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奥数”是提供给4%的优等生, 
那么《优等生数学》提供给20%的优等生。 
如果你已经是优等生,不妨一读; 
如果你想成为优等生,不能不读! 
 2017年图书1-9年级全新修订,修订后的图书以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据,并为每道题目录制了视频讲解,如遇到不会的问题,扫一扫二维码,名师就会帮忙解答。
本书立足数学课本基础知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拓展。全书有70个专题和两份综合题,涵盖了一学年中较为重要的和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进行讲解。适合数学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使用。针对“融会贯通”栏目的题目有一定难度,本书特意录制了视频讲解,读者可以扫描题目旁边的二维码,免费观看。
熊斌, 多次担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主教练,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主任。多次参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等竞赛的命题工作。在国内外发表了100余篇论文,主编和编著的著作150多本。
朱华伟,博士,二级教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高级访问学者,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际教育数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数学竞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中小学生数学能力检测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主试委员。多次参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女子数学奥林匹克、西部数学奥林匹克及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的命题工作。曾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主教练,率中国队获团体冠军。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0余部。
“数学成绩不够理想而又喜欢数学的孩子,希望找到提高的途径;数学成绩优良孩子,又会感到一般的课程内容吃不饱,希望学得更深入一些。《优等生数学》可以帮助这部分孩子实现他们的愿望。”
——张景中,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优等生数学比一般数学练习教辅书,题型更复杂点,需要小朋友更动脑筋点,都是孩子能接受的生活知识,就是需要思考更深度点,对培养孩子认真思考,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非常好的一个引导。”
“这本书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针对优等生而设计的。书中对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十分系统,以及例题的选择很典型。这对培养数学思维有很大的作用,其中穿插一些关于智力开发的试题,这对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十分适合学生和相关的数学教师去研读。”
第一学期
1 数的认识
2 数的排列
3 数一数
4 画一画
5 几和第几
6 比多少
7 比轻重
8 比长短
9 找方位
10 分类(一)
11 分类(二)
12 认一认
13 认识角
14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15 多角度看积木
16 数积木(一)
17 数积木(二)
18 认识钟表(一)
19 逛商场
20 怎样付钱
21 排队问题(一)
22 排队问题(二)
23 有趣的排列
24 怎样穿珠子
25 算天数(一)
26 算天数(二)
27 填方格
28 图形迷宫
29 数字迷宫
30 数的组成
31 合理分组
32 进位加法
33 速算(一)
34 速算(二)
35 智力趣题
第二学期
36 认识平面图形
37 图形等分
38 图形分割
39 拼图形
40 移多补少
41 一半与总数
42 单数与双数(一)
43 单数与双数(二)
44 怎样去补砖
45 加法数谜
46 减法数谜
47 填数游戏
48 连等式
49 巧填“+”、“-”号(一)
50 巧填“+”、“-”号(二)
51 火柴棒算式(一)
52 火柴棒算式(二)
53 竖式谜(一)
54 竖式谜(二)
55 认识人民币
56 锯木头
57 切蛋糕
58 蜗牛爬井
59 最大和最小
60 简单的重叠问题
61 认识钟表(二)
62 怎么种树(一)
63 怎么种树(二)
64 小统计
65 列表法
66 尝试法(一)
67 尝试法(二)
68 找规律填空
69 规律画图
70 数学趣题
参考答案
作为一名对教育比较关注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能真正帮助孩子构建扎实基础的学习材料。一年级作为孩子小学阶段的起点,数学的启蒙显得尤为重要。我了解到《优等生数学·一年级(第三版)》这本书,它似乎在市面上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而且“第三版”这个标识也让我觉得它是一个经过市场检验、不断优化的产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孩子在一年级就建立起清晰的数学认知框架。我比较关注的是,它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是否清晰易懂,会不会有一些例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理解抽象概念?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包含一定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能够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并且逐步提升解题能力。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侧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如果它能让孩子在一年级就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且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孩子学习过程的家长。我不太喜欢那种只追求分数,而忽略孩子实际理解能力的书。我了解到《优等生数学·一年级(第三版)》这本书,它的定位是“优等生”,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第三版”这个信息。通常来说,一个版本的更新迭代,意味着它在吸收了前两个版本的经验和用户的反馈之后,做了更精细的打磨和优化。我猜测,这一版的教材可能在内容逻辑的衔接、习题的难度梯度设置,以及对一些易错点的提示上,会做得更加完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系统性的学习路径,让孩子在一年级这个阶段,能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能够逐步培养解题的策略和方法。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希望它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并且在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那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
评分自从家里有了这个小豆丁,我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帮他做好学习上的引导。尤其是数学,我总觉得这门课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所以一年级就开始格外关注。我平时自己也会看一些教育类的文章,了解一些现在比较流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本《优等生数学·一年级(第三版)》在市面上口碑似乎不错,不少家长都推荐。我比较好奇的是,它在内容编排上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不是能够有效地连接课本知识,又能适当拓展?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课本内容,而是能在现有基础上,以更生动、更深入的方式去讲解。比如,对于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会不会有更形象的比喻或者更直观的图示?我希望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数学的初步感知,理解数学的用处,而不是把数学当成一堆冰冷的符号。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不能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去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毕竟,学习的本质是为了成长,我希望他能从中获得知识,更能获得能力的提升。
评分天哪,我真的太需要一本能让自家娃爱上数学的书了!我家小宝现在上一年级,每次讲数学题都跟打仗似的,不是心不在焉就是一脸茫然,把我愁得头发都要白了。听说这本《优等生数学·一年级(第三版)》评价很高,说是能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还能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当时就心动了。我特别看重它的“优等生”这个名字,总觉得能培养出优等生,那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孩子在玩中学,而不是死记硬背,最好能把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形变得有趣起来。比如,会不会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游戏化的方式来讲解加减法,让孩子觉得解题就像玩闯关游戏一样?我实在不想再看到他皱着眉头,满脸不情愿的样子了。而且,一年级是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打不好基础,后面会越来越吃力。我希望这套书能在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等方面给孩子一些启发,让他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只会照猫画虎。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让孩子从“怕数学”变成“爱数学”,那真是太棒了!我期待看到他在数学课堂上自信满满的样子,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提出自己的想法。
评分我家孩子现在正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年纪,我一直觉得,这个阶段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选择学习资料的时候,我都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热情,并且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书。我听说《优等生数学·一年级(第三版)》这本书,有不少家长反馈说,孩子们都很喜欢看,而且通过这本书,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我非常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堆砌,而是能够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画,甚至是小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希望它能够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解释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让他们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的欲望。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让孩子爱上数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那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给其他家长。毕竟,一个孩子对某个学科的兴趣,往往会影响他未来的学习轨迹。
评分给孩子买的,让孩子多加练习用的,
评分不错
评分家有学娃,前人推荐,搞活动囤货
评分很好,有一部分小朋友自己做不出来,要帮下忙
评分给孩子买的,让孩子多加练习用的,
评分书的纸张较差
评分很好,正在使用,一直以来喜欢华东师大编辑的教材!
评分老师推荐的!
评分觉得挺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