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精英团队编写:凝聚中公教师招考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
适用对象明确:为奋战于江西教招考试的考生量身定做。
编写力求严格: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真实再现历年考题。
试题解析详尽:参考答案务求准确,试题解析精雕细琢。
融合特色精华:扫码立见视频讲解,视听帮助轻松复习。
冲刺复习佳品:未雨绸缪考前冲刺,及时进入临考状态。
购买本书即可享有增值服务——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四位一体陪伴考生备战。教材和历年真题试卷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内容简介
2018中公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数学·历年真题汇编及标准预测试卷》是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团队在深入研究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聚集智慧编写而成。本套试卷汇集了近年来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的7套真题,并在此基础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精心准备了5套标准预测试卷。试卷内容契合真题,网罗考试重要考点,参考答案经过反复推敲,试题解析务求详细明了,让考生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本试卷,我们切实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江西省教师招聘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知识考试的特点,充分把握考试方向,了解考试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轻松应对考试。
目录
试题部分
江西省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1)
江西省2016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12)
江西省201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24)
江西省2014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35)
江西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46)
江西省201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55)
江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6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一)(7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二)(8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三)(96)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四)(10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五)(119)
答案部分
江西省2017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29)
江西省2016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36)
江西省201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43)
江西省2014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50)
江西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55)
江西省201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59)
江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164)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6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74)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81)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86)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92)
精彩书摘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标准预测试卷(一)
(时间 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客观题
(共50分)
第一部分共计60道选择题,计50分,其中1~20题每题0.5分,第21~60题每题1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1.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就( )。
A.扩大为4倍 B.增加了4倍
C.缩小了4倍 D.不变
2.同一地点,早上七点看到太阳升起,再过64小时后( )。
A.看到太阳升起 B.看到太阳落下
C.看不到太阳 D.无法确定
3.下面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
A.3吨600千克>3.06吨
B.2个锐角的和<1平角
C.8升<7 000立方厘米
D.5.1时=5时6分
4.体育馆在学校北偏东45°的方向上300米处,儿童公园在学校西偏南45°的方向上200米处,那么儿童公园与体育馆相距(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5.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为N=a×b×c,a,b,c互不相等,它的约数有( )个。
A.6 B.7
C.8 D.9
6.将一件商品涨价■,再打八折出售,问这件商品现价与原价相比( )。
A.价格不变 B.价格高
C.价格低 D.无法判断
7.1.507 150 71……的小数部分的第2017个数字是( )。
A.5 B.0
C.7 D.1
8.坡比等于■∶1,此斜坡的坡角等于( )。
A.30° B.45°
C.60° D.90°
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的比是2:3,它们的体积比是5:6,圆柱和圆锥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A.5:8 B.8:5
C.15:8 D.8:15
10.甲、乙、丙三位老师共同担任某班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六门课的教学工作,每人教两门,已知:(1)英语和数学教师是邻居;(2)乙最年轻;(3)甲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朋友;(4)乙、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三人经常去游泳;(5)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他们三人担任的科目分别是什么?( )
A.甲:英语、美术,乙:数学、体育,丙:语文、音乐
B.甲:语文、英语,乙:数学、美术,丙:音乐、体育
C.甲:音乐、美术,乙:数学、体育,丙:语文、英语
D.甲:语文、美术,乙:数学、英语,丙:体育、音乐
11.下面命题中,错误的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C.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D.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2.一个数比■的■倍还多■,这个数是( )。
A.■ B.■ C.■ D.20
1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
A.300 B.203
C.120 D.102
14.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80米,20天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那么每天要比原计划多修( )。
A.20米 B.60米
C.64米 D.100米
15.如图,AB∥CD,DB⊥BC,∠1=40°,则∠2的度数是( )。
■
A.40° B.50°
C.60° D.140°
16.在一次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7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分别是:6,3,6,5,5,6,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5,5 B.6,5
C.6,6 D.5,6
17.把36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A.3.6×107 B.3.6×106
C.36×106 D.0.36×108
18.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1,2,3,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若摸出的球上的数字为2的概率记为P1,摸出的球上的数字小于4的概率记为P2;摸出的球上的数字为5的概率记为P3。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是 ( )。
A.P1<P2<P3 B.P3<P2<P1
C.P2<P1 <P3 D.P3<P1<P2
