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打擊樂:打擊樂寫作綜閤指南》呈現瞭那些迄今為止已在西方作麯實踐中形成一定標準的打擊樂發展成果,且闡述瞭這些成果是如何在演齣中實現的。《怎樣寫作打擊樂》一書從打擊樂演奏傢的角度齣發進行探索,將作麯傢的意圖與演奏員的實際操作聯係起來,為讀者提供必要的工具來創造齣更具新意和技巧性的打擊樂作品。因此它不僅僅是一本傳統的配器法教程,更是一本便於所有作麯傢和初學者寫作打擊樂部分的指導手冊,對很多棘手或疑惑的問題都做瞭坦誠的介紹和詳細的討論。它為充實管弦樂寫作作齣瞭確實的貢獻。 主要內容: 本書共分為九個章節。
前四章應用於全體打擊樂組。
1.樂器基礎知識:本章對基礎知識、樂器選擇、樂隊編製、音樂會作品、發聲方式等都有所探索。這些對一部作品的成功至關重要的因素,卻往往被人們忽略。
2.基礎記譜知識:對關於打擊樂譜麵書寫的規則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對怎樣生成分譜和總譜、怎樣為多個打擊樂器安排譜麵以及怎樣處理發音、錶情記號、音符長度、特殊奏法標記等問題進行指導。
3.槌:對每一種槌進行描述,如其特殊用途、特殊奏法及如何在一個音樂片段中變換使用等問題。
4.音色:對於能夠影響打擊樂器音色變化的物理因素進行解釋。
接下來的五個章節對具體的打擊樂樂器類型進行討論。
5.鼓類打擊樂器
6.鍵盤類打擊樂器
7.金屬類打擊樂器
8.木製類打擊樂器
9.其他種類的打擊樂器
塞繆爾·所羅門,
打擊樂演奏傢塞繆爾·所羅門現任教於波士頓音樂學院、波士頓大學以及蔔坦格爾伍德學院,同時也是打擊樂藝術協會馬薩諸塞州分會主席。他的著作《怎樣寫打擊樂》獲得瞭全世界作麯傢、演奏傢和指揮的贊譽,現有三種語言譯本。他還撰寫瞭三本打擊樂演奏法著作,並且編著瞭兩本打擊樂練習麯、獨奏麯集。所羅門是“Yesaroun’ Duo” 和 “Line C3”打擊樂團的創始人。2005至2010年他曾任哈佛大學常駐打擊樂演奏傢,2003年以來他一直擔任紐約室內樂團首席定音鼓演奏傢。他還作為獨奏、室內樂打擊樂演奏傢與通用唱片公司(GM)、奧爾巴尼唱片公司(Albany)、鎮區唱片公司(Bedroom Community)和紮迪剋唱片公司(Tzadik labels)閤作。此外,他還在馬修·巴尼的電影《繪畫抑製9》中,為比約剋創作的音樂錄音。您可以登錄網站www.szsolomon.com瞭解更多關於所羅門的信息。
譯者簡介
郭小虎,
郭偉國(又名:郭小虎),中央音樂學院作麯係教授、博士生導師,配器教研室主任。任教以來曾獲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乾教師及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的榮譽,也曾多次獲得中央音樂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的榮譽。1998年由國傢文化部派往西班牙皇傢馬德裏高等音樂學院研修作麯。作品涉獵管弦樂、室內樂、輕音樂。
導 論 1
一、本書是如何構成的 1
二、與打擊樂演奏傢閤作 2
三、本書沒有涉及的問題 3
1.樂理知識 3
2.音色描述 3
3.與打擊樂組相關的 3
4.曆 史 3
5.字 典 3
6.不同的演奏風格 4
7.鼓樂隊 4
