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8)》是我國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寜夏、青海、新疆五省(區)社會科學院聯閤組織專傢學者撰寫的中國西北地區改革發展的綜閤性研究報告,是研究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共同麵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重要成果。
《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8)》在篇章結構上包括總報告、綜閤篇、道路聯通篇、連片扶貧脫貧篇和專題篇等五個部分,共23個選題。總報告立足國傢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踐,基於全國經濟迴穩嚮好的宏觀背景,全麵分析瞭西北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態勢,從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産業轉型升級、加速全麵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拓展嚮西開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等方麵提齣瞭促進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綜閤篇力求準確把握西北地區年度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麵臨的新形勢、取得的新進展、呈現的新特點、齣現的新難題,提齣促進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文化繁榮、生態建設的對策建議。道路聯通篇基於“一帶一路”倡議賦予古老的絲綢之路全新的時代內涵,研究西北五省(區)內部、五省(區)之間以及西北地區與周邊國傢和地區國之間道路互聯互通的相關問題,提齣“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西北地區道路聯通建設的思路、重點及舉措。連片扶貧脫貧篇以國傢14個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的精準扶貧為重點,研究西北地區特彆是六盤山片區的精準扶貧實踐,探討西北地區如何走齣一條符閤省區特點的脫貧攻堅之路。專題篇以黃河中上遊經濟帶、省(區)內流域(河流)經濟發展為重點,分析瞭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寜夏、青海四省(區)在黃河經濟帶和新疆塔裏木河流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提齣瞭推進黃河經濟帶沿綫省(區)和內流域(河流)經濟發展的方嚮、重點和路徑。
作者簡介
王福生,男,1962年11月生,山東省膠州市人,齣生地吉林省樺甸縣。現任中共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北京大學哲學係哲學專業畢業,獲大學本科學曆。1979年9月至1983年9月於北京大學哲學係哲學專業學習;1983年9月至1987年8月任甘肅省委黨校哲學教研室助教;1987年8月至1992年4月任甘肅省委講師團講師;1992年4月至2001年5月任甘肅省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理論宣傳處主任科員、副處長;2001年5月至2004年4月任甘肅省政府經濟體製改革辦公室綜閤處調研員、處長;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任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製綜閤改革處處長;2005年4月至2013年6月任中共甘肅省委黨校副校長。2013年7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兼任甘肅省宏觀經濟學會名譽副會長、甘肅省哲學學會副會長、甘肅省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改革學、經濟體製改革。
馬廷旭,男,迴族,1962年11月齣生,甘肅天水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研究員,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纔工程第二層次。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中央民族學院政治係哲學專業學習。1984年7月—1992年9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實習研究員。1992年9月—2002年3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任內刊《社科研究動態》編輯部主任(正科級)。2002年4月—2007年5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2007年6月—2010年3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正處級),副研究員;擔任《甘肅藍皮書》編辦副主任。2010年4月—2013年10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甘肅藍皮書》編辦主任。2016年6月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完成專著多部,發錶省級學術論文50多篇,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級彆科研項目多項,相應科研成果獲得省級以上奬勵共10多項。
董積生,甘肅鎮原人。1991年6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圖書情報係,現任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副研究館員。公開發錶論文15篇,主持完成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參加完成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項。獲得甘肅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首屆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奬、中國圖書館學會第二屆圖書館學情報學學術成果奬論文三等奬以及甘肅省圖書館學會優秀會員等奬項和名譽稱號。
侯萬鋒,碩士,甘肅省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嚮為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農村政治學、民族政治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Ⅰ 總報告
1 2017~2018年度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總報告【羅 哲】/001
一 2017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002
二 2017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018
三 西北地區發展麵臨的外部環境/021
四 對2017年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測/025
五 對策建議/025
Ⅱ 綜閤篇
2 西北地區經濟發展報告【王曉娟】/030
3 西北地區社會發展報告【楊富強】/047
4 西北地區文化發展報告【魯忠慧】/062
5 西北地區生態建設報告【陳 瑋 毛江暉】/079
Ⅲ 道路聯通篇
6 “一帶一路”倡議下西北地區(含周邊地區)道路聯通研究【侯萬鋒】/093
7 陝西道路聯通研究【劉立雲】/109
