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是會計學課程的入門教材,它將基本財務報錶置於會計核算前,並圍繞會計信息的生成安排課程體係,改變瞭一般會計教材的固定模式。在教材內容安排上,按照企業經營活動的過程將會計知識、方法和程序與企業的日常籌資、采購、生産、銷售、投資、利潤實現與分配等經營活動有機結閤,注重基礎、循序漸進、易於初學者理解掌握。
本書體係完整、結構新穎,案例豐富,適閤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各專業作為會計學入門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經濟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
第一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1
第一節會計本質 1
一、會計的概念 1
二、會計程序 2
三、會計的職能 3
第二節會計的産生和發展 5
一、會計的産生 5
二、會計的發展 6
第三節會計目標 9
一、會計目標概述 9
二、會計信息使用者 10
三、會計信息的主要內容 11
四、會計信息的錶現形式 13
第四節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4
一、可靠性 14
二、相關性 15
三、可理解性 15
四、可比性 16
五、實質重於形式 16
六、重要性 17
七、謹慎性 17
八、及時性 18
第五節會計核算基本前提 18
一、會計主體 19
二、持續經營 19
三、會計分期 20
四、貨幣計量 20
【復習思考題】 21
第二章基本財務報錶 23
第一節財務報錶概述 23
一、財務報錶的含義和構成 23
二、財務報錶的分類 23
三、財務報錶列報的基本要求 24
第二節資産負債錶 28
一、資産負債錶的概念及列報要求 28
二、資産負債錶的基本格式 29
三、資産負債錶三要素 30
四、資産項目 34
五、負債項目 37
六、所有者權益項目 39
第三節利潤錶 40
一、利潤錶的概念及列報要求 40
二、利潤錶的基本格式 41
三、利潤錶三要素 42
四、利潤錶項目 44
第四節會計恒等式 47
一、會計恒等式的含義及形式 47
二、經濟業務對會計恒等式的影響 48
第五節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
報告 51
一、會計要素的確認 51
二、會計要素的計量 54
三、會計要素的報告 55
【復習思考題】 55
第三章會計賬戶和藉貸記賬法 60
第一節會計核算方法 60
一、設置賬戶 60
二、復式記賬 60
三、填製和審核會計憑證 61
四、登記賬簿 61
五、成本計算 61
六、財産清查 62
七、編製財務會計報告 62
第二節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 63
一、會計科目 63
二、會計賬戶 66
第三節藉貸記賬法的基本原理 69
一、復式記賬法 69
二、藉貸記賬法的基本原理 70
【復習思考題】 83
第四章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87
第一節企業主要經營活動概述 87
第二節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89
一、資本投入業務 89
二、藉款業務 92
第三節生産準備業務的核算 96
一、材料采購業務 96
二、固定資産采購業務 104
第四節産品生産業務的核算 108
一、賬戶設置 109
二、生産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111
第五節産品銷售業務的核算 127
一、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127
二、賬戶的設置 130
三、産品銷售業務的核算 133
四、壞賬損失的核算 136
五、已售商品成本的結轉 139
第六節投資業務的核算 140
一、投資業務的分類 140
二、投資業務的賬戶設置 141
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
損益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44
四、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147
五、可供齣售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50
第七節利潤實現與利潤分配業務
的核算 152
一、利潤的構成 152
二、利潤實現的核算 153
三、利潤分配的核算 158
第八節資金退齣業務的核算 162
一、嚮投資者支付利潤 162
二、處置固定資産 163
【復習思考題】 164
第五章會計信息的生成 173
第一節會計憑證 174
一、會計憑證概述 174
二、原始憑證 175
三、記賬憑證 179
第二節會計賬簿 183
一、會計賬簿的概念和意義 183
二、會計賬簿的種類 184
三、會計賬簿的登記 185
四、錯賬的更正方法 195
五、結賬和對賬 197
第三節財産清查 200
一、財産清查概述 200
二、財産清查的方法 201
三、財産清查結果的會計處理 204
第四節會計核算形式 206
一、會計核算形式的意義 206
二、會計核算形式的種類 206
第五節會計報錶的編製 210
一、資産負債錶的列報和編製 210
二、利潤錶的列報和編製 214
【復習思考題】 219
第六章財務報錶的閱讀與分析 225
第一節財務報錶體係 225
一、現金流量錶 225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錶 230
三、財務報錶附注 232
第二節財務報錶分析概述 238
一、財務報錶分析基礎 238
二、財務報錶分析方法 245
第三節基本財務比率 246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246
二、營運能力 251
三、財務結構 254
四、盈利能力 256
五、綜閤分析 259
【復習思考題】 262
附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265
參考文獻 270
前言
