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觸摸、可以追溯的傢族記憶。
評分我得說,初次接觸這部大部頭,我是帶著一種“查漏補缺”的心態來的,畢竟關於蘇州的書籍汗牛充棟。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遠超齣瞭一個簡單的人名錄的範疇。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邊緣人物”的收錄和考證,那些在主流史學中經常被忽略的女性人物,或者在特定工藝領域有突齣貢獻的匠人,他們的事跡被詳細地梳理和還原。比如,對於某位明代製硯名傢的生平描述,不僅記錄瞭其師承和主要作品,還細緻地描摹瞭當時製硯的工具和流程,這對於研究明代工藝美術史的同好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的敘事風格時而如高山流水般磅礴,描繪那些在朝堂上叱吒風雲的蘇州籍高官;時而又如同小橋流水般細膩婉轉,講述某個民間說書藝人的生平軼事。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讓厚重的史料讀起來毫無滯澀感,反而充滿瞭人情味和曆史的厚度。
評分這本《蘇州曆代人物大辭典》光是掂在手裏,那沉甸甸的分量就讓人心生敬畏。我一直對江南文脈和蘇州的精緻生活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這座城市的氣質,藏在那些鮮活或已逝的麵孔裏。翻開捲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大傢,從吳越時期的賢達到明清鼎盛時期的文人墨客,他們的人生軌跡如同精密的蘇綉,每一針都包含瞭時代的風雲變幻。我尤其花瞭大塊時間去研究那些晚清民國時期的實業傢和教育傢,他們的名字或許不像帝王將相那樣聲名顯赫,但他們對近代蘇州城市格局的塑造,那種腳踏實地的貢獻,卻是這份典籍裏最動人的篇章。辭典的編纂體例非常嚴謹,索引做得極其細緻,即便是某個隻在地方誌裏曇花一現的小人物,隻要與蘇州有過交集,都能被精準地定位。那種被曆史銘記的感覺,對於每一個被收錄者而言,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讀著這些傳記,我仿佛能嗅到古城裏舊宅的檀香味,聽到評彈的吳儂軟語,這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活生生的蘇州風物誌。
評分這是最近購買的書裏麵最滿意的一本書吧,書特彆大,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一般教科書那麼大,結果比字典大一倍,裏麵的內容也特彆豐富,是考古愛好者以及考古專業都看得懂的書。
評分都是考古常用書,不錯
評分大部頭,京東活動205.8元入手,雖然有點小貴,但是書的知識是無價的
評分我賣瞭硃子全集,想必買這本書會有用。
評分上海是冒險傢的樂園,這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
評分考古學必備工具書,厚厚的,很好
評分沒想到這麼大一本,還帶一個紙殼子,包裝漂亮,印刷清晰,內容很全,就是感覺這個外殼和書的封皮摩擦的很緊,怕是來迴拉幾次就把封皮磨壞瞭!
評分上海是冒險傢的樂園,這就足以讓人心潮澎湃!
評分配送服務查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