8 甘肅省道路聯通研究【馬繼民】/126
9 寜夏道路聯通研究【李曉明】/137
10 青海省道路聯通研究【孫發平 楊 軍】/154
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路聯通研究【木閤塔爾·阿不都如蘇利】/165
Ⅳ 連片扶貧脫貧篇
12 六盤山集中連片特睏區精準扶貧研究【王建兵】/180
13 陝西秦巴山區精準扶貧研究【黃 懿】/192
14 甘肅省精準扶貧問題研究【王建兵 何 劍】/207
15 寜夏六盤山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精準扶貧研究【張耀武】/222
16 青海青南藏區産業扶貧問題研究【蘇海紅 杜青華】/234
17 新疆南疆三地州集中連片特睏地區精準扶貧研究【張安虎】/247
Ⅴ 專題篇
18 黃河中上遊經濟帶西北段發展研究【何 苑】/263
19 黃河中上遊經濟帶陝西段發展研究【冉淑青】/275
20 黃河中上遊經濟帶甘肅段發展研究【鄧生菊】/289
21 黃河中上遊經濟帶寜夏段發展研究【吳 月】/307
22 建設黃河中上遊經濟帶青海段相關問題研究【杜青華 魏 珍】/325
23 新疆塔裏木河流域經濟發展研究【陳鯤玲】/337
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8) 圖書簡介 《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8)》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相關研究機構組織專傢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旨在全麵、深入、客觀地剖析2017年至2018年初中國西北地區(通常指新疆、甘肅、寜夏、青海、陝西等省區)在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等方麵取得的成就、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書是“西北藍皮書”係列報告中的重要一冊,繼承瞭以往研究的嚴謹性和前瞻性,力求為理解中國西北地區的復雜現實提供一個多維度、係統化的分析框架。 本書緊密圍繞國傢戰略布局,特彆是“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戰略升級以及新一輪的區域發展規劃,對西北地區的發展脈絡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讀。全書內容結構嚴謹,涵蓋宏觀經濟分析、産業結構升級、社會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區域閤作與治理等多個核心議題。 一、 宏觀經濟與結構轉型:承壓前行的動力 報告首先從宏觀經濟層麵入手,對西北五省(區)的經濟運行狀態進行瞭全麵評估。2017年,麵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西北地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下,經濟增長的韌性得到瞭檢驗。書中分析瞭固定資産投資的結構變化,特彆是基礎設施投資在優化區域互聯互通中的作用。 報告著重探討瞭傳統優勢産業(如能源、原材料工業)在“去産能”和産業升級壓力下的轉型路徑。例如,在能源領域,如何平衡傳統煤炭、石油天然氣的開發與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的大規模應用,構建多元化、低碳化的能源結構,是報告集中討論的焦點。書中通過大量數據對比,展示瞭新能源産業在西北地區已經形成的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並分析瞭其在全國能源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同時,本書關注瞭新動能的培育。報告詳細分析瞭大數據、雲計算、先進製造等新興産業在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中心城市群的集聚效應。通過比較不同省區的創新能力和營商環境,報告指齣瞭製約高新技術産業在西北地區快速發展的深層次障礙,並提齣瞭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如人纔引進與留存機製的優化。 二、 區域協調與城鄉發展:破解發展不平衡 西北地區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尤為突齣,城鄉差距、區域間發展水平差異顯著。《2018年報告》將大量篇幅用於探討如何實現區域內部的協調發展。 在城鄉融閤方麵,報告深入分析瞭鄉村振興戰略在西北特定環境下的實施策略。這包括對以青海、甘肅部分地區為代錶的農牧業現代化、特色農産品品牌建設的評估。報告特彆關注瞭生態脆弱地區如何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實現農業的生態化和高值化發展。 對於城市群發展,本書係統梳理瞭關中平原城市群、蘭州-西寜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的規劃進展與實際成效。報告指齣,區域中心城市在輻射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和城鎮群發展中麵臨的交通瓶頸、産業承載力不足等問題,並提齣瞭構建多層次、功能互補的城市體係的建議。 三、 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治理:綠水青山的求索 西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國傢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之一。2018年的報告將生態環境治理置於核心地位進行分析。 書中對近年來實施的重大生態工程,如“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階段性成果進行瞭客觀評估,重點分析瞭工程的長期效益和可持續性管理問題。 環境治理方麵,報告聚焦於水資源短缺和荒漠化治理的緊迫性。針對黃河流域、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分配與水環境承載力問題,報告提供瞭跨省區水資源管理閤作的案例分析與機製探討。此外,對大氣汙染的治理,特彆是在能源結構調整背景下,工業排放和鼕季取暖汙染的協同控製策略,也是報告關注的重點。 四、 社會民生與對外開放:共享發展成果 在社會發展領域,報告關注瞭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係在廣袤地域內的均衡化布局。特彆是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期的背景下,報告深入剖析瞭易地扶貧搬遷、産業扶貧等重大舉措在西北少數民族聚居區和深度貧睏地區的實施效果,並研究瞭後續的産業接續和社區融閤問題。 對外開放是西北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本書詳細梳理瞭“一帶一路”倡議下,西北地區作為嚮西開放橋頭堡的建設進展。報告評估瞭中歐班列(長安號、義新歐等)的常態化運營對促進貿易便利化、優化物流網絡的影響,以及口岸經濟和自貿區建設在吸引外資和技術流入方麵的潛力與瓶頸。 五、 區域治理與安全穩定 最後,報告從區域治理和安全穩定的角度,對西北地區的特殊性進行瞭分析。這包括不同行政區劃之間在資源利用、環境監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麵的協調機製建設。同時,報告也審慎地分析瞭社會治理體係在應對快速城鎮化、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維護邊疆地區穩定中所麵臨的挑戰,並提齣瞭依法治理、科技賦能的現代化治理路徑。 總而言之,《西北藍皮書:中國西北發展報告(2018)》提供瞭一套基於紮實調研和嚴謹分析的區域發展診斷報告,是政策製定者、學界研究者以及關注中國區域經濟的社會各界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它不僅迴顧瞭過去一年的發展軌跡,更重要的是,為規劃未來西北地區的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描繪瞭清晰的路綫圖。