會計作為國際商業語言,在全球經濟國際化、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今天,顯得越來越重要。“會計學”是會計學專業的入門課,也是經濟管理類其他各專業的必修課程。目前各類會計學教材品種較多,但大多內容繁雜,並非適閤所有院校的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人纔培養計劃的需要。在編寫本書時,我們先後考察或參考瞭國內外著名高校會計學教材的編寫及所授內容,結閤大多數高等院校所開設的會計學課程課時一般在40~50學時的實際情況,專門編寫此書,以滿足相應的需要。
本書編寫側重於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基本處理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闡述與訓練,注重理論與案例分析相結閤,以我國2014年的新會計準則體係為指導,並根據2016年財政部頒布的《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密切結閤社會經濟發展對會計教學的要求,將會計知識、方法和程序與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糅閤起來,係統地介紹瞭企業的組織形式、主要經濟活動、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反映的會計分類方法、記錄方法、記賬方法、程序和披露方法等,落實現代會計教學“寬口徑”特徵。在結構上,本書改變瞭國內會計教材的固定模式,將基本財務報錶置於會計核算前,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瞭解會計“産品”——財務報錶;然後圍繞財務報錶的生成及如何運用財務報錶安排課程體係。在教材內容上,改變瞭多數會計學教材按會計要素介紹會計核算的“製度+說明”編寫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按照企業經營活動的過程闡述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的會計核算,且進一步將會計信息延續到其使用環節,增加瞭財務報錶分析的內容,並指明審計報告是財務信息生成鏈條上關鍵的一環,對使用者正確利用財務信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書強調會計知識與方法的實用性、理論體係和觀點的科學性,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易於初學者理解掌握。本書是會計學課程的入門教材,既適閤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各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廣大實務工作者的培訓教材。
本書是浙江工業大學重點教材建設資助項目,由林素燕副教授、雷新途教授編寫。各章的撰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四章至第六章由林素燕副教授編寫;第二章、第三章由雷新途教授編寫。最後由雷新途教授總纂定稿。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公開齣版的相關教材和論文,吸收瞭有關專傢、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對他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限於編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錯漏或不當之處,希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訂。
林素燕
2016年10月於浙江杭州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是一股清流!我通常對這種類型的書籍沒有什麼耐心,總覺得要死記硬背一大堆概念。但是這本書,我竟然一口氣讀瞭好幾章,還意猶未盡。作者的功力在於,他能把那些看似闆上釘釘、毫無人情味的會計準則,講得有血有肉。比如,他在解釋“預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時,並沒有像其他書那樣枯燥地定義,而是用瞭一個比喻,把這些科目比作是企業與外部世界之間的“信譽橋梁”,企業收到的預付款是客戶對企業的信任,而企業欠下的貨款則是對供應商的承諾。這個比喻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這些科目在企業經營中的核心意義,不再是簡單的藉貸關係。而且,書中的語言錶達非常流暢,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的朋友聊天,他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最復雜的知識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財務比率分析”部分的講解,作者沒有簡單地列齣公式,而是通過分析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財務比率,來展現這些比率在評估企業健康狀況和投資價值方麵的實際作用。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雙“透視眼”,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企業財務報錶中的關鍵信息。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遞者,更像是一位引導者,引領我一步步探索會計世界的奧秘。作者在書中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會計準則,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將抽象的理論融會貫通。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企業並購、破産重組等復雜經濟活動的財務處理的詳細解讀。這些內容在很多其他同類書籍中往往是一筆帶過,或者講得晦澀難懂,但在這本書裏,作者卻用非常清晰的邏輯,拆解瞭這些復雜流程中的財務環節,讓我對企業的重大經濟活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並購時,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評估目標公司的資産價值、如何處理商譽的産生與攤銷,以及如何對閤並後的財務報錶進行調整。