四、明確定位 4
五、作品引用 4
六、樂器範圍 4
1.鼓類打擊樂器 5
2.鍵盤類打擊樂器 5
3.金屬類打擊樂器 5
4.木製類打擊樂器 5
5.五花八門的打擊樂器 5
七、讀本書的價值 5
八、術 語 6
九、裝 置 6
十、設 置 6
十一、槌 法 6
十二、置物桌、置物颱、槌颱 6
第一章 預 置 7
一、樂器選擇 7
1.過量的配置 7
2.大型編製和彩排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8
3.視 覺 8
4.噪 音 9
5.預 算 9
6.空 間 9
7.常被演奏的作品 9
8.外來樂器 10
9.電聲打擊樂器 10
10.不常演奏的打擊樂器 11
二、多位演奏員閤作 11
1.預 置 11
2.聲部設計 12
三、定音鼓演奏員 13
四、百老匯樂池 13
五、非打擊樂演奏員演奏打擊樂器 13
六、托架與颱子 14
七、打擊樂演奏員可以演奏到多快 14
1.通常條件下影響演奏員速度的狀況 14
2.精準的速度 15
八、非常規記譜方式——音樂常常是需要被記憶的 16
九、力 度 17
十、演奏員的生理極限與手的顫抖 17
十一、樂器間距 17
十二、帶踏闆的樂器 18
十三、帶著手提式樂器移動 18
十四、戴著耳機工作 19
十五、由不同音色構成的鏇律綫條與對位綫條 19
十六、同類樂器加倍構成的特殊樂器 20
十七、音高變化 21
十八、顫 音 21
十九、共鳴現象 22
二十、增加樂器的體積 23
第二章 樂 譜 25
一、樂器錶 25
二、樂器音高的記譜 26
三、樂器擺放位置示意圖 27
四、樂器名縮寫 29
五、語言選擇 29
●符號錶示法 30
六、打擊樂演奏員用譜的三種方式 30
1.直接使用總譜 30
2.使用按演奏員分配樂器的總譜 33
3.使用常規的分譜 34
七、兩份分譜 35
八、手寫分譜與打譜分譜的比較 35
九、提示聲部 35
十、總譜中的打擊樂組 35
十一、無確定音高樂器的記譜 36
1.譜 錶 36
2.符 頭 38
3.在無確定音高的譜錶上增加有確定音高的譜錶 39
4.怎樣在五綫譜上標注樂器 40
5.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41
十二、譜 號 42
十三、調 號 43
十四、偶然樂器(為不確定的樂器譜麯) 43
十五、模糊記譜 44
十六、恢復常規奏法 44
十七、力 度 45
十八、滾 奏 45
1.在一個平麵上的滾奏 45
2.在兩個平麵上的滾奏 47
3.在四個平麵上的滾奏 47
4.單手滾奏 49
5.在三個平麵上的滾奏 51
6.從之前敲擊的共鳴中開始的滾奏 51
十九、在打擊樂器上拉奏 52
二十、連綫與錶情 54
二十一、悶 擊 54
二十二、時 值 55
1.精確或者不精確的音符時值標記 55
2.止音踏闆 57
3.止 音(又稱消音,抑製音) 58
4.使樂器持續發音的方法 59
二十三、來自不同地域的聲音 59
第三章 槌 61
一、是否需要指明槌的種類 61
二、槌的術語 61
三、有關槌的基本問題 62
1.極限音區的問題 63
2.槌的擊打技巧 63
四、槌杆和槌尾 64
五、鼓 槌 67
六、包頭槌 67
七、三角鐵槌、紡織針 69
八、刷 子 69
九、管鍾錘 70
十、束 棒 70
十一、手 71
十二、將槌像樂器一樣使用 71
第四章 音 色 73
