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历代词话中曾获得“绝唱”、“妙绝千古”、“压卷之作”、“脍炙人口”、“化境”等美誉的唐宋词汇为一帙。
` 所纂词凡261首,作者逾百家。
` 每一首词作后分三部分:一是列出赞赏这首词为“绝唱”等的相关评语;二是对这首词进行简单的注释;三是题解。
` 编末附以词人生平简介,对一般中小词人侧重介绍其生平仕履,对著名词人则简要介绍生平仕履而侧重介绍其词创作的特点、词学贡献及地位等。
《唐宋词绝唱》编出的选本不同于传统的选本:不是某一个人心目中的名篇,而是汇聚了众多“舆论领袖”心目中的名篇。因此,一些在某一时刻曾获得极大肯定却长期被忽视的作品会进入这一选本。
柯贞金,湖北鄂州人。副研究员。主要关注唐宋文学与文献。已参编学术书籍3种,在《中国韵文学刊》、《长江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谭新红,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项。
李隆基(一首)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李白(三首)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忆春娥(箫声咽)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张志和(二首)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渔歌子(青草湖中月正圆)
王建(一首)
宫中调笑(团扇)
刘禹锡(二首)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竹枝(白帝城头春草生)
皇甫松(一首)
浪淘沙(蛮歌豆蔻北人愁)
温庭筠(六首)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更漏子(柳丝长)
更漏子(星斗稀)
更漏子(玉炉香)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韦庄(一首)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陈金凤(一首)
乐游曲(西湖南湖斗彩舟)
牛峤(一首)
菩萨蛮(玉楼冰簟鸳鸯锦)
顾夐(一首)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鹿虔扆(二首)
思越人(翠屏欹)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
孙光宪(一首)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冯延巳(四首)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璟(一首)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煜(三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寇准(一首)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林逋(一首)
点绛唇(金谷年年)
夏竦(一首)
喜迁莺(霞散绮)
范仲淹(一首)
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三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张先(一首)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祁(一首)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梅尧臣(一首)
苏幕遮(露堤平)
晏殊(一首)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欧阳修(三首)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
王安石(一首)
桂枝香(登临送目)
章楶(一首)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晏几道(二首)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更漏子(柳丝长)
苏轼(七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念奴娇(大江东去)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晁端礼(一首)
绿头鸭(锦堂深)
秦观(五首)
望海潮(梅英疏淡)
八六子(倚危亭)
满庭芳(山抹微云)
千秋岁(水边沙外)
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四首)
芳心苦(杨柳回塘)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减字浣溪沙(秋水斜阳演漾金)
薄倖(艳真多态)
晁补之(一首)
盐角儿(开时似雪)
周邦彦(十四首)
瑞龙吟(章台路)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浪涛沙(昼阴重)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浣溪沙(宝扇轻圆浅画缯)
点绛唇(征骑初停)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少年游(并刀如水)
大酺(对宿烟收)
花犯(粉墙低)
六丑(正单衣试酒)
兰陵王(柳阴直)
西河(佳丽地)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孔夷(一首)
南浦(风悲画角)
叶梦得(一首)
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
朱敦儒(一首)
鹊桥仙(溪清水浅)
廖世美(一首)
烛影摇红(霭霭春空)
李清照(六首)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念奴娇(萧条庭院)
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晦(一首)
卜算子(有意送春归)
陈与义(一首)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岳飞(一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
葛立方(一首)
卜算子(袅袅水芝红)
朱淑真(一首)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曹冠(一首)
凤栖梧(桂棹悠悠分浪稳)
范端臣(一首)
念奴娇(寻常三五)
韩元吉(一首)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
杨万里(一首)
忆秦娥(新春早)
张孝祥(三首)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后)
念奴娇(洞庭青草)
辛弃疾(十五首)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贺新郎(柳暗凌波路)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王孙信(有得许多泪)
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永遇乐(千古江山)
汉宫春(亭上秋风)
踏莎行(夜月楼台)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张镃(一首)
满庭芳(月洗高梧)
刘过(一首)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姜夔(七首)
点绛唇(燕雁无心)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琵琶仙(双桨来时)
暗香(旧时月色)
疏影(苔枝缀玉)
翠楼吟(月冷龙沙)
湘月(五湖旧约)
史达祖(三首)
绮罗香(做冷欺花)
双双燕(过春社了)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葛长庚(一首)
贺新郎(谓是无情者)
刘克庄(一首)
贺新郎(妾出于微贱)
吴文英(三首)
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
莺鸣序(残寒正欺病酒)
高阳台(宫粉雕痕)
陈逢辰(一首)
乌夜啼(月痕未到朱扉)
周密(二首)
玉京秋(烟水阔)
一萼红(步深幽)
王沂孙(六首)
眉妩(渐新痕悬柳)
高阳台(残雪庭阴)
庆清朝(玉局歌残)
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
齐天乐(冷烟残水山阴道)
三姝媚(红缨悬翠葆)
张炎(五首)
南浦(波暖绿粼粼)
高阳台(接叶巢莺)
壶中天(扬舲万里)
扫花游(嫩寒禁暖)
解连环(楚江空晚)
无名氏(三首)
九张机(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
风光好(柳阴阴)
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好时光
李隆基
宝髻偏宜宫样①。莲脸嫩②,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③,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④,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评语】
顾梧芳《尊前集序》(《词苑英华》本《尊前集》卷首):然近体造端梁、陈,更唐天宝、开元,其格始纯,又况填词之精工哉! 若玄宗之《好时光》、李太白之《菩萨蛮》、张志和之《渔父》、韦应物之《三台》,音婉旨远,妙绝千古。它如王、杜、刘、白,卓然名家。