《小学数学教学精要与技能提升》 内容概述: 本书是一本面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书籍,旨在帮助教师系统梳理小学数学的核心教学理念,精炼关键教学方法,并有效提升教学实践中的各项技能。全书内容聚焦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教学支持。 第一部分:小学数学课程理念与教学方法精要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价值与教育目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 详细阐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五种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运算,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指导教师如何将这些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将分析不同年级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上的特点和难点,并提供差异化的培养策略。例如,在“数学抽象”方面,会从具体实物操作到符号表示的过渡,如何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模型;在“逻辑推理”方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理解因果关系,并逐步发展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深入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何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将重点讲解“知识的建构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社会性”这三个核心观点,并提供如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碰撞的实践方法。具体而言,会强调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 情境化教学与生活化数学: 强调将数学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本部分将提供大量设计巧妙的教学情境案例,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各个领域,指导教师如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将探讨如何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如购物、测量、时间分配、数据收集与分析等)中提炼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游戏化教学与趣味性数学: 探讨如何将游戏化的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将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的数学游戏。内容将涵盖桌游、卡牌游戏、数字解谜、编程思维游戏等多种形式,并提供游戏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指导。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基于“分数”概念的卡牌对战游戏,让学生在对抗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或者如何设计一个基于“图形组合”的创意搭建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支架式教学与差异化教学: 关注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支架式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教师如何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时的帮助,逐步放手,促进其独立学习。同时,还将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兴趣,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在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如何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以及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互助学习。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核心知识点精析与教学难点突破 本部分将聚焦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和教学要点,并针对普遍存在的教学难点提供行之有效的突破策略。 数与代数领域: 数的认识与运算: 从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到负数,深入分析数系的扩展过程,以及不同数系下的运算规律。重点讲解运算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算理的探究。例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乘”的意义,而非简单套用公式;在小数加减法教学中,如何通过位值概念和“凑整”思想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方程与函数初步: 阐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指导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方程模型。介绍函数初步概念,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如何设计“天平问题”等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建立方程;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理解变量的对应关系,为后续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数的整除、因数与倍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剖析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重点讲解判定方法和计算技巧,并提供多种练习模式。例如,如何利用生活中的“分组”或“分配”问题,自然引入因数与倍数;如何通过“分果冻”或“分饼干”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图形与几何领域: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性质: 深入解析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定义、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强调几何直观的培养,以及图形的运动与变换。例如,如何通过“折叠”、“剪裁”等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对称性、全等性;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忆。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展开: 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理解其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重点讲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如何利用模型进行拆拼,展示长方体的展开图;如何通过“倒水”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 位置与方向、坐标初步: 讲解如何使用方向、角度、坐标等描述物体的位置。强调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例如,如何利用地图和方向描述学校到家的路线;如何通过简单的坐标系,描述点的位置。 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讲解常用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绘制与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如何指导学生对班级同学的生日进行统计,并绘制成条形图进行展示;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的折线图,理解温度变化趋势。 概率初步: 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简单实验,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例如,如何通过“摸球”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概率的大小;如何分析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培养科学的决策意识。 第三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技能与专业发展 本部分将为教师提供在实际教学中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并引导教师进行持续的专业成长。 课堂组织与管理: 传授有效的课堂组织策略,包括教学流程的设计、时间分配的技巧、师生互动的模式等。重点讲解如何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如何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运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度参与;如何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问题设计与提问艺术: 深入研究问题设计在数学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提供不同类型的问题设计范例(如启发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迁移性问题等),并指导教师如何运用提问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找不同的解题路径;如何运用“追问”技巧,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挖掘问题本质。 教学评价与反馈: 探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重点讲解如何给予学生有建设性的反馈,促进其学习进步。例如,如何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的学习误区,并及时纠正;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教案设计与信息化教学: 指导教师如何科学、规范地设计教学方案,使其更具条理性和操作性。同时,将介绍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如何设计一节符合课标要求的、有深度和广度的教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互动白板、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专业发展与研究: 鼓励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分享参加教研活动、阅读专业书籍、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途径,实现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专业阅读书目和研究方向的建议,帮助教师构建自己的专业成长体系。 本书致力于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套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精髓,熟练掌握各项教学技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育者,点亮学生心中的数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