一、影響音色的因素 73
1.力 度 73
2.槌 73
3.擊打的位置 74
4.止 音 74
二、無確定音高的樂器(不確定音高的樂器) 75
三、鈸和鑼的特殊音色 76
四、五花八門的音色效果 77
第五章 鼓類打擊樂器 79
一、用鼓槌在鼓上敲擊 79
二、用包頭槌在鼓上敲擊 81
三、用手在鼓上敲擊 81
四、在邊圈或鼓殼上演奏 83
五、鼓麵的擊打位置 83
六、止 音——見“記譜”和“音色”相關章節 84
七、鼓的型號 84
八、雙麵鼓 84
九、音高變化 85
十、編製中各種各樣的鼓 85
十一、鼓的常用寫作方式 86
十二、不同種類的鼓 87
1.定音鼓 87
(1)音 域 88
(2)調 音 89
(3)多位定音鼓演奏員的閤作 90
(4)已被棄用的記譜方法 90
2.定音鼓的延伸技術 91
(1)泛 音 91
(2)共鳴現象——見“預置”章節 91
(3)敲擊鼓架 91
(4)經過改裝的定音鼓 91
(5)作為無確定音高樂器的定音鼓 92
3.通通鼓、小鼓、響弦軍鼓、中鼓、蒂姆巴爾鼓、可轉通通鼓、 邦戈鼓、康嘎鼓、鈴鼓 92
(1)小 鼓 93
(2)中鼓和蒂姆巴爾鼓 94
(3)可轉通通鼓 94
(4)邦戈鼓與康嘎鼓 95
(5)其他種類鼓 95
4.中東手鼓、非洲手鼓、摩洛哥手鼓 95
5.大 鼓 96
6.架子鼓 97
第六章 鍵盤類打擊樂器 99
一、音 域 99
1.馬林巴 99
2.顫音琴 100
3.木 琴 101
4.鍾 琴 101
5.古 鈸 102
6.管 鍾 103
二、共鳴管 103
三、踏 闆 103
四、顫音琴的馬達 103
五、從樂器上取下音鍵 104
六、用槌擊打樂器的通常寫法 105
1.大指和小指 105
2.管鍾的常規寫法 109
七、將樂器並置擺放 109
八、滾 奏 111
九、平衡問題 111
十、泛音乾擾 111
十一、鍾琴與古鈸的華彩式寫法 112
十二、作為顫音琴延伸音域的鍾琴 112
十三、多位演奏員閤作 112
十四、特殊奏法 113
1.在音鍵邊緣敲擊 113
2.滑 音 113
3.邊緣點 114
4.泛 音 115
5.口 顫 115
6.管鍾顫音 116
7.變化音高 116
8.音 塊 116
9.經過改裝的樂器 117
10.馬林擊奏 117
11.教堂鍾聲效果 117
十五、其他演奏技術 117
第七章 金屬類打擊樂器 119
一、鈸 119
1.多個鈸的使用 119
2.吊 鈸 120
(1)特殊的吊鈸 120
(2)踩 鈸 121
3.對 鈸 122
(1)延 音 123
(2)演奏時拿起和放下對鈸所需要的時間 123
(3)速 度 123
(4)演奏法 123
(5)滾 奏 123
(6)在踩鈸上裝配對鈸鈸片 124
(7)在大鼓上附加鈸片 124
二、鑼 124
1.大 鑼 125
2.鋩 鑼 125
3.風 鑼 126
4.京 鑼 126
5.鑼的其他種類 126
6.鑼 架 127
三、三角鐵 127
四、牛鈴、阿果果鈴、阿爾卑斯牛鈴 128
五、日本寺鉢、攪拌碗 129
六、製動鼓、樂砧、金屬管 130
七、雷鳴器 131
八、鋼 鼓 131
九、特殊效果 132
1.颳 奏 132
2.水 樂 132
3.預置樂器 133
第八章 木製類打擊樂器 135
一、盒梆、木魚和木鼓 135
二、響 棒 136
三、木闆鼓 136
四、箱 鼓 136
第九章 五花八門的打擊樂器 137
前 言
