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本书是《中国药典》的英文版
作为一名在药品监管领域工作的基层人员,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以往,我们与国际接轨,查阅相关资料时,常常因为语言障碍而感到不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英文版》的到来,无疑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药品稳定性考察的章节。它详细列出了影响药品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稳定性试验来评估药品的贮藏期。这对于我们制定药品的上市许可要求、进行上市后监管都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于生物制品(如疫苗、重组蛋白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包括对产品纯度、效价、免疫原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都是当前医药领域的前沿课题,能够获得如此权威且清晰的中文对应英文的解释,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它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药品质量的理解深度,也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执行相关法规,为公众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这份药典,是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医药环境中,坚守质量底线的重要基石。
评分多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深切体会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药品标准制定上的差异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英文版》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对比和学习平台。我个人尤其关注的是其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例如,关于杂质谱的限定、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以及生物制品中关键质量属性的评估标准,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药典在接轨国际先进水平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本书在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检查、热原检查等方面的规定,也十分详尽,并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判定依据。这对于我们验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至关重要。我曾遇到过一些国外客户对于中国药品标准表示疑虑的情况,但有了这份英文版的药典,我就可以直接引用其权威规定,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解释我们的质量要求。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医药产品的国际可信度,也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合作机会。读完部分内容后,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国药典在不断进步,努力与国际主流接轨,尤其是在一些复杂制剂(如注射剂、吸入剂)的质量控制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入和细致的规定。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英文版》是一本极为翔实且权威的工具书。我一直对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环节非常感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本书,我得以窥见药品背后严谨的科学流程和严格的标准。 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性地阅读其中的章节。比如,我曾尝试去理解关于“杂质”的章节,了解药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杂质,以及药典是如何设定这些杂质的限度的。虽然有些化学名词我并不完全理解,但结合上下文的描述,我能够大致明白其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对这些杂质进行严格控制。书中对于一些常用分析方法的介绍,比如滴定法、光谱法等,也让我对现代分析化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它甚至对药品的包装材料、贮藏条件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充分说明了药品质量控制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系统工程。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药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科学严谨和生命健康的百科全书。
评分作为一名在海外从事医药研发工作的华人学者,我一直深切关注着祖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能够代表国家最高药品标准的权威著作。这次荣幸地能够接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英文版》,实在是弥足珍贵。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为国际上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药学法规和标准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医药行业正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结构。对于我这样需要频繁查阅药典以进行产品对照和合规性分析的研究人员来说,一本易于检索、信息准确的书籍至关重要。本书的英文翻译质量相当令人满意,许多专业术语的译法既贴合了原意,又符合国际医药行业的通用表达习惯,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其中,关于中药材的收载和质量评价标准部分,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这些详尽的描述,包括植物的形态特征、显微鉴别、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相关的药理活性研究综述,都为我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宝贵的中药资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曾多次尝试查找某些特定中药的英文资料,往往因为翻译和标准不统一而陷入困境,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极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让我在与国外同行交流时,能够更加自信地介绍和论证我们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15年版)英文版》的出现,无疑是我研究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一直认为,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临床疗效,需要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和科学方法去阐释。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书中关于中药材的植物学描述、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等,都写得十分细致。我特别欣赏的是,它不仅列出了检测方法,还对每种检测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对于我进行方法学研究,以及优化现有检测流程非常有帮助。例如,在某个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部分,我看到了HPLC方法的详细参数设置,以及色谱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步骤。这些信息不仅为我提供了直接的参考,更启发了我对其他中药成分的测定方法的思考。它就像是一本宝典,为我打开了通往中医药科学研究更深层次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融为一体的无限可能。
评分盯了好久,终于入手,价格便宜。
评分紧要的工具书籍,工作中特别需要。
评分工作必须,就是标价实在是高哇
评分不错不错。找了所有平台,京东最实惠,东西也完美!
评分一直信任京东,也没有让我失望过。继续支持
评分非常喜欢,早就想买这书了,
评分四套很厚,估计给医生当字典查的。纸张质量很好,还有点书香味!
评分盯了好久,终于入手,价格便宜。
评分其他都好,货收到了,没有见到发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