【注释】
①宝髻: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王勃《登高台》:“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偏宜:甚合。宫样:皇宫中流行的装束、服具等的式样。
②莲脸:美如荷花的脸。形容貌美。薛道衡《昭君辞》:“自知莲脸歇,羞看菱镜明。”
③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用为夫妻恩爱之典。《汉书`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④倾国貌:形容女子极其美丽。《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题解】
唐明皇洞晓音律,所制曲绝妙入神,今唯存《好时光》一曲。上阕以细腻之笔触写一倾国丽人:宝髻甚合宫样,肌肤红润芳香,脸如荷花娇嫩,眉黛修长入鬓。下阕抒情含蓄,翼其切勿自恃美貌,枉费青春,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肠。玄宗好诗歌,擅音律,本性多情。此词将宫中女子写得清纯脱俗,似含爱慕之意,亦似含关切之情,其间关系耐人寻味。全词语言生动、流畅,饶有民歌率真风味又不失含蓄。风格婉约,抒情委婉,描写细腻,影响后世词风。
【生平简介】
李隆基(685—762),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唐玄宗前期任用贤相,励精图治,成就了开元盛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导致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玄宗多才多艺,知晓音律,对词早期的发展颇有贡献。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每一篇都像是一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精彩故事。作者并没有按照简单的年代顺序或者词牌来划分,而是根据词作所表达的情感主题、词人的经历特点来组织内容,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充满吸引力。他对于不同风格词人的比较分析,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他能将李清照的婉约与陆游的豪迈并置,通过对比来凸显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展现了唐宋词坛百花齐放的盛况。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词作,作者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既有对文字本身的赏析,也有对创作背景的考证,更有对词作流传影响的探讨,使得解读内容丰富而深刻。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的挖掘,比如词人笔下的一些生活场景、风俗习惯的描绘,这些细节的呈现,让词作更加鲜活,也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学术读物,但没想到读起来却像是在听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在娓娓道来。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轻松幽默,常常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就领略了词作的妙处。他对于词人个性的刻画也十分入木三分,仿佛将那些古人拉到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在描写苏轼时,作者着重强调了他的洒脱不羁,他的乐观豁达,这种人格魅力与他的词作相得益彰,让人更加喜爱。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思考,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读来却让人觉得很有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唐宋词的,更是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如何在复杂的世事中保持一颗从容之心的。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仿佛心中那些纠结的情绪,都能在词句的韵律中得到舒缓和释放。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和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察。作者在解读每一首词的时候,都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心灵感应,能够精准地触碰到词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波动。他不仅仅是在分析遣词造句,更是在挖掘词人创作背后的情感内核。当我读到辛弃疾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时,我仿佛也体会到了那种欲言又止、强颜欢笑的辛酸。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凝固在纸上的文字,瞬间融化成流淌的情感,在读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对于词人命运的关注,对于时代变迁下个人情感的描绘,都让我深思。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诗词不仅仅是美的文字,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真实写照。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在人生的旅途中,又多了一位智慧的引路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古雅的气息,深沉的暗红色搭配鎏金的卷草纹,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对书中文字的期待。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夏夜,微风拂过,翻开第一页,仿佛就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置身于那一个个吟咏风月、抒发情怀的时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深邃理解和对文学的赤诚热爱。我尤其喜欢他对于词牌和词风演变的梳理,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将无数零散的诗句串联成一幅壮丽的词坛画卷。从婉约的温柔,到豪放的激昂,再到后期的苍凉,每一种情感的抒发,都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读到李煜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亡国之君内心的无限悲凉;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让我窥见了词人豪迈旷达的胸襟。这本书不仅仅是词作的堆砌,更像是作者与古代词人的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得以更深切地理解他们笔下的爱恨情仇,家国兴衰。
评分我一直对古诗词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很多解读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有些枯燥。《唐宋词绝唱》这本书却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讲述词人的人生故事和创作背景。他不会仅仅罗列词作,而是将词作置于词人生平、时代风云之中,让我们看到词人创作的动因,感受到他们内心的起伏。比如,在解读柳永的词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判其“俗”,而是深入分析了柳永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面向市井、贴近百姓的创作风格,这让我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词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于词的意象、用典的解释也十分到位,避免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唐宋词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文字,而是上升到了情感和意境的层面,仿佛真的与那些词人一起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
评分评价一下,有活动就买些吧。
评分评价一下,有活动就买些吧。
评分很好的一部唐宋词读本,大家经典,十分精彩,质量很高,物流给力,送货及时,很赞!
评分质量非常好值得收藏
评分很好的一部唐宋词读本,大家经典,十分精彩,质量很高,物流给力,送货及时,很赞!
评分好书 满意 还会回购!
评分haohaohaohao
评分评价一下,有活动就买些吧。
评分帮朋友买的,京东购图书错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