20、21世紀的大部分作麯傢都把打擊樂作為其管弦樂作品構思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對各類打擊樂器的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塞繆爾·所羅門(Samuel Solomon)的新書《怎樣寫打擊樂》之所以受到作麯傢們的歡迎,是因為它深入地解釋瞭很多管弦樂配器的難點。本書對相關打擊樂樂器大量的奧秘和詳細知識進行瞭討論和闡述,如槌的使用類型、打擊樂組的特殊編製等其他相關話題。《怎樣寫打擊樂》不僅僅是一本傳統的配器法課本,更是一本便於所有作麯傢和初學者寫作打擊樂部分的指導手冊。我認為,由於作者是一位對本書的大部分譜例都演齣過,並且對相關譜例都有頗深研究的打擊樂演奏傢,因此樂隊指揮在閱讀這本簡明的教材後也會受益匪淺。正是由於塞繆爾·所羅門自身是一位優秀的演奏傢,並且他從一個演奏員的角度來寫作,使《怎樣寫打擊樂》成為一本十分實用的著作,它能夠給我們很多有實際價值的意見。很多棘手或疑惑的問題,如標記、音色、樂器演奏的可能性、怎樣避免演奏者疲勞及樂器在舞颱的擺放等,都在書中有著坦誠的介紹和詳細的討論。在書中每個重要的題目都有大量的作品和常見的例子對其進行佐證,以便於闡述。《怎樣寫打擊樂》是一本屬於音樂傢的著作,為管弦樂配器文獻的充實做齣瞭卓越的貢獻。
塞繆爾·阿德勒
(Samuel Adler)
伊茲曼音樂學院榮譽教授
茱莉亞音樂學院作麯係榮譽教授
著有《配器法教程》
序 言
關於塞繆爾·所羅門的一切都是不平凡的。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遇見這個早熟的極富天纔的18歲少年時的情景:一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充滿著自信,流露著其超越年齡的對於音樂的成熟見解。因為他像海綿吸水一樣的學習能力和以我幾乎從未見過的對音樂的理解速度,接下來四年的學習是可以預見的。從那以後我充滿驕傲與贊慕地親眼目睹著他逐漸綻放的音樂事業。當他告訴我打算寫本書時,我有兩個反應:首先,對於任何一個隻有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來說,嘗試寫這樣一本充滿權威性的教材,有些自以為是;但如果誰能成功,也隻有塞繆爾。
這本書沒有令我們失望。凡是能花些時間去學習這本書的作麯傢,都可以從中獲得大量知識,並有所頓悟。這本書涵蓋瞭相當廣泛的有關話題,從最基礎的音色的考慮,如:槌與樂器的選擇,到一些很細緻的問題,如:預置與記譜。書中大量包含注解的譜例和延伸的音響以及作品的目錄都是十分有用的。如果讓我為作麯傢們找到這本書的一個過人之處,那麼我認為,書中對以往大師們的專業打擊樂寫作進行研究的部分是極其重要的。再多的音源、采樣或者電腦閤成效果,都不能代替這一部分。
也許當一些讀者麵對書中一些過於細節的東西會有所畏懼,但請記住,這正是我們的工作。打擊樂組就是由瑣事構成的:為一部作品的高潮選擇適閤的鈸,找到與銅管組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搭配的小鼓,挑選一支既能發音清晰又能使音色豐滿的槌,清楚古鈸上最適宜用弓拉奏的那個點,等等。對於打擊樂演奏傢來說,麵臨的確實都是細節問題,而這部書將能使你離這些想法更加接近。希望大傢喜歡它!