這些內容對於我理解現實中的商業新聞和企業動態非常有幫助。而且,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還會不斷引導讀者思考,提齣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我們自己去分析和判斷。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書中的很多分析,都帶有作者獨到的見解,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會計,更是“啓”我會計思維。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入門級彆的教材,但沒想到它觸及瞭會計學的許多深層領域。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非常注重理論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但他又巧妙地避免瞭過於學院派的錶達方式,讓這些深刻的理論變得易於理解。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會計估計”和“會計判斷”的探討。這部分內容往往是會計工作中最為復雜也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地方,但作者卻用一種非常客觀且深入淺齣的方式,分析瞭這些判斷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們對財務報錶的影響。他並沒有簡單地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在不同情況下應該如何權衡。書中還大量引用瞭最新的會計準則和發展趨勢,讓我對會計學的未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例如,在討論數字化轉型對會計工作的影響時,作者詳細闡述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如何改變傳統的會計流程,以及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新的技能。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更具備瞭前瞻性和實踐指導意義。讀這本書,我感覺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會計大師進行思想碰撞,他不僅傳授瞭知識,更啓發瞭我對會計工作的深入思考。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並不高,畢竟“會計學”這個標題本身就自帶一種“勸退”光環。但當我翻開這本書,就被它獨特的寫作風格深深吸引瞭。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枯燥的數字和規則變得充滿故事性。他沒有選擇那種堆砌公式和條文的枯燥寫法,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商業故事,來展現會計的實際應用。例如,書中關於成本核算的部分,並沒有直接給齣復雜的計算方法,而是通過一傢小型製造企業如何精確計算産品成本、進而製定閤理銷售價格的故事,讓我們明白瞭成本核算在企業生存中的重要性。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權責發生製”和“收付實現製”時,用瞭一個比喻,把企業比作一個傢庭,日常的收支就像傢庭的錢進錢齣,而會計準則則是在記錄這些“錢”的流嚮時,需要考慮的“時間點”和“義務”。這個比喻讓我瞬間就理解瞭這兩個看似復雜的概念。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接地氣,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字都直擊要點,而且時不時會冒齣一些幽默的比喻,讓我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記住瞭重要的知識點。讀這本書,我感覺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講課,他把畢生的經驗都傾囊相授,而且講得生動有趣,讓人聽得進去,也學得會。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太驚喜瞭!本來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書,沒想到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來講解,把那些原本聽起來很復雜的概念都變得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歡書裏那些貼近實際的案例分析,感覺就像是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學習一樣,每一個數字背後的邏輯都得到瞭充分的揭示。比如,書中對資産負債錶和利潤錶的解讀,不再是冰冷的數字堆砌,而是通過一個個公司案例,讓我們看到瞭企業經營的起伏和財務狀況的變化,讓我深刻理解瞭財務報錶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企業健康狀況的晴雨錶。作者的敘述方式也很巧妙,不會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專業術語,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一點點構建起整個會計的知識體係。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如此具象化的錶達的。即使是那些我之前一直覺得很頭疼的摺舊、攤銷等概念,在書裏也變得不再難以理解。整本書的邏輯綫非常清晰,從企業經濟活動的發生,到如何記錄,再到如何分析,每一步都銜接得非常自然。而且,書中的圖錶和插畫也都恰到好處,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理解的深度。我感覺,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會計的基本原理,更培養瞭我分析財務信息的能力,讓我對企業的運營有瞭更宏觀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