丹尼爾·德魯剋曼
(Daniel Druckman)
紐約愛樂樂團打擊樂首席
茱莉亞音樂學院打擊樂係主任
在音樂創作的漫長探索中,打擊樂始終是我感到最難以駕馭的領域之一。它的非鏇律性讓很多習慣於和聲與鏇律寫作的創作者感到束手無策,而其豐富的音色和節奏可能性,又讓人在麵對浩瀚的打擊樂器庫時感到無所適從。我曾無數次在嘗試為自己的作品加入打擊樂聲部時,陷入效率低下的睏境,要麼是過於簡單單調,要麼是音色混亂雜糅,始終無法達到我理想中的效果。當我看到《怎樣寫打擊樂:打擊樂寫作綜閤指南》這個書名時,我仿佛看到瞭一盞指路明燈。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我理解打擊樂在音樂結構中的作用,掌握如何有效地運用節奏、音色、力度來構建音樂的張力與層次。我更希望它能夠教會我如何“聽見”打擊樂,不僅僅是用耳朵去分辨音色,而是用心靈去感受不同打擊樂器所能承載的情感和能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整體色調沉穩又不失藝術感,仿佛預示著裏麵將是一場關於節奏與力量的深度探索。我一直對打擊樂情有獨鍾,它的錶現力如此豐富,從細膩的沙錘聲到震撼的大鼓轟鳴,仿佛能觸及到內心最原始的衝動。然而,真正要將腦海中的想法轉化為譜麵上的音符,卻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情。我曾嘗試過自己摸索,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的指導,很多時候隻是在原地打轉,感覺自己在敲打一個不存在的節拍。市麵上關於打擊樂的資料雖然不少,但大多偏嚮於演奏技巧的講解,或是對某個特定樂器的介紹,很少有能真正從創作角度入手,而且是以一種如此全麵且深入的方式來探討的。因此,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心中湧起瞭一絲強烈的期待。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理解打擊樂的邏輯,掌握創作的規律,甚至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打擊樂語言。這本書的光是名字就充滿瞭力量,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感受它所承諾的“綜閤指南”所能帶來的啓發。
評分我一直對打擊樂那份原始而直接的衝擊力著迷。從小時候接觸的各種敲擊樂器,到後來在各種音樂會中感受到的管弦樂隊打擊樂組那磅礴的氣勢,我都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但作為一個樂器演奏者,要從演奏者思維跳躍到創作者思維,始終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常常在想,那些優秀的打擊樂作品究竟是如何被構思齣來的?作麯傢們是如何在眾多的打擊樂器中進行選擇,又如何將它們巧妙地編織成具有生命力的音樂?這本書的標題,恰恰觸及瞭我最渴望解決的問題。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進入打擊樂創作的世界。我期待它能夠提供清晰的理論框架,講解作麯技法,甚至能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不同作麯傢是如何運用打擊樂來錶達情感、塑造氛圍的。我相信,這本書將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可能是一次關於音樂感知和創作理念的啓迪。
評分作為一名對音樂創作充滿熱情的初學者,我常常被打擊樂那獨特的魅力所吸引。它的節奏感和爆發力,能夠瞬間抓住聽眾的耳朵,帶來強烈的感官體驗。然而,當我嘗試將自己對打擊樂的喜愛轉化為實際的創作時,卻發現自己陷入瞭迷茫。市麵上關於打擊樂的資料,往往側重於演奏技巧或者某一類樂器的介紹,而真正能夠係統性地指導如何進行打擊樂寫作的書籍卻寥寥無幾。我特彆渴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告訴我,如何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地構建一個完整的打擊樂聲部,如何巧妙地運用不同的打擊樂器來錶達音樂的情感,以及如何在復雜的音樂織體中,讓打擊樂發揮齣它應有的力量。這本書的標題,恰好滿足瞭我對“係統性”和“綜閤性”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夠成為我進入打擊樂創作世界的敲門磚,幫助我打開那扇通往無限可能的大門。
評分作為一個曾經的鍵盤樂器愛好者,我一直覺得打擊樂領域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領域,它的邏輯和運作方式與我熟悉的和聲、鏇律體係似乎有著本質的區彆。我常常在聽一些現代音樂作品時,被那些精妙絕倫的打擊樂段落所吸引,它們仿佛是音樂的骨架,支撐起整個作品的張力與層次。然而,當我試圖去構思自己的打擊樂聲部時,卻常常感到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纔能讓不同節奏、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之間産生有效的對話,又該如何纔能在龐雜的打擊樂器庫中找到最適閤錶達我音樂情緒的工具。這本書的齣現,在我看來,正是填補瞭這一領域的空白。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份樂器列錶,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能夠解析打擊樂的“語法”,讓我理解不同節奏組閤的能量,以及音色搭配所能産生的心理暗示。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清晰的打擊樂創作框架,讓我能夠從宏觀的節奏概念到微觀的音色選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思考和實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